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廖元豪/好想贏韓國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廖元豪/好想贏韓國
◆  方祖涵/終於靜默的管風琴
◆  薛承泰/品味與惋惜人生的「早知道」
◆  王文華/實習正式開始
◆  周行一/如何思考你的投資決策?
◆  盛治仁/逆風劇團 帶逆境兒少高飛









廖元豪/好想贏韓國


2025-04-12 00:29  聯合報/ 廖元豪(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韓國憲法法院於四月四日,以全體一致八比零的判決,宣告尹錫悅的彈劾案成立,即刻罷免。回首來看去年十二月戒嚴解嚴荒謬劇、韓國人民的勇敢抗議,以及憲法法院的判決理由,在台灣的我們一方面心驚膽戰,同時也不禁浮起「好想贏韓國」的感慨。

韓國總統被彈劾去職,是因總統濫權戒嚴,但這個濫權局面能夠被矯正,並且把總統趕下台,卻是整個民主憲政制度的勝利。

尹錫悅當初宣布戒嚴,指控國會反對黨(多數黨)為親北韓勢力,透過「反國家活動」(削減預算、彈劾官員等)癱瘓政府運作,破壞民主自由。接著就派遣軍隊控制中央選委會封鎖國會並準備逮捕政治反對人士

這個荒謬的決定,是韓國民主的大失分。如果真有勾結北韓,非法顛覆政府,那應走司法程序。國會與行政相互制衡對抗,是民主國家天經地義之事。總統不思妥協對話,卻要動兵抓人,實在太離譜。

此事也看出韓國民主的另一個深層隱憂欠缺對話妥協永無止境激烈對抗。韓裔作家具世雄日前投書《紐約時報》就指出,在如此激烈鬥爭對立下,韓國不算真正的民主,而只是「沒有政治的民主」,因為兩大勢力基本上處於「準內戰」狀態。全球民主評比已把韓國從「充分民主」降等成「有缺陷之民主」。從戒嚴的荒謬就可看出韓國政治極度對立無法讓步相互毀滅嚴重問題

但在尹錫悅發動戒嚴後,韓國人民國會以及司法卻讓世人讚賞:軍隊節制不配備實彈,人民憤怒且迅速聚集國會對抗武裝部隊,國會議員爬牆進入國會表決解嚴,國情院拒絕配合逮捕國會議員,國會提出彈劾,以及憲法法庭論理充分一致裁決,充分顯示民主憲政已經深入韓國人心,無論是防範北韓滲透,或是關切政府效率,都不能成為破壞民主體制的理由。而韓國憲法法院獨立公正,即使是尹錫悅提名的法官也投下贊成票,這也是令我們佩服欣羨之處。

憲法法院判決指出,戒嚴理由不符合「戰時、事變及與之相當的國家緊急事態」之法定戒嚴要件。畢竟國會本有審議預算、法案、彈劾的權限,總統應該與之對話協調,怎能將其視為敵人而加以剷除?在程序上,此次宣布戒嚴也未經國務會議審議、簽署,以及通知國會等流程。而尹錫悅封鎖國會試圖逮捕國會議員行動,更是違憲違法戒嚴解嚴都要國會決議,怎能封鎖國會這個唯一制衡機關

好想贏韓國,贏什麼呢?

我們的總統、執政黨,不也是成天用中共同路人抹紅招式煽動民眾立法院,攻訐批評執政黨的人?尹錫悅事件,首先提醒賴總統絕對不要想採行「非常時期」手段。韓國人說不,台灣人也勢必拒絕。

其次,國會不是「敵人」,而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通過的決議是行政部門應該「服從」的。總統該用正常民主方式溝通妥協,而非用大罷免這種舉世無雙全盤否定方式對抗

最後,我們的司法是否能夠挺住政治壓力,成為對抗權力的最後一道防線?韓國憲法法院一致通過彈劾我們的大法官當年也一致通過釋字六二七號解釋,認定總統僅在任期內享有刑事豁免權。十二位大法官均為陳水扁總統任命,但仍作出對陳水扁總統不利的解釋。可見法官守護的對象,是憲法總統

民主考卷上,韓國這次先丟了臉,後來贏回面子。台灣呢?就看賴總統與台灣人民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