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聯合報社論/川普還知停看聽,賴清德一頭鑽進牛角尖
◆ 聯合報黑白集/不太平球場,真丟臉前瞻
◆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對美關稅歸零 恐衍生新難題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對美關稅歸零 恐衍生新難題
2025-04-12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如何因應川普政府侵略性極強的對等關稅,已成為今年各國最重要的經貿課題。路透
如何因應川普政府侵略性極強的對等關稅,已成為今年各國最重要的經貿課題;對於高貿易導向,且出口近四分之一集中在美國的台灣,挑戰性更高。
由於台灣與美國沒有自由貿易協定(FTA),雙方適用一般的最惠國待遇(MFN)關稅。台灣目前對美國平均關稅為6.5%,而美國對台灣則為3.3%,幾乎高出一倍。不過美國先前宣布對台灣加徵32%對等關稅;而後又宣布暫緩90天,過渡時期則加課10%關稅,現行美國關稅反而遠高於台灣。
為了要由對等關稅中解套,在談判之前台灣率先拋出「零對零關稅」,推動台、美全面零關稅的建議,甚至還有以此做為建構台美 FTA 終極目標的基礎。
台灣雖然立意宏遠,但須客觀面對現實狀況。首先是台灣對美國關稅全面歸零的影響。台灣在經歷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洗禮,以及本身自由化下,目前關稅在全球已屬低水準;未來若全面歸零,對於國內部分產業仍會有衝擊。近來國內對於政府長期保護一些高關稅產業有不少雜音,認為應趁此時機加速自由化將關稅歸零;不過如果只是為了符合美國需求,則應審慎處理衍生的衝擊。
除了現有機制外,政府應擴大實施「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條例」,主要是降低對外簽署經貿協定的衝擊,對產業及勞工所採取振興輔導、體質調整,及損害救濟等支援措施。過去主要適用於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而後由於台灣 FTA 進展不大,此條例實施範圍有限。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台灣將面臨自從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加入 WTO 以來最大規模的開放,對國內衝擊已不可避免,必須預先規劃準備。
其次,關稅歸零是否適用於其他國家,是台灣的另一挑戰。為了由對等關稅中解套,各國紛紛釋出只單獨對美國調降關稅的訊息,明顯違反 WTO 不歧視原則。在 WTO 無力約束下,預期未來各國仍會傾向只對美國開放,以美國為軸心的雙邊模式。對於 FTA 網絡綿密的國家,例如韓國、日本,甚至越南,並無懸念;但對於欠缺 FTA 加持的台灣,則會有更多的顧慮。
例如若是台灣只對美國開放,可能會影響我國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進展;因為一旦對美國零關稅,如果未來有機會進入 CPTPP 談判階段,CPTPP 成員可能要求台灣必須付出「頭期款」,也先對 CPTPP 成員零關稅,這不但使台灣申入 CPTPP 幾乎毫無談判籌碼,對於國內產業衝擊也會更大,此為政府不可忽視的因素。
雙方立場差異大,是台、美談判另一問題。美國對所有國家主張必須多面向改善雙邊貿易失衡,美國才有可能調整對等關稅。換言之,台灣必須將關稅歸零、消除非關稅貿易障礙、增加對美採購、落實智慧財產權保護,以及降低對美國出口等多管齊下的方式,有效降低美國對台灣貿易逆差,美國才會評估調降對等關稅,但美國從未表達會調整最惠國待遇關稅的意向。
事實上,以川普總統認為各國長期虧欠美國,對美國不公平根深柢固的觀念,與各國計算陳年總帳,即使各國將關稅歸零,並對美國全面自由化下,也只是剛好補償美國以往損失。美國至多只會消除懲罰性的對等關稅;不會觸及調降現行一般最惠國關稅,更不可能將其歸零。
過早表態亮出談判底牌,是國際經貿談判的大忌;特別是在雙方談判實力不對稱時,居於弱勢一方的台灣先宣示立場更是不宜,有可能陷入被美國予取予求的結果。然而在目前為避免被高關稅制裁,幾乎所有國家競相與美國談判下;台灣惟有利用早表態的機會,率先與美國達成協議,降低不確定性,並加速協助產業調整,才能將影響降到最低。
聯合報黑白集/不太平球場,真丟臉前瞻
2025-04-12 00: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楠梓足球場草皮覆蓋不均、也不濃密。記者郭韋綺/攝影
足協在高雄市立楠梓足球場舉行國際女子足球邀請賽,由我國女足迎戰紐西蘭。誰料,紐國女足抵台勘察場地後,認為場地草皮「不安全」,決定取消出賽。紐西蘭媒體報導此事,讓台灣丟臉丟到國外。
聽起來很熟悉的故事,沒錯,正是新竹棒球場的翻版。三年前,新竹棒球場才啟用兩天,就有四名球員因場地不平整受傷。後來經開挖,證實球場上填塞了各色廢棄物,整體結構並爆出「鋼筋量不足」不符安全規定,至今無法使用。楠梓足球場也一樣,肉眼就能看出場地不平整,草皮像破布拼花,難怪紐西蘭女足擔心打球會受傷。
新竹棒球場和楠梓足球場都是「不太平」球場。想必是規畫草率、施工很爛,驗收馬虎,才有這種令人「不敢打」的球場。巧的是,兩座都是「前瞻球場」,花了國家大錢;前者花了十二億元,後者是三.五億。前瞻建設八年八千八百億元,蔡政府說得風風火火,細究起來卻只剩不堪。
說來好笑,楠梓足球場已啟用兩年半,卻要等到紐西蘭女足來了,我們才知道球場會坑人。那麼,台灣足球員難道都是鐵打的?
前瞻八千多億預算通過時,柯總召不必敲拐杖,立法院自動就過了。結果,看看是什麼品質!民進黨連莫須有的旅費都要怪在野黨亂刪,大家看看不太平球場,這是丟誰的臉?
聯合報社論/川普還知停看聽,賴清德一頭鑽進牛角尖
2025-04-12 00:3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川普在對等關稅實施大限前緊急叫停,讓全球股市全面由黑翻紅;但歡樂只有一日光景,美股旋又全盤下跌。原因是,美中「火車對撞」的角力還在加速,而喊停九十天的關稅危機仍然存在,前景的不可測性太大,投資人只能以凶險當前的心態保持觀望。尤其,美國債市烏雲罩頂,是最大惡兆。
川普之所以推遲對等關稅的開徵,主要並非對美股暴跌產生悲憫之心,而是因為美國債市遭大舉拋售重跌,危機四伏。在財長貝森特力勸下,為免拖垮金融市場信心並衝擊經濟,川普才同意延期實施對等關稅。專家指出,美國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須為到期國債再融資九.二兆美元,其中六.五兆美元將於六月到期,這才是川普最大燙手山芋。
川普原先的策略,是利用關稅為手段激烈震盪股市,把大量資金從股市逼出來,使它們流向債券市場;如此一來,便能同時解決美國國債支付問題。亦即,提高關稅只是他的手段,最終目的是要解決美債難題。問題是,川普低估了市場的複雜性及連動性。四月二日的基準關稅實施後,美股開始大跌,美債殖利率也異常飆高。殖利率飆升,表示美債在市場遭到拋售,意味投資人認為美債的「倒帳」風險變高;許多人寧可抱著現金,也不願再購買美債。由此看,川普想用關稅逼出股市資金去購買美債的盤算,可謂完全落空了。
美債走勢對川普的打擊是雙重的:一方面是殖利率升高,代表美國政府要支付的利息增加;二方面是美債價格大跌,意味美國政府的收入將減少。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川普只好及時喊停對等關稅,為自己爭取到三個月的時間,看看還有沒有什麼迅速發財的良方。至於誰是這波大拋美債的元凶?許多人立刻聯想到美國這波貿易戰的死對頭中國大陸。事實上,大陸近幾年共出脫了七百多億美元的美債,手中仍有七千多億美債;而持有美債第一名的其實是日本,持有超過一兆美元美債。但是,川普把這些「債主」當成寇讎追殺,怎麼會讓對方心服?這種一夕變臉式的操作,只會讓投資人逃之夭夭。
最糟的是,美國國債原是全球金融的一個良好「避風港」,這是各國樂意購買美債的主因之一。但經過川普的翻雲覆雨,美國國債的信用遭到嚴重破壞;今後,其他國家勢必要另尋更安全的避風港,降低對美債的依賴。有趣的是,川普可以不顧美股的崩跌,但面對美債大跌他卻退縮了,及時按下對等關稅的「暫停鍵」。這顯示,即使魯莽傲慢如川普,仍懂得停看聽,避免硬闖平交道去撞火車,以免白白送命。
相形之下,賴政府面對關稅衝擊,卻不徵詢各個產業的意見,即逕自拍板要從零關稅談起,說要擴大對美投資採購,乃至要「脫中入北」,完全是沖昏頭的作法。回看賴政府近數日的表現,除了盲動、躁進,又先倨後恭,甚至可謂毫無專業可言。行政院的記者會上,經濟部長郭智輝和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都只能坐在後排,明顯是陪襯角色;如果他們都無法貢獻智慧,豈非賴清德選錯了人?而協調部會及對美談判這樣重要的工作,卻由文化部長出身的副閣揆鄭麗君擔任,這是令人放心的安排嗎?
近日藍營縣市長展開和業者對話,提出擴大內需、觀光先行、產業升級等對策,都是比中央更具體而中肯的建議。反觀賴政府的對策,除了一味向美投降,所謂「脫中入北」的倡議,更是大大背離「深耕台灣」的核心價值。賴政府的專業匱乏症,已無從遮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