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薛承泰/從「學老」中建立幸福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從「學老」中建立幸福感
◆  盛治仁/開心他人成就 感恩自己際遇(十五)
◆  劉憶如/美國大幅改善貿易赤字 以鄰為壑(十四)
◆  林中斌/川普政策 醞釀成型(十三)
◆  陳冲/禁團令 回首兩岸金融MOU(十二)
◆  趙春山/管控台海危機 是兩岸當務之急(十一)
◆  馬凱/謀求多子多孫的經濟分析(初十)






薛承泰/從「學老」中建立幸福感


2024-02-25 01:09  聯合報/ 薛承泰(作者為台灣大學退休教授)
台灣人民的平均壽命在2020年達到81.3歲的高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人民的平均壽命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達到八十一點三歲的高峰,之後兩年受疫情影響而下滑,至今仍有八十歲的水準,只要未來沒嚴重疫情,壽命仍會繼續延伸。然而所謂的「平均壽命」並非是每年死亡人口的平均年齡,而是當前新生人口預計能存活歲數,正式名稱為「零歲平均餘命」。

上個世紀初台灣平均壽命約為全球的平均,但這一百年來足足成長四十四歲,比全球平均成長多出十歲。前期是因為飲水與環境衛生的改善,終絕了許多的傳染疾病,後期有安定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國民教育水平的提升,近卅年來更有了CP值超高的全民健保與優越醫療科技,更為國人添了不少壽命。如果台灣人未來不須上戰場,要活到百歲並非不可能!

可是,當人們處於老年的時間拉長了,整體老人占比也不斷提升,雖是社會進步的結果,安養與照顧需求卻不斷擴大;尤其台灣快速少子化家庭逐漸縮小,當多數的家庭難以長期承擔長輩的照顧責任時,政府又如何能解決呢?更具體一點說,長期照顧所需經費日益龐大,照顧人力卻逐年減少,這不只是台灣,也是全球的挑戰。

若以每卅年為一個世代,那麼七十至七十九歲長者主要由四十至四十九歲世代來支持,目前在台灣兩者人口數為二○四萬與三八八萬,兩者之比為一比一點八,儘管一位長者仍有一點八位支持者,長照的壓力卻已呈現疲態;卅年後這兩個世代人口數可能為三百萬與二百萬,亦即,一個人要支持一點五位長者,當前照顧體系如何能維繫?

幸好科技發展迅速,如今具備人工智慧機器人問世了,餐飲、觀光、大眾運輸、家庭服務的運用日趨成熟。然而,機器人做為人們的生活幫手,前提是具財力且能運用操作機器者,才會有所幫助;因此,安養與照顧未來走向極可能朝向機構化與產業化,由少數人操作智能設備來照顧一群老人。屆時有許多長者是獨老,別無選擇,即使有兒女,鑑於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照顧年邁父母的事實,許多老人將被迫離開自己的家。

接下來要問的是,這樣的安養照顧對老人來說,幸福嗎?最近台北大學高齡中心正推廣學老」的概念,這對於步入六十歲的人來說,須當真來思考!老化本就是人的一生,也是無法逃避進行式,而我們的退休制度也已明示:時間到了,該轉換或下跑道了!可是,人們總是要經歷一場大病或是狠狠跌了一跤後,才認知到自己的「老」!

學老不只是學習認知自己的老化,也須承認自己已不是過去的自己,才能夠跳脫出過去經驗框架來規畫未來;儘管沒人知道這個未來會有多久,但起碼能務實地連結當下與未來。基於此,退休後的新生活型態將逐步成形,掌握新的生活步調,若能培養新的興趣並妥善理財,說不定還能再創人生新猷!

再者,學老還可以從他人經驗或專家建議來面對老化的各種問題,尤其是飲食與健康方面,相關資訊汗牛充棟,學習分辨並選擇合適者。乃因老人的幸福感,大多來自於飲食中的享受,而幸福感要持久唯有仰賴健康!不幸地,在成為老人後,老伴的失去往往也帶走了幸福,如何學習繼續獨活下去,除了需要老朋友,參與社區活動,善於運用公部門資源,也會起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