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專家之眼】台灣最強大腿──謝淑薇的澳網奇蹟

◆  【專家之眼】川普震撼
◆  【專家之眼】台灣最強大腿──謝淑薇的澳網奇蹟
◆  【專家之眼】又要丟台灣人的臉以及52億元的教育部

◆  【專家之眼】日本不能而希臘能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  【專家之眼】開徵富人稅好嗎?







【專家之眼】台灣最強大腿──謝淑薇的澳網奇蹟


2024-01-30 07:07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台灣網球名將謝淑薇(右)與比利時女將梅騰絲2024年1月28日拿下澳洲網球公開賽女雙冠軍,這也是謝淑薇在澳網女雙首冠。(美聯社)


今年開春第一個大滿貫,澳洲網球公開賽,在充滿戲劇性當中,轟轟烈烈地落幕了。對國內球迷而言,最大的驚喜,莫過於謝淑薇連奪混雙與女雙冠軍,是繼民國啥九年(2000年)澳洲 Rennae Stubbs 後,第一位獲此殊榮者,更是我國第一位大滿貫雙料冠軍。消息傳來,舉國歡騰,國內媒體給她進行連線專訪,總統也致電表示祝賀。

回想當年里約奧運事件,謝淑薇發出不平之鳴之後,被媒體圍剿,再看看現在各家媒體及政治人物紛紛錦上添花,恐怕會感慨今夕何夕吧?我國是運動弱國,所以盡可能給運動員足夠的資源與獎助,拿出好成績,讓世界看到台灣。謝淑薇反而是在被打壓的狀態下,靠著自己努力,成為台灣之光。難怪有網友批評,政治人物只會蹭熱度,該雪中送炭時,卻不見蹤影。

其實,不必等今年的雙料冠軍,她早就是台灣之光了。好幾年前,有朋友到英國玩,洋人一聽到來自台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謝淑薇,這就跟球王約克維奇是塞爾維亞的金字招牌一樣,她在國際上的名氣與受歡迎的程度,恐怕超出大多數國人想像。

很多外國球迷都讚賞謝淑薇是個網球傳奇。她的擊球姿勢與眾不同。許多球員追求肢體的協調與美感,她卻只追求效果,這裡撥一撥,那裡點一點,就變化出無數難以捉摸的球路,所以國外球評以 tricky 形容她。

在女子強力網球風行的年代,淑薇顯得相當另類。儘管力度比不過人家,卻能靠著巧勁取勝,甚至發出愛司球,頗有點太極拳以柔克剛的味道。不只雙打出色,連單打都讓好幾名世界前十的高手吃鱉。猶記得民國一O七年(2018)溫網爆冷擊敗哈勒普那場,把這位女單第一種子耍得團團轉的精彩畫面,重看幾遍都覺得很痛快。更別說民國一一O年(2021年)打入澳網女單八強,創下國內女網最高紀錄了。

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淑薇因傷休兵,足足讓國內球迷悶了一年半。但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她傷後復出,就一口氣跟不同搭檔連拿法網、溫網兩座大滿貫女雙冠軍,排名竄升到世界第六。今年澳網雖然單打資格賽沒過,但專心雙打,反而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創造更好的成績。

淑薇這次的雙料冠軍之路,一場比一場緊張刺激,好幾回都是在被對手壓制下,以為輸定了,卻神奇逆轉成功。尤其遇到澳洲球員時,對方每得一分,觀眾便瘋狂大叫。淑薇組依然頂得住排山倒海的助威氣勢,打得看台上鴉雀無聲。混雙準決賽第一盤,連續化解澳洲黑馬組三個盤末點,反敗為勝;女雙準決賽第一盤,對手一口氣取得四比零領先,澳洲的杭特喜笑顏開,一副勝券在握的得意之色,但淑薇組硬是一分一分地打成七比五反超奪盤,讓對手笑不出來。

謝淑薇奪冠後,很客氣地盛讚搭檔們,在她狀況不穩時,幫忙扛住。其實她罩住搭檔的時間可能更多。不管後場的高吊球,或者前排的截擊,都精準又刁鑽,讓對手猝不及防。面對無論男或女的重砲攻擊,不但毫無懼色,還能反破對手的發球局。猶記得女雙決賽第二盤第十局,輪到搭檔梅騰絲發球,準備拿下勝利,卻忽然斷電被突破,嚇得球迷一身冷汗。淑薇仍不斷給她鼓勵,沉住氣,逼出對手失誤,最後終於破發得勝。贏球那一刻,梅騰絲緊抱住淑薇,久久不肯放手;混雙搭檔傑林斯基,不但感謝淑薇破了波蘭選手在澳網拿不到混雙冠軍的魔咒,也希望繼續跟她合作。可見淑薇就是雙打最強的「大腿」,人人搶著抱。

靠著澳網的輝煌戰績,淑薇幫梅騰絲重回女雙后座,自己的女雙排名也升到世界第二。未來她將以參加大型雙打賽事為主,單打也會利用保護排名,量力而為。相信她一定還能不斷創造奇蹟,給球迷帶來更多驚喜。

來自印度的波柏納,尚能以43歲高齡,勇奪澳網男雙冠軍,並登上男雙球王寶座,更不用說只有38歲的謝淑薇了。













【專家之眼】又要丟台灣人的臉以及52億元的教育部


2024-01-30 07:15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教育部在剛舉行的大學校長會議表示,未來幾年對高教投入會不斷增加,也宣布「促進國際生來台及留台實施計畫」。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教育部對高教投以關愛眼神。剛舉行的大學校長會議,高教司長表示,未來幾年對高教投入會不斷增加;技職司長也宣布「促進國際生來台及留台實施計畫」,預計以五年五十二億元經費,在歐美與新南向國家設置基地,由國內大學校院及企業共同推動「新型專班」擴大海外招生,且國發基金會提供產學獎助金,加上企業每月一萬元的生活/實習津貼,希望吸引優秀國際生來台就讀並留台工作。

看來新型專班政策是官方意圖同時解決缺生缺工情況的藥方,氣魄不小。而雖然政策醞釀已有一段時間,理應做過周詳考量,但仍然要指出三點問題:一、方向令人遺憾;二、公布時間有點奇怪;而更重要的是三、政策似乎推的有些急躁。

一、方向遺憾:如果兩岸關係好,陸生其實就能填補不少缺額,而他們普遍相對努力,師生一起就學生活,既有鯰魚效應,又能促進兩岸理解,撒下和平種子,更與現行多數教師語言專長配合;專班則是為國際生開的特別班,不與本地學生混班。從過去實務經驗來看,願開全英文課程教師有限、學生們也少有機會交流,對本地多數師生影響極小。因此雖然教育部長在會議中提及「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教學習願景,新政策恐怕是較有利於學校當局與企業,連受教的外籍生是否能長遠獲利也存疑。這與學生來自四面八方,使用各種語言有關,容後說明。

二、公布時間奇怪:政府即將改朝換代,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新人換舊人。現今教育部高官未來能否留在位子上,誰也拿不準。忽然在最後幾個月內推出五年計畫,繼任者如有其他想法,不知如何處理?別的不說,賴清德競選提的教育政策:0到22歲投資未來世代,是否與此政策相合,就有討論空間。

三、政策推的急躁:既稱新型專班,就該先總結舊班問題,好好思考怎麼避免再犯錯誤。高教生源逐年遞減,有些學校為了招生存活,開班時連法規都不顧,更別提該給學生的道德示範;但連公立學校也出包,問題顯然不僅是生源短缺而已。

以過去違法違規樣態來論,包括配合企業把外籍生當黑工、透過仲介境外招生,甚有公立大學與外校合開雙聯專班,卻出現自身學分沒修完,就已取得國外大學畢業證書等情況。上述亂象只曾使教育部暫停部分學校招生一二學期,但反映出的共同問題是,學校自失立場、沒有內控機制,要不是人謀不臧被受害者或外部力量爆出,相關單位恐怕放任問題繼續胡搞下去。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外籍生專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是師生語言溝通有礙。剛才提到願開全英文課程教師有限,這只是在學生來自英語系國家前提下,如果是非英語系國家學生專班,師資全然匱乏。過去除了一些學校愛惜校譽,多收來自英語系國家學生,確保師生溝通與教學水平外,外界如果去有招生壓力學校專班了解,非英語系國家學生怎麼與教師溝通,又如何上課評分方式,恐怕就會擔心教學水平了。關於此,只要查一下類似班別學生的被當率,應能一葉知秋。這些聽不懂教學語言的學生,如何具有大學程度?他們的專業能力能幫他們走多遠?這次新政策據稱會先搞好語言問題,如果真有此神力,建議先拿來解決台灣學生的英文程度。

就在這兩三年爆發的舊政策問題以短暫停招方式處理,效果還沒看清楚,新政策就準備上路。教育部長潘文忠保證,說會嚴格督導;私立大學校長協進會理事長也掛保證、要外界不用擔心,這次專班計畫非常嚴格,教育部都有重重把關。

大學端的保證不在精進自身。可以理解,畢竟理事長不可能幫其他學校作保。但這是現在大學號稱有能力自治的諷刺,其保證也不能信任了;把監督重責通通交給官方,聽潘部長說的好聽,他如能續任,保證或許還可以參考,但現在除了未來總統外,沒人知道誰能穩坐教育部高位;責任看來該落在常任文官上,但過去高教問題,以教育部對抄襲等學倫案處理方式,與監察院最近難得對吳寶春條款的糾正為例,明批教育部採被動、事後查處之方式消極掌握、長期不察。我們能相信誰的保證呢?

台灣高教問題非一日之寒,也非僅此一端。新型專班政策看似一次解決台灣學校缺生、企業缺工情況,但頭痛醫頭式的政策,真能解決問題嗎?我們除了要拭目以待外,也建議教育部,至少先把校系評鑑認真執行吧!


















【專家之眼】川普震撼


2024-01-30 07:32  聯合報/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前總統川普27日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參加共和黨總統初選造勢活動。(美聯社)


今年11月,美國也將舉行大選,而這已引起美國內外的高度關注,主因就是川普來勢洶洶,被共和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甚至最後勝選的機率甚大,若此,那全世界將會再度面臨一個嚴峻的挑戰。

川普曾誓言,要利用總統的權力,對他的政敵和官僚機構進行報復,並使政府成為他個人權力的工具,比如川普曾稱其政治對手是「害蟲」 (vermin),再加上移民將污染美國的血液,以及許多民眾都期盼強人的出現,以便突破困境,已讓一些媒體聯想起1930年代德國的民粹的煽動行為。對外,川普已暗示他將拋棄烏克蘭,以便討好俄羅斯總統普亭,川普也敵視其盟國,甚至可能危及北約的存廢。

川普這種所謂反傳統、反現狀與反菁英的民粹思想崛起,主因就是美歐現任政府都難以應付當前的各種問題,比如內部經濟下滑與政治兩極對立,烏克蘭和加薩地帶的戰爭日益擴大,而歐洲的極右翼民粹主義興起,這主要都是因為難民與移民問題所引起,這又與戰亂與氣候變遷有關,導致一些貧窮國家的農業發展受阻,而川普正好可以藉題發揮。

近年來,川普在四起刑事案件中面臨91項刑事指控,其中包括2021年1月暴民衝進國會的涉嫌危害民主罪。雖然如此,川普的案件越多,其民意支持度反而越高,目前他仍輾壓共和黨內其他所有初選的候選人,形成一枝獨秀的格局。日前科羅拉多州最高法院已認定,川普喪失參加該州初選的資格,現已有一些州跟進,最後將由聯邦最高法院作出最後判決,這也有機會引起支持與反對者的騷動,法官們將面臨高難度抉擇。

相對的,拜登總統曾言,他之所以堅持要競選連任,主要就是因為川普可能出線,將是他自稱的拯救美國靈魂的下一場戰鬥。對此,民主黨已顯現不安,而拜登也曾以強硬的姿態聲明有意阻止極端主義的接任,但因拜登已高齡 81歲,且常有一些言行上的窘態,令不少人懷疑他是否能完成第二個任期。儘管美國的通膨有所回落,但高物價仍讓選民對拜登的經濟政策感到不滿。尤其是新的全球衝突和對美國實力的挑戰,更加削弱了拜登領導全球的能力。

面對此情勢,一些國家已成立川普應變小組,以便未雨綢繆與自求多福。在被問及是否防衛台灣時,川普沒有正面回應,直稱台灣強占美國晶片市場,引發相關人士的不安。由此可見,由於川普如此高的不確定性及其商人的個性,當前我方最佳的策略,還是要展開兩岸的接觸與對話,以便因應川普可能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