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7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留意2022亞歐一體化大形勢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什麼政治文化,造就出林秉樞這種人?
◆  聯合報黑白集/外交只剩花絮
◆  經濟日報社論/留意2022亞歐一體化大形勢








經濟日報社論/留意2022亞歐一體化大形勢


2022-01-27 01:1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RCEP生效,主要在消除自然經貿夥伴間的障礙,台灣再度面臨邊緣化危機。路透


剛進入民國 111 年(2022年),一連串信息紛至沓來,許多直接間接跟亞歐經貿一體化的大形勢有關,這在近年來主要由美國主導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碎全球化的大環境下顯得尤其彌足珍貴,同時也將更有利於在美中全球大博弈中強化中方的氣勢。

首先,當然是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 RCEP 自民國 111 年(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這個由東協十國加上中、日、韓及澳、紐共15國,人口規模超過20億,GDP達全球三分之一的經貿整合區運作之後,必將通過各種途徑與效應促進所有成員國的經濟紅利:一,在 RCEP 所有範圍內將進行所有資源優化配置,從而提升效率;二,區內所有成員之間的交叉貿易大幅增長;三,由於市場容量擴增,將創造新投資新就業機會,尤其是來自區外的投資難以抗拒全球最大市場而會大幅增長。

其次,泛亞鐵路網第一段中寮鐵路於民國 110 年(2021年)12月正式通車,預期將對寮國這個全球最貧困地區的經濟產生強大拉動效果,從而對東南亞區域內仍在觀望的國家產生示範刺激作用,加速推動最終從昆明經曼谷及吉隆坡到新加坡的泛亞鐵路網的建設。與此同時,民國 100 年(2011年)正式開通的「中歐班列」,當年才17列,去年已超過1.5萬列,來自全國的貨物集中到幾個城市後,分別從東北內蒙新疆五個口岸出發運抵全歐幾乎所有國家時間相當於海運的三分之一,運費相當於空運的五分之一。

再其次,中國大陸央行發行的數位人民幣經長期研究及試點之後,決定在2月北京冬奧會上正式向國際推出。海外遊客將被允許無需開辦當地銀行帳戶而直接使用數位人民幣,也會向外國運動員免費發放數位人民幣可穿戴錢包微信支付也將上架;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大陸已建議一些美國公司,要求他們在冬奧開幕前安裝一個系統,允許消費者用數位人民幣支付其產品。

第四,1月中旬,中東四個海灣國家加上伊朗和土耳其的外長分批連袂訪華。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決定加速推動並完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建立中海自由貿易區。至於伊朗,更早在民國 110 年(2021年)3月與中國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內容包括中國將在25年內對伊朗投資4,000億美元;中伊兩國也將在銀行、電信、港口、鐵路及北斗導航系統等領域進行合作。

100多年前的1902年英國戰略學家麥金德在其發表的文章《歷史的地理樞紐》中首次提出一個由亞、歐、非共同組成的「世界島」的概念,並預言鐵路的出現將徹底顛覆這個世界島上萬千年以來的空間概念,即當亞歐大陸密集的鐵路網覆蓋時,再也不會存在地理上的自然障礙。麥金德提出這個概念後,世界島其實並未引起世人太多的注意,一直到進入新世紀後,各種條件與形勢的變化,才讓這個塵封已久的預言,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國大陸則在這個過程中有意無意直接間接主動被動地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民國 97 年(2008年),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鐵行駛於北京天津之間,此後十幾年中國大陸已是世界高鐵王國,中國大陸的鐵路技術與標準預期將因中歐班列泛亞鐵路網覆蓋全歐亞大陸。民國 102 年(2013年),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向世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個原本抽象的概念近十年來,因各種條件的逐漸成熟而變得實在,且遠景值得高度期待。

這些條件除了鐵路網之外還包括了各種規模的框架,如 RCEP、中海、中伊、中俄、中歐等各種自貿區與投資協定;當然也不可忽略數位人民幣未來能起到的作用。

純就地理板塊來看,印度恐怕是最後一塊拼圖了。印度與歐洲有些類似,均受美國影響,是以它們的選擇相當程度上就取決於美中大博弈的形勢了。無論如何,在亞歐大棋盤上美國可以落子的空間已經不多了。













聯合報黑白集/外交只剩花絮


2022-01-27 01:1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路透社報導,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上周提議將「台灣代表處」改成「台灣人民代表處」,但維持立陶宛語和英文名稱。法新社


我國在立陶宛設代表處後,故事不斷。先是台商買下該國進不了大陸的蘭姆酒和蒸餾奶,然後立國總統抱怨代表處名稱欠妥,蔡政府立馬奉上十二億美元投資融資基金。最近外媒傳出,「台灣代表處」可能更名「台灣人代表處」,讓中英文名稱相副。

這些熱鬧,讓台灣多次登上外媒版面。如果這就是蔡政府想要的效果,台灣的「能見度」確實提高。然而,許多花絮其實很無厘頭,像台酒公司買下黑蘭姆酒最近將開賣,卻被爆料價格是大陸的四倍,遭網友譏「台灣人被當盤子」。

只要立陶宛對我死忠,台灣人被當「盤子」,也心甘情願。問題是,蘭姆酒是以甘蔗為原料釀造,立陶宛又不產甘蔗,這酒是從加勒比海島國進口到該國勾兌而製。買貴就算了,但買的卻不是道地立陶宛酒,這段外交情義插曲也未免扯太遠。

再如,賴清德前往宏都拉斯參加該國新總統就職典禮,所有看點均放在他會不會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會晤。根據最新消息,賀錦麗並未作會面之安排;因此,政府便把風向帶成兩人可能「巧遇」。意即,只要能「同框」,就算達陣。

外長吳釗燮近日受訪,被問到他任內「斷交最多國」,他立馬推稱:「這題不要說好不好。」沒錯,嚴肅的敘事都省略,外交只靠花絮來補綴,就足以自娛了!











聯合報社論/什麼政治文化,造就出林秉樞這種人?


2022-01-27 01:1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林秉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北地檢署經兩個月偵辦,以恐嚇、傷害、妨害自由等八大罪狀,將傷害民進黨立委高嘉瑜的男友林秉樞起訴,希望法院從重量刑。從最初一起看似簡單的家暴案,經過外界不斷爆料抖出的內幕,揭露出林秉樞如何在台灣奇特的政治生態下,外表斯文而內心凶殘冷酷地過著雙面人生活。人們好奇的是,是什麼樣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會造就林秉樞這樣的人?

林秉樞生在書香世家,父母親都從事教育工作,姊姊在司法界就職。他自己博覽群籍,利用學識及孺慕之意結交名士聞人,在政治圈的活動亦常藉著贈書彰顯身分,並還在研究所攻讀博士。但這只是他眾多面貌之一,在另一個面向,他用重金豪禮收買對方的驚艷和信賴,用書畫饋贈將籠絡工作進行得不著痕跡。在更黑暗的一面,他用裸照勒索誤入其圈套之女子,對她們冷酷動粗殘暴喝斥,將她們玩弄於股掌之中

綠委高嘉瑜平日的形象,是一位自主意識很高的女性政治人物;未料,兩人相識不過短短一年,她竟淪為林秉樞施暴施虐的羔羊。從其驗傷的照片看,她烏青的眼睛,浮腫的嘴角,被控制行動長達數日,須跪地求饒還被迫寫下自白書。由此不難想像,林秉樞以書生形象穿梭政界文壇之餘,他陰沉冷酷獸性有多猙獰。事實上,除了高嘉瑜,林秉樞的兩名女助理也是因私密照片遭對方控制,只能不斷任其驅遣擺布,為他行惡。

從這個角度看,高嘉瑜不計自身毀譽揭穿林秉樞的真面目,至少可以挽救其他女性,使她們不再繼續受害。令人不解的是,一向標榜追求男女平權的民進黨,不僅對高嘉瑜受害事件沒有表現出任何關切,對林秉樞假冒國安人員四處撞騙亦無任何評論或譴責,裝出一副若無其事之狀。原因是,林秉樞之所以能在綠營及政壇暢行無阻,是因為他交好的人士是以新潮流系為核心的一群立委民代,而相關人等在事發後對彼此的關係避之唯恐不及,當然就不敢發表任何「慷慨大義」了。

正因民進黨對林秉樞事件的集體噤聲,恰恰反射了綠營的虛假懦弱,與道德上的日趨腐敗。試想,以林秉樞的「兩面人」形象,為什麼他偏偏最能贏得號稱是民進黨內「道德操守最高」的新潮流系之信任,段宜康還幫他向周刊施壓關說?原因在,新潮流近年成為黨內最大派系,在政治上呼風喚雨,它也漸漸自得而忘我。林秉樞選擇「投資」新系,顯示他眼光精準;但新系成員對林秉樞的「輸誠」,若以為是單純的「孺慕」或「景仰」,那會不會太天真了些?

可議的是,即使林秉樞的受害者是其他在野黨立委,民進黨也應該同聲討伐。然而,分明是自己本黨的女性同志受到冷酷控制暴虐對待,而這個以「民主進步自詡政黨人士集體裝聾作啞;這樣的景象,豈不令人背脊發涼?平日大剌剌說什麼尊重女權追求平權,到了關鍵時刻卻龜縮不前,到底在「進步」什麼?

在一個崇尚權勢與虛名社會,當主政者在意的只是個人或本黨的勝利,當民眾失去支撐生活基本信仰核心價值,有些人就會變成名利及權勢工具;更等而下之者,則把別人也當成工具。在林秉樞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不只是一個迷失的年輕人,而是一個黑洞般的政治文化不斷吞噬著他和他周邊的人,林秉樞不過是冰山的一角。並不是誕生了一位女性總統,台灣的男女平權便從此登峰造極,我們看到多少女性被林秉樞當成階梯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