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油氣電供需結構看能源危機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五漢廢言」的決策封閉性必須打破
◆  聯合報黑白集/多看看票沒投自己的人
◆  經濟日報社論/油氣電供需結構看能源危機






經濟日報社論/油氣電供需結構看能源危機


2021-10-05 03:33  經濟日報 /   社論
示意圖。路透



新一波能源恐慌正席捲歐、亞,電力及天然氣價格衝到歷史高點,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價格在歷史高點附近,布蘭特油價一度衝破每桶80美元關卡,達到三年來高點;油氣雙漲,也造成多國電力減產,電價高漲,且缺電嚴重,壓抑經濟復甦。國際媒體更普遍使用「能源危機energy crisis)」一詞來形容當前情勢,擔憂民國 59 年(1970年)代高通膨、低成長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惡夢重現。到底「能源危機」是否將臨?或者只是「過渡性現象

這波能源價格上漲,是以天然氣為導火線。在需求面,許多國家為了達成減碳目標,都逐漸拋棄燃煤,改用較乾淨的天然氣發電,且歐洲高齡的核電廠正陸續除役;不巧目前歐洲天氣比往年溫和,風電產量減少,使天然氣的需求激增。加上冬季將臨,但目前歐洲天然氣的庫存量降到歷年來的最低水準,因此積極回補庫存以準備過冬。中國大陸是全球天然氣的最大買家,今年進口量雖增加近一倍,但重建庫存仍不夠快。

需求增加,供給卻無法趕上。歐洲天然氣主要來源俄羅斯,決定保留更多天然氣以供國內使用,挪威供給量也有限,導致歐洲氣價一年來大漲近五倍。亞洲、歐洲、中東及南美各國都急於向卡達、千里達及美國搶購天然氣,但僧多粥少,供不應求。目前全球天然氣供給已經吃緊,預料冬季時將益發緊俏,促使歐、亞各進口國競相提高採購價格以確保供源。

全球大力推動減碳,既帶動天然氣需求增加,也限制油/氣業者增產,加上極端氣候頻率增加,都使全球天然氣面臨長期性、結構性的短缺壓力,因此未來中期間發生「天然氣危機」的風險確實不低。

至於油價上漲,則是因為供、需雙方面都有諸多事件同時發生所致。在需求面,隨著先進國家陸續解封,且跨國往來增加,使汽油及航空燃油需求成長,從而拉高石油需求,而且增速超過油國組織(OPEC)增產的速度,形成供需失調。另外由於天然氣飆漲,預期今年冬天電力業將不得不「以油代氣」。但無論是供需失調,還是冬季需求增加,基本上都屬於「過渡性」,何況疫情未必不會再有反覆。從長期來看,隨著再生能源的發展,及電動車的普及,石油需求在結構上反而不利。

再看供給面,導致供給吃緊的因素包括8月底美國艾達颶風襲擊石油產區,原油供給量迄今流失約3,000萬桶,且產量要好幾個月才能復原,墨西哥也發生產油平台大火,但這些都只是「過渡性事件。何況 OPEC+從8月起日產量將遞增40萬桶,到年底時日產量將比7月底時增加200萬桶;如果油價持續上漲,不排除 OPEC+將更積極增產。

至於結構面,全球減碳運動其實是「雙面刃」。 國際大型石油公司受到股東的壓力,必須加速轉向「綠色」營運模式,減少探勘與生產投資,勢必壓縮未來中期間全球石油產量。但隨著綠能逐漸成為主要能源,石油出口國勢必加速產油換錢,以免到頭來「油棄於地」。因此減碳勢頭愈好,石油需求愈少,供給反而增多,石油終將過剩。

總結而言,「能源危機」風險的確存在,但要將氣、電、油分開來看。基於減碳的要求,石油與天然氣的替代性已下降。全球減碳運動聲勢愈強,天然氣需求便愈多,但供給增加潛力有限,因此氣價將長期看漲,宣稱「天然氣危機」並不為過。電力則受天然氣影響,同樣在中期間會出現供給短缺、價格升高的「危機」。  這兩項「危機」會多大、多久,端視綠能普及的速度而定。至於石油,由於排碳量高,「以油代氣」不利於氣候,終將難成氣候,何況全球油源仍然充盈;因此油價上漲只會是「過渡性現象,不大可能再度形成「危機」。












聯合報黑白集/多看看票沒投自己的人


2021-10-05 05:09  聯合報 /   黑白集
新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今天就任,台東縣前縣長黃健庭(左)接任黨秘書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朱立倫今天就任國民黨主席。前有民進黨獨大,後有民眾黨瓜分票源;內有路線分歧,外有「轉型正義」鬥爭,還要面對罷免、公投及接下來的關鍵大選;當下的國民黨,說「危機四伏」已不足以形容。

過去七年,國民黨換了五次黨主席,平均每人任期僅一年多。除凸顯國民黨風雨飄搖,每次主席更替,也形同黨中央「砍掉重練」。每個黨主席幾乎都是「獨立個體」,上台主席贏者全拿,卸任主席冷眼旁觀。這些國民黨的「大人們」,連表面團結都做不到,更別提攜手改革。這次會不一樣嗎?

從先前的朱立倫、洪秀柱、吳敦義再到江啟臣,其實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但他們和團隊做不到「截長補短」的基本功,因而無法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每個黨主席都宣稱要「促進團結」,但最後的罩門,仍是不團結。

這次選戰,朱立倫獲得黨內表態者一面倒的支持,但得票卻仍未過半。這意味,朱立倫更須要把焦點放在「票沒投給自己的人」。江啟臣和朱立倫路線差距不大,知識藍、務實藍形象相仿,但仍有近兩成投江不投朱;朱立倫如何凝聚這股力量,比鞏固派系更重要。

朱立倫能否做到他所承諾的「團結所有黨內力量」,關鍵就在他是否能扮演「最大公約數」,在黨意和民意間取得最大值。











聯合報社論/「五漢廢言」的決策封閉性必須打破


2021-10-05 05:06  聯合報 /   社論
季青漫畫



一批高鐵員工近日利用預約系統漏洞闖關,在高雄聯醫成功打到莫德納第二劑,引發外界「特權疫苗」的議論。醫師沈政男對此慨嘆,「國外打疫苗是送房子,台灣卻為了一支疫苗在拚生死」,批評國內疫苗已成荒謬劇,高鐵員工偷打只是「莫德納孤兒」事件的荒唐橋段。沈政男之言引起不少民眾共鳴,認為高鐵員工每天接觸那麼多人,被逼得硬闖也是不得已。

一個小事件,反映了台灣防疫的扭曲百態。高鐵員工能以「第七類人員」假冒「第三類人員」登入預約,顯示衛福部的系統有漏洞,這已非首度發生。再說,許多政府官員業務不涉及與民眾接觸者都已迅速打好打滿,高鐵人員卻被排在後頭,當然也與政府的分類不公有關。進一步看,當各國都在全力衝刺拚覆蓋率,我們的指揮中心卻每天不疾不徐地在那裡拖拖拉拉;許多人第一劑莫德納都打完超過三個月,卻等不到第二劑,這不會令人憤怒嗎?

無法購足人民所需的疫苗,這是蔡政府的短視與不智;無法安排疫苗讓全民做公平有效的施打,這是指揮中心的無能與師心自用。至於「3+11」的錯誤決策與粗疏行政導致八百人不幸身亡,蘇內閣卻連認錯都不肯,這是鴨霸政府的倨傲表現。更令人反感的是,政府對這些錯誤和疏失毫不反省,卻以防疫之名不斷剝削人民的尊嚴:凡事要預約、要排隊、要戴口罩、要打卡、動輒要罰,卻毫不在乎這些管制壓榨了人民多少自由與權利。

以疫苗的施打為例,歐美國家多半是疫苗充裕乃至過剩,問題在人民施打意願不高。但在疫苗未必充裕的地方,不少國家為加速疫苗覆蓋率,都允許民間企業或地方政府自行對外採購,包括東南亞的新加坡、印尼、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皆如此。這種作法,主要在利用民間和地方的積極性靈活性,讓更多民眾獲得保護,而不必仰賴中央僵硬而緩慢的一條鞭政策。

以新加坡為例,五月即開放私人醫療機構引入世衛組織認可的疫苗,同時准許醫院自行設定接種收費標準。至於印尼,則在二月間即開放企業購買疫苗幫員工及家屬施打,一則可彌補政府財政支出之不足,二則可快速建立產業的防疫網。東南亞近數月來雖然染疫病例激增,但這些國家的生產活動並未受太大衝擊,原因在此。

反觀蔡政府,若真想有效擴大台灣的覆蓋率,開放民間企業自行為員工施打是一條可行之道;若能在生產線上架好防疫網,員工何須天天被迫戴口罩、量體溫、噴酒精?高鐵員工又何須連騙帶哄闖到高雄去打一針?老百姓兩年來被搞得這麼狼狽,每天無謂地苦等疫苗,毫無尊嚴地彼此監視是否犯規,正是指揮中心被動消極、又喜好控制的思維所導致。且看,鴻海、台積電和慈濟共同捐購的疫苗,來得又快又準,顯示民間做事的能力遠高於政府。但政府不將疫苗優先用於生產線上的青壯群族,卻略過他們先對非屬重症對象的中學生施打,也是令人無法理解的跳躍邏輯

兩年來,指揮中心的決策模式不斷走向封閉,持不同意見的專家學者一再退出,許多決策就變成了陳時中及其同溫層相濡以沫的產物。也因此,「3+11」決策沒有會議紀錄,誰拖延 BNT 的採購成了不能說的秘密,莫德納孤兒的第二劑無人能解,上山下海免口罩要等政務委員問了陳時中才獲解禁。封閉的指揮中心裡,「五漢廢言」只問今天,不想明天,全國人民得陪它耗到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