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莫讓物流瓶頸阻礙經濟復甦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0365/web/

◆  聯合報黑白集/萊豬福證,蔡蘇同心
◆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射出的箭,最後都落在自己身上
◆  經濟日報社論/莫讓物流瓶頸阻礙經濟復甦






經濟日報社論/莫讓物流瓶頸阻礙經濟復甦


2020-12-23 00:1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照片/ 陽明海運提供


儘管新冠病毒疫情在歐美日依舊嚴峻,但隨著疫苗的開打,市場對於明年的景氣復甦充滿期待。IMF 評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負4.9%,明年是5.4%的強勁成長日前中研院經濟所預估明年台灣有高達4.24%的成長,是民國 99 年(2010年)以來的最佳表現。但在一片前景看好的期待下,海運價格高漲、貨櫃一櫃難求、歐美港口混亂的物流陰影正籠罩全球。

過去從高雄出口一40呎大貨櫃到北美,大約是 1,000 美元,現在已經漲價到 4,000 美元以上,並且船運公司的報價,已經從過去的一季一價,變成一周一價,且周周上揚,報關行還不一定能搶到位子。在實務上,過去中小企業出口一貨櫃到美國的成本是3萬台幣,現在已經變成12萬台幣起跳,加上今年來的台幣強烈升值,企業利潤嚴重縮水。有部分貿易商乾脆認賠殺出,直接違約不出貨。

海運價格飆漲是全球性的問題,不只遠東北美航線大漲四倍以上,遠東歐洲航線也同樣飆漲四倍然而更嚴重的是全球海運物流的崩潰,在遠東地區空櫃難求,工廠做好商品卻調不到貨櫃來裝箱,貨品好不容易裝箱上船,到了歐美港口,卻又因為港口壅塞,貨輪被迫在海上徘徊數天才能入港卸貨。

目前全球物流體系的困境,主要是因為 3C 造成:Coronavirus(新冠病毒)、Christmas(耶誕節)與 Customs(關稅),其中新冠疫情是最主要因素。年初疫情在全球爆發時,各國陸續進行封城,海運界一片蕭條,各船運公司紛紛縮班度日,等到夏季之後全球景氣明顯復甦,海運需求大增,各船運公司調度不及;加上疫情與各國嚴格的入境隔離政策,船公司在調度船員方面失去靈活性,儘管現在海運需求旺盛,各船運公司也無法提供往年的載貨量。

疫情同樣影響陸地上的物流鏈與生產鏈。各國因為封城與疫情擴散等因素,碼頭工與司機等物流人力缺乏,貨櫃就算送到陸地,也是堆積在港口或物流據點。此外,中國因為疫情初期採取嚴厲封鎖政策奏效,各地工廠已經回復常態生產,而世界多數國家還忙於處理第二波疫情的威脅,因此全球訂單轉進中國,從中國出發的貨櫃不斷流向歐美各國,但是疫情下有限的海運量與港口處理能力,讓物流系統無法回收足夠空櫃回中國,造成今日亞洲地區空櫃難求的困境。

耶誕節的購物旺季讓問題雪上加霜。歷年耶誕節購物季前數月,就是海運旺季的開始,今年歐美民眾因為疫情無法出外旅遊,消費力全部用於購物或者買宅經濟用品(筆電、家用健身器材等),使得這數個月的海運負擔遽增。

日前中國公布11月貿易資料,增長最快的是對美出口,成長46.1%到達創紀錄的519.8億美元。

最後,歐洲與英國企業擔心英國的脫歐談判失敗,明年之後雙方往來的商品會被加徵關稅,因此近數個月來積極囤貨,這突增的貨運量造成英國與歐洲主要港口的沉重負擔,甚至已有海運公司宣布年底前停止歐洲、英國港口的停靠,而一堆空貨櫃也堆在英國與歐陸港口待船接走。

現在海運的亂象,讓各國物流與生產企業困擾不已,並且要求政府介入。英國物流企業協會已經請求政府放寬碼頭工與司機的工作時數限制,讓還能上班的工人可以多加班,舒緩港口壓力。

我們希望台灣政府能夠關注且重視目前的海運亂象,雖然英國脫歐與全球耶誕節的貨運潮,可能數月後就能消化,但是疫情若無法得到根本性解決,全球海運與物流的混亂,將可能持續讓製造業缺櫃,高漲的海運價格侵蝕出口獲利。若數個月後,全球景氣復甦勁道強,國內企業滿手訂單,卻調不到貨櫃出貨,那台灣景氣復甦是剛出航就會觸礁了。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射出的箭,最後都落在自己身上


2020-12-23 00:47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2009年11月14日發動「反毒牛、反出賣、反欺騙」示威遊行,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在出發前拿著麥克風慷慨激昂的演說。圖/本報資料照片


纏鬥數月的萊豬議題,立法院明天將進行九項行政命令兩個法表決大戰,朝野將直球對決。無論最後結果為何,民進黨要付出的代價將十分高昂。原因無他,蔡政府在處理萊豬議題上,不僅背叛了自己的追求,背叛了民意,同時也違反了民主國家處理爭議的種種行政倫理。

對那些擔心背上「萊委」汙名的民進黨立委,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喊衝說:「敵人的攻擊,就是我們的勳章。」聽來冠冕堂皇,卻是空洞的謬論。反萊豬的在野黨或許被民進黨視為「敵人」,但他們代表的全台六、七成反萊豬民意,民進黨也要視為敵人嗎?只看到具體的「敵人」,而看不到、聽不到真正的「民意」,正是民進黨執政的最大盲點,也是此役節節敗退的主因。

八月底蔡總統宣布開放美豬進口時,一定想不到此事會引發如此嚴重的反彈和波折。當時反中形勢正盛,美國高級官員相繼來訪,開放美豬似乎只是順水推舟之事。蔡英文絕沒料到,台灣民眾心中對美豬美牛的每一吋恐懼,都是十年前民進黨在野時大肆撒播的種子,如今已根深柢固。已經長根的認知,民進黨自己可以說變就變,但民眾不會感到被背叛而抗拒嗎?

以蔡英文本人為例,民國 98 年(二○○九年)她在「反毒牛」示威中曾如此痛批馬政府:「我們這個政府,在處理毒牛問題時從來沒跟我們商量,沒跟國會商量,也沒跟在野黨商量,更沒告訴社會大眾它在談什麼、要做什麼這種政府是不透明的,是欺負民眾的。」她還說:「我們的立場只有一個,政府回到談判桌重啟談判如果做不來,我們就叫它下台。」砲口對準別人時多麼容易,但這些批評哪一項不是描述著蔡政府今天的作為?哪一項不是更傲慢?

由於恃權而驕,由於背棄自己的信念,民進黨射出的箭最後全都落回自己身上,也就不足為奇了。縱有十年前美牛爭議之教訓,蔡總統開放美豬的決策,事先仍未與國會或在野黨商量。蘇貞昌在立法院備詢時,只要態度稍微誠懇或低調些,願意為此致歉或在標示及檢驗上更貼近民意,民眾的怒火或許能及早撲滅。但人們看到的,就是一個死不認錯的閣揆,還有形形色色罔顧民眾健康與豬農生計的閣員嘴臉,尤以衛福部長陳時中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為甚。

稍具民主素養的政府,都知道行政決策應審度民意脈動而行。但民進黨卻舉黨都在瞻望總統臉色,想方設法仰承上意,對越滾越大的民意火球則無動於衷。不僅如此,蔡政府大小官員更四處出動圍剿,非要將所有反對的聲音滅口消音。越是如此壓逼,越是引發反彈:政院發言人丁怡銘欲藉牛肉麵賽反將柯文哲一軍,卻接連引爆訊息造假、公帑埋單、及特權應訊之爭;蘇貞昌想用三倍券轉移萊豬焦點,反陷入更深的發票風波。衛福部企圖追殺反萊豬醫師蘇偉碩滅口,則引發「查水表」的社會公憤;退輔會為求表功捅蘇偉碩一刀,要求他勿再以榮總醫師自居,李文忠立馬中槍,被酸勿以「台大退學生」行走政壇。

總括而言,蔡政府在萊豬進口事件上不斷地暴露自己的弱點:第一,曾經三呼「謙卑」的蔡總統,變得專斷與傲慢;第二,曾自詡「最會溝通」的政府,視民意如無物;第三,曾經全力反美牛的民進黨,完全背棄自己的誓言;第四,曾經主張「謠言」也應受言論自由保障的民進黨,現在卻全力打壓異議。

 民進黨射出的箭,最後都落在自己身上,那是它已經忘卻的自己。









聯合報黑白集/萊豬福證,蔡蘇同心


2020-12-23 00:4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右)與行政院長蘇貞昌(左)近期頻同台。記者胡經周/攝影


蔡英文與蘇貞昌廿四小時內三度同台,熱絡並肩,交頭接耳。蘇揆報告總統,「媒體問我們怎麼黏踢踢的」;小英則揮手說,「對,我們又在一起了」。這場景,彷彿好萊塢捕捉藝人假面夫妻般,演得好帶勁。好事藍委統計,卅天裡,蔡總統力挺蘇揆十二回,君臣親愛快閃瞎國人。

多虧萊豬叩關,讓蔡蘇從「歹逗陣」,變成府院二人轉,一亮相就互捧勞苦功高。蔡政府重視大內宣,政治橋段首重感動人民,娛民才能愚民。這齣「又在一起」人氣如何尚不可知,但見蘇揆活龍再現訓話綠委,錯亂地把萊豬類比同婚,叫大家無懼民意一致投票。

兩年前蔡蘇合演患難見真情,十九趴總統找來落選死對頭組閣,齊心拚連任。諷刺的是,大總統連任才數月,合夥人就淪為民眾最討厭的政客。蘇揆鴨霸非自萊豬始,倒是蔡總統的獨斷,被萊豬掀開真面目。

真情破功,宮鬥接檔。政壇傳聞,蔡總統因無人可替,只好「忍著用」蘇揆。怎知蘇不是為了登峰野望,才隱忍續扮擋土牆?

蔡蘇再度抱團取暖,只見蔡總統躲在討人厭之背後指點江山,討人厭還不時哭訴「做到流汗,被嫌到流涎」討拍。人民看兩人搬演各種昨非今是,說謊如呼吸般自在,體會政治不只是高明騙術,更需要燃燒道德來淬煉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