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李清志/陽台無用論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李清志/陽台無用論

◆  陳立恆/病毒之前 何以獨善
◆  楊志良/黎明時誰將獲勝?-論疫情後世局
◆  陳亮恭/退休=退+休?
◆  盛治仁/危機時的決定 定義了我們是誰
◆  蘇蘅/新冠挑戰 媒體展現了什麼?
◆  朱宗慶/表演藝術「現場」與「線上」的撞擊
◆  楊渡/發一點良心,發現金吧!

◆  王健壯/亂噴口水的人應該保持政治距離
◆  方祖涵/灌籃,抖音,與會議軟體
◆  王正方/新型冠狀病毒與種族歧視
◆  黃介正/「將道」亦為「人道」
◆  薛承泰/在疫情中升學,苦了誰?
◆  趙春山/冷眼看一場無謂的政治口水戰
◆  葉銀華/繼續觀察文曄被收購案

◆  洪蘭/找回同舟共濟的精神
◆  周行一/我們如何一起抗疫?
◆  盛治仁/不讓疫情改變善良的心
◆  林中斌/疫災煞全球 人類共戚休
◆  馬凱/對抗新疫應如世界大戰!
◆  陳立恆/求真者生.魔幻者亡
◆  朱宗慶/紓困藝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  王健壯/這個獨立機關忘了我是誰
◆  范疇/習近平現在需要蔡英文 川普也是
◆  方祖涵/每天都是愚人節
◆  楊志良/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
◆  陳亮恭/兩面夾擊的超高齡挑戰








李清志/陽台無用論


2020-04-27 00:45 聯合報 /   李清志(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新冠疫情肆虐歐洲,許多國家採取不同形式的封城、鎖國手段對應。圖為法國巴黎一名居家隔離的民眾在自家陽台上曬太陽。(新華社資料照片)


過去台灣人對於居家建築空間,存在著一種「陽台無用論」,總覺得陽台是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空間,所以不是找設計師將陽台外推,或是就直接在陽台裝上鋁門窗,讓陽台這個半戶外空間變成室內空間,如此一來,室內空間增加,等於賺了很多珍貴的坪數;反正如果不改造陽台,也只是放在那裡,當作儲藏無用之物的空間而已。

這次新冠病毒的來襲,造成大都市幾萬人次的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陽台無用論」的看法逐漸被動搖,人們對陽台這個空間的看法,也開始重新思考與認識。

一個人被「隔離」在家,不能自由行動外出,猶如監禁一般,有人認為「無聊」會是最大的問題;事實上,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最可怕的敵人不是「無聊」,而是一種心靈的恐懼與害怕。一般的隔離監禁的確無聊,但是睡睡覺、看看電影,上上網,時間很快就過,當作是放個長假也很開心!

但是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卻不是如此,之所以被隔離檢疫,是因為可能會有一隻隱藏的妖怪惡魔隨時會出現,吞滅你的生命,因此在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的過程中,生命時時刻刻籠罩在一種莫名的恐懼裡。

在這段不算短的時間裡,身體的防疫固然重要,心靈的防疫更是不可少。獨自身處狹窄的房間裡,會有一種被遺棄的孤獨感,加上對病毒的恐懼,那種恐懼會慢慢啃噬心靈,讓人陷入一種憂鬱與恐慌之中,這是沒被隔離檢疫過的人所難以了解的。

這個時候,朋友們的關懷與鼓勵十分重要!雖然不能當面問候,但是藉著現代科技之便,網路視訊也可以讓親人朋友們每天問候打氣!堅固的信仰在這個時刻,也就顯得更為珍貴,藉著禱告與讀經,持守著信心,相信上帝必要幫助保護你,讓人可以度過暗夜中的恐懼與驚惶。

如果你的房間有陽台,那麼在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的過程中,你就會知道原來陽台空間是何等重要與美好!這就像是搭乘豪華郵輪航行大海中,住在陽台艙的人與住在內艙的人,有著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沒有陽台的居家隔離者,終日困鎖在房間中,無法看見藍天或陽光,甚或只有鐵窗相伴,心境淒涼可見一斑;但是擁有陽台空間的人,可以來到陽台眺望藍天,可以曬曬太陽,或是在清晨新鮮空氣中做體操,甚至好天氣時可以在陽台用餐,或是在陽台工作寫稿,那種自由與開放的感覺,讓人更有正能量去度過難關。

陽台空間就像是露天咖啡座一般,保持著半戶外的空間特性,讓人得以與外界保持著一種社交距離」,卻不會失去與外界的聯繫感。難怪歐洲人其實很習慣在陽台吃飯與喝咖啡,在陽台上與過路的人們打招呼問安,隔離期間,大家還在陽台演奏歌唱,彼此打氣,為自己帶來正能量。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居家隔離檢疫者如果有陽台空間,應該會比較容易有喜樂愉快的心情,相信對身心靈而言,是可以增強抵抗力的!經過這次的辛苦疫情,我相信台灣人應該會開始推翻陽台無用論的看法,重新去省思陽台空間對居家生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