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經濟/黑天鵝遠離歐陸 飛進英美

.聯合報社論..英國大選給蔡英文的三個提示
.聯合報黑白集.也是「看見台灣」
.經濟日報社論.黑天鵝遠離歐陸 飛進英美










經濟/黑天鵝遠離歐陸 飛進英美


2017-06-13 02:1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過去幾年來歐元區深陷歐債危機,各國厲行撙節政策更使經濟陷入停滯,使歐陸國家長期遭到英、美的輕視與批評。然而從英國去年6月的「脫歐」公投,11月美國川普勝選,加上英國的國會改選,美、英在多次選舉中都做出愚蠢且深具災難性的選擇,使本身陷入動盪;反觀歐陸各國,從奧地利、荷蘭、法國,到9月將舉行的德國大選,民粹派連連失利,自由派愈戰愈勇,政經情勢也從動盪回歸穩健。風水輪流轉,顯然不需要等十年。
英國堅持「硬脫」的首相梅伊於4月宣布提前改選國會,希望藉由選舉讓民眾賦予她更強的使命,以便她在與歐盟談判時進退自如,殊料選舉結果卻是自己「打臉」。無黨過半,國會懸空,新閣可能難產,梅伊更可能下台。英、歐談判即將於6月19日開鑼,英國究竟由誰領軍?戰略究竟是「硬脫」還是「軟脫」?以「倫敦之霧」來形容實屬再貼切不過。
英國未來無論是由誰出任首相,都將面臨三大危機。第一是民眾立場嚴重分歧,包括內向對外向,年輕人對老人,都會區對非都會區,民族主義者對統一主義者。第二是經濟益發艱難,通膨率升到三年來高峰,實質工資持續下降,國內投資不振;來自歐洲的技術移民減少,導致稅收與經濟成長下降。第三,英、歐談判即將展開,但政治人物並未認真準備如何因應「脫歐」帶來的痛苦,包括貿易萎縮,成長下降,移民減少,稅負加重,公共服務縮水,民眾也並未對這些即將來臨的艱難做好準備。
反觀歐陸各國,今年來擁歐盟、反民粹的勢頭益發清晰。3月荷蘭選舉民粹勢力首度受挫,極右派懷爾德斯雷大雨小,開高走低;5月法國總統大選由擁歐的中間派候選人馬克宏勝出,而且他領導的「前進黨」預料也將在6月11日及18日的國會改選中過半。展望9月的德國選舉,總理梅克爾的「四連霸」之路也是倒吃甘蔗英國的政治困境與德國的長期穩定,及法國的撥亂反正,恰成強烈反比
再看經濟表現,今年來也出現「歐長、英消」的逆轉局面。英國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已淪為七大工業國家之末,歐元區則成為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重點,第1季經濟成長率不僅遠遠超英,還是美國的二倍。而且經濟復甦的勢頭相當普遍,長期疲軟的義大利、葡萄牙都出現逐季增長西班牙、愛爾蘭更已經從「歐豬五國」之中除名復甦的第一支腳是出口成長,並逐步擴散到消費與投資,經濟學者普遍認為這波復甦具有自我延續的品質
更重要的馬克宏當選法國總統,及德國總理梅克爾連任的聲勢高漲,都為歐元區的經濟復甦清除了政治障礙。歐洲央行已經排除再降利率的可能性,並將經濟成長的風險由「偏下」改為「平衡」貨幣政策的主要考慮已經不再是擴大寬鬆,反而出現是否應該「退場」的爭議
經濟復甦的效應也開始反映在企業獲利與營收上,已公布第1季財報的大型歐洲企業中,淨利超出預估的比率達到十多年來的高點,加上政治風險下降,促使投資人大買歐股,歐股600指數過去數月來的漲幅已經趕上美國標普500指數;由於歐股之前的表現不如美股,因此歐股還可能有相當大的上漲空間。歐元對美元匯率也穩穩站上1.10以上,各大金融機構普遍放棄1:1平價的預測
歐陸選舉持續正常,反映出與英、美之間的重大差異。歐陸各國經濟成長雖低,但貧富差距也相對較小,家庭負債較低,人民生活相對穩定。歐盟核心國家贏在選民清醒、明智且通情達理,已經建立了「不走極端」的文化與共識,現在也無須再因為政治憂慮而看衰歐盟並放空歐元。英國的選舉,美國川普政府的政治紛擾層出不窮,真正的「黑天鵝」風險已經遠離歐陸,英、美則成為動盪的核心。

聯合/也是「看見台灣」


2017-06-13 02:2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罹難,各界不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齊柏林墜機身亡,舉國震驚,更是台灣的一大損失。各界都以不同的方式向齊導致敬,贊助企業也願意繼續出資,尋覓適當人選接手完成齊導的遺願。齊柏林雖然遠去,但他帶給台灣的正面價值,可望延續下去。
不幸的是,也有人利用這起悲劇,大秀人性的醜陋。網路上,有人利用齊柏林「外省第二代」的身分大作文章,撩撥族群問題;更有人在真相未明之際大談「被意外」的陰謀論,甚至逐一點名可能的「凶手」。
最誇張的,是政務委員張景森,竟藉齊導之死對與他意見不同的政治人物進行攻擊,甚至批評「為什麼這種水準的無良政黨可以在台灣生存?」這顯與個人的好惡無關,只是在消費齊柏林之死,以偷渡自己的政治主張,進行人身攻擊。人性的醜陋,真是可以無下限。
這些現象所反映的社會陰暗面,正是這些年來台灣在許多議題上紛擾不休、徒自內耗的根源。說得多、做得少;批評多、建議少;撕裂多、合作少;想像多,求證少;惡意飽滿,善意匱乏。也因此,台灣政治經濟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後退。
齊柏林的「看見台灣」,除展現台灣之美,也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環保問題,讓人們看到國土的破碎。齊導雖未能完成「看見台灣II」,他身殉山河,也讓大家看到了人性的美麗和醜陋讓美好的繼續傳遞,讓醜陋的消失,是齊導拍攝台灣的初衷,也正是大家應該追求的願景

聯合/英國大選給蔡英文的三個提示


2017-06-13 02:2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英國繼脫歐公投後,首相梅伊領導的保守黨未在國會大選取得絕對多數,再度讓英國成為歐洲陷入不確定的「黑天鵝」。 (路透)



英國首相梅伊四月發動提前大選時,被視為是一招高明的政治精算;誰料,短短不到兩個月的變化,她的政治豪賭卻以慘輸收場,保守黨反而失去原有的國會過半優勢。這次英國大選,是一場「民意如流水」的示範:原本被打入冷宮的工黨一夕復活,而自信滿滿的梅伊面臨噓聲四起,只能被迫與北愛爾蘭的民主統一黨共組聯合政府
值得注意的,其實不是梅伊本人所面對的難堪處境,而是英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如何一再因為政治領導人的輕率而陷入迷航的漩渦。以這次大選為例,梅伊是為了「硬脫歐」而提前改選,選後她仍重申要堅定執行脫歐政策。然而,一路鼓吹脫歐的「英國獨立黨」,這次大選結果卻是掛零,一個席次都未取得簡明地說,英國獨立黨在去年英國公投通過脫歐後,即被選民棄如敝屣;但是,先前反對脫歐的保守黨,現在卻要與歐洲四鄰反目全力推動脫歐。試想,一個執政黨卻誓言要推動一個零席在野黨的主張,這樣的國家不可悲嗎?
之所以說「民意如流水」,正是如此。去年英國舉辦脫歐公投,是出於前首相卡麥隆的「精算」,以為可以挾蘇格蘭獨立公投未過之餘威,一舉打掉英國脫歐的妄想。不料,新奇的點子卻具有難以捉摸的迷幻力量,脫歐公投一舉過關,卡麥隆只能悵然下台。這次大選,梅伊還緊抱著去年脫歐的民意,以為可以趁勝再下一城;誰知道,反對脫歐的民意這次卻重新集結,當頭給她一記重擊。
有趣的是,主張「留歐」的工黨,去年雖遭逢脫歐公投的慘敗,這次卻藉年輕世代渴望留歐的支持得以東山再起反而是大力推動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這次受傷慘重這些,都可以看到民意一次又一次的擺盪與反撲,而自以為聰明的政治人物卻只抓到了民意的尾巴
原本如日中天的梅伊,短短兩個月,就遭到民意的背棄,這恐怕是她始料未及。對於民調已跌入低谷的蔡英文總統而言,這次英國大選的前因後果委實提供了值得借鏡的一課,其中至少有三點重要的提示必須記取。
第一,不要誤判民意。蔡英文當選總統後,對於她五成六的得票率作了許多理所當然的論斷,認為自己推動的種種政策和改革都是來自民意的付託,故具有絕對的正當性。事實上,這樣的假設不僅過度延伸,也過度武斷;一次投票往往只是一次情緒的集體宣洩,其實並未授予總統那麼多權力。尤其,當政府的實際作為逐漸引發民眾不滿,總統和內閣卻又拒絕修正或作出調整,這凸顯的只是掌權的傲慢
第二,不要隨意操弄公投。每一次公投都對國家體制和走向造成重大衝擊,去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五十二%對四十八%過關,這次大選則是民意對脫歐公投的一次反撲,但也無力回天。主要差別,就在年輕世代支持留歐的比率達六成五他們的意見在上次公投未充分表達,年輕人認為自己的前途遭到出賣,因此這次傾巢而出。蔡政府正要修改《公投法》,大降公投過關門檻,屆時類似英國脫歐公投這種草率的議案可能很容易輕率過關,變成國家動盪不測的因素。看到英國民意的反覆對國家前途的鉅大衝擊,蔡總統不能不謹慎行事。
第三,領導人不可短視投機卡麥隆下台,是因為操弄脫歐公投梅伊陷入困境,則是意圖操弄民意,結果兩個人都栽在自己手裡卡麥隆和梅伊操弄的,都是個人的短期政治算計,但他們的失敗卻使英國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前者,是使英國走上脫歐的不歸路後者,是使這條道路滿布荊棘,國家前途堪憂。回看蔡總統,不僅將兩岸關係推入僵局,她推動前瞻建設計畫毫無遠見可言,一例一休政策更是一場災難。遙看英國的作繭自縛,蔡總統或許該認真想想如何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