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新課綱 走向不歸路
◆ 朱新中間路線 應納江、張
◆ 學習歷程檔案遺失 大人沒素養 怎麼教孩子?
◆ 向李國鼎與梅克爾致敬 兩位物理學者 簡樸為國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疫情觸動另一波教改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疫情觸動另一波教改
2021-09-27 05:30 聯合報 / 郭瓊瑩(作者為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虛擬教室也可以如在大自然中上課般愜意,惟人機互動之介面與效能仍有待評估。 圖/郭瓊瑩提供
又到教師節,許多千禧世代早對此節日無特殊感覺了。惟因受大疫情影響,除了各行各業外,「教育」的衝擊尤其大而深遠。它的影響不只是遠距教學設備問題,尚包括軟體與教學效能、家長對子女教育價值觀之調適。它刻正掀起一波深沉地震—許多人開始思索到底知識的傳遞該用何種形式、態度與思惟?當實體教學場域頓成虛擬校園後,是否對「學校」、「老師」有認同感?同儕間有歸屬感?除了表層的「技術」外,如何測驗其知識吸收與反饋之真正效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惟數位時代,「善」與「不善」間因社會政治氛圍以及訊息之光速反射,已令人難分辨「從」與「改」之界線。再問學子們—不用到「學校」上課和同學交流與老師互動,是否更自由更開心?隔著螢幕的交流有障礙否?
以大學而言,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學」是設立於四二七年的印度那爛陀大學,其意涵是「知識的給予者」,玄奘曾在此研習佛法十六年,十二世紀因突厥入侵而滅校。惟昔時有兩千多名教師一萬多名來自各國的學生,更有九百萬卷藏書…,這樣的「大學」著實令今人很難想像它曾是世界最國際化之焦點。民國 98 年(二○○九年)於東亞高峰會議上議決要重建,並強調不以「技術」為主,而以招收研究生著重在佛學/醫學/哲學/歷史/語言,加上現代化之資訊/國際關係/和平研究/企管等學院。這的確是文明古國向今日科技文明挑戰的另一壯舉。
那爛陀復校儘管校園建設仍在進行中,兩個最初成立的學院是「生態與環境」及「歷史研究」,雖只有十五名來自世界各國經一千名候選者挑選過的研究生,因有數位介面之開放/共享/分享/交流,此將成為新的教育實踐路徑。跨越八百年之復校更意味著即便機器人幾乎可取代「老師」了,那「實體學校」還有用嗎?個別教師之知識與技術還有魅力與吸引力嗎?這個最古老卻又相當創新的老校復校,就世界潮流來看,未來的大學將會是培育思想家的重要場域,凡科技資訊得以輔助之學門將會逐漸交融成無界之學習領域。
面對世紀性挑戰,當「教師」要承擔「知識的給予者」時,顯然「技術」不是第一也非唯一,卻應躍昇為思想之啟發者,透過專業知識之多向度交流與歷史傳承不斷淬鍊成長。後疫情無形的「教育」精神與有形的「校園」存在與競合刻正解構中。
向李國鼎與梅克爾致敬 兩位物理學者 簡樸為國
2021-09-27 05:58 聯合報 / 王伯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梅克爾。歐新社
李國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五月時卸下黨魁之職,也在廿六日德國大選之後自政壇退休,結束四屆長達十六年的國家領導者職務。這位被德國人暱稱為「媽咪」的領袖在任期之內,讓國力平穩增加,人民安居樂業,化解了國內金融風暴危機,降低失業率,讓德國在短期之內收支平衡;她的對中政策以經濟為導向,使兩國維持雙贏、成就共富,讓德國的經濟表現在歐元區一枝獨秀,同時也領導歐盟處理希臘破產困境,緩解烏克蘭危機及俄國的威脅。
去年面對新冠疫情爆發,她務實謹慎地採取科學方式管理,除了誠實地向民眾宣導疫情真相,也推動科學化的防疫措施。她的危機處理能力在這種非常時期發揮了安定民心的作用,讓民眾願意信任政府的防疫政策,成功地阻擋了病毒的繼續擴散。因此德國雖然人口眾多,但確診及死亡的病例卻遠低於英、法、西、義等歐洲大國,就連反對黨也不得不佩服。
梅克爾是物理學博士,在加入政界之前是科學院的專職研究人員,因此她有著科學家務實理性的思維,以及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負責,不重表面功夫,也不譁眾取寵,施政只問對國家是否有益,而不是要追求個人的歷史定位或是成為媒體的聚光焦點,和一般人所熟知的政客形象大不相同。加上她低調樸實的個性,簡單純粹的生活方式,不追求時尚,不住豪宅,連公務出國也婉拒奢華的接待,旅館餐食只要夠用就好。她簡樸敬業的風範即使在下台之後,依舊會成為德國,甚至全球人民心目中一道美麗的風景。
回顧國內,也同樣有一位出身物理界,有著科學家在研究時追根究柢的精神,以及面對新知時的開放心胸,務實的規畫國家發展藍圖的政治人物,那就是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推手」以及「台灣的科技教父」的李國鼎資政。他早年留學英國,在劍橋大學師事諾貝爾物理獎大師拉塞福教授。他擔任過經濟部長、財政部長、政務委員、科技顧問組、總統府資政,是台灣半世紀以來唯一曾職掌財、經、科技三大領域的閣員。一路走來,參與了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政策及措施。尤其台灣兩次重要的關鍵產業轉型,包括從農業到工業,以及從工業到科技,都是由他主導及完成。他的真知灼見帶領了台灣從困頓中崛起;而他的高瞻遠矚,也為這個方寸小島締造了經濟奇蹟。
李資政一生謙沖為國,他致力於圖利國家,卻自奉儉樸,從他位於泰安街的故居就可以窺見。這棟他從民國六十一起居住了將近卅年的房舍,至今仍保留他生前的原貌。屋內每個角落的陳設及物件都在在顯示他對物質享受的淡薄以及對學問新知的渴求。也正因為這種簡樸務實的個性,以及隨時掌握世界脈動的態度,才能將全副心力專注於國事,制定最適合國家發展的策略。今年是他逝世廿周年紀念,撫今追昔,令人備感懷念。
雖分屬東西,雖然年代有些差距,但這二位物理學者認真務實的態度以及簡約樸實的生活方式,讓他們能以無私的胸懷、前瞻的眼光,從大局著眼制定對國家最有利的政策,因此留下令人感懷的成績,也為後繼的政治工作者樹立了楷模,在此謹向二位致敬。
學習歷程檔案遺失 大人沒素養 怎麼教孩子?
2021-09-27 05:58 聯合報 / 鍾邦友/高師大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高雄市)
二點五萬件高中學習歷程檔案遺失,因攸關升學,教育部長潘文忠昨親上火線,向全國師生與家長致歉。記者林伯東/攝影
作為新課綱指標的學習歷程檔案,竟然發生資料遺失的嚴重意外,教育部雖然出面道歉,但補救措施卻是寄望學生存有備份,能自行重新上傳資料,資安素養與危機處理能力薄弱至此,實在令人傻眼。
資訊化為我們帶來事務處理的高度迅捷與便利,但科技終歸是只是輔助,無法取代人類的主導角色,過度依賴的結果,是應變能力的全然喪失。
此次重大疏失,最千夫所指的,在於資料備份的不齊全與不及時,學生自己固然應該有備份,但負責上傳的學校與保管的執行部門難道不用有?且備份是否做到隨時且異地三方?而教育部案件委外之後,就無需過問資料的保密與安全?
同樣不該反客為主的,還有政府案件委外包辦的浮濫現象。雖說或許有其必要性,但現下不少行政單位,卻彷彿把委外變成了業務移交,從此事不關己,筆者過去負責學校行政工作時,有事詢問主管教育機關,一問三不知的負責人竟然把電話轉給委辦廠商!要知道廠商僅有某些技術專長,未必能瞭解行政專業的眉眉角角,大權旁落之後,迎來的便是像這種無法掌握全局的可怕災難。
浮濫委外加上廉價競標,蹩腳的學習歷程檔案上傳系統,早已為各界詬病,如今又因為無力掌握科技工具,引發資安浩劫,這與十二年國教課程綱中希冀學生擁有「具備善用及分析、思辨、批判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如果大人們自己都不具備這樣的素養,又要拿什麼來教育孩子?
朱新中間路線 應納江、張
2021-09-27 05:58 聯合報 /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朱立倫(中)昨到桃園中壢黨部謝票,他說現在是「戰鬥的開始、團結的國民黨」,希望找回所有失聯黨員。記者翁唯真/攝影
國民黨主席競選最終由朱立倫獲勝,隨即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出賀電,不同於前任江啟臣並未獲對岸祝賀,顯示國共未來將有良性互動。朱立倫重掌黨機器,意味著當前國民黨兩岸路線在江啟臣本土路線及張亞中親陸路線間取得平衡,此或可謂「新中間路線」。
朱立倫的兩岸路線相對穩健。繼承馬英九兩岸路線,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當局應從「求同存異」轉向「求同尊異」;勿創新名詞,如「憲法九二」挑戰大陸當局「九二共識」,避免大陸誤解。朱立倫當選意味國民黨回歸「九二共識」的穩健路線,不會在新政治語詞上挑戰大陸當局。同時,主張恢復國共論壇、海峽論壇。且在選舉過程中,隱喻對手兩岸路線具紅統及急統路線,以襯托其兩岸路線為「新中間」穩健路線。
江啟臣所楬櫫兩岸論述「本土化」路線,被標籤化為「小綠」。江主政期間,國民黨的兩岸論述產生轉折,對「九二共識」提出挑戰,青壯派曾提出「歷史貢獻論」、「揚棄論」之爭論。江最終提出「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避免一再被民進黨標籤化及汙名化、邊緣化其兩岸路線。然在大陸當局眼中,「憲法九二」是爭議性概念並創造兩岸分歧。
張亞中提出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創造兩岸和平。主張簽署「兩岸和平備忘錄」,作為國民黨民國 113 年(二○二四)大選的和平紅利,並以「天王+團結+和平備忘錄」作為勝選方程式。同時,主張以「三民主義、天下為公」治理台灣,並藉由「和平備忘錄」將兩岸連結,形成「一中三憲」。兩岸共同主張「分治不分裂」,大陸同意兩岸分治,台灣允諾不獨立。此一論述也被標籤化為「紅統、急統」路線。
總體而言,朱立倫的兩岸論述內涵成為國民黨「新中間路線」,主張「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針對台商、台生設置服務處;恢復海峽論壇、國共論壇;強調其先前擔任黨主席也有「朱習會」;兩岸交流要秉持對等、相互尊重原則,不能因噎廢食、因小失大,反而對兩岸大不利。疫情緩和後,願意親自去對岸交流。
朱立倫「新中間路線」既無江本土取向,也無張親陸取向,似顯薄弱、模糊,且回應性、立即性及進取性較不足。其實本土路線與親陸路線,皆有朱可截長補短之處。若能合成國民黨兩岸路線,或可擴大國民黨群眾基礎。
歷史新課綱 走向不歸路
2021-09-27 05:58 聯合報 / 沈渝/國中歷史教師(新北市)
新課綱從一○八學年度推展至今,歷史科一直因為政治意識形態而處在風口浪尖。故而每當一有疑慮的聲浪出現,往往立刻被群起圍剿,被扣上「大中華主義」的帽子;攻擊者並一再宣稱,總之台灣主體性的塑造高於一切。
但是,台灣的歷史教育的確正在走向一條不歸路,這幾日聯合報提出的問題包括歷史被社會學(或謂公民學科)主宰、喪失時間軸等,都是極其嚴重的困境。為了不被再度模糊焦點,今天來談談這學期新登場的國中世界史。
新課綱最大的改變就是除了宗教相關內容外,整個中古史被消失了!從政治發展的角度來看,彷彿羅馬帝國滅亡後就是文藝復興時期。
就像東亞史裡的中國歷史不教亂世一樣,這段「黑暗時代」被認定是學生不需要知道的。所以學生不用知道今日這些歐洲國家怎麼出現的,英、法等國都是從天而降;不用知道什麼是封建制度、莊園、騎士、城堡…那許多精采故事的歷史背景是怎麼一回事。不知道黑死病、十字軍東征,多少的文學、思想史不知其所以然;不提神聖羅馬帝國,普魯士要領導哪些邦國統一成現代德國?
新課綱第二大改變與東亞史一樣,覺得要去除傳統的政治史脈絡。所以絕對專制、開明專制的那些君主都消失了,學生不會認識路易十四、彼得大帝、腓特烈大帝、凱薩琳二世,這些牽動著世界歷史發展的精采「人物」故事,都跟著隨風而逝。跟中國歷史刪去君主名字一樣,所有的朝代、國家,只是一個個的名牌。沒有故事、沒有起源、沒有「為什麼」,只有結論。甚至足以做為政治和平改革楷模的整個近代英國史也一筆勾銷。
每每討論到歷史教育問題,總有許多網路酸民提出歷史無用論或「歷史課」無用論的說法。讓人不禁聯想到民國 28 年(一九三九年)二戰歐洲戰火燃起時,耶魯校長查爾斯.西摩擔心人文科學將從此被視為無用之學,懇切的寫下「沒有人文學科,人類歷史留下的遺產將會枯竭。」
也許有人抱怨歷史無聊難懂,但精采的一堂課,是能正確引導學生盡可能發掘歷史真相並探索人性;這些觀念很難透過課外書、影視劇、電玩、動漫,片面汲取故事,以娛樂為訴求的管道達成。人文學科真正價值是訓練出學生縝密的理性思考,並以同理心培養出感性的人文關懷能力。
但面對支離破碎、失去前因後果的新課綱教科書,與大幅縮減的歷史授課時數,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身為歷史教育工作者只能掩卷嘆息,為新一代學子掬一把同情之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