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4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解讀大陸重罰阿里巴巴的意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3719/web/ 

◆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有幾個連續三年?
◆  聯合報社論/濫權、戀棧、造假與沒品的政治文化
◆  經濟日報社論/解讀大陸重罰阿里巴巴的意義







經濟日報社論/解讀大陸重罰阿里巴巴的意義


2021-04-14 01:2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本報資料照片


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被認定濫用市場地位,違反壟斷法,遭中國大陸當局處以近新台幣 800 億元的天價罰款。中國電商市場可能不會因此變得更加開放,但科技大咖對各層面的影響,還是值得關注。

依據中國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市監總局)的處分理由,阿里巴巴在中國網路零售平台服務市場(主要是淘寶和天貓的市占率及營業額具有支配主導地位。而自民國 104 年(2015年)以來,該集團持續濫用此一地位,對有意上架的商家提出所謂「二選一」要求,禁止各商家在其他競爭性平台開店或參加促銷活動,並對不遵守「二選一」的商家予以懲罰,阻礙競爭。

本案有二個關鍵要件。第一是淘寶和天貓是否具有支配力量。若按市監總局的調查,阿里巴巴集團在電商平台服務費收入及銷售金額二者都接近七成,無論按我國或任何國家的公平交易法,似乎都屬於具有支配力量的獨占地位

其次是「市場」如何認定;若將電商平台與實體批發零售管道看成「同一市場」,那麼阿里巴巴的市占率可能會大幅下滑,就未必仍有獨占地位。再者,若中國解除網路管制,開放美國亞馬遜、台灣 MOMO、日本樂天進入,也許阿里巴巴也無法一家獨大。再者,若將迅速崛起的直播主銷售納入比較,結果也可能不一樣。然而市監總局認為電商及實體銷售是不同市場,境內與境外是不一樣的市場,新興平台則根本沒有納入考慮範圍。

嚴格而言,本案理由及裁罰幅度不是沒有爭議,但阿里巴巴很迅速發表聲明,說對此處罰「坦承接受、堅決服從」;應該也不會有股東出來控訴阿里巴巴經理人背信,因為即便阿里集團有濫用市場地位的事實,但歷史經驗很清楚,中國反壟斷法是有牙齒的老虎,隨時可以發威,但何時出來咬人則是政治決定。

平心而論,阿里巴巴今天的地位,也都是北京默許容忍的結果。過去十餘年,阿里巴巴連同騰訊百度,透過滿手的現金四處投資併購,讓世界最多線上人口的大陸市場只剩三大集團這個走向獨占的過程,都沒見到反壟斷法有任何意見,又阿里集團支付寶能創造出世界最大線上支付市場,除了本身創新外,其他競爭對手被擋在牆外也是原因。最後,阿里被裁罰的時間點跟去年10月螞蟻集團 IPO 被迫中止、馬雲人間蒸發緊密有關。簡言之,阿里集團靠黨國恩賜茁壯,竟又展露出不聽黨國指揮的心態,遲早要出事。

既然是出事而並非真的是因為維護公平競爭,那爭執法律問題就毫無意義。相反的,若阿里巴巴能用新台幣 800 億換回繼續生存的空間,可謂是相當划算的代價,說明了阿里集團堅決服從是正確且唯一的立場。

外傳騰訊、百度也難逃一劫。然而從此之後,中國大陸數位經濟市場是否真的可以恢復市場機制,自由競爭?還有很多問號。真要促進競爭,強制拆分阿里集團或是開放境外電商平台進入,效果更好。不過畢竟百家爭鳴難管,開放境外平台更無可能,未來把「蝙蝠」(BAT百度、阿里及騰訊)抓好,治理網路還是比較方便,集中力量也比較有利打世界盃。

固然中國大陸用反壟斷法對付阿里巴巴,跟歐美檢討科技大咖Big Tech)市場力量的出發點及脈絡完全不同,參考意義不大,但科技大咖深入經濟與社會各層面,影響力持續增加的事實也不容否認特別是支配力量濫用行為,都是經濟競爭層面的思維,但其他例如是否會濫用個人資料意見控制層面,卻是競爭法管不到的問題,仍然有持續關注的必要。











聯合報社論/濫權、戀棧、造假與沒品的政治文化


2021-04-14 02:06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左)3月中在立法院表態,支持促轉會再延任,右為促轉會主委楊翠(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講究「術」的年代,「格調」和「尊嚴」已變成政治人物可割可棄之物。當政府一面動用網軍吹噓自己的改革與勤政,一面演出濫權、戀棧和造假的戲碼,誰能對台灣的民主感到樂觀?短短一天的新聞,我們看到:已延任一次的促轉會厚顏要求再延,預告下台的交通部長林佳龍由主秘串連民間團體發動慰留,以及法官揭穿警分局長教唆員警以假摔應對民眾陳抗政治文化從上到下的墮落,已超乎你我的想像。(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109 年度 訴 字第 687 號刑事判決、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109 年度 訴 字第 523 號刑事判決)

民進黨曾長期批評國民黨「黨政不分」,但如今大權在手,用人與行事卻是猶有過之。政府用人,必定是本黨優先,綠營黨友其次,「社會公正人士」的身影瀕臨滅絕。中央分派財政資源,往往綠色執政縣市先拿,剩餘資源再分給藍營縣市,毫不避諱徇私因為黨政不分已成慣常,蔡總統上周談及太魯閣號事件,要大家「不必懷疑政府改革決心」,公開選在民進黨中常會上發表。「」與「」之間,已經消失了界線。

根據「促轉條例」的授權,促轉會是任期兩年任務型機關,理應在去年五月底解散。去年蘇貞昌同意它延任一年,最近促轉會又提出延任的要求,蘇揆也傾向同意再延一年。此舉,引起在野黨和「民間真促會」的不滿,批評蘇貞昌濫權。促轉會的任務始終無法完成,說穿了,不在威權政治舊案多麼龐雜,而在促轉會對自己的角色認知太過狹隘,一味在事務性工作中打轉,從而失去了社會的信任。

試問,如果延任都做不出成績,讓促轉會再延一次,能有奇蹟出現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點,只要看蘇內閣對台鐵改革的牛步,便不難想像。十五年前,蘇貞昌首度擔任閣揆,即曾指派副院長蔡英文擔任「台鐵改革小組召集人。兩年多前普悠瑪事件後,蘇貞昌被蔡總統任命為閣揆,但整個政府對台鐵的改革仍絲毫不以為意,因此才會發生這次的太魯閣號事件。蘇揆想讓促轉會再延任,只是把它當成對付國民黨的鬥爭工具及「政治提款機」,他何曾在乎社會需要的「轉型正義」?

再看,台鐵因荒唐人禍發生了四十九條人命的災難,交通部長下台原是天經地義的事,林佳龍也已做好離職準備。然而,他的主任秘書黃荷婷卻四面八方發動民間團體與產業公會串連「保龍」,發表各色歌功頌德之詞,其誇張程度,令人掩目。派系割據政壇並非始自今日,成員各擁其主也不是罕見之事。但在這種明顯涉及政治責任與公共觀瞻的事件上,「龍家班」人馬卻能把護主大戲演得如此高亢,把公私分際踐踏得如此徹底,這些人還有任何傷逝之痛嗎?

上有濫灌、戀棧的政務官,下必有阿諛、趨附的官僚,林佳龍的主秘之護主操作絕非特例。最近彰化地院判決一名退休員警在陳抗中被控「妨害公務」無罪,原因是,法官仔細比對警方卅七個密錄器畫面,發現竟有分局長指示員警以「假摔」方式對付陳抗者,然後以「現行犯」罪名將其逮捕。事實上,當天只有一名民眾在路旁陳抗,卻有大批員警包圍著他,還用假摔手法將他逮捕入罪。原因就在,上級下令不可以讓總統車隊聽到「汽笛喇叭」的聲音,警方就公然演出了這場坑人大戲。「護主已到不惜造假

意味深長的是,這名法官特別在判決書中提到:「確保少數人的聲音能被執政者及其他人聽見,正是民主社會最可貴的價值。」這段話,在濫權、戀棧、造假盛行的沒品政治文化中,彷如空谷足音!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有幾個連續三年?


2021-04-14 02:08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日前到苗栗拱天宮參香、頒贈匾額。記者范榮達/攝影


又到全台瘋媽祖。今年疫情趨緩,卻逢世紀大旱,蔡總統前往白沙屯為媽祖淨轎。她在臉書自豪連續三年見證起駕遶境,還分享作「香燈腳」經驗,直稱進香展現台灣人精神,透過團結互助,定能克服疫情、水情挑戰。

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地方大選慘敗後,蔡總統人氣跌入谷底,又逢賴清德挑戰大位。蔡英文以「史上首位現任總統」身分,隨白沙屯媽祖進香團徒步四公里護駕抵達朝天宮,展示決心。神明返母廟進香回充靈力,總統隨香重獲政治人氣,這段因緣曾替總統圈粉無數。

府方小編除強調「連續三年」,又安排綠媒大內宣,細說總統的媽祖情緣」。這份虔誠雖能召喚英粉,但不知能否感動天地,助總統買到疫苗、天降甘霖,甚至安度公投風暴?

白沙屯媽祖起駕前,正是太魯閣號慘案頭七。蔡總統說,出門參拜前有指示全力處理事故善後,加速改革。豈料她拜完媽祖,自強號就起火,神明可是在給口水改革者一個警訊?

蔡英文的人神因緣,引起網友好奇:總統除了拜廟,可有其他施政是「連續三年」不中斷嗎?其實普悠瑪號事故後,總統高喊台鐵改革也快三年,差在不曾「連續」,更不見言出必行。她親製「善緣必應」匾額敬奉媽祖,但媽祖這三年聽聞人禍不斷,卻不知會如何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