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專家之眼】債多不愁!這次,美國真的會有不同嗎

◆  【專家之眼】政治利益凌駕專業 保礁護國問題無解
◆  【專家之眼】債多不愁!這次,美國真的會有不同嗎

◆  【專家之眼】農會人事改官派?農民自治權不容恣意剝奪
◆  【專家之眼】藻礁案一意孤行 終將被人民拋棄
◆  【專家之眼】拖救永裕興18號返國之肯定與遺憾
◆  【專家之眼】中共修建龍田、惠安機場為攻台?
◆  【專家之眼】綠營找到了春天?比押錯寶更危險的是誤判







【專家之眼】債多不愁!這次,美國真的會有不同嗎


2021-03-11 09:48  聯合報 /   盧信昌/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美國最新一輪直升機撒錢,1400美元紓困金估計這個月就能發放。路透


去年年底,關於美國第二輪的經濟振興方案總金額,即使被內定為財政部長的葉倫女士,公開呼籲聯邦財的政振興支出,要一次給足、越高越好;但當時金融業者的最佳預估,則落在七千五百億美元的範圍。主要就前總統川普在大選之前,即已承諾每人七百美元的救濟支票,約需三千億美元;另外就是額度在四千五百億美元以內的擴張性支出

嗣後喬治亞州兩席參議員的選舉結果揭曉,都由民主黨人士來取得勝選,讓兩黨在參議院席次的擁有各半;再加上副總統賀錦麗身為議長,可以使有的關鍵一票,而有了其後關關難過、關關過的精采演出。

如今編列的救濟支票,每人 1,400 美元、總金額 6,000 億美元;再加上其他對失業者、企業紓困與地方政府的賑濟補助,在參眾兩院通過的總預算,高達一兆九千億美金。預估美國財政赤字將順勢上揚;而總國家債務距離三十兆美元的時候,也不遠了

從雷根任上,即有關於債務上限的積極立法;同時採取零基預算的管理,要求每多花一塊錢,就要增刪一塊錢;到柯林頓前總統的任內,因為貫徹此一立場,而有在任內最後兩年,財政盈餘的難得出現。

於前總統川普任上,因為減稅和失控的新冠疫情,而讓任內的國家債務,增加約七兆美元;是歐巴馬和歷來總統的債務總和,21兆美元的三分之一弱。不過美國政府的債務衝爆,再次超過一年份的國民所得,則是最近發生的事;自從二戰以迄的新高峰,預估在民國 110 年(2021年)的總債務占比,將為國內生產淨額(GDP)的104%。

民主黨策士圈,甚至相信對國內債權人舉債,不會有不當的反作用效果;國會預算局與重要智庫的推估,更是相對樂觀,咸認為振興支出可以促成經濟活絡的提前發動,在民國 112 SU06
(2023年)即能回到長期成長的趨勢線上。

果然,只是一個勁兒的債多不愁了。

就審查通過的支出項目看,泰半屬於移轉支付的性質;當中最大的一筆,自然是新冠疫情預防注射與醫療維持,七千五百億美元;至於對企業補貼與對失業、貧困家庭的扶持,需用也在五千五百億美元。

不過由美國銀行所做的民意調查,發現只有近半支票金額會被用於生活支出上;多數人寧可選擇拿一半來還債,或是轉入存款戶內當做儲蓄。

顯然,美國民眾已經意識到赤字預算和高額舉債的不可長久!至於寅吃卯糧的真正危害,除非外國政府的持債信心,和企業人士也願意以低價出口,無限期的力挺支持;否則,離心離德的世代仇恨和飆升的通膨預期,都只是遲早的事。

就目前來看,業已有一部分的心思浮動,反映在十年期公債的利息竄升。縱有盲目樂觀股市投機,與不願意面對現實政治狂飆,即使在疫情的威逼之下,但這樣的經濟鐵律和反撲,停滯性的災難遲早要來的。











【專家之眼】政治利益凌駕專業 保礁護國問題無解


2021-03-11 16:37  聯合報 /   楊穎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由環團發起的藻礁公投下周可望正式遞出成案連署書申請成案,但大潭藻礁公投議題也引發擁核討論。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潭藻礁公投議題引發擁核討論,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20個團體 3月10日聯合發表聲明指出,目前討論正熱的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三接案)與藻礁保育,牽涉到台灣能源轉型的複雜問題,他們批評,對於當前的兩難困境,民進黨政府要負起最大的責任。原因在於民國 107 年(2018年)行政院賴清德院長介入環評,最後由官派委員主導下通過環評案,而在通過之後,民間團體也多次行動,希望政府有類聽證會的形式,讓雙方可以就現有爭點做清楚且理性的討論,但政府始終未開啟溝通。

現在連署公投人數達標,政府開始有反應了,面對後續發展,環團呼籲:一、能源轉型需系統思考、未來要啟動公共討論;二、藻礁公投不應被8月將進行「核四重啟」公投案綁架,他們支持藻礁,也要阻擋無用的核四,把資源用於建立更健全的節能與綠能發展環境。

蔡總統對此也很快做出回應。她當天在民進黨中常會重申「民國 114 年(二○二五)非核家園」及提升再生能源政策立場,面對八月廿八日將登場的「重啟核四」公投,蔡英文強調,「核四絕對不是選項」。也於後續閉門會議表示,對藻礁公投議題,必須如「水銀瀉地」般向民眾說明。民進黨立委雖還要求政府提「對案」可能性,但民進黨秘書長說,現階段還有時間溝通,不急著做決定。

這一系列表態,至少透露出兩個訊息:首先,一向與民進黨友好的環團們,除了批評政府在之前的三接環評案鴨霸通過,「終於」正面批評政府沒有全盤思考可行的能源政策,所以現在還需要呼籲大家一起來系統思考。這也證明了民進黨政府當初說台灣不缺電是騙人的,連環團都有心理準備;其次,民進黨政府目前提的兩個辦法溝通、說明。如果不是想說服環團打假球外,就是將對藻礁公投議題密集大內宣,準備硬幹到底了。

至於環團的呼籲,我們要很遺憾地說,「啟動公共討論」的提議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因為相關議題早已是政治、利益問題,而非僅專業議題了

從時間來看,核四、能源轉型相關議題討論已經有30年以上的歷史。且不論民國 68 年(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當天,就有政治人物透過演講向聽眾溝通反核議題,民國 76 年(1987年)起,新環境雜誌社等民間團體就在貢寮鄉核四預定地舉行反對興建核四廠的遊行,到民國 83 年(1994年),民進黨的林義雄展開禁食行動,呼應反核團體推動「核四公投、十萬簽名」的行動,再後來加上藝人、財團基金會、環團的推波助瀾下,終於成了臺灣不可忽視的一股聲音。這麼長的時間歷經不同政府,不可能沒嘗試溝通,但結果還是吵到現在。

至於藻礁議題,能在民國 102 年(2013年)讓蔡英文主席寫下「藻礁永存」,可見當時也已經是個火熱議題,民國 103 年(2014年),鄭文燦競選桃園市長時又曾大呼「保育藻礁,永不妥協」。保守估計,該議題也讓社會大眾看到快十年了。相關議題早就引發各式力量的注意討論。如此多年仍吵不完,現在還該討論什麼?

如果只是三接站該蓋在哪的核能、環保專業,討論還相對簡單許多,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今年3月11日是日本大地震與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10周年,這時提出三接站討論,頗有深意。而支持與反對方都有專家加持

廢核者當初主要立論是台灣位在斷層帶上,一旦地震其禍不小,還有核廢料問題無解;擁核者主張足以震垮核電廠的大地震海嘯出現機率太低,設施也甚安全,就算反應爐出事也有補救機制,而核廢料以現今科技還有處理可能。

機率很低但代價高、反應爐出事與補救機制是紙上作業,怎麼對話?到後來中南部人民「用肺發電」,能源轉型問題讓非核家園主張更有壓力,但一些專家與政治人物背後有財團支持綠電投資都做下去了,能不繼續挺嗎?民進黨鐵了心要幹到底,說不定認為能像當年台獨議題,初起時人民並不支持,但時間久了,現在也變成主流。

專業問題政治、利益掩蓋能源問題就是無解了。環團樂觀的說台灣人民需要練習判讀資訊,再交公投決定。但投出來的結果如果不如己意,政府、財團或環團會甘願認輸嗎?看看之前多項公投後,各方是怎麼「尊重」結果的,我們實在樂觀不起來。電力是工業之母,「護國神山相關產業極靠大量電力支持,半點不能開玩笑,臺灣卻還要繼續在能源漩渦中打轉,有多少時間與資源可以浪費?願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