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黃介正/「堡壘台灣」是代號 還是防衛構想?
◆ 羅智成/點金成石—美化莫如除醜
◆ 王健壯/蔡清祥該聽聽昆德拉的控訴
◆ 方祖涵/「廣播」「電視」金鐘獎?
◆ 王正方/天下沒有教不會的笨孩子
◆ 盛治仁/資本主義是環保解方或病因?
◆ 楊志良/世間蠢人多?
◆ 林中斌/武統台灣?
◆ 周行一/迴旋空間
◆ 嚴震生/貶抑軍人的川普 還能發動戰爭嗎?
◆ 薛承泰/道路上的無知之幕
◆ 馬凱/30年前的預言與超級全球化
◆ 洪蘭/讓孩子去做白日夢吧
◆ 盛治仁/125個死刑冤獄
◆ 劉維公/「靠北」之社會語意學考察
◆ 方祖涵/捕手鈴木清的川普紅帽
◆ 王健壯/大法官對憲法閉上了眼睛
◆ 趙春山/巧婦難為,不要吝於給江主席按讚
◆ 黃介正/美對兩岸「戰略模糊」的終結?
◆ 葉銀華/康友之公司治理警訊
◆ 沈呂巡/美國對台灣主權爭議轉折記
◆ 羅智成/「真」的貶值
黃介正/「堡壘台灣」是代號 還是防衛構想?
2020-09-21 23:22 聯合報 / 黃介正(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紐約時報17日報導,川普政府即將宣佈對台灣7項軍售,將可能包括AGM-84H/K(SLAM-ER)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顯示,美國五角大廈正努力打造「堡壘台灣」,以建構反制北京日益增加、具侵略性的區域軍事行動。圖/波音官網
外國媒體日前報導美國五角大廈正努力打造「堡壘台灣」,以建構反制北京日益增加、具侵略性的區域軍事行動。如果這是美國協助台灣整體軍事防衛能量的「政策代號」,則無可厚非;若倘以「堡壘」建軍思維,干預或引導我實際防衛作戰構想,則大有商榷之處。國防主政高層及軍校教育幹部,尤應審思慎言。
我國《要塞堡壘地帶法》規定「國防上所必須控制與確保之戰術要點、軍港及軍用飛機場,稱為要塞堡壘;要塞堡壘及其周圍之必要區域(含水域),稱為要塞堡壘地帶。」依此可見,「堡壘」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軍事用兵所必守的、固定的戰術防禦「點」。
台灣曾被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為第一島鏈中與亞洲大陸距離最近之點,其實也是與中國大陸僅有一水之隔的「不會移動的航空母艦」。對中國大陸而言,無台灣則海防難全。對西太平洋諸國而言,失台灣則島嶼斷鏈。故台灣形同要塞堡壘,具有重要戰略價值。
之所以為要塞,之所以成堡壘,除戰略地緣位置外,其特點在於「被動」、「耐打」、「硬撐」、「死守」,以支撐軍事戰略大局。台灣之於美國印太戰略,可為要塞堡壘,但是對於我全民而言,則是國土家園。
堡壘本當須「防衛固守」,卻難成「有效嚇阻」,難為「重層嚇阻」。我們的國防政策與軍事戰略均以防禦為本質,殆無疑義,然而防衛作戰上,僅以固守為指導,等同放棄「主動」與「機動」兩項基本軍事用兵原則。古今中外戰史上,要塞堡壘之防禦,也許可以遲滯或黏住敵軍,卻都寫下犧牲慘重的紀錄。
堡壘扼控軍事要地,但是絕對不能成為「挖深洞,廣積糧」死守的孤城,而需維持後勤補給線,方能維繫戰力與民心。台灣四面環海,能源、糧食、經貿、網路均重度依賴聯外交通。我們身處外交困境,全無軍事同盟,即使在國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也須承認,如果建軍不注重維護必要海空交通線的戰力,斷無持久之方。
近年來美國鑒於中國大陸全方位快速追趕,形成兩強長期爭霸之勢,因而修正國家安全戰略,形塑印太戰略,也多方面主動改變對台政策,而有加速審批對台軍售的作法。我們在把握此難得機遇之刻,對美國以自身之利害與自認的台灣防衛構想,透過軍售「指導」我建軍方向,也須有所警覺並適切應對。
「國防自主」明載於《國防法》第廿二條,是現在政府國防施政的重點,也是「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之一。我們當趁台美關係改善之際,透過採購、訓練、認證、合作,逐步積累國防科技研發與產業的關鍵實力。
更重要的是必須清楚地認知,國防自主不只是軍事科技的提升,武器裝備的自製率與妥善率;我們的國防政策、建軍計畫、軍事戰略、防衛構想能否自主,有沒有將思維與財力融合的適切規畫,並據以和美方論辯與說服的能力,更值得大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