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防疫科技正是時候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0157/web/

◆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要放生武漢台胞到何時?
◆  聯合報黑白集/不要犯對岸犯過的錯
◆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防疫科技正是時候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防疫科技正是時候


2020-02-23 23:2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病毒肆虐至今,雖傳出部分地區疫情趨緩的消息,但形勢仍然相當嚴峻。許多在中國大陸的工廠仍未復工,內需市場持續蕭條,原本在全球各地即將舉辦的大型商展和會議,也因各國對旅行的限制,以及對新冠病毒傳播的擔憂,而紛紛取消或延期,整體疫情對全球產業及經濟的衝擊很難估計。

在全球努力圍堵疫情的同時,我們也看到許多數位科技正在被使用來對抗疫情的擴散,例如病毒的分析、可疑案例的篩檢與監測、病患的診斷與治療,以及協助公司的持續營運和工廠儘速復工等。舉例而言:在病毒的掌握方面,目前各國正透過AI提升病毒分析速度,希望進一步縮短疫苗開發時間。

在可疑案例的篩檢與監測方面,目前已大量運用紅外線熱顯像儀快速找出潛在可疑病患,同時提升車站、機場及地鐵等人流密集區的通過效率;透過陸上巡邏機器人及空中無人機,向民眾宣導、提醒與偵察是否有可疑病患或提醒大家戴口罩的時機;甚至運用手機定位或機器人查勤來確保自主管理的民眾能夠好好待在家裡。

在病患的診斷與治療方面,由於肺部的影像可同時作為試劑檢驗的輔助確認,透過AI圖像辨識技術可以將原本需要數小時的傳統檢驗,現在縮短在幾秒中完成,不僅提升確診效率,也可改善醫療人員不足的問題;而在治療上,已有國家導入機器人協助檢查、診斷、治療與照顧。美國第一宗確診武漢肺炎的患者,就是由醫療機器人照顧及治療。主治醫師隔著玻璃坐在窗外,操作配備了攝影機、麥克風和聽診器的醫療機器人進行治療。另外,亦有醫院已開始使用服務機器人來做送餐、送藥,甚至執行醫院的消毒工作,以儘量減少人與人接觸,防止交叉感染

此外,企業為了持續營運,除了員工健康監測和追蹤機制、疫情風險評估、傳染病衝擊對策及供應鏈斷料盤點之外,透過完善的資訊基礎建設以進行遠距上班、全球辦公室和工廠協作,以及加速導入自動化,都是企業目前積極投入的重點。

事實上,科技用於防疫還可以做更多事。在此次的防疫作戰中,我國目前為止的防疫成效卓著,全球有目共睹,數位科技在其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成立了防疫大數據小組,藉由台灣建置完善的健保資料庫,與移民署出入境管理系統的結合,完成「即時警示」,讓醫療人員在第一時間就可以立刻知道就診患者的旅遊史及風險;又如結合健保署資料及健保卡,推出口罩實名制地圖及剩餘量查詢,並利用大數據把鑽石公主號下船旅客長時間停留的地點,做成軌跡圖,讓民眾能做好防疫準備;每天透過疾管家App提供即時透明的資訊,這些措施對於疫情的控制及應急物資的管理與調配都有很大的助益。

各界常說台灣的資訊電子產業附加價值低,需要進一步轉型。但如何轉型?轉到哪裡去?眾說紛紜。不過有一個方向倒是大家都同意的,那就是針對全球所共同面對的問題提出最佳解決方案來進行外銷;亦即以台灣優異的公共衛生系統醫療水準,搭配我國優勢的數位科技來拓展全球防疫應用市場。觀察台灣目前在新冠病毒防疫戰中可圈可點的表現,進軍此一領域絕對很有機會。

因此,建議政府可以在未來的產業政策推動計畫中納入防疫科技產業,整合智慧物聯網、生技與疫苗製造、公共衛生與資訊基礎建設等領域,盤點與整合過去防疫的經驗,就防疫、檢疫、治療及緊急物資等各層面,提出最佳防護機制及系統解決方案,這不但有助於全體國民健康的防護,也有利於資訊電子產業附加價值的提升,更有機會透過防疫外交提高台灣在全球的能見度及國際地位。













聯合報黑白集/不要犯對岸犯過的錯


2020-02-24 00:0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確診第24例的「北部女」仍未找到感染源,是否進入「社區傳染」階段,人心惶惶。記者曾原信/攝影


為了台灣是否已進入「社區感染」階段,各方爭執不休。蔡政府一再宣稱,台灣所有確診案例都能追蹤到傳染源頭,因此不符合「社區感染」的定義。至於確診第廿四例的北部女仍未找到感染源,陳時中只能支吾其詞,說這只是零星個案」。

如果廿四例的一家三口屬於零星個案」,那麼昨天新增的廿七、廿八例北部父子也未找到傳染源頭,又要怎麼定義?根據政府的標準,要出現多少零星個案才算不「零星」,才肯承認有社區感染?

事實上,一般民眾並不關心「社區傳染」要怎麼定義,也不在乎美國是否把台灣列入社區感染的警示榜單。人們在乎的是,這些社區傳播案件只要不發生在自家附近,不在自己常去的公共場所即可。然而,防疫中心公布確診病例的接觸史,對地點卻一概隱而不宣,則不免讓民眾疑神疑鬼,只能揣測難安

柯文哲因此批評說,公開資訊雖會引起恐慌,但不公開引起的恐慌更嚴重;台灣常常批評大陸,其實台灣和大陸都是同樣的醬缸文化。這番話語帶嘲諷,但民眾都明白他在說什麼:中國大陸就是因為武漢隱匿疫情,才使新冠肺炎迅速惡化,波及全國及全球。現在,台灣以隱私為由不公開資訊,以定義為名否認社區感染,作法似乎好不到哪裡去

對岸犯過的錯,台灣如果還重蹈,那就太傻了。若連首都和新北市長都不知其詳,那就保密得太過分了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要放生武漢台胞到何時?


2020-02-23 23:56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滯留武漢仍有近千名台胞,何日能返抵國門?在台家屬盼包機問題解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派機接回「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台灣旅客,經初步篩檢後,已安排他們入住檢疫所隔離。至此,人們心頭不免浮出一個更大的疑問:政府對於滯日的十九名國人如此積極關切,但目前滯留武漢仍有近千名台胞,蔡政府何時才準備把他們接回來一個自詡心繫民主與人權的政府,為何忍心將自己的國民棄於不顧

依照兩岸最早商定的安排,這些滯留武漢及湖北其他城市的台胞,原本在二月五日起即可陸續搭乘東航專機返台。當時若能依計畫執行,這些國人迄今應已結束檢疫隔離,可以開始上班上學恢復正常生活。不料,蔡政府僅因首批返台乘客中有一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驟然叫停後續作業,並提出由我方派華航及醫護人員包機接運等諸多條件;由於雙方意見差距太大,使得後續的接運擱置至今。

政府派機接運「鑽石公主號」台籍乘客之熱切,更凸顯了它對滯留武漢台胞的冷漠。若論形勢之險峻,受困武漢的台灣人,不會比置身在鑽石公主號更危險嗎?蔡政府至今仍堅持使用武漢肺炎一詞,而不改採世衛組織發布的新冠肺炎」,目的就在凸顯武漢是邪惡病毒的發源地。但政府高層有沒有想過:把千名台胞遺棄在那個危險的地方,到底表現了主政者對人民的什麼關愛?

蔡政府要求接運台胞應採「弱勢優先」原則,說來冠冕堂皇,沒有人能反對。但對照實際的事態發展,所謂「弱勢優先」,最後只淪為政治優先的裝飾品。廿天過去,「弱勢」台胞既沒有優先,「非弱勢」也被拉去陪葬,所有的滯留者均同困危城,政府則不痛不癢、不聞不問。「弱勢優先」的大話,對照如今「協商無力」的現實,顯得何其蒼白!

武漢包機協商三周毫無進展,當然可歸咎對岸的故意杯葛,不尊重我方意願。但換一個角度看,這何嘗不是蔡政府自不量力,錯估形勢。第一,在兩岸官方對話管道阻塞的情況下,原本由台商協會以民間身分居間穿梭,至少促成首批台胞返台。但政府見狀立刻出來搶功,高調要求官方與官方對話,強硬介入卻反而僨事。第二,對「陸配子女」返台問題政策一日四變,把原本大器的「人道關懷」,用狹隘的「國籍選擇」綁死,顯示民進黨的「反中」已升級為「國籍歧視」。第三,政府禁止口罩出口及堅持用武漢肺炎等政策,都在有意無意地煽動或迎合反中民粹。殊不知,這波疫情引發大陸民心波動,台灣原可伺機爭取認同,我們卻反而自己製造大陸人民對台灣的惡感。

蔡英文總統將近千名武漢台胞的歸期延宕不顧,這對照她標榜的人權或民主價值而言,都是莫大的諷刺。任何一個民主國家,主政者為了政治謀略,而以所謂的防疫能量為由杯葛自己的國民返鄉,是自毀人道立場。把「人道」和「人權」放在政治前面的政府,其冷酷程度,恐怕不下於威權年代用「黑名單」阻止異議者入境。

根據《華盛頓郵報》昨日的報導,美國在撤離「鑽石公主號」美僑時,臨時得知名單上有十四人已確診感染,不符原擬的撤僑原則,卻仍讓他們上機。事後,外界追究是誰拍板決定放行,才知道國務院和疾病管制中心對此有過一番激辯,最後由國務院拍板,決定在適當的隔離下把確診患者帶回家」,以免有國民因臨時被留在滂沱大雨的日本而心理崩潰同樣面對緊急狀況,美方遵從的是人道原則,但台灣卻是政治掛帥,人性考量則變得稀薄

兩名先前因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在當地住院的武漢台胞,五天前已康復出院,並公開感謝大陸的妥善照護。在疫情肆虐中,各國都在爭先照顧僑民,表現自己的人道關懷;試問蔡政府何時才能接回那些望穿秋水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