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羅智成/三代同行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羅智成/三代同行
.林祖嘉/脫歐談判對全球化有影響嗎?
.王正方/超級ATM取款機
.黃介正/川普版國家安全戰略來了

.葉銀華/如何建立金融業吹哨者保護制度?
.周行一/科技無法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
.洪蘭/當孩子不識「文以載道」四字
.馬凱/請為台灣與年輕人打開一條生路
.薛承泰/益者三友與三有
.王文華/「剛好」,比「最好」,更好
.盛治仁/在工作中找到新的意義和熱情

.王健壯/總統那則獨白式錄影談話
.嚴震生/你也是,我也是
.方祖涵/作弊的痛苦代價







羅智成/三代同行


2017-12-13 23:35 聯合報  羅智成

人類壽命愈來愈長,未來可能出現「三代同行」。本報資料照片



隱隱覺得一場世代戰爭遲早要發生。
它會以溫柔的父慈子孝的方式進行?還是變成文化、觀念與立法上的傾軋與角力?目前還無從得知。
總之,我忍不住這麼想:人類的長壽,其實可能違反了大自然原先的設計。
在生物界裡,繁衍種族是第一目的。戀愛、求偶、招蜂、引蝶都只是其中的過程或手段,成為父母也是。所以有不少低階生物在繁衍出下一代,甚至交配後就得死;生殖力較差或發育速度較慢的物種,它們的父母輩則在確保下一代能存活、生殖後,才會死得瞑目。
人類在他們的下一代誕生後可以活得更久,除了因為下一代需要更長的時間發育、成長外,可能有更多的經驗和智慧需要傳承吧!
即使如此,在生活資源嚴重缺乏的某些時空裡,年長者還是得把生存權讓給更年輕的人。當然,面對這樣的情境,殺嬰同樣聳人聽聞。不過嬰兒相對地沒有行為能力;而具有充分「人間性」、充分自我意識與行為能力的老人要被變相處死,這種風俗就令今人匪夷所思!今村昌平的電影《楢山節考》,是關於這個主題最著名的作品;愛斯基摩人甚至佛經裡也有類似故事。
幸運的是,人類文明終究很快克服生產力不足,也因此延長了壽命。不同世代,或越來越多世代的人共處同一時空,相親相愛,不但是普遍的現象,更成為社會核心價值,成為幸福家庭的指標。長壽則成為生活品質、社會文明的指標。
在我們意識到有責任撫養退休老人之前,大部分社會的人均壽命還不到四十歲。如今許多地方也普遍超過八十歲了!
人類的生命品質改變的速度顯然比他的觀念還快:不但壽命變長,也更健康了;不但老當益壯,態度也變年輕了;不但生活更積極,欲望也增加了-他們越來越不想從生命的巔峰狀態退下來....
於是,我們對老人問題的想像再三修改:原先是要想辦法撫養風燭殘年的老人;再來是要傷腦筋撫養退休但還可以活很久的長者-而且長者數量愈來愈多;再來是,老人並沒有想像的老,他的工作能力並未減弱,可以延緩退休,或在退休後繼續工作,而這減少了年輕人的工作與升遷的機會。不止這樣,現在,年長者不但工作能力還在,玩興也還在,也期待繼續享受原先完整的生活—並且擁有比年輕人更多的財富與資源。
嬰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的進程,曾經制約了每一個年齡層的人對自己生活內容的想像與期待。現在卻遇到大塞車:不但壽命變長了,而且都集中在青年、中年這個階段裡。
我們占用的工作越來越重疊,追求的事物越來越重疊,消耗的社會資源也越來越重疊。在古代,少年老成或德高望重是令人羨慕的;在廿一世紀,不但「叔叔」、「阿姨」帶有歧視性,所有尊稱都可能冒犯到別人。與此同時,生技產業突飛猛進,健身、保養、拉皮、整形效果愈來愈佳,年齡、輩分的判斷成為每天的益智遊戲。三代同行,或不同世代的人並肩去旅行、慢跑或去KTV、搞浪漫的現象將更加普遍。市場區隔要相符於年齡區隔將更加困難。
人類的文明與欲望和大自然的理想狀態有時是衝突的。雨林被砍伐、動物被滅種,對地球當然是一種傷害。人類也意識到了,減少浪費、克制欲念,提倡生態環保,算是人類的反省與退讓。但是當健康長壽、青春永駐的現象與願望和大自然的設計衝突時,將會如何呢?
(作者為作家、詩人)



11月
.劉維公/跟背包一樣大小的學校科學實驗室
.李清志/京都少年1937
.陳立恆/十九大後,台商的放下與面對
.黃介正/從「解放軍歌」到「強軍戰歌」

.范疇/從慶富案看台灣的「實世代」
.趙春山/統獨光譜移動告訴蔡政府的事
.蘇蘅/貝佐斯如何讓華郵起死回生
.薛承泰/年金改革不能弱化國家
.林中斌/兩岸破冰的往例
.葉丙成/停止製造無動力世代 大學考招必須改革
.趙春山/統獨光譜移動告訴蔡政府的事

.王健壯/誰進了總統府見了誰
.朱宗慶/必然的在意
.盛治仁/少點效率 多些人性
.方祖涵/給乙組球員的夢幻棒球營
.林祖嘉/加入CPTPP 台灣須大幅開放市場
.嚴震生/川普的第一個期中選舉
.王正方/只為轉型,不顧正義

.黃介正/川習峰會 西風壓不倒東風
.洪蘭/科技不該取代大腦
.馬凱/天外飛來的奇蹟
.羅智成/推己及人
.薛承泰/時間銀行的帳,怎麼算
.葉銀華/專案融資 應避免來者不善
.周行一/從「計時工作者」變「專業工作者」

.王健壯/許宗力可以替總統上一堂課
.盛治仁/100%的堅持比98%容易
.方祖涵/數據派世界大賽
.劉維公/0.2美元的創新力
.范疇/兩端的無知—愚民、賤民?賤商、愚士?



10月
.嚴震生/宗教改革五百年的政治意涵
.趙春山/以突破僵局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李清志/魅力市集的年代
.陳立恆/永遠BEING,所以英國
.施振榮/慶富再造—從王道談企業重整
.黃介正/習近平的二○三五
.葉銀華/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的定位
.蘇蘅/當媒體不重視採訪「真新聞」
.王文華/如果小學校園變成跳蚤市場…

.王健壯/習近平的弦外之音
.朱宗慶/夢想不滅、初衷不變、育成不斷
.盛治仁/人生要追求多少顆星星?
.趙春山/十九大後的兩岸關係:一場「定力」與「耐力」的較量
.方祖涵/按讚惹出的天大麻煩
.薛承泰/「博愛」與「愛博」之間
.羅智成/尋找部落

.王正方/小程和他的廖老師
.嚴震生/美國人露出肩膀的權利
.林中斌/王岐山十九大應會留任
.葉銀華/什麼是金融政策?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黃介正/中華民國106歲生日快樂
.洪蘭/2年學會說話 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王健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似乎要變
.周行一/老人化社會與人文社會科學
.施振榮/從王道談「官不聊生」與「民不聊生」
.盛治仁/人生5個思考題
.方祖涵/企業與地方的共生
.范疇/再度建議國民黨改黨徽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嚴震生/南比亞、尚比亞、甘比亞


09月
.葉銀華/家族企業之傳承機制
.李清志/美感的喚醒
.薛承泰/Seafood 什麼是文白比?
.廖玉蕙/不是放棄,是珍愛和疼惜
.黃介正/國防安全智庫的「十誡」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王健壯/最困難的事 蔡英文還沒做
.朱宗慶/優勢與重視
.蘇蘅/民粹政治與社群媒體造神
.林中斌/太陽磁爆、大地震並無關聯?
.陳立恆/缺電?我們缺的是「自知之明」!
.盛治仁/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主扎根了嗎?
.洪蘭/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方祖涵/天災行銷學
.王正方/我是王正中的弟弟
.施振榮/「物聯世界、智源台灣」
.賴英照/看見內線交易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08月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07月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