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缺電 最怕炒短線
.露營削山頭 政府看見嗎
.名家縱論/蘇起:台灣的美國想像
.星期透視/新南向政策 爭取公共工程
.畫中有話/分配不均 經濟數字無感
.師生過招 你看見他的江湖味或才氣?
.颱風路徑預測 還能再進化
.找出文化靈魂 台灣文創的第一步
.資源合理分配 身障鑑定不浮濫
名家縱論/蘇起:台灣的美國想像
2017-10-01 04:19 聯合報 蘇起
如果調查全世界誰最親美國愛美國,台灣絕對名列前茅。這當然是因為台灣的安全與經濟都與美國密切相關。久而久之台灣人民自然對美國產生好感、甚至依賴的心理。但據筆者多年觀察,台灣民眾對美的依賴感其實有一大部分是自己的想像,而最近幾年因為兩岸關係惡化,蔡政府及部分媒體也刻意強化甚至操弄這些想像。
想像之一是,基於共同的民主價值與抗衡中共的戰略需求,美國非常重視台灣的存在。事實上,美國確實重視台灣,但程度遠不如許多人想像的那麼高。在東亞,台灣的重要性尚不如日本及南韓。更重要的,美國看待台灣的出發點常常是戰略算計,因此不一定帶有感情。尼克森總統時期不正為戰略考量,才做出「棄台」的決定?
美國著名的外交史專家唐耐心(Nancy Tucker)在她專研美台關係的鉅著Strait Talk中就直陳,「互不信任」貫穿了幾十年的美台關係。在冷戰時期,台灣憂慮自己會被華府出賣;華府則常擔心被台灣拖進一個它不想要的戰爭。台灣民主化後,唐耐心說,美國對台灣的不信任更強,因為台灣變得更難掌控。而藍綠的惡鬥,又再加深美國算計的難度,對台灣更必須時時提防,絕對不像台灣看美國那樣一廂情願。
連帶的是想像二。台灣常以為碰到什麼事,美國一定會幫忙。事實上,正因為美國必須因時因勢因事來做算計,所以常不會如台灣所願。幾年前鬧了好幾個月的廣大興號漁船事件,台灣情急之下想到要請老美來幫忙,結果美國口惠而實不至,因為它正與菲律賓協商讓離開廿二年的美軍重返菲國基地,當然不可能對台灣伸出援手。最近巴拿馬與我們斷交。據了解,斷交後第二天恰好某個國台辦訪問團與美國涉台官員、前官員及智庫專家會談了一整天。會中美方竟然完全沒提巴拿馬這個議題,讓已備好答詢的中方人士大感驚訝。
想像之三是把來自美國任何人或任何單位的親台表述,都不分輕重地想像成「美國」的愛台表現。事實上,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美國與台灣一樣,不是任何官員或國會議員,尤其不是智庫人士,可以隨便反映「美國」的權威政策。最近一年台灣某些媒體喜歡大幅報導美國國會挺台的消息,彷彿「美國」仍然大力支持台灣。其實真正主導美國外交的仍然是行政部門,而行政部門與台灣的溝通,基於各種原因,並不如往日順暢。我駐美單位加強遊說美國國會,其實是做補強,為了牽制行政部門可能對台不利的動向。國內媒體炒作國會新聞,徒然暴露操弄國人美國想像的企圖。
想像之四,如某些輿論(甚至社論)多次鼓吹,美國為了對抗崛起的中國大陸,不僅力挺台灣,還在走「一條聯合俄羅斯、歐盟、日本以圍堵中國的路線」,或「日美韓印圍堵中國的連線」。事實上,這是標準的冷戰遺緒,完全不符當前國際現實。美國內部當然一直有人高度疑慮中國的崛起。但美國現在內部治理混亂,外交毫無章法。而川普上任後及可見的未來,北韓才是最危險的威脅。美國不論要「制裁」、「談判」或「戰爭」,都需要與北京合作,哪來的「圍堵」?台灣部分人士抓住美國少數的反中論調,就誇大為「美國」政策,實有故意誤導國人的嫌疑,好讓他們沉迷在虛幻的安全感裡,以維持追求台灣獨立的動力。
想像之五是,台海如果出現危機,美國一定會像一九九六年那樣派出航母艦隊來馳援。事實上,台海的美中軍力平衡早已改變。論能力,中共已能摧毀美國在琉球的空軍基地,並阻絕航母艦隊於二千公里以外的海域。論意志,美中也強弱立判。這表示未來美國馳援台灣的可能性極低,但還不意味大陸就會「武統」以解決台灣問題。更大的可能是雙方根據新的軍力平衡,進行新的政治談判。這才是台灣應該憂慮的。
台灣人是務實的。安全感強時,支持台獨的就變多;安全感低了,台獨傾向就降低。這就是為什麼馬英九時期台獨上升,而蔡英文時期反而下降。當然這也說明為什麼一直有人不顧事實地炒作美國想像,以維繫所謂「台灣新民意」於不墜。
(作者為台北論壇董事長、政大名譽教授)
星期透視/新南向政策 爭取公共工程
2017-10-01 04:21 聯合報 陳振川/台灣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
蔡英文總統宣布匡列一千億推動台灣版政府開發援助(ODA),行政院提新南向政策旗艦計畫,預計每年爭取二百億公共工程標案,企圖心值得肯定,但若無人才技術配套落實深根,競爭力仍有限。
日本推動和東協國家之合作超過四十年,從JICA(獨立行政法人國際協力機構)之援外計畫,搭配上學術界及金融界強化支援工程產業走向東南亞。早期,日本政府經由亞洲理工學院(AIT)進行支援,東京大學土木系年輕教授皆要赴AIT客座任教,建立和東南亞各國學生關係,並由ODA援助工程建設經費建立基礎建設市場之業務發展。
JICA成立於二○○三年十月,是日本對外實施政府開發援助的主要執行機構之一,隸屬於日本外務省,其前身是成立於一九七四年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經費全由日本政府編列支應。而東盟大學網路工程教育發展學會(AUN/SEED-NET)便是由JICA(及前身)支助於二○○一年成立,這個平台包括東協ASEAN及日本之四十個工程大學所共同組成(ASEAN十個國家廿六所大學,日本十四所優秀大學支持),其目的在經由合作及落實,以促進雙方在亞洲的共同繁榮。
做法包括贊助研究生赴日本及新加坡攻讀博碩士獎學金(迄二○一六,已一,一八三人),推動東協地區問題之合作研究(迄二○一六,已一八五案),推動短期互訪支流、期刊發行及贊助國際會議,提供大學與工業界聯結。
長期以來,日本學術界透過計畫吸收大量優秀東協名校學生,經過學位訓練後,返國擔任政府及民間各機構之中高層幹部,及擔任各大學之教授,相互滾動合作,效益很高。而日本各大學藉由合作研究計畫培育留學生,並暸解掌握東協國家內部深層問題,也利搭配日本ODA援外計畫協助日本工程界發展市場。
這個成立十六年的平台,並於泰國最具學術威望之朱拉隆功大學成立計畫辦公室,在東南亞推展相關事務,今年起將續進入第三階段計畫。近年來,因中國大陸在經濟崛起及國際政治上快速發展,教育資源投入大幅成長,也積極招收東協學生,並經由一帶一路之基礎建設,及其強大之工程團隊,帶資金強攻東協營建工程市場,日本是以長期耕耘來面對中國大陸之強勢挑戰。
今天,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在教育及工程產業如何結合推動要仔細規畫。因為台灣起步已晚,已經錯失招收中國大陸優秀學生來台就讀先機,今日,中國大陸及亞洲各優秀大學已興起,而我國政策受政治影響步調,投入規模及深度又有限,新南向政策如何在日、韓、中國大陸多方競爭之東協國家之教育及工程產業市場,開出一條路是很大挑戰。
建議政府認清亞洲情勢,制定有效之長短期政策,結合台灣企業及過去建立之僑生校友網絡,更加努力。日本政府藉由日本菁英大學優厚資源投入,長期布局經營,其經驗顯示衹有卓越才有競爭力及吸引優秀學生能力。
另外,泰國曼谷面臨氣候變遷下,部分國土將為水淹沒之嚴峻之考驗,和印尼首都雅加達與台北市情況相同。我國在防救災及重建科技能力領先,建議政府及學術界在此領域多和泰國等東協國家交流。未來,東協國家投入在防抗災能力提升,基礎建設規畫執行及都市發展方面,才是工程市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