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經濟/脫歐 全球民粹浪潮的第一波衝擊

.聯合報社論..華航罷工:爭取不被僱主擁有的時刻
.聯合報黑白集.卡麥隆把英國變小了
.經濟日報社論.脫歐 全球民粹浪潮的第一波衝擊




經濟/脫歐 全球民粹浪潮的第一波衝擊


2016-06-25 02: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公投結果揭曉,英國確定脫歐。 圖/路透社

儘管全球各國政要、經濟學家、金融巨鱷與企業鉅子相繼警示「脫歐」對英國及全球經濟的可能傷害,但英國選民仍然決定把歐盟「脫掉」。「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除了英國、歐盟及全球經濟將蒙受打擊,金融市場危機再起之外,更值得重視的是全球經濟民粹主義的勃興,後續衝擊將更加波瀾壯闊。
英國「脫歐」公投其實是個「假議題」。「脫派」三大訴求是:管制移民、重拾主權、拒攤預算;但英國也有兩條軟肋:歐洲單一市場、倫敦金融中心。「脫歐」後,英國若仍要自由進入單一市場,就必須允許歐盟公民自由進入,遵守歐盟貿易規範,並分攤歐盟預算。未來英、歐進行「脫歐」善後談判時,歐盟在這三方面不大可能讓步;若英國「脫歐」後仍想「留單」,則公投只不過是場誤會。
英國若放棄單一市場,就必須與多國談判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這不僅耗時費事,且條件無法與歐盟現有的自貿協定相當。英鎊雖重貶,卻不大可能使製造業出口改善,因為貿易情勢太不確定,企業不願新增投資、增雇員工或提高出口產能。再加上「脫歐」後將使外人投資減少,並引發資金外流,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也將面臨法蘭克福及巴黎的挑戰。部分企業也將把歐洲業務基地移往歐陸,數十萬人將離開英國。因此「脫歐」不僅使英國可能陷入短期衰退,長期成長潛力減弱,更會使經濟規模永久性地萎縮。
其次,「脫歐」不僅使英、歐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歐盟及歐元區本身亦可能質變。打從歐債危機一開始,各國便基於國內政治考慮,一直不願採取聯合而有建設性的態度,因而產生懷疑、分歧及失望。現在英國「脫歐」,最值得憂慮的是在歐盟引發骨牌效應;左派「民粹」反撙節,右派「民粹」反移民,使歐元區崩解的壓力更大。
全球市場也遭受無妄之災。公投結束後第二天,全球市場立即演出「黑色星期五」,英鎊暴跌,全球股市重挫;一旦市場出現流動性枯竭,甚至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由於各國央行已經沒有多少子彈可用,因此後果可能比金融海嘯更加嚴重;全球經濟展望也益發不確定,成長將減緩甚至可能陷入衰退。
英國「脫歐」公投雖塵埃落定,但這只是全球民粹浪潮的第一波衝擊,未來12個月內類似的政治事件將層出不窮。6月26日西班牙大選,極左派「我們能黨」主政的聲勢升高;10月義大利憲法公投,極左派「五星運動」黨有機會趁勢而起;11月美國總統大選川普能否勝出?影響不言可喻;明年春天的法國總統大選,極右派「國家陣線」黨魁雷朋可能打入第二輪投票;之後的德國大選,極右派「德國優先黨」也將趁勢追擊。連番的政治事件將對金融市場及經濟活動造成壓力,以往投資人口中的「黑天鵝」事件也將成為常態。
經濟民粹主義所以抬頭,源自於金融海嘯之後先進國家經濟長期遲滯。中產階級持續萎縮,使民眾普遍「反全球化」及「反自由貿易」;各國政府無法有效振興經濟,滋生「反菁英統治」情緒;寬鬆貨幣政策使貧富差距更加擴大,又帶動「反既存勢力」聲浪。經濟民粹主義所「反」的標的固然該反,但畢竟「徒反不足以自成」;如果不能改採正確、有效的政策以撥亂反正,結果只會使全球經濟更加萎縮,原本弱勢群體的處境勢將雪上加霜。
因此英國「脫歐」,其實是「民粹的必然,通過公投的偶然」。要阻止民粹政治成為燎原之勢,各國唯有認真規劃、落實成長政策,方能釜底抽薪。若能因此而刺激、甚至逼迫各國政府擴張公共支出,加強基礎建設以振興經濟,則「脫歐」未始不能成為一次建設性的破壞。

聯合/卡麥隆把英國變小了


2016-06-25 02:2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英國「脫歐」公投以些微差距意外過關,英國人輕率告別了它的理性時代;全球股匯市聞聲驚跌,英鎊隨之暴貶,首相卡麥隆也為此辭職下台。
這個結局,與其說是意外,不如說是卡麥隆把國家拿來豪賭,卻輸得精光。他自己賠上首相職位也就算了,現在,蘇格蘭已宣布重啟獨立戰火,愛爾蘭與北愛爾蘭、英格蘭的三角關係可能惡化。演到最後,「日不落」的大不列顛會不會變成只剩「小英格蘭」?
為什麼說卡麥隆拿英國豪賭?兩年前,蘇格蘭的獨立公投在驚險中遭到否決,或許給了卡麥隆錯誤的訊息,以為自己魅力不減,可以再如法炮製。「脫歐」原只是英國小黨的主張,然後保守黨內部也發出雜音;而公投成癮的卡麥隆竟信口承諾要辦脫歐公投,以為可藉此壓抑反對的聲音,還聲稱這是「偉大民主盛宴」。沒想到,他引刀成一快,也把英國導向分裂之局。
有些事,不能隨便拿來公投。兩年前說要公投時,只有兩成民眾支持脫歐;但閘門一開,各種民粹論調紛飛,理性和深刻的主張就被蓋掉了。美國開國先賢說,「水沸騰的時候,所有雜質都會浮到水面上來」;這次公投,正是如此。
可笑的是,投票前歐美主流媒體都預測「留歐」派將勝出,連英國賭盤都有七成五的人押留歐勝。及至看到投票結果,許多人都說,都是當天「下雨」害了留歐派。試想,一場雨就可以決定國家前途,民主的理性何在?

聯合/華航罷工:爭取不被僱主擁有的時刻


2016-06-25 02:2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華航空服員昨罷工大獲全勝,華航讓步達成七項共識,
昨晚在台北分公司抗爭的空服員聞訊歡聲雷動,高呼「空服員勝利」,有人激動相擁喜極而泣。 
記者王騰毅/攝影

在華航空服員罷工的突襲下,蔡英文總統出訪兩巴的專機,成了昨天桃園機場唯一起飛的華航飛機。蔡英文不忘在機上向空服員溫情喊話,「不會讓你們孤單」;相對的,卸任的華航董事長孫洪祥寫給員工的公開信,卻仍以「公平性」為由替自己的溝通不良辯解。兩相對照,雙方面對問題的心態,對比強烈。
這次華航空服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發動台灣航空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工,令人刮目相看。第一,利用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的管道通過罷工,九成九的支持率,可見空服員抗爭意志之堅定。第二,選擇蔡英文首度出訪之日,並掐準新舊董座交接的短短間隙,提前發動罷工,抗爭策略充分吸引社會的注目。第三,社會上原對空服員有特定刻板印象,但這次華航空服員或素顏上陣、或抱著孩子一起抗爭,成功塑造空服員「也是勞工」、「也是人母」的形象,策略成功。
相對而言,華航資方基於營運考量,片面變更報到地點、調整工時計算方式,而引發這場史無前例的罷工風暴,可謂得不償失。第一,改變工作條件並非不可,但資方應先與工會協商,尋求雙方共同的平衡點,但管理階層卻堅持變更現狀。第二,在公司治理的生態上,華航似乎更傾向把機師放在上位,對空服員的權益則相對輕忽,溝通草率。第三,空服員近期抗爭不斷,管理階層始終未曾誠懇協調,卻試圖另召地勤及退役空服員回鍋補位,以反制罷工。這些作法,難免讓外界覺得僵硬不化,當然也越發刺激空服員的憤怒,致難以收拾。
觀察社會的反應,除了一些因航班取消而行程受阻者之外,民眾對於這次空服員的罷工似乎多抱持同情與支持的態度。這一方面與台灣民眾的勞動權益思維日漸開放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空服員工會的組織效率和運作策略大有關係,能迅速透過網路發出強大的音量,攫取注目。相對而言,華航管理階層的應對則顯得僵硬而遲緩,跟不上勞方的攻擊節奏。包括遭綠委段宜康抹黑的「開趴」傳聞,當消息已傳遍天下,華航當局久久才發出澄清說明,這又如何洗得掉被染黑的布?
觀察空服員工會當天的罷工宣言,先是對「未來的空服員」感性喊話,爭取年輕族群認同;再轉而爭取「台灣所有受僱者」的支持,情理並茂,頗能打動人心。其中一段提到,「空服員並不貪婪,我們只知道休息是受僱者不被僱主擁有的時刻,是每個工人可以作自己的時刻,是一個真正像人的時刻。」這段宣言,其實不止在為看似光鮮、其實辛勞的空服員發言,更指出了台灣勞工史上始終未能根除的「過勞」及「變形工時」問題,這在許多製造業和服務業都依然存在,顯然仍有待各方努力克服,尤其值得資方思考。
華航新董座何煖軒昨天一上任,立刻宣布「恢復現狀」,將空服員上班報到地點由桃園機場改回松山機場。昨天晚間,勞動部召集華航勞資協商,同意工會所提七點訴求,終使罷工落幕。畢竟,華航是台灣指標性的航空公司,勞資持續對峙不利企業形象,員工人心浮躁也不利於飛航安全的維持。不過,罷工雖是爭勞工權益的重要工具,但也要避免對無辜旅客造成太大的權益損害;這點自我節制,恐怕是工會領導人必須要有的理性。
不可諱言,華航空服員創造了台灣罷工史上一次突出的演出,它的策略,也可能為其他產業勞工模仿或引申,繼續尋求勞工人權與尊嚴的突破。但必須提醒的是,這場被譽為「顏值」最高,乃至最美、最香的罷工,其實也有誤導作用;真正在底層掙扎的勞工,往往是缺乏顏值、只有操勞、滿身臭汗、發不出聲音的工人,這些勞工更迫切需要外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