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9537/web/◆ 聯合報社論/連龍年都不想生,民進黨還在卡代理孕母
◆ 聯合報黑白集/羅文嘉的一石二鳥
◆ 經濟日報社論/建構談判策略 應對川普新政
經濟日報社論/建構談判策略 應對川普新政
2024-12-17 02:52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 歐新社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尚未正式就職,但完全無視現任拜登總統,已經開始倡議其政策,儼然成為「影子總統」。而各國領袖也爭相與川普接觸,希望可以多瞭解川普非常具有侵略性的政策,以降低未來風險。
川普一向主張「美國優先」,在其第二任期將會更為貫徹完全以美國為中心的立場。關稅是川普的最愛,除了主張全面性加徵關稅,也要對特定國家,例如中國大陸、墨西哥及加拿大;或是特定產業,例如電動車,加碼更高關稅。
關稅通常被川普視為談判籌碼,各國可以和美國諮商談判,尋求減免甚至豁免。例如川普第一任曾對進口鋼鐵及鋁製品加徵關稅,但一些國家透過與美國談判而擺脫額外關稅。台灣當時也與美國諮商尋求豁免,但美國以台灣出口產品仍有不少「含中成分」,迄今仍維持對台灣的附加關稅。另外最近川普也揚言準備對加拿大及墨西哥加徵25%關稅,即是要求兩國先上談判桌。
川普課徵關稅的主要動機是為降低美國貿易逆差,以及吸引外資;對此台灣應有完整的論述,把握機會爭取豁免。雖然台灣對美貿易順差大幅增加,短期也難下滑,但台美產業高度互補,台灣出口以中間產品為主,約占對美國出口八成,主要是提供美國產業所需,屬於供應鏈上下游的合作關係。若是美國對台灣產品加課關稅,反而會提高美國產業生產成本,形成雙輸的結果,此與多數國家主要對美出口最終消費財不同。
特別是近年來在美國推動「乾淨網路」,以及對 AI 安全需求大增下,台灣資通訊產品對美國出口,由過去透過中國大陸再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轉為直接貿易關係。其中以伺服器、電腦零組件及網通設備對美出口大增,雖然合計占台美順差金額約九成,但有助於確保美國經濟安全,加速美國與中國大陸脫鉤,並在關鍵領域上取得競爭優勢。
川普也非常在意企業增加投資「回流」美國。事實上,美國一向是台灣海外投資的重要據點,在美中貿易戰後,台灣對美投資更明顯成長;特別是在台積電赴美投資後,美國更成為台灣海外投資最重要國家。
台灣對美國投資產業多元,包括資通訊及電子、石化、紡織、汽車,以及金融及物流業等,除了促進美國經濟成長,也為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台灣應以此做為回應美國的主要論點。
除了台美雙邊貿易及投資議題外,台灣也須回應川普要求增加對美軍購。台灣增加對美國軍購已不可避免,但應爭取合理交易條件,以及更多技術合作機會,以協助台灣軍工相關產業發展。
另外,針對川普要求台灣交「保護費」,以及國防支出提高到 GDP 10%的論點,政府應提出回應。明年台灣國防支出約占 GDP 2.5%,在全球已經屬於高比重,向上提升空間有限;台美未來應以強化國防領域合作,降低對岸軍事威脅為優先。
綜合而言,川普不追求多邊結盟,也不希望捲入國際紛爭,因而增加美國負擔。但也並非完全傾向孤立主義,而是以美國為軸心下,可以經由談判交換條件,建構符合美國利益的雙邊關係。
台灣應記取與川普第一任的互動經驗,並有效掌握台美議題方向。最近隨著「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首批協定生效,政府視為台美關係的里程碑,並準備進行後續議題談判。不過此為拜登政府所力推,並非川普的選項;台灣應優先針對川普所關注問題,做好與美國互動準備。雖然任何國家與美國談判,均是居於不對稱的劣勢地位,但也並非完全處於被動;台灣只要能先做好功課,在談判桌上仍可爭取更多實益。
聯合報黑白集/羅文嘉的一石二鳥
2024-12-17 02:02 聯合報/ 黑白集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喊話台北市長蔣萬安,藉雙城論壇向陸方反應3名台灣一貫道信徒在大陸被捕。 記者林俊良/攝影
三名台灣一貫道信眾在大陸遭公安機關逮捕,正值「雙城論壇」舉辦,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喊話」台北市長蔣萬安,要他向陸方代表提出此事,給家屬一個答覆。羅文嘉是真想把人救出來,還是藉此政治操作?
這類兩岸司法爭議,該出面解決的,就是海基會。但自蔡政府以來,兩岸關係日益緊張,海基會功能名存實亡。海基會無能也就罷了,民進黨還不願民間出力。台灣人在大陸被拘,藍營或民間人士主動協助,動輒被扣紅帽子稱是掮客、買辦。幾年前的李明哲事件,就是例證。
且為杜絕「民間自救」,民進黨五年前還修改刑法,美其名「國安五法」之一,說如未獲政府授權私下與大陸和外國政府有約定,即可能遭判刑、罰款。賴政府並未「授權」台北市政府營救一貫道信眾,若蔣萬安真的開口,獲對岸同意放人,豈非成了「違法嫌犯」?
萬一蔣萬安在會中提起此事,對岸仍拒絕放人,民進黨又可大肆操作,譏「國民黨自誇與大陸關係好,但也毫無辦法」。無論結果如何,民進黨甩鍋之餘,國民黨和蔣萬安都會被聲討,可說一石二鳥。
對於羅文嘉的要求,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質疑「海基會沒管道」,立遭民進黨批評「官腔又殘忍」。說穿了,海基會高官領高薪不做事,還想操弄政治,才是「無能又殘忍」。
聯合報社論/連龍年都不想生,民進黨還在卡代理孕母
2024-12-17 03:25 聯合報/ 社論
台灣生育率低迷,連「龍寶寶」紅利也消失。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龍年」接近尾聲,原本期待「龍年效應」能稍稍挽救台灣的生育率,期待卻落空。據估計,今年我國總出生人口,將出現「龍年比虎年低」的現象。各界焦頭爛額,尋找「少子化」解方,民進黨卻只顧鞏固深綠基本盤,堅決反對「代理孕母」制度。少子化已成國安問題,在民進黨眼裡,「討好基本教義派」卻比國安問題重要。
近年台灣新生兒人數屢創新低,出生率在全球敬陪末座。導致總人口數連續四年下降,成為負成長。今年是龍年,傳統上「龍子」出生率應該提升。未料事與願違,到上月底止新生兒僅十二.二萬人,估計全年僅十三.四萬人。此數僅達上次龍年新生兒的一半,甚至比傳統認為「不宜生子」的虎年還低。
要提高出生率,複雜也簡單,不外「讓不想生的願意生」、「讓想生的都能生」。近年政府不斷發放各種生育、養育補助,目的即在鼓勵生育;如今看來,連龍年都催生不出龍子,顯示補助手段已然失效。
「擴大人工生殖範圍」及「建立代理孕母制度」,就是「讓想生的都能生」的解方。但代理孕母制度卻一波三折,主要因素就卡在民進黨「基本盤」的若干兒福團體,以及深綠宗教團體如長老教會反對。去年總統大選期間,代理孕母論戰再起,民進黨為爭取選票,一度宣布將把代理孕母制度納入《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誰知,賴政府選完翻臉不認人,在親綠社團和長老教會施壓下政策轉彎。
事實上,民進黨在代理孕母制度上已經三度髮夾彎。去年底衛福部一改民進黨一向的反對立場,將代理孕母制納入年中提出的《人工生殖法》草案,是第一次轉彎案。其後,親綠民間團體提升抗議力道,衛福部又收回草案,改口稱採「開放態度」,是第二次轉彎。最近,衛福部又宣布支持將代理孕母和人工生殖法修法「脫鉤」處理,則是第三次轉彎,全案又回到原點。
民進黨立場反覆,主要是受制於反對代理孕母的婦女、兒少、宗教團體的影響,它們都是偏綠、挺獨的民進黨長期支持者,對民進黨決策具有絕對影響力。例如,站在「反代孕」第一線抗爭的「台灣女人連線」,前理事長黃淑英曾任民進黨立委,現任理事長林綠紅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皆立場鮮明。「反代孕行動小組」發言人陳愷寧,則是「青鳥行動」的積極參與者。對民進黨影響力更大的長老教會,也反對代理孕母。
相形之下,一向挺綠的同志團體雖支持代孕制度,但在選票和影響力上遠不如長老教會及社福團體,因此不受重視。亦即,在少子化議題上,民進黨並未選擇務實、開放的解決途徑,而是選擇了選票較多、更保守的一方。
反對代理孕母合法化的團體認為,代孕會使女性的身體商品化、工具化,且在人倫、管理上有難以克服的問題;但這些理由似是而非。代孕如果是自主的決定,何來商品化、工具化問題?至於所謂管理、人倫問題,更與這些團體主張的「進步價值」扞格。試問,女同志可透過人工生殖生育子女,男同志卻因代理孕母卡關無法生養子女,這難道也是公平正義?
由此看來,衛福部聲稱將提出「代理孕母脫鉤」的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只是賴政府擱置代孕合法化的藉口。口口聲聲要解決少子化問題,卻在代孕政策上反覆搖擺,可謂矛盾至極。如今,只能期待藍白主導的立法院撥亂反正,擺脫民進黨基本教義派的牽制,通過真正面對少子化問題的人工生殖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