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薛承泰/低收入戶子女可以買 iPhone 嗎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低收入戶子女可以買iPhone嗎
◆  嚴震生/今天的台灣,有比2016年更安全?





薛承泰/低收入戶子女可以買 iPhone 嗎


021-11-02 01:29   聯合報 /   薛承泰(作者為退休台大教授)
iPhone13示意圖。台灣之星/提供



iPhone13 上市了,雖然一上市就調降價格,最便宜的機種仍在兩萬元以上。對多數四、五年級來說,只要手機沒壞就不會想去換手機,更不會花那麼多錢趕時髦。最難理解的是,每當 iPhone 發表新款時,總會看到一群年輕人漏夜排隊,如果當中有低收入戶子女也跟著搶購,一般人會怎麼想?「沒錢還亂花,難怪沒辦法脫貧」。

在另一個場景,有位低收入戶家長帶著子女去報名私立明星中學。「學費那麼貴,錢從哪裡來?」可能是其他家長的反應,甚至會視為「異類」而排斥。再換個場景,有一天,這位低收入戶子女獲得獎學金進入美國一流大學攻讀博士,一般人又會如何反應呢?

法定「低收入戶」須符合家庭低所得,且缺少不動產與存款;雖然如此,他們適合去買最潮的手機或進入私立中學嗎?在自由平等的社會中,如果有人禁止,就構成歧視!可是,一般人會認為,就算是用自己賺來的錢買 iPhone 或繳昂貴的學費,為什麼不先改善家庭環境呢?

如果得到的回答是,「因為同學們用 iPhone,我要和他們一樣,才不會被瞧不起」,「進明星高中就有較高機會進明星大學,將來找工作比較容易,錢也會賺得較多,才有可能脫貧」,前者是為了融入同儕並減少社會排除,後者是在打造一個翻身脫貧夢

至於獲取獎學金進入美國一流大學攻讀博士,由於並非是一般人可達成,多數人會持正面的態度,肯定那位年輕人以其能力通過層層關卡勝出。然而,有一天這位年輕人完成博士學位,在回國的就業歷程中,會和其他中上階級出身的同儕一樣順利嗎?

哈佛大學教授斯坎倫T.M.Scanlon)在「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書中指出,這個社會充滿著各種不平等,社會不會只依憑個人才能與努力來評斷,對於種族、性別、特別是出身背景,通常還更具影響力。出身寒微者在生活歷程中不僅缺乏資源與經濟機會,還有「地位」與「動能」的匱乏,因此人際網絡不僅狹窄,且無助於個人在力爭上游中所需面對的各種新挑戰,一旦有利益衝突,甚至會引發中上階層者的忌妒與質疑。

特別是在選才的過程,除了檢視申請人的專長,決策者也會考慮變成同事後相處的問題;例如,新人會不會搶走光采或是阻礙既有利益成為「破壞團結者」?若有可能,那麼新人的能力反而是「風險」。於是,最後勝出者往往是背景相似或在意識形態上契合者,「近親繁殖」與「裙帶關係」就從這樣的選才過程中孕育出來。

令人扼腕的是,這些具有權力的決策者,如果心中只有利益,那麼能鞏固利益,最好是能拓展利益的人事聘用,就成為了值得相挺的夥伴,「團結合作力量大」就成為對外宣傳的口號,所謂的「多元價值」,只不過是一張遮羞布!

民主被解釋成人民作主,可是這並不等同於投票,投票其實是「有限甚至是負向的選擇」。人民作主應在於生活歷程中能自由選擇,那麼社會即需立基於多元價值,選擇才有意義,也才能彌補出生時的無法選擇。換言之,個人的選擇是依憑其自身的能力與努力,買 iPhone 或進私立中學,該尊重的是「選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