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志良/1993年世界銀行的忠告
楊志良/1993年世界銀行的忠告
2021-03-08 04:43 聯合報 / 楊志良(作者為退休教授、前衛生署署長)
台大規劃未來推動校不分系,讓學生自行設計課程的空白學程。圖為台大校園。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原信攝影
世界銀行成立於民國 33 年(1944年),是二戰結束的前一年,設立的宗旨是「消滅貧窮」,而且不只要消滅全球的貧窮國家,更要消滅單一國家內部的貧窮,其理由非常簡單,因為「貧窮」是民粹及法西斯的溫床。
最近的例子就是美國。由於自動化及 AI 技術的發展,鐵鏽區的勞工及基層的白領階級,遇到工作漂移,加上種族問題,貧富差距達到有史以來最大。川普富可敵國,在自己的佛州高爾夫球場避寒打小白球,卻將這些挫折及相對剝奪感,甩鍋給對手及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即使連任失敗,其支持度仍不見消退,再度證明選舉是感性大於理性,分裂及弱化了美國。除非有新的領導精英能夠扭轉乾坤,否則美國霸權必定每況愈下,再也回不去了。
民國 82 年(1993年)世界銀行的報告長達 200 頁,主題是「投資健康」(Investing in Health),其中一頁特別框起來,標明是給世界各國領袖的忠告。因為世界銀行努力援助及投資開發中國家近 50 年,修路、建碼頭、設鋼鐵廠等,結果幾乎沒有讓任何一個開發中國家,發展成為已開發國家。原來的歐美強國之外,日本在二戰前已高度開發,其餘勉強只有新加坡提升成為已開發,韓國、台灣在93年只能算是小龍,世界銀行可說是白努力一場。
深切檢討之後,世界銀行特別敬告各國領袖,國家發展最重要的是投資健康及教育。健康及教育不是加法,而是乘法,二者相輔相成。例如台灣光復初期,學童普遍染有寄生蟲、沙眼、皮癬、頭蝨,還有小兒麻痺及麻疹後遺症等造成身心障礙,必然影響學習。勞工罹患疾病更造成生產力及醫療支出的雙重損失。
而教育普及,民眾的生活知能提升,更能確保健康。WHO 的報告指出,開發中國家婦女的平均教育年限每延長一年,嬰幼兒死亡率可減少3%。教育及健康二者,使民眾能夠照顧自己及家人,社會及經濟必然發達,所以世界銀行以此忠告各國領導人。
簡單的說,國家是否興盛,不在於礦藏及自然資源的多少,而是「人礦」,亦即人力資本的多寡。石油豐富的委內瑞拉,人民買不起汽油,因為民國 103 年(2014年)物價上漲率是69%,到了民國 108 年(2019年)上漲率是 5,220%。阿根廷面積270萬平方公里,是韓國的十倍,人口比韓國少千萬,地廣人稀,彭巴草原到處是牛羊,但是阿根廷人居然吃不起牛肉,民國 108 年(2019年)物價上漲率是53%。反觀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以色列,皆是資源缺乏、土地狹小、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頻傳,但因有豐富的人力資本,仍有高度的發展。韓國人跟台灣人大多買得起汽油及牛肉。
美國雖然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國,但認為健康是個人責任,一直沒有辦法辦理全民健保。另外教育是由地方政府辦理,社區貧富差距甚大,因此各地小學至高中教育水準天差地別;至於高等教育是個人的投資及資產,與歐洲國家大學學費以平價著稱,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個人即使具有潛力,也無法投資自我能力提升,工作被漂移而無法再與他人競爭。因此美國雖有一流的大學,但階級及財富固化,總體人力資本必將落後其他國家,逐漸衰敗。
台灣因為有全民健保,所以就醫有相當的公平性,但是在教育上卻有很大的問題。本人曾受國民教育署之邀,訪視若干中小學,一進學校就可知其所在社區的水準。令人感嘆的是,居然有不少學生,一個星期跟父母互動的時間不到一小時,早上上學時父母仍在床上,留了80或100元,當作一天的生活費,晚上回家父母仍在夜市打拚。因此根據媒體報導(《今周刊》,1089期),台灣有超過二萬名廢墟少年,不就學、不就業,甚至圍事、吸毒、鬥毆,這是國家人力資本重大的損失。
另一方面,有權勢的家庭多將子女送去著名的私立國、高中,其學費比公立大學,甚至私立大學還高。台北車站 M8 出口,每天下午都會出現一群年輕人,長相清秀,穿著名牌,排隊搭電梯上補習班。台灣教育的階級化已經有不少相關的研究,皆指出進入台、清、交等公立大學者,多是優勢家庭出身。國立大學的學雜費只有私立大學的一半,父母同樣繳稅,而弱勢家庭的子女卻要負擔較高的學雜費,要打工、貸款以完成學業,起跑點就不公平。教育的階級化、世襲化,也導致財富、社會及政治影響力的階級及世襲化,不利於社會流動以及人力資本的發展。
各縣市政府投入城鄉國民教育的資源差距甚大,代課老師甚至鐘點老師充斥,應列為縣、市長政績評比的優先項目。民間人士如嚴長壽、李家同,致力於提昇偏鄉的教育水準;也有「南螞蟻計畫--台北市城鄉交流之旅」,每年籌募20萬元交予偏鄉校長,帶領學童到台北體驗搭捷運,參觀101、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品嚐麥當勞漢堡的滋味,瞭解什麼是斑馬線及小綠人。這些對偏鄉教育的關懷令人感動,但是杯水車薪,重點還是在政府的作為。
在高等教育方面,以本人擔任台大系主任及導師的經驗,清寒獎學金幾乎發不出去,學費即使增加一倍,學生仍然樂於入學。建議公立大學應以成本收費,合理學費應該至少是今日的一倍以上,對於真正貧窮的學生,則給予全額獎學金及生活費,而將多收的費用,用於降低私校的學費。如此可大幅提升台灣的人力資本,使台灣的社會經濟發展不再停滯,而敢於提出如此主張的政黨,至少可以額外獲得百萬以上的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