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防疫計畫要加大加快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2374/web/

◆  聯合報社論/生於憂患、死於獨裁:婦聯會如何遭「養套殺」
◆  聯合報黑白集/誰怕磐石號作疫調?
◆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防疫計畫要加大加快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防疫計畫要加大加快


2020-04-28 23:45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衝擊全球經濟甚鉅,多位專家預測,這波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可能要到明年才解除警報,原因是不論疫苗或新藥,需要一至兩年才能完成研發、臨床到量產上市的步驟。

日前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草稿,指出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因受試人數不足已經停止,且接受臨床的237名患者也未發現明顯效果。事實上,這項消息在世衛組織發布前早已流傳多日,「瑞德西韋」臨床成效如何?雖然眾說紛紜,尚未獲得臨床專家確認,但是原本各界普遍相信全球經濟可被一顆超級新藥拯救的夢想,現在顯已出現變數。

所幸在瑞德西韋之外,全球各藥廠及生技公司已競相展開新冠肺炎的藥物及疫苗開發,世衛組織4月11日發布的文件即稱,全球已開展臨床試驗的疫苗有三種,尚未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也有67種;在藥物方面,各國最常見的做法,是包括奎寧在內的現有上市藥物中,尋找對抗病毒的新適應症。

再看台灣,當世界各家製藥及生技大廠爭相投入研發軍備競賽時,台灣各個生技領域似乎也相當積極的投入開發。但從民間角度來看,我們只見到產學界各單位似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自2月開始,不論是學研界的中研院、國衛院、生技中心,或者民間企業國光生技、高端生技等多家廠商,每隔一段時間可見到發布階段進展,其中雖然有跨單位之間成立研發聯盟的動作,但對於中央政府的角色,我們僅見到事後跟進表態,不見主動整合的積極性

其實,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由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度有節,加上整個行政院團隊、企業界與民眾的全力配合,台灣防疫成果舉世共睹,值得國人驕傲。但我們欣喜階段性防疫有成之際,不應忽視這個病毒未來可能常態化的與人類共存,唯有疫苗與藥物的完備,才能真正保障全民健康。

對此,我們期盼政府應思慮以下幾點建議,為新冠肺炎「流感化」做好長期對抗的準備:

首先,政府應該將超前部署的重點,由口罩、防護衣、耳溫槍等防護用品升級到藥物及疫苗高新技術等級,加大、加快科技預算的編列。政務委員龔明鑫日前曾經宣布,政府已在特別預算與「移緩濟急」經費中投入21.6億元,109年度預算「生醫防疫相關科技計畫」也匡列33億元建置檢驗疫苗或藥品,行政院更核定衛福部自後年起展開五年40億元「防疫中心興建工程計畫」。然而仔細審視,這些預算不僅有相當比重僅是建置硬體建築,且預算執行時間又長達五年,令人懷疑是否為應付當前疫情風頭而便宜行事的口頭宣誓。

其次,非常時期應加速臨床法規的鬆綁。值此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政府應考慮放寬疫苗臨床試驗的程序。在國際上,針對疫情大流行時的疫苗開發,法規方面多採取「緊急授權」的觀念,包括美國與中國大陸,都已允許新冠疫苗在沒有完整的動物實驗前提下,即進入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目的都是為了縮短疫苗上市時間。

第三,由行政院規劃長期抗疫計畫。自民國92年(2003年)SARS疫情爆發之後,台灣也曾面臨禽流感、新流感等幾次病毒大流行的威脅,雖然之後慶幸未爆發真正的大流行,但是幾年備戰下來,我們不論在法規、研發、量產到公衛都有長足的長進,唯獨研發資源從未有效整合,隨著這次疫情再度考驗台灣,政府應以更長遠的目標來制定長期的抗疫計畫,這不僅是為了應對這次新冠肺炎的挑戰,也是為了日後一旦出現新的病毒大流行時,我們能在現有的防疫基礎上,很快速的展現實力,達到全民防疫的目標。











聯合報黑白集/誰怕磐石號作疫調?


2020-04-29 00:1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敦睦艦隊「磐石」號疫情未再擴大。 圖/軍聞社


磐石號疫情未再擴大,國防部統一口徑,把事件歸因於發燒未回報、聯檢小組檢疫不實。調查未完,結論便已問世;軍方宣稱將面訪艦隊官兵,有如替結論背書。國防布苦心搭棚,「還原」事實;在野黨卻要調閱磐石號航行紀錄,綠委急忙以國安理由否決。「國防布」下黑影幢幢,欲蓋彌彰。

國防部同屬共犯結構,卻奉三軍統帥之命調查。蔡總統的歉意純屬善後,無關真相與究責。軍方把染疫案情抽離時空背景,將防火牆外的海軍將官嵌入程序疏漏裡,找人背鍋交差。最荒唐的是,調查從頭就鋸斷重要關鍵:病毒怎麼上船的?

艦隊離開零確診的帛琉,經菲律賓海,抵達南海南端返航。這段期間,羅斯福號航母正在兩海域連續演習巧合的是,羅斯福號三月廿四日出現確診者,前一天磐石號首例發病。茫茫汪洋,美台軍艦不約而同染疫。但美軍還在查源頭,我軍卻認為發燒回報比病毒來源重要。

該作疫調的是磐石號,找出疫源破口,並回溯官兵健康情況。三月底至返港期間,多人出現病徵,必須釐清艦上處置與官兵動態,查明草率解散的決策是否另有隱情。

綠委曾誣指武漢包機確診者為「病毒木馬」,為何不擔心磐石號被滲透?綠委阻擋調查,除為執政卸責掩飾,更像包庇病毒來源。就算真有台美合作軍演,難道只許綠委爆料,不准百姓知道?若會引起地動山搖,當初決策豈不是拿人民安危開玩笑?











聯合報社論/生於憂患、死於獨裁:婦聯會如何遭「養套殺」


2020-04-29 00:0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內政部以未於期限內轉型為政黨為由,宣告婦聯會走入歷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婦聯會未於期限內轉型為政黨為由,廢止該會政治團體的立案公文,宣告它走入歷史,且須依《政黨法進入財產清算程序。表面看似一切依法行政,但仔細剖析,實則是蔡政府披著轉型正義的外衣,利用行政獨裁一手主導「養套殺連環局遂行攫奪人民團體資產的目的

婦聯會是國家風雨飄搖、危在旦夕時代的特殊產物,於民國卅九年由當時的第一夫人蔣宋美齡成立,旨在號召全國婦女照顧軍眷,讓軍人免於後顧之憂,也因此最初成員多為國軍將領夫人。婦聯會當年穩定軍心之功,不容抹殺。婦聯會因從進出口商收取「勞軍捐」作為財源,被視為其「原罪」,及至後來淪為「官夫人俱樂部」或被少數人長期把持,皆無法抹殺它早年成立縫衣工廠、捐建眷舍以補國家照顧不足之事實。在軍人待遇獲得改善後,婦聯會即逐漸轉型,成為慈善公益團體。

民國79年(一九九○年),婦聯會未選擇申請登記為公益性的社會團體,而依人民團體法申請設立登記為政治團體」。政治團體的目的,是為協助形成國民政治意志,促進國民政治參與」,當時的婦聯會或有其考量。豈料,因這一念之差,竟成了今天蔡政府得以「養、套、殺」婦聯會七十年有形無形資產的「破口」。

蔡總統執政後,以「轉型正義」為名,展開了《不當黨產條例》、《政黨法》等的修法工作。其中,《政黨法》第四十三條原只要求備案卻未完成登記的政黨須限期補正;但民進黨卻在修正條文中將毫不相干的依《人民團體法》立案的政治團體加入,要求政治團體應於兩年內轉登記為「政黨」,若屆期未修正,主管機關得廢止其立案,予以解散並清算財產。

逼迫社團轉型為政黨,是正常民主國家難以理解之事。婦聯會這廿多年來不斷朝「公益團體轉型,亦無推派候選人角逐公職或民意代表之意,但民進黨政府卻非要逼它變成政黨,根本毫無道理。如此粗暴的立法,與憲法第十四條所保障的「人民結社自由」牴觸,卻成了政府掌握民間團體生殺大權的利器。也因此,婦聯會淪為待宰羔羊,內政部還拉了四十多個團體陪葬。

據統計,目前立案的五十九個政治團體中,有八個轉為政黨,有三個轉為社會團體。可見,讓婦聯會轉型為社會團體,應更符合憲法保障人民結社自由的精神。然而,婦聯會向衛福部申請設立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新世紀基金會」以求轉型,卻遭延宕半年迄今未獲核准。

由此可見,內政、衛福兩部聯手設套,一手逼迫婦聯會轉型為政黨,一手阻止它變身公益團體;這就如同屠宰場「趕羊」,迫使羊兒步入唯一的「死亡通道」。當羊隻上了屠宰架,就等著最後一關的劊子手──黨產會動手,宰殺割肉。

且看:婦聯會想轉型政黨,即得面對黨產會的磨刀霍霍;想轉型社會團體,卻又飽嘗衛福部的閉門羹俟期限一到,又只能任由內政部解散、清算。蔡政府以這種立法、行政兩路圍剿包抄的手法,用盡心機對人民團體「養、套、殺」,心中會有什麼「民主」與「進步」?

婦聯會若有取之於國家卻未用於國家的資產,毫無疑義必須如數歸還公庫。但在民主國家,這應該透過法治手段為之,至少須經司法判決裁定它應該歸還的數額,而不是以濫權手段將之悉數充公。

說穿了,這一切都源於婦聯會高達三八○億的資產,是懷璧其罪」。事實上,在黨產會指控婦聯會九十九%以上資產皆為不當取得時,即已預告了婦聯會「待宰肥羊」的宿命。婦聯會的遭遇,並非一件個別團體的悲劇,而是一個新威權時代來臨的預告當政府可以隨手奪走民間團體的角色和資產,每個民眾都可能遭到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