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經濟/赴大陸投資管理機制 應與時俱進

.聯合報社論..台灣怎麼會那麼慢?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最大的不確定
.經濟日報社論.赴大陸投資管理機制 應與時俱進

.經濟日報社論.巴黎氣候協議的啟示及巨大挑戰
.聯合報黑白集.引虎驅狼
.聯合報社論..從馬總統未登太平島談南海新局





經濟/赴大陸投資管理機制 應與時俱進


2015-12-15 00:5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上周正式決定申請到大陸南京設立12吋晶圓廠,並預計以16奈米先進技術投入生產。這個案件除凸顯出兩岸經濟競爭下的挑戰外,也帶出現行赴大陸投資管理制度面臨過時的困境,需要改弦更張的壓力會愈來愈高。
台積電做出到南京投資的決定,是大環境改變的新情勢之下不得不然的結果。在半導體國產化的政策下,中國大陸除了設立人民幣1,200億元的扶植基金,更提出用地、租稅等優惠政策。台積電是否獲得基金投入不得而知,其他誘因似乎對台積電也只是小菜一盤,所以這個投資決定背後除了政策誘因的蘿蔔外,其實沒搬上檯面的棍子更是問題,也就是中國政府透過對手機、電腦等製造廠的影響,要求未來要擴大使用在大陸生產的「本土晶片」,可能才是影響台積電決策的最大因素,因為台積電目前以從台灣出口為主的,未來必須接近客戶,才有訂單。事實上,這種蘿蔔與棍子雙管齊下的結果,使得英特爾及三星兩個主要競爭對手,也都宣布將擴大在中國大陸的投資。
台積電是我國指標性企業,更是台灣在高科技產業保持競爭優勢的象徵,其決定赴大陸投資自然引起高度關切;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茁壯,各國的各行各業大都很難避免走上這條道路。比較特別的是,由於兩岸政治的特殊性,我國對於赴大陸投資案訂有非常嚴格的管理機制,除了如第一類電信事業等禁止投資項目外,以投資金額門檻及產業別二種方式界定何種投資需要事前許可,其餘者亦需事後報備。同時列管行業涉及技術移轉或作價出資時,亦有不同的規定。
從經濟安全的角度出發,台灣確實需要對赴大陸投資予以控管,況且社會觀感大概也很難接受把赴大陸投資視為一般對外投資案件對待(基本沒有監管)。不過隨著未來類似台積電的案件愈來愈多,金額愈來愈大時,現行管理制度勢將出現捉襟見肘的問題;若不藉此檢討修正,未來很可能既無法達到管理效果,又進退失據成為產業發展的阻礙。
但是檢討修正應有原則。過去政府檢討的方式,多是以「提高門檻、解除限制」為方向。確實不合時宜的限制當然要修正,但新興議題浮現時「擴大管理範圍」也應該是改革選項。現行制度不合時宜的問題還不少,例如現行機制需要於事前提出申請的金額門檻是100萬美元,而中小企業每年投資總額上限為新台幣8,000萬元。以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的速度及規模,無論是100萬美元或新台幣8,000萬元的投資案,可能就像大海裡的一滴水,很難造成影響及控制力,然而這個門檻卻使得台商需費時費錢申請許可,主管機關也有接不完的申請案,這種舊辦法是否能達到管理效果,令人懷疑,有必要檢討提高門檻。
同樣值得思考的,還有許多「該管卻未管」的問題。例如目前對於台商間接投資行為,原本就很難監管;近年來利用「協議控制實體」(VIE)模式用債權取代入股進軍大陸,以規避中國對外資限制的非典型投資案,也愈來愈多。VIE實際上等同於股權控制,然而我國現行規定只管股權不管債權,就是可思考擴大管理的潛在議題;再如台商經許可赴大陸投資後的經營或成長變化等所謂「事後管理」機制,目前雖由企業定期提交經營報告,但主管機關是否有能力核實,也是問題,應一併檢討修正。
歸納而言,由於赴大陸投資的金額、業別已可預見會不斷擴大改變,現行大陸投資的管理制度也需與時俱進,動態調整;但這種改革不能只是單純的「解除管制」,而應該是「有效管制」:不該管的加速移除,該管的動態納入,這種成長型的監管制度,才是利他利己又可確保達成目標的管理機制。

聯合/台灣最大的不確定


2015-12-15 00:5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積電要到南京設立十二吋晶圓廠,據說原因之一是慮及「不確定的兩岸關係」。大陸紫光集團則一口氣欲取得台灣力成、矽品、南茂三家封測大廠的高比率股權,成為三廠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股東,也值此「兩岸關係不確定」之際。
這兩個指標性事件顯示,台灣對企業的「推力」與大陸對台灣企業的「拉力」,消長變化有目共睹,而「不確定的兩岸關係」,則是加速並加劇此一變化的催化劑。
所謂不確定的兩岸關係,是指政治關係。如今,當政治關係的不確定步步逼近,經濟關係的難捨難分則更形彰顯。台積電和紫光的動作,一個出去,一個進來,但大概都有趕搭最後一班車的念頭。
台灣真正性命攸關的問題是經濟,這是笨蛋也知道的事。經濟的真正難題,則在全球化。有全球化,未必能解決問題;無全球化,問題必不能解。要因應全球化的問題,則首須處理兩岸關係;一方面,大陸本身就是台灣全球化的最大腹地;另一方面,台灣的全球化布局,又必須建立在兩岸關係的善意上。而若要兩岸關係定性定調,台灣首需確立國家認同與憲法架構;此二者不能確立,兩岸關係即不能確定。事實上,兩岸關係若不確定,經濟上的「推/拉」皆可能失控,全球化經貿自由島的布局亦失憑靠,對經濟處境將是雪上加霜。
兩岸政治關係不確定,但兩岸在經濟及全球化上的關係卻切不斷。「政治趨獨/經濟難切」的兩岸關係,將使台灣全球化的布局更加受限,終至自困,或在經濟上更依賴大陸;如此,則政治上更受大陸拘束。台積電和紫光的動作,已可窺豹一斑。
國家認同與憲法架構成了台灣最大的不確定,台灣還有什麼能確定?

聯合/台灣怎麼會那麼慢?


2015-12-15 00:5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在民眾為頂新混油案的無罪判決議論紛紛之際,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為文,討論食安風暴的他國經驗。楊志良以比利時為例,在上世紀末發生了戴奧辛汙染食品事件,曾重創該國經濟和執政黨地位;但比利時痛定思痛,不惜更新政府組織和食品管理流程,如今食品業成為比利時製造業產值的領頭羊,楊志良稱之為「從食安危機中浴火重生」。
而台灣經驗呢?從三十多年前的多氯聯苯事件,繼之以餿水油、孔雀綠石斑魚等等不良個案,然後餿水油事件在二十一世紀捲土重來,緊跟著又爆發一連串塑化劑、毒澱粉、劣質油品風暴,不但國內人心惶惶,在國際間都成受側目的對象。僅僅食品安全這一個議題,對照楊志良舉例比利時作為他山之石,令人只有一個感想:台灣怎會那麼慢?
所謂台灣之「慢」,從很多層面都可以感受得到。最明顯的指標,就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如死水一潭。升斗小民都有切身感受,薪資水準原地踏步,停滯於十數年前的水準,這早已是執政者和老百姓共同之痛。本報近來製作「紅潮經濟來了」系列報導,特別針對一群企圖心旺盛的台商,他們把中國大陸單純視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評估投資成本效益而放手一搏。這些人多有共通的體驗,一來是嘆服於中國「戰場」的競爭嚴峻和應變快速;二來回顧台灣,有人發出:「不是退步,是忘了進步」的感慨。
台灣的「忘了進步」,不只限於經濟成長率這種整體數字不好看而已,具體而微的許多重大建設、重大法案都在原地踏步;甚或繞路並引發爭議之後,付出高額社會成本,然後又退回到原點,等於白走一大段路。例證之一,如核四歷經停工、復工,如今封存,連封存都仍須編列大筆預算維修,還要應付國際合約的訴訟賠償爭議。例證之二,如課綱爭議、服貿爭議,都是激情大鬧一場,撕裂社會互信基礎,製造嚴重對立之後,擱置一旁乘涼,碰都碰不得。例證之三,如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曾形容的,台灣競爭力輸人,因為有些法規仍是六十年前訂的,這如何在國際間競爭?
台灣的競爭力乃受到政府效能不佳所牽制,這已為眾所周知;而且,行政和立法部門各有各的怠惰,則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可以解決。執政者改革口號高唱入雲,但實際施政作為卻牛步化;就以馬總統信誓旦旦「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年金改革來說,在前任考試院長關中任內曾雷厲風行向社會大眾推銷,希望取得共識加速立法,但如今進程安在?
此外,立法院本會期接近尾聲,立委開始所謂「法案清倉」的行動,有人或樂於聽說《國民年金法修法》已完成三讀,事實上,修正的條文乃比照勞保,明訂遺屬年金可追溯到發給請領日前五年的給付,僅是微微一調。這等枝微末節程度的修法尚且歷經萬難,則事關重大的國會改革,怎可能令人有所期待?
又如朝野爭議已久的陸生納入健保議題,好不容易民進黨表示不反對陸生納保,然而仍有健保基本原則的議題在討論中;但最後受台聯技術性議程杯葛,國民黨遂作出「不處理」決議,本會期看來過關無望。再如二十年前已為學者高聲疾呼提醒的少子化危機,如今各界眼睜睜見證大批高教系所走向關閉風潮。凡此種種,都看出重大政策以「拖」為處理手段,該向前走的不敢向前走,早已預知危機的無法及時應變。民間疾苦有所殷切需求者,只能等,只能嘆:政府怎會那麼慢?
那麼慢的台灣,並不只是相較於區域間的快速變遷故凸顯其「慢」,而是內部鬥爭消耗了執行力,且拖垮前行的腳步。有人嘲諷台灣現在可稱退休者天堂:一來有些退休的人所領月俸比上班的人還多,二來可享受專業工作者因當前低薪打壓而提供的「物美價廉」服務,健保即為其一。果真如此,台灣儼然進入腳步踉蹌、活力退化的老年期了。一個慢吞吞的、老化的社會,怎可能讓年輕一代開發出打拚衝刺的前景?更有何「希望相隨,有夢最美」可言?真令人著急,台灣怎麼會那麼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