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家公園 可以是世界和平的基石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2283/web/ 

◆  國際圈地搶人占市場 台青應大膽前進東南亞
◆  大屋頂下/拭目以待總統就職演說(下) 籲賴清德直面中華民國(續昨日)
◆  俄烏戰爭2年 美中台應引以為鑑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家公園 可以是世界和平的基石
◆  善用WTO場域 重回利台兩岸關係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家公園 可以是世界和平的基石


2024-02-26 00:00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金門、廈門間之海域承載了海洋國家公園資源、移民文化景觀與戰地之歷史印記,極具跨界保全潛力。郭瓊瑩/攝
跨疆域跨國之海洋保護區與國家公園得以聯合設立「世界和平公園」,俾以確保生物與漁業資源之永續利用。郭瓊瑩/攝
台灣東部海岸之各小島應有機會與東海的沖繩列島鏈結成另一世界和平公園。郭瓊瑩/攝


追求「自由民主,世界和平」,是跨世代、跨國界之普世價值。在普羅大眾之價值觀中,追求自由和平是為「人類」福祉著眼。

惟攤開 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世界和平公園International Peace Parks)史,將發現早在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二年)在美加邊界兩處冰川國家公園,因共享冰川珍貴水資源,以及蘊涵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漁類資源,兩國為求不互相爭奪自然資源,乃簽訂「瓦特頓冰河國際和平公園」(Waterton Glacier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也是全世界第一個跨域跨國國家公園及生物圈保存區,並於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登錄為世界遺產地,其面積有近四十六萬公頃

迄今全球有依各種不同珍貴或瀕危自然與文化資源或紀念為和平犧牲者而設立不同規模之和平公園,包括日本的廣島、長崎、琉球和平公園,計一四七處。而其中有十四處跨國界的世界和平公園,主要以美加對海洋生物、冰川集水區源頭之共同保育為主。以及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與辛巴威班罕國家公園Banhine National Park)共同成立的伍沃德國際和平公園Woodward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以確保區內八五○多種野生動物之棲息地與其安全遷徙路徑,暨兩千多種植物基因為宗旨,全面積達三萬五千平方公里,幾乎是台灣的面積。

世界和平公園自倡議催生,建立共識、聯合設立均來自民間組織之努力,主要奠基於突破傳統以陸域為基盤之國家公園與保護區,強調跨界跨域之保育大願景。同時也對減輕消弭如地中海、巴爾幹半島多國種族間宗教歷史衝突與意識形態張力,期許透過世界和平公園之建立,以達跨國合作追求和平為至高宗旨。同時也倡議促進以自然為基盤之生態旅遊與跨界企業合作商機

若以此視點推演之,自中印青藏高原到東南亞瀾滄江湄公河長達四,三五○公里之流域,跨六個國家,對於水資源共享及流域生態系之共同保全,似乎也應朝此方向努力。日俄鄂霍次克海域捕撈帝王蟹鱈魚等漁權與礦權問題,自二次大戰後期也透過和平公園之建立解決之,可惜迄今仍未決。而巴爾幹半島及美墨邊界、南北韓板門店之世界和平公園亦正倡議中。

若此,則兩岸間之金廈以及中間之台灣海峽,特別是金門、廈門間之海域承載了海洋國家公園資源移民文化景觀與戰地之歷史印記極具跨界保全潛力;還有東沙、太平島在南海多國漁業及石油資源競爭間之可能衝突,似也應可有「南海世界和平公園」之催生。

我國的國家公園署已成立,放大格局視野與全球接軌,我們的海洋保護區、海洋國家公園亦應更有所發揮。北方的龜山島、釣魚台列嶼、基隆嶼乃至蘭嶼、小蘭嶼、綠島,以及與那國島沖繩西側系列島嶼型國立公園及世界遺產列島,是否有一天也得以共同合作,建立以海洋保育基盤東海與南海世界和平公園

對此議題,今日或許只是個夢想,但祈決策者也能如九十二年前倡議者般有打破疆界開創勇氣啟動另類世界和平之鑰。














大屋頂下/拭目以待總統就職演說(下) 籲賴清德直面中華民國(續昨日


2024-02-26 00:00  聯合報/黃年
賴清德必須直面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不可閃躲逃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續昨日)


三、賴清德必須用中華民國面對台灣:

我常說,台獨有兩個面向。一個面向是「外擊型台獨」。就是要對抗中共的「一中原則」,及衝撞國際的「一中政策」。然而,就國際言,美國迄今的「維持一中政策/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並未改變,三不五時就宣示「不支持台獨」。國際間雖不乏有人樂見台灣鬧台獨,但七十幾年來根本聽不到半句公開正經支持台獨正式官方政府宣示。對兩岸言,則台獨說,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但十四億中國人卻指台獨是「數典忘祖民族罪人」。當台灣由「民主燈塔/民族燈塔」變成「民族罪人」,兩岸關係遂成水火不容。以上,皆可見外擊型台獨沒有出路。

台獨的另一個面向是「內殺型台獨」,亦即以顛覆中華民國為目標。民進黨由黨外運動走來,一直操作「民主掩飾台獨/台獨偷換民主」的策略,因此演成了內殺型台獨。後來,雖已知不能在法理上顛覆中華民國,卻仍以台獨作為分化中華民國、撕裂台灣及操弄選舉的工具。甚至,台獨一直是民進黨內部路線鬥爭的符號,賴清德就說,「沒有台獨黨綱的民進黨將被其他政黨取代」;至此,台獨已成為民進黨進行內鬥及維持整合的工具。以上,就是「內殺型台獨」。

外擊型台獨」沒有出路。於是,今天的台獨只剩下「內殺型台獨」。賴清德就任國家元首,必須思考:要繼續用內殺型台獨來面對台灣,或是改以中華民國來面對台灣?

台灣的政治問題在於「台獨是異議者及革命者的玩具/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民進黨以異議者及革命者起家,台獨當然玩得不亦樂乎,問題是扁蔡賴三人已出任五屆中華民國總統,必然已領悟台獨不是執政者的玩具,中華民國則是執政者無可旁貸的責任。否則,賴清德不會供認「沒有台獨路徑圖」。此一現象,我曾喻為「台獨的彼得原理」。

台獨是異議者及革命者的玩具。台獨否定中華民國,指中華民國為外來政權。例如,賴清德屢屢拜祭建造嘉南大圳日據殖民者八田與一,在他眼中,蔣中正及蔣經國對台灣的功績似乎還不如八田與一,他不曾也不可能去拜祭蔣經國及蔣中正。這就是賴清德之輩以台獨為玩具的台灣史觀,他也希望所有的台灣人皆以這樣的台獨史觀來面對台灣。

然而,中華民國卻是執政者的責任。中華民國在台灣容有過失,卻顯有三大貢獻。①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以來護守台灣,使台灣未落入中共之手。②中華民國經過四十年的「反共/革新/保台」,使台灣透過「分期付款式的民主」及亞洲四小龍的積澱,蘊蓄了民主轉型的社會基礎。③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由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嚴及啟動兩岸交流,成就了「寧靜革命」的舉世典範,使台灣幸未淪為其他多數「顏色革命」那樣的朝野兩敗俱傷。台灣的政治敘事,不能只定格在二二八,也必須珍惜上述這些中華民國的正面紀錄,這樣的台灣史觀才是完整的,也才是正確的。賴清德的眼裡不能只見到八田與一,卻看不到蔣經國。

賴清德的「務實台獨/內殺型台獨」,不敢真正搞「台獨」卻又要「務實」地掏空虛化中華民國。其主要的盲點是:

口口聲聲稱,台灣願與理念相近國家攜手捍衛自由民主。但是,卻不說明,他指的「台灣」是中華民國或台獨?這是典型的台獨話術。台獨的潛台詞是,只有台獨才是民主,也只有台獨才能代表台灣的主體性。但是,中華民國難道不能與理念相近國家攜手捍衛自由民主?中華民國難道不能代表台灣的主體性?何況,只有中華民國才能使兩岸和平發展,這是台獨完全辦不到的。

就大歷史看,八田與一只是一片小樹葉,賴清德不能一葉障目蔣經國與孫中山;台獨也只是一片小樹葉,賴清德不能一葉障目中華民國與大屋頂中國。

在兩岸戰略上,就台灣言,無論進退攻守,中華民國都比台獨有更大的腹地與縱深。

賴清德說「沒有台獨路徑圖」,又稱「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回答葛萊儀建議凍結台獨黨綱);但是,他又說「中華民國憲法是神話、鄉愿與災難」。賴清德說「願與中國做朋友,不要做敵人」;但是,他的「務實台獨」卻與十四億人水火不容

這些自相矛盾的言語,顯示賴清德仍然陷於「台獨是革命者的玩具/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的徬徨錯亂之中,他明知搞不成「外擊型台獨」,但仍想操持「內殺型台獨」不放手。也就是說,他仍要用內殺型台獨來面對台灣,不願用中華民國來面對台灣。

回到本文討論的「三個面對」,賴清德應當思考:①面對世界及面對美國,應讓美國鷹派知道,中華民國是美中台三方的「護欄」與「底線」,台灣將以中華民國面對世界及美國。川普聲稱北約各國都要各自「付費」,唯台灣當然要為捍衛中華民國付出努力,但不會對國際兜售台獨,也沒有外國可藉挑唆台獨向台灣勒索收費。②面對兩岸,台灣願以中華民國作為兩岸的民主燈塔及民族燈塔,希望中共及十四億中國人珍惜及維護中華民國在「大屋頂中國/大屋頂中華」中的價值及意義。台灣不會將中國「東亞史化」,不會將台灣人「南島民族化」。會選擇與十四億同文同種的中國人和平競合,而無意以十四億中國人為敵人。③面對台灣,讓台灣回到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勿再用「內殺型台獨」撕裂台灣,勿再誤導台灣進入「夢遊式台獨」

做為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不能再以台獨為玩具,而應以中華民國為責任。否則,必是台獨搞不成,卻毀了中華民國。左顧右盼,進退維谷,作繭自縛,兩頭落空

賴清德的內殺型台獨必須從賴清德的一念之間解決。這一念之間,就是他究竟要以台獨或中華民國,來面對世界、面對兩岸及面對台灣?在此之前,賴清德自己必須直面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不可閃躲逃避,這才是「三個面對」的根本。

台灣的力量絕不在台獨,而在中華民國。愈「中華」,「民國」愈有力量。面對世界、面對兩岸、面對台灣,皆是如此。中華民國,一以貫之。

駐美代表俞大㵢最近接受美媒訪問說:「現在台灣人不談獨立了。你去台灣,沒有人談論獨立。」希望在五二○能聽到賴清德說:「台灣沒有人談獨立了,當然首先包括我在內。」

















國際圈地搶人占市場 台青應大膽前進東南亞


2024-02-26 00:00  聯合報/ 林文斌/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創系主任(高雄市)
國立政治大學通過教育部核定新創設「東南亞語文學系」學士班,並分為越文、泰文、印尼文三組,113學年三組分別各招生。圖/政治大學提供


傾讀貴報「私校併外語系 政大卻逆勢創東南亞語文系 看見就業新前景?」筆者作為台灣唯一的外語大學、全國公私立技職大學唯一東南亞學系創系主任,對設立東南亞系被描述為「逆勢」,想做些補充:台灣少子女化讓外語相關學系招生困難是現實,卻是學生、家長誤解所致,東南亞系更深受其害。實情是,設立東南亞相關學系是順應國際政經趨勢東南亞就業職缺多更是現在進行式

先談順勢:美中競爭下,與中國「脫鉤」、「去風險」、美國「友岸外包」使眾多跨國公司以「中國加1」對策分散風險,讓東南亞備受外資關愛。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指出,在民國一○六至一一一年(二○一七至二二年)間,東南亞外資增加四十%,總金額超過中國、拉美非;《日經亞洲》則說單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東南亞便吸引創紀錄的二,二二五億美元;我國統計也指對東南亞投資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達五十點七億美元首度超過對中投資

再談就業實況:某人力銀行今年二月下旬就有二,三四二筆東南亞職缺,占海外職缺半數以上,月薪至少台幣四萬,顯示台商需才孔急。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以來有廿多家上市櫃公司、中小企業「隱形冠軍」聯繫我,想來校舉辦就業講座,有的還提供台幣四、五萬實習月薪,希望同學實習後轉正。這顯示企業認為東南亞系學生會東南亞語、通曉當地社會民情,又熟悉台商管理文化,是能承上轉下中堅幹部

逆勢?順勢?入學註冊率達九十八%的第一屆學生在去年六月畢典前廿%被企業內訂。在九月時,同學中除服兵役、繼承家業者外,幾已就職,亦有考上移民署漁業署公職但第二到五屆註冊率卻驟降到六、七成。雖有轉學生加入,但就學率仍未達九成

「叫好不叫座」成為東南亞學系給人的「刻板印象」,反映出企業的殷切期望沒有獲得多數學生和家長的熱切回應。原因是民眾對東南亞的刻板印象確因新南向政策的執行而有所改變,但近日網紅到柬埔寨鬧出的笑話,仍反映部分媒體、民眾對東南亞「落後、髒亂、不安全」迷思,沒有發現東南亞已非吳下阿蒙,中國、日本、韓國早已去圈地、搶人,占市場。

筆者研究東亞政經與產業發展,看到泰國成為日系車廠兵家必爭之地,曼谷被譽為「亞洲底特律」;越南成為韓國三星製造重鎮,生產全球銷量一半以上的手機和平板,產值直逼越南 GDP 的廿五%印尼是亞洲創新「獨角獸」沃土,也是原物料大國,國會更曾要求中企作證,關心礦產開採。而台企如製鞋業的寶成,在東南亞產能已超過中國;電子業如鴻海、「電子五哥」都在東南亞擴廠或新建廠區。但人才在那裡?

筆者想引用日本北海道大學前身札幌農學校首任校長 William S. Clark 對日本學生的臨别贈言「年輕人,要胸懷大志!」(Boys, be ambitious),鼓勵年輕人走出台灣的舒適圈,擴大個人職涯,成為支撐台商與各國外資在東南亞爭雄的新生代台灣幹部。期待更多高中職生和家長看到國際趨勢,大膽前進東南亞,開創個人大未來。















俄烏戰爭2年 美中台應引以為鑑


2024-02-26 00:00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


二戰以後最大的歐陸戰事,俄烏戰爭剛步入第三年;目前看來,在美國十一月大選塵埃落定前,停火希望渺茫,但已可清楚看出,不論結果如何,交戰國俄烏以及烏克蘭的幕後「影武者」美國與歐盟,沒有任何贏家。

烏克蘭自然是最大的苦主,不僅已有數以十萬計的軍民傷亡,上千萬人流亡國外或在國內流離失所,許多城市淪為廢墟,據估計至少須五千億美元重建。去年春天以來曾經高度期待反攻失利,面臨武器彈藥不足、徵兵困難,西方支持力度漸減。尤其美國政府提出持續援助的六百億美元法案,目前仍僵在眾議院,前途未卜;一再揚言廿四小時內即可終止俄烏戰爭的川普捲土重來勢不可擋。一連串的負面發展,無不讓烏國官方焦頭爛額,而且前程更為艱難,勝利似乎遙不可及。

俄羅斯發動戰爭,原來期待一舉攻占烏克蘭首都基輔,再強迫烏國簽訂城下之盟,承諾不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承認克里米亞與烏東地區為俄國占領的既成事實;不料戰事進行未如預期,曠日持久,雖漸穩住陣勢,但也蒙受重大傷亡,而且經濟在西方陣營強力制裁措施下,也損失巨大。

更有甚者,如美國外交政策智庫專家梅農撰文所說「普亭已經輸了」,他認為「戰爭最終是實現特定政治目的之手段」,「即使這場戰爭以俄羅斯保留現在擁有的所有烏克蘭土地而結束,莫斯科的處境也會更糟」,因為「烏克蘭的領導人和公民,已經決定他們的未來屬於西方,而不是俄羅斯」,「普亭為占有它而開始的戰爭已經保證了它永遠不會屬於他」,論點堪稱中允

在美國方面,據美國主流媒體專欄作家分析,「當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時,美國透過經濟制裁呼籲集體捍衛國際秩序,試圖透過經濟痛苦和政治流放來懲罰俄羅斯,但俄羅斯的固有實力植根於其豐富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增強了其金融和政治彈性」,「美國孤立俄羅斯的行動顯示出局限性,許多國家堅持不在烏克蘭戰爭中選邊站隊,而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大國卻在為俄羅斯提供資金」,「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區,俄羅斯的影響力一如既往地強大,甚至還在不斷增長,他對國內權力的控制似乎一如既往地強大」。同時戰爭支出刺激了俄羅斯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個月表示,俄羅斯經濟成長速度快於預期。因此美國希望經過代理人戰爭削弱俄羅斯企圖並不十分成功

至於以美國馬首是瞻的歐盟,一方面要大幅提高軍費,一方面要提供烏克蘭高額援助,部分鄰近烏克蘭國家遭受難民潮的衝擊,又得切斷從俄羅斯供應的廉價能源管道以及與其大部分的商務關係,導致經濟一片低迷,通膨高漲,淪為苦主之一。

反觀台海,民進黨政府一味緊貼美國,高舉抗中大旗,又逢美國朝野一致抗中氣氛熾烈,讓台海成為「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各方正應以即在眼前進行的俄烏戰爭為鑑。

中方應以俄侵烏為戒,動武或可達到戰場勝利,但卻將台灣人民推向「離心離德」的一方,是戰略上的失敗;美國卯足勁制裁俄羅斯的效果尚且不張,對付世界製造第一大國、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嚇阻力量必定有限,在東亞用兵又力有未逮,應更克制以避免擦槍走火;台灣眼見烏克蘭的慘況,則更應牢記孟子所言「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畏天者,保其國」,即使相信「美軍會來救台灣」,一旦開打也難免生靈塗炭,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善用 WTO 場域 重回利台兩岸關係


2024-02-26 00:00  聯合報/ 黃進盛/前駐外使館經貿業務主管(新北市)
行政院政委鄧振中。記者胡經周/攝影


第十三屆 WTO 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MC13)將於二月廿六至廿九日,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舉行。WTO 為我國以會員國型態加入的重要國際型、多邊經貿組織,為現階段較能提升我國主權能見度拓展國際整體影響力的重要場域與平台。

本項會議有全世界一六四個會員國及重要國際組織代表與會,大至每屆會議決議與發布的官方宣言,小至會員國代表間的互動,或被場外記者拍攝到的訊息均受全球矚目,並將影響未來數年的全球經貿動向,影響企業利益甚鉅。因此,在此難得場域下,對於每個會員國的代表團文官而言,無不個個戰戰兢兢,深恐未能於此場域爭取國家、企業及國民的利益,而有負國人期待。

據本屆 WTO 部長會議官方排定的議程,將討論 WTO 改革、爭端解決體系運作問題、以貿易促進環境永續發展及電商等議題。此等皆與現階段國際經貿困境及各會員國經貿發展息息相關,並有需妥善解決的迫切性。我國代表團將由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偕同我國常駐 WTO 代表團羅昌發、經貿談判辦公室、外交部及農業部同仁代表出席,就各議題提出有利於我國的呼籲,並期盼呼籲能被會員接受。

我國代表團此次將盡力安排與其他會員國部長進行雙邊會面,善用 WTO 場域努力爭取有利我國的經貿空間。此拓展「利台」的國際經貿關係,實屬有利我國經貿發展的正確方向。在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實體談判會議進度延宕的情形下,倘能在 WTO 場域與美方進行技術官員層級意見交換,亦應有助推進台美談判。在台灣去年外銷經歷連月衰退困境下,更凸顯此策略之重要性。

惟據報載,我方代表團似未安排與陸方商務部長王文濤率領的代表團交流。然而在大陸仍為我國最大貿易市場及順差來源,眾多台商在大陸投資之權益保護、兩岸貿易紛爭均急待妥處的情勢下,加上台灣企業已對 ECFA 議題提出呼籲,希望兩岸經貿加強交流合作而非對抗或中斷,兩岸關係能重回和平發展軌道,兩岸政府能對話,盡速協商解決兩岸經貿關係中的各類問題。

因此,倘能以全球第廿大貿易國之姿,及全球重要產業供應鏈樞紐氣度,利用此難得與大陸代表交流之場域,向全球展示更自由開放與包容的台灣,並結合友我會員國如新加坡之助力,以建構「利台」的兩岸和平關係,當屬全國企業與國民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