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闕志克/內唐亞胡的抉擇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闕志克/內唐亞胡的抉擇
◆  林中斌/俄烏:戰況逆轉 終局可期





闕志克/內唐亞胡的抉擇


2023-10-17 03:14  聯合報/ 闕志克(作者為清華大學合聘教授)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前後擔任了三次總理,在位時間長達十六年。自第二次擔任總理起,內唐亞胡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就採取「遠交近磨兩手策略:一方面盡量拖延或減少退還約旦河西岸土地給巴勒斯坦,另一方面加速與其他什葉派阿拉伯國家,如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建立友好關係,以削弱他們支持巴勒斯坦的強度。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簽下的《亞伯拉罕協議》,有了首次突破,讓以色列與阿聯酋和巴林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因為豐富油藏累積的經濟實力,沙烏地阿拉伯逐漸取代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由於與以色列都視伊朗與遜尼派穆斯林國家為主要威脅,近一年在美國斡旋下,兩國緊鑼密鼓進行正常化外交關係協商,議題之一就是以色列如何就約旦河西岸領土,給巴勒斯坦一個清楚的交代。巴勒斯坦並沒有受邀參加協商,眼看著以沙談判漸入佳境,哈瑪斯不甘淪為大國密室交易沉默籌碼,遂決定放手一搏,犯下了這次造成以色列一千四百多人死亡、三千多人受傷的滔天罪行

雖然國難當前,不是究責最佳時機,但以色列國內輿論大都將哈瑪斯恐攻責任矛頭指向內唐亞胡。原因有二:第一,年初以來,內唐亞胡進行「最高法院改革」,目的之一正是為了減少最高法院的干預,加快墾殖者占領約旦河西岸土地的腳步,這樣的大動作自然也都看在哈瑪斯眼裡。第二,這個所謂改革充滿獨裁傾向,造成大規模的街頭抗議新創公司出走,甚至有上千名以色列空軍人員連署要求停止改革案,否則將拒絕服役。這些社會動盪軍心浮動,和以色列舉世聞名軍事情報網竟然沒能偵測到此次哈瑪斯巨型恐攻行動,可能有不小的關係。

一般認為,內唐亞胡不太可能在這次事件平息後在政治上倖存,但他仍需審慎因應此次襲擊,極大化國家長遠利益。擺在他眼前有三個選擇:最上策強化封鎖但不入侵加薩;全力加速與沙烏地阿拉伯建立正常化關係的協商,將哈瑪斯恐攻的血債轉化為談判籌碼,盡快達成最有利以色列的建交協議,從而造成對哈瑪斯最大的傷害。

中策是以大部分加薩居民乃受制於哈瑪斯、亟待拯救的老百姓為前提,進攻加薩以徹底剷除哈瑪斯軍政勢力。以先封鎖,接著驅離平民,再用軍事力量淨空的系統化方式,一區一區拔除哈瑪斯黨羽;過程中耐心地維護加薩平民的身家性命財產,從而得以維持國際對以色列的同情與支持。這個策略需時較長,但較符合人權,也對以色列長遠安全較為有利。

下策則是假設大部分加薩居民都是哈瑪斯同謀,以血債血還的心態入侵加薩。將加薩老百姓視為哈瑪斯戰士,作無差別攻擊。結果是,哈瑪斯必將殺害人質以為報復,引起以色列內部分裂;一段時間後,無辜加薩居民的受害慘狀將廣傳於世界各國媒體,國際對以色列的同情也將漸次遞減耗盡。最後,即便以色列成功將哈瑪斯趕出加薩,過程中埋下深仇大恨,數十年後終將孕育出另一個哈瑪斯。

此次哈瑪斯的突襲對以色列的衝擊,較之九一一恐攻對美國的影響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美國睚眥必報回應九一一的方式,廿年後來看也造成美國國力大傷。將近五千個以色列人死傷的犧牲,究竟只能一時報仇雪恨,還是應化作春泥更護花,變成增進國家長遠利益的引子?兼具特種部隊歷練與麻省理工學院 MBA 教育的內唐亞胡,老驥伏櫪最後一擊,會作出什麼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