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知道你的手機來自哪裡嗎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713/web/ 

◆  橘色惡魔 開啟彼此封閉心扉
◆  兩岸溝通 蔡總統應積極推動
◆  意象或異象 詭異國慶美學
◆  深蹲換乘 換健康大城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知道你的手機來自哪裡嗎
◆  城市淨零大業 參選人說天方夜譚?
◆  多深蹲好過噴口水
◆  給老舊建築洗個澡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知道你的手機來自哪裡嗎


2022-10-11 05:13  聯合報/   張瑞雄(作者為台北商大前校長)
(翻攝自蘋果官網)



iPhone 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現代電子產品之一,蘋果迄今已售出超過廿多億台 iPhone。iPhone 徹底改變了手機的趨勢和許多人的生活方式,但用戶可能不了解 iPhone 是如何生產,或是在哪裡生產的。

蘋果的製造商從世界各地採購材料,為了以盡可能低的價格提供最好的零件品質,同時也需要零件製造商具備大規模生產的能力,考慮到 iPhone 的大量需求。

全球有二百多家公司製造和供應iPhone所需的零件,這些零件包括記憶晶片、觸控銀幕、外殼、相機、電池以及手機內部的一切。而這些廠商所在的國家也千差萬別,有來自韓國、中國大陸、台灣、德國、日本、印度和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其他國家的公司。

這些零件供應商將他們製造的零件送到世界各地的大型製造工廠,以進行iPhone的組裝,儘管這些組裝公司位於許多國家和地區,但所有這些製造設施僅屬於兩家公司,富士康和和碩。他們負責管理iPhone的生產,確保完成的手機按時交貨並符合蘋果公司要求的品質標準。

例如中國大陸鄭州的大型富士康工廠,占地約五點七平方公里,擁有約卅五萬名員工,每天可以生產高達五十萬部的iPhone。

以往最新款的 iPhone 都只在大陸組裝,其他國家只組裝舊型的 iPhone,但最近最新款的 iPhone 14s 也開始在蘋果位於印度清奈的工廠組裝。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也是蘋果公司的重要一步,將其未來與中美關係的命運脫鉤。

蘋果與中國的製造業聯繫廣泛而深厚。在高科技電子領域方面,靠著台商的西進,大陸工廠有著世界尖端的技術,導致世界尖端的製造能力。多年來,蘋果一直試圖在其他地方重現這種能力,最著名的是在二○一三年,蘋果試圖在美國德州製造 Mac Pro 電腦,但後來還是給台灣的廣達電腦代工,工廠在大陸。

蘋果公司試圖多元化並擺脫對大陸的依賴有多種原因,正如俄烏戰爭導致對俄國的嚴厲制裁,未來台海戰爭對大陸的制裁肯定不會手軟。另外,海峽兩岸的關係降溫,台商在大陸的處境變得艱難,不再是可靠的依賴對象。

不過蘋果和大陸的關係製造只是一部分而已,根據其最新業績,上一季其全球收入的十七%以上來自「大中華地區」。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國家,即使其人均 GDP 只有一萬美元,大陸仍然擁有比英國總人口大得多的富裕中產階級,失去大陸市場對蘋果來說將是災難性的。所以即使蘋果試圖將製造移出大陸,它和大陸的關係也不可能完全切斷,換句話說,這不是故事的結局,只是開始而已。










橘色惡魔 開啟彼此封閉心扉


2022-10-11 05:14  聯合報/   李淑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樂部獲邀來台參加今年國慶大會表演,獲得不少觀眾好評。記者林伯東/攝影



今年國慶大會表演活動中,來自日本京都的橘高校吹奏樂部演出,吸引大眾注目;最令人難忘一幕是:熱力四射的京都青少年向全場揮手時,台上的小英總統和游院長站起來揮手致意,連坐在後方的馬前總統也揮手回應,音樂和表演藝術將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心靈緊緊串連,暖暖迴盪胸口。

橘高校來台的一連串活動中,最令人讚賞的,是與北一女樂儀旗隊、台中曉明女中管樂隊交流,相信日後,必有年輕人繼續保持聯繫,在悠長的歲月理解彼此文化,精進雙方的語言,身處變動時代中,互相鼓勵奧援,璀璨青春不斷淬煉,有更令人期待的成長。若能十年、廿年後,全員再聚首,交換成長過程,必是一部豐饒的生命劇集,交流永遠是開啟封閉心扉的鑰匙。

十月十三日起,邊境即將解封,全面進入後疫情時代,儘管沒有人能預知會不會再有變種病毒?人流互動可能在秋冬引發另一波感染,但是這個世界的交流絕對不會止歇;我們從「橘色惡魔」燦爛演出中,體會到:活力、微笑、夢想,不可能靠隔離、疏遠傳遞。

兩年多的疫情,讓我們集體重新省思人生,防疫之餘,莫忘真誠交流,音樂和藝術,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將人心連結在一起。











兩岸溝通 蔡總統應積極推動


2022-10-11 05:14  聯合報/   王亮/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發表國慶講話,府方幕僚指「四大韌性」內容,源自蔡總統今年四、五月間的親筆手稿。記者林伯東/攝影



蔡總統在國慶文告中有關兩岸的宣示重點,包括「中國試圖消滅中華民國台灣主權」;「中國誤認台灣人民對民主自由的堅持是可以妥協的」;「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願意和北京尋求雙方可接受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

蔡總統上述宣示,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對台灣「主權」的堅持。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曾表示「美國未對台灣的主權採取立場」。因此美國的「一中政策」應該包括「未對台灣主權表達立場」及「未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則堅持「一中原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要解決兩岸的問題,解決主權之爭議,已經無可避免。

筆者認為,台灣的未來前途走向模式,包括:一、法理台獨,這會引起兩岸戰爭,民進黨政府至少目前不會嘗試,只可能做漸進式台獨;二、「不獨」但「拒統」,維持現狀。由於對岸不會永久容忍「緩統」,且其軍事力量逐漸增強,台方如「拒統」,風險頗大;三、走「準國家路線」。最近美國參議院提案「台灣政策法」的原始版本,就似要給台灣「準外交承認」,也接近要給「準國家地位」。上述三種模式,第三種較接近蔡英文目前的國家定位走向。她在此次文告中,稱我國家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台灣的「主權」問題是台海風險的根源,也涉及中、美兩國分別作出兵攻台及協防台灣的正當性。陸委會曾表示,台灣前途由二千三百萬人民決定,並正告對岸,以「和平」理性智慧的方式化解分歧。大陸方面則倡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平」是雙方的共識,但須以具體行動促談。

根據聯合報民調,有八十三%的台灣人贊成兩岸溝通,蔡總統既然也願意與對岸對談,那就盡快在自己主張的「理性、平等、相互尊重」下,積極推動兩岸溝通。

新加坡曾是一九九三年第一次辜汪會談的東道主,新加坡外長維文在美國演講時曾表示,台海問題是北京紅線中最紅的一條。過去李顯龍亦有類似見解,既然如此關心,新加坡應可再一次擔任兩岸會談東道主,為兩岸和平再度做出貢獻。












意象或異象 詭異國慶美學


2022-10-11 05:14  聯合報/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
國慶光雕展演6日晚間在總統府點燈,5日晚間試燈預演,本次主題為「寶島有光.土地之愛」,將重現跨足影視音和文化藝術等各領域的台灣國寶級世紀經典,其中已故藝術家黃土水作品「甘露水」為投影壓軸。中央社(文總提供)



今年國慶活動,拼貼國慶 LOGO、詭異的總統府光雕、還有「黑金」色調的「寶島有光,土地有愛」海報;若稱單純創意,則無可厚非,然若涉及國家慶典,則有疑義。筆者以國慶煙火旁故宮南院展覽為引,試申述之。

或謂:國慶哪一定要的「紅色」?婚禮不也白紗入場?故宮南院的嘉靖皇帝展覽,白色獸耳銜環瓶,文字說明如下:「白色是祭祀月亮、祖先家廟或舉行葬禮的主色調,象徵純粹、誠摯的哀思,即至今日許多地方仍保留『陰用事、物色白』的概念。」

固然西式婚禮有白紗禮服,但是台人新娘奉茶時,從未看到白衣、黑服,大觸霉頭的不宜服飾入場;是以,若如今年國慶 LOGO,參雜過多白色,海報也不該「黑天黑地」,黑金電影裏的周朝先(梁家輝飾演)還沒入住總統府啊!畢竟,國慶該有「意象」,而非「異象」!

或謂:國慶英文標示上,「台灣」代替「中華民國」,有何不妥?故宮南院越南特展,描述越南自稱「大越之國」,阮朝國王對清廷自稱「南越國」,因南越古代包含今中國廣西與廣東兩省,怎可僭越?嘉慶皇帝震怒,後改稱「越南」,方平息事端。今台澎金馬境內,使用中華民國國號,若台人不願矮化國格,依照前開越人內部自稱「大越」史實,應於國慶大聲喊出「中華民國」,怎矮化為地區或省分代稱的「台灣」?難道連古代越南人民的智慧都不及?更遑論消失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憲法明文規定的國旗旗海了!

或謂:總統府夜間光雕,好似「紙紮屋」,即便辦喜事,亦為倩女幽魂,「黑山老妖娶親」,也是創意,有何不可?《戰國策》與《史記》:豫讓多次刺殺趙襄子不成,最末要求趙襄子給他衣服,刺三劍後自刎;其中有個版本,是刺破的衣服出血,趙襄子也暴卒,乃一種對人的咒詛。本該是「國恩家慶」的日子,弄得陰風慘慘,不祥至極,是否私心「刺」中華民國幾下,以圖早早易幟?

這是有意給本國喝倒采嗎?護航者稱,蔡總統自備讀稿機,乃避免「失言」,慎重其事,怎讓國慶,處處「盡失國格」呢?












深蹲換乘 換健康大城


2022-10-11 05:13  聯合報/   余宗龍/中興大學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台北市)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拋「深蹲免費公車搭乘」引發議論。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拋出「深蹲換免費搭公車」的想法,引發熱議,更意外掀起民眾作起深蹲的風潮。這原本是立意良好的想法,可惜蔣萬安與他的競選團隊未能先充分瞭解國外案例實行的箇中道理,導致被有心人士扭曲,令人惋惜。

平心而論,這個政策若能因地制宜、勾勒願景,並適時進行在地化調整,未嘗不是打造台北成為活力健康城市的良方。蔣萬安應提出具前瞻性的具體作法與城市健康願景。如此全民運動的政見,相較於一般曇花一現的運動政策,高下立判。

首先,筆者根據蔣萬安分享的國外案例為起點,說明當初的背景與關鍵行動。羅馬尼亞第二大城市在二○二○年九至十二月搭上「歐洲運動周」的系列活動,透過智慧公車站,推出「深蹲廿下換免費搭公車」的活動,宗旨是鼓勵當地運動風氣及營造城市健康氛圍。

然而,羅馬尼亞並不是發明這樣創舉的首例。早在二○一五年,墨西哥為打擊名列全球第二位的肥胖問題,即設計了「深蹲十下換免費地鐵票」的方案;此外也鼓勵民眾累積深蹲次數,可以兌換彈力球或計步器。並同步利用地鐵站的閒置空間,設置健康站提供市民健康諮詢。

上述兩個實例,皆為推廣民眾運動風氣,以創新手法打造運動健康城市願景。因此,蔣萬安應將「深蹲換乘」的理念定調為運動健康政見,而非先前公車政策的延續,提出更具體的實施方式。譬如:提案可參考國外案例的發展脈絡,說明落實於台北市時,地點可以在捷運站裡的閒置空間或是運動中心、健身房的一隅,而不是大家現在所想像擁擠公車站裡,那樣過於天馬行空、窒礙難行的情境。

再者,深蹲的次數及兌換大眾運輸系統的方式,也應該有所調整。例如,推廣前期應將次數調整為十次(或以下),讓民眾身心皆先有所適從。因為是運動健康政策,兌換方式應融入規律運動的原則,即在前一周有累積三天以上、每次二組以上的深蹲頻率,方可免費換乘下周的大眾運輸工具。後續亦可定調為某日(如周五)為市民運動健康日,來作為兌換基準日,也是值得參考的方法。

最大的難題,是誰來認定深蹲。導入國外使用的機器固然方便,但昂貴且容易產生不符使用的情況,所以不妨利用台灣在資通訊技術上的優勢,由北市府出面主導並鼓勵接受政府資助的新創團隊設計機器,以量身訂作、在地使用,深化在地連結和應用。當然,也可鼓勵電子廠商積極落實 ESG 企業永續策略,達到關懷國人健康與福祉、建立永續城市的目標。

北部數十所大學相關科系也可搭上此風潮,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共同為打造城市健康活力盡一分心力。在這樣的前提下,民眾只要在深蹲前將悠遊卡放在讀卡機上讓機器記錄即可。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說:「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盼望蔣萬安及他的團隊能在有心人士扭曲之時,深刻體悟並藉由國外經典案例的典範轉移,提出打造台北成為運動暨健康活力大城的有效對策。












城市淨零大業 參選人說天方夜譚?


2022-10-11 05:13  聯合報/   陳立誠/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台北市)
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左起)、黃珊珊、陳時中出席「2022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氣候治理.淨零台北」,蔣萬安提出「深蹲20下免費搭1次公車」。 記者曾吉松/攝影



日昨三位台北市長參選人參觀了「台灣氣候行動博覧會」,很難得的同台宣示對邁向「淨零台北」的決心。但是個人懷疑三位參選人到底對減碳了解多少?

先說台北市議會六月通過的「台北市淨零碳排自治條例」,這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產品吧。但整個條例有如夢囈。該條例充滿一廂情願的華麗辭藻,但極少定量規畫,在此不妨檢討該條例中少數定量規畫部分。

該條例野心很大,目標是在二○三○年台北市碳排要低於二○○五年碳排四十%。台灣碳排中電力碳排約占五十%,檢討台北市減碳目標能否達標宜先檢討電力碳排。二○○五年三座核能電廠六部機都正常運轉,加上水力及生質能等,全台無碳電力占比超過廿%。二○三○年核電全部除役,綠電占比廿%,火電占比八十%。二○三○年全年用電較二○○五年增加八成,即使增氣減煤,簡單計算即知二○三○年電力碳排較二○○五年增加至少三成,屆時台北市電力碳排即超過二○○五年全部碳排六成以上。減碳四成表示八年後台北市運輸,工業碳排要全部歸零?在說天方夜譚嗎?

該條例對植樹碳滙寄以厚望,多處提及鼓勵植樹。大安森林公園占地廿六公頃,是台北市最大公園綠地。假設大安公園全面植樹,每年減碳功能約四百公噸。但全台去年碳排約二億八千萬噸,全台每年人均碳排約十二公噸,換句話說,大安公園約可抵消卅三位台北市民的碳排。全台北市面積約大安公園一千倍,如果全台北市全部植樹,也不過抵消三萬三千位市民碳排,略高於百分之一市民人口。個人很懷疑台北市議會曾否作此類簡單計算?

個人認為台北市議會不會憑空提出「台北市淨零碳排自治條例」,市議員背後應有「堅強」智囊團擬定草案。不幸,能源及減碳知識薄弱的環保智囊團充斥社會,但是這些環保團體掌握媒體及發言權。台北市議會及三位市長參選人也不過是眾多受害團體及政治人物的樣本。












多深蹲好過噴口水


2022-10-11 05:13  聯合報/   陶以哲/高中教師(新北市)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前右)昨天大方示範深蹲姿勢,並分享深蹲訣竅。記者潘才鉉/攝影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八日出席《氣候治理.淨零台北》,提出「深蹲廿下,換一個公車免費搭乘」,引起正反討論意見;蔣進一步解釋,國外羅馬尼亞第二大城鼓勵民眾運動,透過換得健康車票來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此舉主要是希望大家重視全球氣候變遷與思考如何落實減碳生活。

台灣居住人口多,如雙北上下班交通尖峰時間,常見大量通勤者騎車、開車移動,除塞車嚴重外,大量廢氣造成空氣汙染,早已是問題。如何增加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誘因,確實需要奇招。

另一方面,台灣已邁向高齡化社會,維持銀髮族生命品質可謂重大議題,特別如何能像已逝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離世前幾天仍能自行行走,可說是很實際議題。規律運動已被證明能確保老人身體能力。蔣萬安所提到的深蹲運動,牽涉到下肢與核心肌群,對於預防老人跌倒有一定道理,可說是拋磚引玉。

當然,廿下深蹲換免費公車,對高齡者、體能差者有公平性疑慮;另實際面如何執行深蹲監控,也是問題。但相較縣市長選舉充斥太多負面與抹黑,蔣願意提出公共政策,提供大家建設性討論,值得肯定。期待各政黨參選人多牛肉與政策,少口水與烏賊戰。












給老舊建築洗個澡


2022-10-11 05:13  聯合報/   張金鶚/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台北市)



前陣收到中原建築系主任的邀請,本周六將回母系參加建築系館(前年已訂為歷史建築)完工五十周年紀念。系上將為這棟老舊系館進行清潔洗刷活動,讓它煥然一新,以示我們的尊重與感恩。我剛好是在完工當年大一首屆使用系館的學生,見證這棟建築的五十年風華歲月,這場老舊建築的洗禮活動別具意義,值得探討推廣。

台灣都市環境逐漸老化,主要是都市更新速度緩慢,老舊建築逐漸增加,不但都市景觀越來越難看,也產生許多安全疑慮。然而都市更新因為產權持分複雜,權益分配缺乏共識,都更意願整合困難,尤其涉及私有財產權保障,都更並非一蹴可幾。因此,如何進行短、中、長期的老舊建築處理,以避免都市景觀的頹廢敗壞即成為重要課題。

面對老舊建築,過去思維就只是拆除重建。然此不僅浪費既有資源,不符合當前環保觀念,而且將失去舊有熟悉的生活空間,斷絕人文鄰里脈絡,無法形成有歷史文化的都市品味生活。看到歐洲許多古老城市多元處理老舊建築的作法,應可給我們一些啟發。

老舊建築除了長期因為無法整修的安全問題及土地使用無效率的經濟問題,而必須拆除重建之外;中期應在安全雖有些微疑慮但仍希望維持原有的生活環境下,進行整建改善;短期則是在安全無虞與尊重建築歷史情況下,進行清洗維護。特別在長期因整合困難無法拆除重建之際,中、短期的工作應持續進行,以維持生活品質與都市景觀。

然而老舊建築如何知道是否安全無虞呢?這和每個人的身體逐漸老化,又該如何判斷是否健康一樣,我們會定期找醫生進行健康檢查。因此必須透過專業人士定期針對老舊建築進行各項安全檢查,以決定維護、整建或拆除的短、中、長期工作。

同樣,面對老舊汽車,我們除了平日要清潔洗車,以保持外觀亮麗外,超過一定年限都要進行例行檢查,才能開車上路。汽車健檢和人體健檢的差別是,前者涉及公共安全的外部性,必須立法強制執行,而後者只有自身安全問題,不須強制規定。

台灣因空氣汙染、氣候潮濕,建築外觀日久多容易發霉變色,老舊建築的清洗應是首要工作。定期清洗建築,除可讓建築重回亮麗外表外,也是對建築老舊使用的關懷與尊重,如同中原建築系館的洗禮,藉此緬懷人文歷史;同時也可以讓都市環境維持清潔美觀,更可藉機檢查外牆是否剝落影響公共安全等問題,一舉數得,值得推廣。

建議政府應鼓勵老舊屋主或社區管委會定期清洗自己房屋和社區的外觀(如同過年大掃除般),因為建築外觀涉及都市環境的外部性利益,政府應可提供清洗費用的租稅抵扣獎勵,以增加屋主或社區的清洗誘因。

希望未來老舊建築的洗禮運動可以形成風潮,更進一步立法變成制度。尤其針對老舊的歷史建築,應建立強制定期洗禮規定,以加強歷史建築的文化保存。給老舊建築清潔洗刷有多重意義,改善都市景觀,尊重歷史建築,維護老舊建築安全,提升居住外觀美好與價值,就從老舊建築的洗澡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