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俄烏戰事 衝擊全球淨零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4855/web/ 

◆  能源情勢丕變 電價能不漲嗎
◆  「鴝佔鷹巢」 看到生態隱憂
◆  阿扁的「言論自由」 踐踏司法威信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俄烏戰事 衝擊全球淨零
◆  防疫第一? 與病毒共存荒腔走板
◆  司法不獨立 民主剩空殼
◆  台北和約70年 台灣主權未定嗎
◆  台烏處境的同與不同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俄烏戰事 衝擊全球淨零


2022-04-20 06:50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退休教授)


新冠疫情大流行使二○二○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百分之五點二。但各國推出各種激勵措施,促使全球經濟迅速復甦,使得二一年能源需求大幅上升,由於天然氣價格飆漲,導致燃煤發電增加。二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最高水平,較二○年排放量增加了百分之六。

如今俄烏戰事持續了一個多月,石油及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這場戰爭繼新冠疫情之後,會給全球應對氣候暖化帶來什麼的影響?

首先會使各國(尤其歐洲)重新考慮國家施政的優先順序,隨著政客專注戰事,將增加軍費開支,會減少對減緩和適應氣候暖化需要的投資。各國增加軍備,亦將加速能源和不可再生材料的消耗,並將氣候行動所需之關鍵資源挪為軍用。

其次,歐盟百分之四十的天然氣和四分之一的石油由俄羅斯進口,為了盡快擺脫俄羅斯的能源供應,短期內歐洲勢必需要使用更多的煤炭發電以為因應,歐盟能源政策「去俄羅斯」化,將增加其脫碳計畫的難度。

再者,兩年前新冠疫情造成風能和太陽能開發商面臨供應鏈緊張,及原材料包括鋁和鋼等關鍵材料價格飆升上漲的問題。如今俄烏戰事導致新的壓力,將加劇許多項目的延誤,進一步推高再生能源項目建造成本。

另外,俄羅斯一直表示該國將「利用氣候變暖的優勢」,認為北極航運擴大和延長生長季節會給俄羅斯帶來「額外利益」。俄羅斯聲稱,國際制裁將損害該國實現氣候目標的能力。因此孤立俄羅斯,將使俄羅斯有逃避履行減排責任的藉口。

最後,近日沙烏地和阿聯拒絕美國建議將俄國踢出OPEC+的提議,雖然在聯合國大會中沙烏地和阿聯代表譴責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顯示在石油限產政策方面,OPEC與俄羅斯有一致的利益。歐美與俄的加劇對立,有助於未來俄羅斯與OPEC國家在氣候政策合作力道加強,可能對全球淨零目標形成威脅。

新冠疫情後之經濟復甦、俄烏戰事,均導致石化燃料持續飆漲,顯示全球減碳、減煤之路崎嶇難行。

我國國發會於上月底公布了淨零路徑,但是民眾反應不佳,主要的原因在於報告內容結構就像教科書範本,對於全球目前推動淨零目標的困境及地緣政治變化視若無睹,對國內以往推動再生能源的困難,亦未納入未來執行參考。建議主辦單位應根據時勢現況與國情,將我國推動淨零目標之挑戰及克服困難的方式在路徑中說清楚。讓淨零政策這塊大餅不再空白,注入國人的熱忱期待與努力。











能源情勢丕變 電價能不漲嗎


2022-04-20 06:50  聯合報 /   陳立誠/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台北市)


俄烏戰爭如火如荼,會進行多久,會以何種形勢收場,無人可以預測。但全球能源情勢從此丕變不難預料。

北約三次東擴,竟然東擴至俄羅斯家門口,俄國進攻烏克蘭並不令人意外。但西方國家制裁不手軟,不但將許多俄國銀行逐出SWIFT系統,沒收俄羅斯海外資產,並鼓吹全球譴責抵制俄國,抵制手段之一就是禁止由俄國進口能源。禁止由俄國進口能源是非常厲害的手段,因為能源是俄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如果真能全球抵制,必然重創俄國。

俄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產氣國,每年生產天然氣七千億立方米,約三分之一出口,其中七成輸往歐洲,每年歐洲由俄國進口約一千六百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歐洲非常依賴由俄國進口的天然氣。

但此次俄國悍然出兵烏克蘭,歐洲國家一方面在國安及道德考量,一方面在美國壓力下,也不得不考慮減少或完全禁止由俄國進口能源。歐洲由俄國進口天然氣是由管缐輸送的氣態天然氣,改由全球任何其他產氣國進口都必然以液化天然氣形態進口,後者比前者貴數倍。

目前看來歐洲不考慮價錢也執意要與俄國能源脫鉤,全球液化天然氣的需求量必將大增,價格也必然大漲,對台灣等液化天然氣進口國必將造成巨大衝擊。

先檢視戰前國際液化天然氣價格。以二○二一年與二○二○年相較,全球因疫情減緩,經濟強勁復甦,能源需求大增。但前一年因需求降低導致液化天然氣生產停工,供應未及恢復,導致全球氣價大漲。

以台灣而言,二○二一年進口一九二○萬噸液化天然氣,較二○二○年一千八百萬噸增加百分之七。但二○二一年進口金額一一○億美元,較二○二○年五十六億美元高了百分之九十六。二○二一年進口天然氣多花台幣一千五百億元。台灣進口液化天然氣三分之二用於發電,所以二○二一年燃氣發電成本增加一千億元,電價至少應上漲百分之十五。但電價為何未漲?原因是政府要中油「吸收」國際氣價上漲,不得轉嫁台電,以免電價上漲引發民怨,不過中油為此幾乎虧了半個資本額。

今年三月電價審議委員會以國際燃料價格受俄烏戰事影響,情況不明朗,緩漲電價。但其實目前電價尚未反映去年國際氣價上漲,如前所述,歐洲增加液化天然氣採購必將進一步大幅推升國際液化天然氣價格。醜媳婦總要見公婆,今年九月電價審議委員會還是不調漲電價嗎?政府還是要中油「吸收」造成中油破產嗎?

今年年底地方選舉,看來電價上漲將是影響選情的重大因素。










「鴝佔鷹巢」 看到生態隱憂


2022-04-20 06:50  聯合報 /   張健常/軍退(台南市)
白腰鵲鴝公鳥。(張健常/攝)
白腰鵲鴝母鳥時常啣葉入巢。(張健常/攝)


十八日晚,公視「我們的島」播出「為鳥類造個家」,為野生動物發聲,專題報導有關台南市東區巴克禮紀念公園,環保團體於上個月執行「動物巢箱架設及監測計畫」,目標動物是貓頭鷹等不善築巢鳥類。

因近郊山林開發或農墾擴張造成棲地破碎化,尤其是人工化的社區公園裡天然樹洞已愈來愈少,牠們只能遷就一些不合適的地方育雛影響繁殖成功率,導致這些食物鏈頂端的夜行猛禽日益稀少。故透過安裝人工巢箱的方式,預期產生棲地補償作用,提升生物與基因多樣性,同時藉由人工巢箱動物利用的監測調查,了解在地鳥類物種利用的季節與頻度,基本上是對環境友善的作法。

豈料事與願違,「種匏仔生菜瓜」,志工發現巢箱竟被白腰鵲鴝捷足先登,大方啣草舒適進駐。近年來此外來種早強勢入侵郊山及公園綠地,擴張地盤壓迫本土鳥種覓食空間,但因鳴聲悅耳色澤討喜,不像遭棄養的綠鬣蜥嚇人,公部門亦消極無具體移除計畫來抑制族群增長,福爾摩沙生態寶島之名,終會因管理不善繼續沉淪下去。

依動物保護法廿二條制訂的「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種類僅限於犬貓,其他如魚、鳥、龜、蜥蜴等人工飼養繁殖動物仍然「逍遙法外」,不論就動物福祉或對環境的衝突危害,都亟需立法保障及規範。十八日欣聞國貿局為防外來入侵生物影響本土生態環境,將公告管制包括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蟲、無脊椎及陸、海域水產動物等共八四八○種,不得再基於商業目的輸入國內,計畫從源頭管制杜絕外患,總算是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阿扁的「言論自由」 踐踏司法威信


2022-04-20 06:50  聯合報 /   朱言貴/退休人士(台北市)
會計法修法捲土重來,民進黨立院黨團的用意是替前總統陳水扁涉及國務機要費案除罪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司法碰到阿扁就轉彎,連法務部長蔡清祥對之亦莫可奈何;阿扁以保外就醫的名義,卻舉行記者會為國務機要費大聲喊冤,看在多數國人眼裡,如果這不是特權,那什麼才是特權!

假設阿扁確實無辜,便應坦然接受司法審判,三不五時搞起小動作,豈不印證本身心虛?何況一審尚未宣判,民進黨內就有一連串的動作出現,難免予人瓜田李下之嫌,除了藉機向司法施壓,何嘗不是在製造不良的司法先例,導致台灣司法的敗壞惡名,更增添一項實例。

法務部長對於阿扁的作為,美其名為「言論自由」,令人匪夷所思,代表司法尊嚴蕩然無存,只能唾面自乾罷了,不啻阿扁站在法務部頭上,徹底踐踏司法的威信,國家的公權力,面對阿扁的恣意挑釁,完全拿不出有效的對策,無奈看著阿扁繼續演戲,迄今仍無計可施。

按照阿扁先前之說法,他願意替扁嫂坐黑牢,如今反而將責任推給別人,殊不知司法不是阿扁說了算。究竟審理過程是否符合公平審判,純粹是以證據見真章,大家不妨讓真相說話,絕非訴諸惡意指控。

不過,若無真憑實據,動輒抗議,那就是輸不起心理作祟,形同訴諸民粹歪風,法務部與挺扁的朋友們,必須正視司法的崇高價值,遠比維持與阿扁之友誼,來得重要多了。

扁案別牽拖下去,徒增社會成本,其中最該反躬自省者,正是阿扁;權力使人腐化,而絕對之權力使人絕對之腐化,阿扁陷入貪瀆深淵,乃是咎由自取。

阿扁所做所為莫不自以為是,在身邊徒眾簇擁下,都有一套自圓其說的說詞,且他永遠都是對的,就連貪汙所得之海角七億,也能說成是建國基金,阿扁能不腐化嗎?

對於政治人物的無情,係國家進步的原動力,政治人物需要外界不斷的鞭策,絕非擁有死忠的信徒;針對阿扁的前車之鑑,國人對於總統與政治人物,更應採取緊迫盯梢的做法,加強監督,避免其重蹈阿扁的覆轍,始為明智之舉!

台灣人既不欠民進黨,遑論欠阿扁個人;如果阿扁真有自知之明,應該設法找回青少年時期的自己,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防疫第一? 與病毒共存荒腔走板


2022-04-20 06:50  聯合報 /   王振昌/飯店業(高雄市)
疫情延燒,本土確診數連日創高,不少民眾被匡列居隔,面臨生活困境,除須在短時間內找到檢疫、隔離場所,也少了收入、小孩無人照顧,這些困擾遠遠勝於染疫。記者蘇健忠/攝影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終於鬆口,全台可能會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感染新冠肺炎,二千三百萬乘於百分之十五,答案是三四五萬人。

幾乎是每六個人就有一個會染疫,依照這個比率,小學一班廿九個人,會有四、五個;一間一萬人的大學,會有一千五百多名同學或老師確診;目前總數約廿萬的國軍,會有大約三個師的官兵染疫。約七萬名的警察,會有一萬多人染疫。如果他們都去隔離七天、十天或十四天,社會怎麼維持?

這些染疫的人,避免占據醫療資源,以後勢必先從居家隔離開始,誰來監督?誰來協助?確診者如果有無法生活自理的未滿十二歲小孩,或是超過六十五歲老人,誰來協助,怎麼請假,怎麼確定隔離期滿回到社會?更不要說會轉成中重症的比率,即使只有百分之零點一,都是三四五○個人的逝去。一直自稱會做事的政府,藥品的準備,快篩試劑的發放,六分之一確診者如何與其他人共存,這一個禮拜的荒腔走板,政府真的準備好了嗎?

過去二年,其他國家,遠的歐美,近的香港、新加坡、韓國都已經示範過這個流程,逐漸走向今天的邊境開放,正式和病毒共存,我們的政府即使已經看過考卷,也看過其他同學怎麼回答了,面對這個考題,還是顯得毫無準備,進退失據。

這樣的指揮官還一方面放出風聲要選首都市長,這樣的政府還一直對內宣傳防疫全球第一。官員們的信心和民眾的擔心,差距實在是愈來愈大了。











司法不獨立 民主剩空殼


2022-04-20 06:50  聯合報 /   李坤隆/大學教師(高雄市)
高檢署檢察長邢泰釗領軍調查303大停電案,要以「準放火罪」查辦台電員工,揮舞司法大刀先入人於罪,法界直呼不可思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們一直以身為民主國家感到驕傲,但看到國內許多狀況,民主架構下缺乏獨立的司法,讓人為民主的未來感到茫然。

隨著選舉腳步接近,檢調動作就會特別凸顯,制式說法是證據到哪辦到哪,但我們確實看到太多巧合,且大都對在野黨陣營不利。就像宜蘭縣長林姿妙案,檢調能提出這些證據,表示有所本,但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提出?且偵查不公開,為什麼特定媒體都能掌握部分證據或說法呢?同時間卻要當事人三緘其口,這樣公平嗎?

陳水扁保外就醫,卻能舉行國際記者會為國務機要費案喊冤。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陳水扁保外醫治規定的「不受訪」文字敘述並不明確,會請矯正機關就個案深入了解。類似這樣的說法已經太多次,為什麼不著手修改?

台灣民主成就受到國際肯定,但司法不獨立卻是大問題,而這問題也不斷侵蝕著民主的本質,如果不改善,最後受傷害的將是我們的民主,尤其當披著民主外衣卻無視司法侵蝕,或是一面講司法獨立一面卻為政治服務,那民主終將只剩下空殼。

期待我們的民主更進步,司法就必須更獨立,就像林姿妙案,當司法已毫不掩飾地成為選戰主角,那我們的民主價值恐怕就所剩無幾了。









台北和約70年 台灣主權未定嗎


2022-04-20 05:00  聯合報 /   林滿紅/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台北市)


台北和約(簡稱「北約」),全稱為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亦稱中日和約。此約於一九五二年四月廿八日於台北簽訂,同年八月五日生效,今年適為七十周年,社會將有一些討論。本文擬討論該約未確立台灣主權的一些說法。

一、無放棄對象:未定說者認為「北約」第二條援引舊金山和約第二條(簡稱「金約」),該條只要求日本放棄台澎一切權利、名義與要求(即馬關條約所指之完全主權),未明言放棄對象。但「金約」第四條日本承認美國軍政府有關其在第二條所放棄領土的處置。中華民國的蔣委員長是依盟軍麥帥命令接收台灣。

「金約」第廿六條又指出與日本作戰而未簽「金約」者另簽與「金約」法律效力相同的雙邊條約。就與日本作戰的中華民國而言,所簽之約即為「北約」。中華民國方簽訂過程依照其憲法第六十三條,經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由立法院通過,且由總統批准,並予公告。且依照聯合國憲章一○一條,於同年九月廿五日在聯合國完成登記,目前仍在聯合國條約系列網站一九五二年份的一八五八文號。

二、中華民國政府喪失簽約資格:未定說者認為一九五二年中華民國政府已播遷台灣,「北約」為美國逼日本簽訂之條約。「北約」是結束中華民國與日本戰爭之和平條約。戰爭結束後國際關係的安排,常由戰勝國主導。中日戰爭中國得以致勝,中華民國政府聯合同盟國作戰,是為關鍵。主導同盟國勝利的美國的確深刻影響「金約」與「北約」的簽定,但日本與其他同盟國有關「北約」實施範圍僅限於現在或將來中華民國有效統治範圍的要求,也為美國及中華民國所接受。

在「北約」簽訂到生效之間,日本完全依其在「金約」生效而獲得之國家主權進行批准過程。此時日本憲法規定締結條約須經眾院、參院、內閣通過,並由天皇認證。如此簽訂國際條約的國家行為的法律效力不能因為事後若干個人言論所撼動。中國與日本的戰爭所造成中國人民的犧牲,一九七一年十月廿五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已經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加入聯合國安理會是其補償。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代表不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不意味著中華民國喪失對台灣之主權。聯合國條約系列中的維也納條約法公約與蒙特維德公約也確保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在遭逢諸多外交挫折後的國家身分。

三、「北約」與中華民國及國民黨之間:有人以為日本將台灣交給中華民國,就是交給中國國民黨,甚而是交給包括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北約」實施範圍僅及於現在或將來中華民國有效統治範圍的「將來」與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有關「『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可以協調。

簽定「北約」時的中華民國的確也由中國國民黨所領導,但中華民國憲法即使是一九四七年公布、實施的版本都沒有中國國民黨領導國家的規定。在中華民國憲法實施以前的國民政府組織法中會有這樣的文字,是因一九二五年在廣州成立的國民政府曾經聯俄容共而受共產主義影響。此一黨國精神為一九四九年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延續,但一九四七年公布、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受張君勱等民主人士影響已無中國國民黨領導國家的文字。

這些說明,希望有助於國人了解自己國家的國際法地位與國家體制,也可用以改善兩岸關係。












台烏處境的同與不同


2022-04-20 05:00  聯合報 /   李慶平/海基會前副秘書長(台北市)


烏克蘭有加入北約夢,台灣的蔡英文與民進黨有「台獨」夢。

烏克蘭沒有加入北約,但美國及北約有支助烏克蘭武器之實。台美無防禦條約,但美國依據國內法「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或多或少的軍售。美國為維護其世界霸權,現階段鼓勵烏克蘭衝刺俄羅斯,鼓勵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對抗中國大陸,這些是烏克蘭與台灣處境相同之處.

美國與蔡英文聲稱「中共企圖武力統一台灣」,但中共如果現階段要使用「武統」,只有兩個原因:一是民進黨將修憲、制憲問題,提升到「台灣獨立」進程;二是美國為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霸權,而民進黨政府又甘願以台灣充當美國在東亞第一島鏈的戰略據點。美國出售台灣大量武器,民進黨政府願隨美國之意,刺激中共導致兩岸進入戰火邊緣,不排除演變成局部戰爭。此一情勢是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期望大陸的國家綜合實力及經濟因兩岸發生戰爭倒退廿年,死傷將是兩岸人民,台灣可能面臨亡國命運。

烏克蘭有約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台灣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是高山。台灣西海岸到山脈,平均只有卅公里,台灣海峽平均寬度為一百五十公里,烏克蘭有作戰的縱深,台灣則無。

大陸各式東風系列短程、中程導彈幾乎皆可涵蓋台灣,再加上在福建設置的火箭炮與數量可觀的無人機。若兩岸發生戰爭,沙盤推演想定即已預期中共將用點穴戰鎖定台灣軍事、國安據點等想定目標。預期尚未動用戰機,轟炸機,台灣軍事部門可能已癱瘓,倘無作戰指揮系統,國軍後繼何以為戰?

當然,國軍第一時間也會反擊,造成大陸浙江以南沿海城鎮軍事要地重創,但中國大陸的縱深,屬相對可以承受。台灣海域及空域已被封鎖狀況下,美國即使想來援助或提供武器也無處可入。因中共已有自產衛星定位系統,其洲際導彈皆已鎖定目標備戰。美軍若有行動,戰爭將不只是在台灣。

烏俄戰爭,不論誰輸誰贏,死傷的是烏克蘭人民及烏俄兩國的官兵,美國及北約坐山觀虎鬥,其結果是烏俄兩國綜合實力,皆要倒退廿年,甚至更長。

戰爭是無情的,台灣人民沒有理由要承受悲慘的戰爭後果,而引發戰爭的主要原因卻來自民進黨政客的狂想,及想維持世界獨霸的美國。

兩岸間可和平相處、和平發展,關鍵在蔡英文及民進黨政治人物的一念之間。改變反中、抗中、去中政策,承認「九二共識」即可戰雲消散。任何國家皆有其核心利益,台北與華府、北京均保持等距離,如同新加坡的靈活外交,既可免除戰火,也是台灣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