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遠渡重洋:迷思與省思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4893/web/

◆  如果真的「狼來了」…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遠渡重洋:迷思與省思
◆  參與印太經濟架構 審慎為宜
◆  須美同意 太平島為誰擴建?
◆  把兒戲當有趣 學生法治觀念薄弱
◆  有症狀怎辦 可找診所諮詢
◆  五才齊進 人才危機不限半導體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遠渡重洋:迷思與省思


2022-04-21 03:53  聯合報 /   張俊哲(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本國或外國的月亮誰比較圓的感覺並不重要,過了傍晚仍願待在研究室拼,讓研究室的燈持續亮著,比較重要。 圖/張俊哲



原本上周要和高中生面對面座談,因著疫情急速上升,只好改成線上舉行。接連兩年的實體座談在會前受阻,實令人扼腕!我相信遠端的同學和家長仍可聽見我的聲音、看到我的投影片,但他們殊不知面對電腦螢幕的我,曾有幾度感到茫然。畢竟當所有聽眾的視訊和音訊全關,我所面對的不過是台安靜的機器。硬要和它滔滔不絕好一陣子,迄今仍在適應當中。

從螢幕迎來的「孤寂衝擊」,讓我不免懷疑:線上演講的成效到底有多少?更令我擔憂的是,如果同學們早已先入為主,認定留在國內念是次好的選擇,那麼我們所做的分享,不過是在推銷具有折扣優惠的教育產品,而非以質取勝的教育環境和理念。我的憂慮,絕非空穴來風。早在疫情來襲的前幾年,我已目睹不少高中生捨國內第一志願之科系不念,轉而遠渡重洋,自費出國留學,且人數逐年遞增。我曾請教同學及其家長選擇出國的原因,所得到的答案不外乎「多看看較好!」或是「反正比較好!」甚至還有「出國念,比較會認真!」的答覆。「真的嗎?」通常是我內心的立即反應,只是不好意思說出口。

其實在資訊發達和自由民主的今日,持有「一定要出國念!」的看法,也應被尊重,只要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即可。相同地,決定留在國內完成學位,也不應被視為不長進與落伍,甚或自憐自艾。坦承而言,我當年也曾以「增廣見聞」來掩飾出國動機中的虛榮成分。然而走了這麼一遭,我才充分領悟「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我們的教育訓練,仍有不少可取之處。出國的真正收穫,倒是讓我學習到「月有陰晴圓缺之美」—來自各國的實驗室同仁皆具有獨特的背景和思維,竟還能相互尊重,誠屬難能可貴。若真想出國而因不可抗力之事受阻,仍請安心在國內完成學位,俟阻力化解後再爭取出國充實之機會。或者,就請在求學期間積極化解阻力,打通出國進修之管道。總之,只要有心。

有時在馬路上看到吸睛的超跑從面前呼嘯而過,其超速加上因改裝所產生的超級噪音,彷彿要昭告全世界,擁有這部車是何等的酷炫。但駕駛殊不知除了這輛超跑的造型和造價,沒有其他的事會讓人真正心悅誠服。以此類的超跑作為比喻,建議取得出國留學機會的同學,千萬勿將出國念書一事向同儕炫耀,否則恐將淪為朋友眼中的「噪音超跑」。另一方面,要留在國內完成學業的同學也請勿自我貶抑,否則就算你得到機會出國進修,也很可能繼續在國外看貶自己,或頂多變成另一台改裝的「噪音超跑」而已。遠渡重洋與否沒有絕對,重點在於你做了抉擇之後,有無全力以赴,持之以恆。讓自己和家園的明天變得更好,才是任何管道的終極目標。當然,這也是「國際化」和「本土化」的共同目標。













如果真的「狼來了」…


2022-04-21 03:53  聯合報 /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華視新聞發生跑馬燈快訊誤植「新北市遭共軍導彈擊中」等烏龍,暴露公廣集團的種種問題。圖片取自網站


好不容易奪下有線五十二台的華視新聞,電視螢幕中的跑馬燈字幕竟出現「戰爭有爆發之虞」與「中共備戰頻繁,總統發布緊急命令」、「新北市遭共軍導彈擊中」等令人害怕的字句,雖說這年頭假訊息已非罕見,但出現在「老牌」的電視新聞頻道中,實在駭人。

駭人一,當前兩岸關係本就不和睦,每天中國大陸的軍機擾台新聞不斷,外加台灣徵兵或募兵議題持續,又有「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戰爭意向,這些跑馬燈,還真有人會聯想害怕。

駭人二,當過兩年兵的人,都會記得,華視加上莒光日電視教學,華視與國防部的關係,因此由華視播報戰爭或導彈,好像也公信力十足。

事件發生後,華視已道歉說明。當然,常理上,這應是一個誤傳的事件,但真沒想到,新聞跑馬燈從編輯、副控、主控室,理應都有「守門人」把關,這樣勁爆的文字內容,卻都沒有審核出來?令人匪夷所思。

為何匪夷所思?因為這廿年來,有線電視新聞玩「字幕跑馬燈」,已走火入魔。左邊、右邊,下面甚至雙排的跑馬燈,各種顏色,一直跑啊跑!外加氣象、股市資料、還有城市地點等。台灣電視新聞獨創的資訊超載顯現模式,訓練了台灣觀眾雙眼「多工」技能,什麼資料都想跑給你看!這裡面暗藏廣告商機。

為何要這麼多的跑馬燈?電視產業經營的困難,廣告被網路蠶食,年輕人不愛看電視,這都有。大環境逼使媒體業不爭氣,這樣的大錯誤,竟然發生在老牌的「老三台」,無奈!

把這次事件當成一次媒體素養的訓練,讓認真看跑馬燈的觀眾反思;但「狼來了」效應,會不會一旦真訊息出現,反而沒人相信?這也是危險啊!












參與印太經濟架構 審慎為宜


2022-04-21 03:53  聯合報 /   洪奇昌/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海基會前董事長(台北市)
專家表示,印太經濟架構未來將成為美國制衡中國大陸的重要平台。美聯社


十五日美國參議員波特曼在訪台期間,呼籲拜登政府將台灣納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對美國而言,與價值觀和利益相近的夥伴發展更緊密的經貿產業合作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同樣地,對台灣而言,IPEF是區域政治經濟的進階整合,基於當前印太情勢和美台關係等主客觀條件,自是值得積極爭取,但也需審慎布局步步為營。

印太、東協諸國或許認為,台灣參加IPEF可能衍生某些政治風險。但吾人宜從宏觀視角認識IPEF對印太國家的效益,才能持平地思考台灣參與IPEF的得失。

第一、IPEF可促進各成員經濟體產業升級與優質貿易伙伴,這是攸關區域經濟發展合作的議題,而非以區域對抗為目標。因此認為IPEF是美國主導,用來對抗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及其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為目的的論點有失偏頗。

對台灣而言,IPEF的四大支柱:一、數位貿易、勞動力和環境等領域的公平和有彈性的貿易規則。二、供應鏈彈性。三、基礎建設和綠色技術。四、稅收和反貪腐。四大議題皆是朝向更優質的經濟體升級的動能來源。

對美國而言,深化台美經貿合作的效益,正如三月底美國二百多位跨黨派眾議員聯名的說帖所提,「當美國供應鏈越來越依賴中國時,台灣使美國供應鏈多樣化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美國是台灣重要的市場、主要的高新技術來源;而台灣在半導體等供應鏈上又能提供美國多元且穩定的選擇。台美在經貿及高科技產業上本就是不可或缺的夥伴。

第二、對印太國家,尤其是東南亞發展中國家而言,IPEF提供相對於「一帶一路」的替代方案。

中國憑其廣大國內市場、對外投資與援助,吸引諸多「帶路」國家合作。然而,這也使得某些國家因與中國的政治經貿關係鑲嵌太深,失去平衡與選擇的空間。近期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便是鮮明案例。

在疫情供應鏈大亂和美中戰略競爭格局下、再加上俄烏戰事,各國都已認知到對單一市場過度依賴,可能被「卡脖子」;因此與價值利益相近夥伴合作強化「供應鏈韌性」,便是既經濟又理性的整合。

但IPEF並不強調降低關稅來改善市場准入。美國與亞太國家的共同利益並非搞垮中國,IPEF無意扭轉中國與多數印太國家的經貿關係;因此可將IPEF視為美國提供印太區域經貿整合的替代方案之一。

第三、對台灣而言,參與IPEF是台美雙贏的安排,但必須步步為營,避免衍生過多政治紛擾。

不同於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的多邊協商機制以及入會申請的共識決機制;IPEF是由美國主導,邀請有助於強化美國供應鏈韌性的國家參與的「一對多」機制。台灣參與IPEF的難度,理當比CPTPP單純。

但因IPEF是拜登政府印太戰略核心政策,因此可能被視為美國對中國的經濟圍堵,台灣參與IPEF也就易被解讀為要和美國一起圍堵中國。誠如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報告指出,「多數東南亞國家擔心中國大陸被排除在(IPEF)架構外,並對台灣可能參與感到不安。」因此,可預期美方應會優先邀請日、韓、紐、澳等核心夥伴,台灣則不在名單中。雖然如此,我們仍應持續跟進IPEF議程做好準備,相信在適當的時機台灣應可成為其中的一員。










須美同意 太平島為誰擴建?


2022-04-21 03:53  聯合報 /   宋燕輝/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理事(台北市)
太平島及碼頭。圖/漁業署提供


外媒報導,台灣在太平島進行碼頭與飛機跑道擴建工程,曾事先徵詢美國政府意見,並在取得美國「同意」後動工!台灣在自己領土從事以人道救援、便利運補,或與國際科學研究合作相關事宜,真的要取得美國同意嗎?還是背後隱藏著其他戰略安全合作和軍事目的?

二○一五年底,前總統馬英九擬親自飛往太平島主持新建碼頭擴建完工啟用典禮,但因美國表示「不同意」,馬英九被迫改派海委會主委和內政部部長前往。華府不同意的主因之一,可能與「南海仲裁案」審理南沙島礁之法律地位相關。

當時審理該案的仲裁庭法官傾向採取否定所有南沙群島內的島礁(包括太平島)是「全權島嶼」的此一見解,認定太平島只是一個「岩塊」,無權主張二百海里專屬經濟海域和大陸礁層。二○一五年十二月,仲裁庭的判決已大致定稿,而菲律賓總統大選迫近,積極配合美國政策的阿奎諾三世總統將下台,也希望仲裁庭早日做出裁決。結果,二○一六年七月十二日裁決出爐,菲國幾乎大獲全勝。

倘若馬英九成功登太上平島,或者仲裁庭法官接受台灣的邀請飛往太平島評估此島是否適合人類居住、有足夠淡水、可種植農作物的話,此將壞了美國與菲律賓的大事,而仲裁庭有關島嶼法律地位的見解和裁決也必須改寫。

去年三月,台美簽署「設立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承諾雙方未來將藉由海上執法交流、海洋保育、維護漁權及海難搜救等項目進行合作,深化台美印太地區合作夥伴關係。同月,美國駐帛琉大使倪約翰隨同帛國總統惠恕仁訪台,期間表示將強化海巡合作。

本月中旬,應帛琉政府邀請,海巡署「台南艦」在第七屆「我們的海洋大會」召開期間,與帛琉海巡船艦協同執行帛國海域內海上維安任務。美國是此次大會的合辦國,相信這次台帛海上維安任務的敲定與執行也獲美國「同意」。美國同不同意台灣在太平島進行碼頭與飛機跑道擴建工程,是的確存在的政治現實。

二○一六年七月,蔡英文定調南海政策,宣示打造太平島為人道救援中心、國際運補與科學研究基地。如果政府在太平島進行碼頭和飛機跑道擴建工程主要目的是這些,吾人舉雙手贊成。如果是為了強化台灣之軍事防衛與救援能力,這是政府應做之事。但如果是為迎合美國戰略安全需求、以圍堵對抗中國大陸目的為主,這就有待三思。

即使太平島的飛機跑道延長至一千五百公尺,此與北京在南沙群島所占三個島礁 (渚碧礁、永暑礁、美濟礁)的跑道和軍事部署相差太遠。重點是,太平島被中共這三個島礁圍成的軍事戰略三角包圍,如果戰時台灣戰機可降落太平島跑道,中共戰機可以嗎?

未來,美國戰機、軍艦、海岸防衛隊船隻、政府科學研究或醫療船舶若以人道救援或其他名目提出要求降落太平島跑道或停泊碼頭,台灣若同意,恐踩大陸紅線,勢必要付出相當代價。

太平島碼頭與跑道擴建工程將於明年完成,而二○二四總統選舉將於一月舉行。蔡英文會仿效陳水扁於二○○八年大選前親自飛往太平島主持完工啟用典禮嗎?吾人拭目以待!










把兒戲當有趣 學生法治觀念薄弱


2022-04-21 03:53  聯合報 /   劉韋廷/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大學兼任教師(新北市)


最近高中校園有兩起關於學生冒充校長以及台鐵司機員的事件,值得家長與教育工作者省思。

首先,疫情期間,師生採遠距教學,某學生冒用校長名字,與課堂師生交流對話,當成校長巡堂,甚至要求任課老師報告上課情形,以校長姿態指導課程。事件被學校揭穿後,送獎懲委員會將該生記大過,原因是誤導師生,損害校長名譽,情節嚴重,以示懲戒;結果學生不服,向教育部提出訴願,教育部要求校方撤銷大過,重作處分。另一則新聞,則是兩名高中生著台鐵制服,假扮實習司機員,試圖進入駕駛室,活脫電影《神鬼交鋒》翻版,所幸被司機員識破,將兩學生趕下車,並行文學校要求約束學生校外行為。

閩南語俗諺:「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意思是指教育的重要,如果縱容孩子的小錯誤,待養成惡習,將來會犯更大的錯誤。三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十八歲公民權修憲案,如果獲年底公民複決通過,年滿十八歲國民除已有的公投權利外,還將依法享有選舉與被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然而,看看這兩則新聞,我們約略知道,中學生的法治觀念薄弱,隨意假冒他人身分來獲得權力,這可能觸犯了詐欺等罪,非同小可。也許有人會說,這無傷大雅,把他們當做角色扮演(cosplay)看待,沒那麼嚴重,然而,此言差矣!

從社會上諸多新聞事件看,學校法治教育待加強。上述學生冒充他人新聞,應當成為法治教育示範教材,值得校方及主管機關重視。因為這些國家未來主人翁,也會成為別人的父母,教育子女,法治觀念不可不慎,莫把兒戲當有趣。














有症狀怎辦 可找診所諮詢


2022-04-21 03:53  聯合報 /   呂嘉順/小兒科醫師(台北市)
新北市2歲重症男童病逝,指揮中心邀集兒科專家舉行會議,討論訂定更明確的兒童確診送醫指引。記者季相儒/攝影


新北市二歲男童不幸病逝,令人心痛。整個就醫過程相關單位已在檢討改進,身為面對百年大疫的一個小兵,願提供一些建議:

隨著感染和隔離者越來越多,憂心忡忡的民眾如果要像以往打一九二二防疫專線或是衛生局諮詢,想必很難接通!例如很多民眾或許不知道自己現在的症狀是不是要立刻掛急診,或者是可再觀察,這時候如有醫師專業意見,可讓民眾安心知道下一步該如何!

事實上,有些問題民眾可先詢問熟識或附近的診所,醫護人員本於天職,大家都很願意解答民眾的疑慮!如此也可以疏解防疫專線的壅塞和不必要的急診。甚至也節省了不必要的看診和健保的支出!例如筆者曾建議電話詢問幼兒誤吞牙線的爸爸如何觀察,不需立刻看急診。當初二歲幼童如果隨時有方便諮詢的兒科醫師,或許可以有些幫助!

台灣診所很多,大家也很願意幫忙,但是如果要能應急也能長久,就應建立制度,如高雄市一個診所負責關懷幾個居隔或確診患者,就是不錯做法。或者推廣試辦的兒科專責醫師和原本的家庭醫師,簡化作業流程,減少無謂的要求(例如要婦產科或兒科也要推廣糖尿病患驗尿,檢查眼底),制度上鼓勵基層醫師和社區民眾的連結。

非常時期的視訊診療應該更簡便,不要用複雜的虛擬健保卡,應該比照以前卡片損壞時使用的特殊卡號,視訊也應包含電話連繫,很多疾病並不需要看到臉。送藥到府,除了藥師助理以外,也可開放熊貓之類的外送,方便更多一人藥局和診所參加,而且或更省公帑。












五才齊進 人才危機不限半導體


2022-04-21 03:53  聯合報 /   王伯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全球半導體產業人力短缺的情況正在擴大。路透


半導體是台灣最重要產業,產值已居世界第二位,但即使磁吸了國內很大部分的人才,還是面臨人才不足的窘境。

為了協助半導體產業打開人力天花板,政府積極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來協助育才。透過企業與大學攜手的「產學共創」新模式,包括台大、清大、陽明交大與成大等等名校,均已相繼成立半導體創新學院,啟動全面的招生。

半導體產業因規模大、分工細,所需的人才極為多元。目前在技術方面,人才的養成多半來自國內外大學的理工學院。不論其專業是電機、電子、數學、物理、化學、材料或其他,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具備非常扎實的數理知識及訓練,也就是他們要有深厚的 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基礎,才能有專業能力來從事半導體技術的實作與創新。

半導體學院的設立,立意雖佳,但是好的人才就無法跳過 STEM 基礎的養成,但這樣一來是否就與大學理工學院的功能重疊?

同時,國內的資源有限,我們的高等教育也一直為經費有限所苦,如果能將半導體學院的資源挹注到各大學理工學院,是否更為實際?何況台灣所需的人才不僅僅限於半導體,全面提升國內理工學院學生的水準才是當務之急。

特別是目前的高等教育受到少子化及新制教育制度弱化STEM  教育的影響,很多理工學院的大學教授已對於我們 STEM 相關畢業生及留學生大幅減少的現況,感到極為擔憂。如果情況持續惡化,我們高等教育的人才將無法因應產業發展需求,那麼不單單是半導體,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整體優勢及前景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當然,各企業對人才有不同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將思維再擴大一些。除了增加每年教育科研的預算,政府應該要透過減稅或是抵繳等方式,激勵企業金援大學 STEM 相關科系,或是提供獎學金鼓勵這些領域的青年學子出國留學,獲取最先進的科技知識及技術帶回國內,讓台灣能與國際接軌。

除了透過實際而精準的育才方式充實國內的高階人才庫外,另一方面則由企業視其需要,將類似半導體學院的機構,設立到台灣以外的地方,如東南亞、越南或泰國等地,吸引當地優秀的人才加以培訓,學成之後則依合約回到台灣母企業服務特定年限,以達到「引才、聚才」的目的。而對於所有國內外的人才,政府也要捐棄意識形態,展現開放雅量,鬆綁法令,讓他們願意留在這裡實踐他們的理想,落實「用才、留才」的終極目標。

人才危機不限於半導體,而是台灣各個產業所面臨的問題,而且迫在眉睫。期盼政府與企業界聯手,以更積極的態度,更務實的政策,「育才、引才、聚才、留才、用才」等「五才」同步齊進充實人才庫,讓台灣有與世界競爭的能力及實力,再創下一個新的經濟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