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海洋、物種 福島食品不可忽略的風險
◆ 獨裁政府 拿全民健康當賀禮
◆ 3重把關 修法阻核食進校園
◆ 公共藝術 慎始才能長壽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發會主政 淨零路徑僅宣示作用
◆ 留才救高教 修復大學教授退休年金
◆ 「茶金」掀客家文化熱 更勝客庄券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發會主政 淨零路徑僅宣示作用
2022-02-10 00:47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退休教授)
綠能成為全球推動淨零碳排台的重要選項。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十一月美國發布《到二○五○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路徑的長期戰略》報告,說明美國民國 110-139 年(二一至五○年)期間,近期和長期的行動總體戰略。報告分析了不遲於民國 13
9 年(二○五○年)實現淨零排放不同情景的多種路徑,證實從現在至民國 119 年(三○年)十年期間所採取的行動最具關鍵性,包括:迅速擴大電動汽車和熱泵等新技術的設置,以及加強國家電網基礎建設等。這些行動將催化美國能源、工業和土地系統的長期改變,使美國堅定地走上民國 139 年(五○年)實現淨零排放的軌道。
該報告使用多樣性分析模型,包括涵蓋所有溫室氣體和各經濟部門的全球綜合分析模型(The Global Change Analysis Model)(GCAM)、具有高能源部門分辨率的國家二氧化碳模型、美國土地部門模型等,藉以分析到民國 139 年(二○五○年)整個經濟的淨零排放路徑。
報告分析結果認為,實現淨零排放,美國可以引領廿一世紀清潔技術,對美國公共衛生、經濟增長、減少衝突、生活質量等均會明顯改善,將使廣大美國人民受益。
拜登總統並於民國 110 年(二一年)十二月八日簽署行政命令,指示聯邦政府利用其財務規模和採購權實現五個雄心勃勃目標:
到民國 119 年(三○年)實現百分之百無碳汙染電力(CFE);到民國 124 年(三五年)百分之百的零排放汽車(ZEV)採購;不遲於民國 139 年(五○年)實現聯邦採購的淨零排放;到民國 134 年(四五年)實現淨零排放建築組合;到民國 139 年(五○年),聯邦整體運作實現淨零排放。
拜登政府發布前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路徑的長期戰略,使用全球最先進的模型評估各種淨零路徑,顯示美國擁有巨大的氣候變遷科學研究及應用潛力,分析結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並可做為國際參考。
近日我國國發會表示,要提出台灣民國 139 年(二○五○)淨零碳排放路徑,有學者質疑主辦單位職權不明,缺乏長遠規畫能力等。
在技術層面,鑒於過去國家型能源計畫從未有效整合或檢討,導致模擬淨零路徑模型缺乏可用的有效數據。同時各單位之委辦計畫,無法支撐淨零規畫。而廢核又導致喪失有效選項。再者國內目前對新技術,包括氫能、碳儲存等僅處於研究階段。
在政治層面,蔡政府以國發會為推動淨零碳排放主辦單位,學者擔心將偏重經濟發展,對關鍵產業的減碳政策亦可能避重就輕,可以預見未來所提出之路徑,其政治宣示將遠超過實質意義。
主政者對氣候危機不能心存僥倖,對推動淨零碳排放目標才能產生野心。惟有如此,才會尊重專責體制及專業人員、編列足夠執行預算,讓全民了解政府推動淨零碳排放的做法及決心。
土壤、海洋、物種 福島食品不可忽略的風險
2022-02-10 00:32 聯合報 / 蔡慧敏/大學教授(台北市)
行政院宣布輸入福島周邊5縣地區食品,圖為選購日本食品的民眾。記者季相儒/攝影
民國 75 年(一九八六年)蘇聯車諾比核災,即使卅年後,在千里外瑞士山區之野豬及蕈菇類等動植物,仍能測出輻射物質銫—一三七,至今禁止食用;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初,從奧地利進口的藍莓果醬,也在我國海關驗出銫—一三七,遭退運或銷毀。可見核災輻射塵飄落範圍土壤及水體於數十年後仍可能殘存輻射物。由於銫—一三七半衰期為卅年,三百年後才消失,福島核災才過十年,輻射量仍高,政府竟放寬地域食品進口限制,雖有進口後抽驗,其源頭更需科研學界主動探討、提供民眾資訊。以下數項風險,應持續監測:
土壤:福島核災後,日本政府積極進行土壤除汙及表土移除工作,但根據歐洲地球科學聯盟出版的「土壤」學術期刊於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一篇回顧五十篇研究論文中,指出日本核災區土壤除汙以農田及住宅區為主,尚未及於森林區;技術上以表層五至十公分土壤挖除及另儲存,但因為豪雨及積雪,隨著溪流及逕流,部分地區輻射物質亦進入土壤深層;甚至表層除汙恢復農作地區,經翻土也導致土壤再次汙染。這些土壤長期殘留輻射物質訊息,有待土壤專家持續探究。
海洋:核災後海洋輻射汙染隨著洋流遠及北美太平洋海岸,各國參與監測,底棲魚類及洄游性魚類曾被測出輻射物質;但最被關切的,仍是日本東北海岸魚種及溪流水產。隨著福島核電站內儲存廢水將在今年排放入海之議,再度引起各國關切或抗議。我國原能會雖有定期海洋輻射監測,但僅止於我國海域;對於日本近岸之海水輻射值與水產關係,需跨國合作監測與風險分析。
物種:核災區農漁產品,許多仍列非流通物種。依據衛福部網站「日本全國食品監測情形」報告,即使是可流通物種,近三年檢出件數,在五縣仍占總檢驗件數三點五%、其他地區為一點七%,不可不慎。這些易殘留輻射物質之高風險物種的原理與分布,應提供民眾瞭解,以供避開風險食品之依據。
國際管制:報載「全世界只剩台灣與中國尚未開放」是錯誤訊息。各國管制與其地理區位及食品喜好風險程度有關。鄰近日本的國家,管制程度較高,如韓國及港澳也都維持地區管制。歐盟、冰島、挪威、瑞士、英國、俄羅斯、印尼等都維持要求檢驗證明之管制。歐盟去年縮小驗證要求範圍也僅將「人工養殖蘑菇」刪除而已。
風險判讀:食藥署以委託研究的「一○九年度輸入食品風險評估報告」,宣稱「可忽略之風險」,是誤導。從報告摘要看出,該研究僅以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赴日取樣的三○一項食品數據及未開放福島進口前之日本進口食品數量,推估「會使孩童每年增加 ○.○○一七六二毫西弗暴露量、青少年每年增加 ○.○○二三○八毫西弗暴露量…」而稱為「可忽略之風險」。但該研究並未計算開放進口後遽增數量,風險數值豈不大增?
況且,平均數值雖小,風險並非均攤;對個體言,一旦未被海關抽驗到含輻射物質食品進入消費者,即可分布累積在人體各處軟組織,增加罹癌風險,是該個體承擔全部風險,對發育中兒童影響更劇。除官方數據,日本及國際民間公民科學家及環保團體亦有不同的在地監測及警示,更值得追蹤披露。
總之,福島食品放寬管制,絕對是不可忽視的食安風險。民眾宜了解原因並慎選。
獨裁政府 拿全民健康當賀禮
2022-02-10 00:34 聯合報 / 張凱鈞/社團法人文明人權協會理事長(新北市)
季青漫畫
虎年開工,蔡政府就宣布對福島核災區食品解禁;民國 107 年(二○一八)全民曾以反核食公投,七七九萬票表達了捍衛食安、全民拒絕核食之強大民意,但蔡政府卻無視公投之結論,強行要開放日本核食進口!
蔡英文又再次為全民展示,今日的蔡英文否定了昨日的蔡英文!選前山盟海誓,選後啥都不是!選前蔡英文曾強調絕不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今日卻同意瘦肉精豬肉進口;民進黨之前一直高呼說瘦肉精要零檢出,捍衛台灣食安,更要捍衛豬農們生計,今天卻又跟人民說,吃下肚沒問題。
政府要我們相忍為國,為了經濟利益和台美同盟,大家就要吞萊豬。原來保衛台灣還得靠全台灣人的胃,但讓步可以換到什麼?政府還是說不清楚。
每次政府就只會犧牲人民,之前讓人民用肺發電,要我們相忍空汙;然後是用胃保台,捍衛台美聯盟。如今政府又要開放日本核食進口,拿全國人民的健康當作賀禮,恭賀日本的新首相,維持台日友好。
新一波食安風暴再起,但這次的罪魁禍首不是食品大廠,而是民進黨政府。政府藉國際貿易名義,大開民主倒車。執政黨目中無人,罔顧人民的民意與健康!這就是全面執政的權力傲慢,蔡政府的獨裁,由此可見。
3重把關 修法阻核食進校園
2022-02-10 00:37 聯合報 / 盧宸緯/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新北市)
如何讓核食不進入校園是個課題。(圖為示意,與內文無關) 記者潘欣中/攝影
蔡政府總強力傳遞核能或核電的負面論述,並宣示要達成民國 114 年(二○二五)非核家園,日前卻突然宣布將開放來自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輸入,並試圖引用科學數據,說服民眾不必擔憂。政府對核能議題態度的斷然轉變,及選擇性科學論述,令人錯愕。
政府既決定開放核食輸入,小老百姓無力也無法改變,只能自尋對策。然而,依賴營養午餐的中小學生及幼兒園學童,對於食材並沒有選擇權。這群孩子正值發育成長期,他們的健康與權益該如何保障?筆者認為,應朝三方向進行。
首先,透過修法,直接阻斷核食進入中小學校園及幼兒園的機會。雖然教育部表示,中小學午餐依《學校衛生法》,將優先採用「三章一Q」認證的在地優良農產品,但事實上該法僅表述「優先」採用,並無強制效力,因此仍難以排除核食進入校園的機會。
應修正《學校衛生法》第廿三條及第廿三之三條文,明定學校膳食食材禁用福島等五縣生產製造的食品,業者在契約中也須載明未提供此五縣生產製造的食品。
其次,修法將幼兒園納入食材保障範圍。現行《學校衛生法》並未將幼兒園納入適用對象,幼兒園膳食問題僅被列入地方政府稽核訪視查察項目。建議修正《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將幼兒園食材納入《學校衛生法》規範,以免讓幼兒暴露於核食風險中。
第三,由中央專案補助,支應地方強化監控營養午餐食材所增加的人力及相關成本。營養午餐把關機制,為學校與廠商中央聯合稽查、地方全面監控、學校自主管理等三級機制。開放核食為中央政府決定,勢必加重地方政府監控負擔,其所衍生成本應由中央增加專案補助支應。孩子的健康,需要政府以最嚴格的標準來努力把關!
公共藝術 慎始才能長壽
2022-02-10 00:40 聯合報 / 呂清夫/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教授(台北市)
彰化市和平路與中華路口的「三角公園」裡的蓮花燈塔,被批為最醜公共建物,目前已拆除。 記者劉明岩/攝影
彰化三角公園的「蓮花座」公共藝術終於拆了,日治時代這裡為美化而形成有植栽的小綠地,因形似三角狀而被稱為三角公園。隨著交通發展,彰化市公所為因應龐大車流量而改建成圓環,但它不是公園,有三條馬路在此交會。當中這座被稱為史上最醜的公共藝術當年花了五百萬作成,近日居然像丟掉舊家具一樣地拆掉,而不是移到別的地方去,讓人覺得可惜又疑惑。當年如果不是藝術品,斷不會花那麼多錢。現在說拆就拆簡直暴殄天物,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當年沒有慎始,就不會有後來的善終。沒有慎始究竟是孰令致之?要不要追究?
近日和泰產險公司招標廣告採購案,由於使用的採購標準是依循該公司的母公司的那一套,而母公司卻是一家汽車公司,故使用汽車公司的標準去套用在產險的廣告上,簡直牛頭不對馬嘴,所以金管會認定嚴重違反公司治理,故裁罰一千多萬元!「蓮花座」公共藝術不但被民眾嫌醜,它的噴水池由於常噴到馬路上,常讓機車騎士在周圍摔倒。這是放錯地方的緣故,因為噴水池通常放在公園中或廣場裡,現在卻被套用在交通繁忙的圓環,簡直張冠李戴,那有不發生問題的?
日前文化部修訂的文獎條例雖有考量設置地點阻礙通行甚或安全疑慮,即不設置公共藝術,而把經費繳入基金。但問題是安全疑慮常非始料所及,除非評委事前特別細心或事後有追究機制,否則即難以防患未然。至於退場機制要審委開會決定本屬理當如此之事,但如木已成舟,恐怕只能將就。重要的還在於設法慎始,才不會有需要拆除或移置的問題。
人生短藝術長,哥本哈根的美人魚已經放了一○九年,紐約的自由女神屹立了一百卅六年,從未發生退場的問題,同時今後還長長久久可以看到。但是彰化的「蓮花座」只存了十五年就被拆光光。那麼,這個花大錢的「蓮花座」為何說拆就拆?這因為台灣公共藝術的去留無人在管,以致爛作品一堆,大家以為太爛丟掉就好,甚至有奇怪的不成文法說是五年就可以丟,藝術品是這樣處理的嗎?文化部啊,請出來講講話!
現在各級政府的招標都有「採購錯誤態樣」,公共工程會還統一發布各種必須被糾正的態樣,我雖然曾是工程會的委員,可惜碰到藝文採購就沒看到工程會出面,其「錯誤行為態樣」一覽表(民國 109 年(二○二○年))總共列了十三項,其第十二項的履約程序中提到:「補助(藝文採購除外)或委託機關未盡到監督法人或團體依採購法辦理之責任」必須追究,這是所有「錯誤行為態樣」中唯一提到藝文採購,然其本身卻置身度外,那藝文界要誰來監督呢?
其第十一項「可能有圍標之嫌」更沒提到藝文採購。民國 104 年(二○一五年)屏東發生圍標廿一件公共藝術工程事件,圍標者獲利逾一千五百萬,前屏教大林姓教授被起訴,處有期徒刑一年半。全案看不到公共工程會插手,也看不到文化部問罪,只看到屏東地檢署站出來做一般刑案的裁處,同案評審委員多人都被列為共犯。
文化部啊,是否也要整理一套公共藝術標案的「錯誤行為態樣」?這樣公共藝術才能長長久久!
留才救高教 修復大學教授退休年金
2022-02-10 00:45 聯合報 / 吳連賞/高雄師範大學校長(高雄市)
教育部。 (聯合報系資料庫)
大學是世界上最美的有機體,梅貽琦校長曾說「大學非有大樓之謂也,乃因有大師之謂也」。在知識經濟時代,也是發展知識、創造知識和生產知識很重要的場域。可是退休金改革以來,大學教授是最嚴重受災戶,如以平均減幅看,以教授最高薪點七七○計算,減幅約二至三萬餘元,扣減幅度高達卅七%,是軍公警教四族群中被砍得最凶,晚景最最淒涼的。
年金改革至少造成三個嚴重負面衝擊:其一,大學是社會最重要有機體,也是知識創造的核心,更是社會最重要的流動資產,如果沒有很好的養成機制來留住並引進優秀人才進入大學,來協助培養學生面對世界的競爭力,將會嚴重影響國家社會發展。
其次,大學教師養成期較長,須修完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發能量發表才能取得正式教職,通常初任助理教授已屆卅五歲以上,服務年資絕對難和廿多歲即入行的中小學教師及軍警公教人員相比,退休金所得替代率更低,而平均砍幅卻最大,目前大學校園中瀰漫一股晚景淒涼的感慨!真的是情何以堪?
其三,退休金改革及大學法修法可延退,已造成新一波公立大學教授延退潮。據統計一○七年改革前國立大學一年退休約一千一百位,目前每年只六百位退休,阻斷年輕教師升遷機會,也讓年輕優秀人才進不來,大學教職人才產生斷層,導致社會流動更差,大學教師士氣低落。教授延退的投票更造成年輕教授與資深教授對立,人才流失的結果也使大學知識創新發展受阻,其影響至深且鉅。
「大學之所在,乃民心之所在」,希望政府重視此問題。依據人事總處公布的數據估算,四十年資所得替代率是七十七點五%,每年減一點五%,十一年後只剩七點一萬元;年資卅年的所得替代率是六十七點五%,第十一年只剩五點九萬元;年資廿年的所得替代率是五十二點五%,十一年後可能只剩下四點二萬元;如果只有十五年年資,替代率只有四十五%,十一年後每月只能領三點四萬元!
以這樣的退休金是很難留住人才的,而且大學教師年資能有四十年的幾乎是鳳毛麟角,多數只有十五至廿年資就屆齡退休了。因此呼籲政府應該制訂特別條例來修復或修補大學教師退休年金;或是不以本俸乘以二計算退休金,而以本俸加學術研究費重新換算;或是將退休所得替代率提高到八成或八成五比較合理。
台灣的大學教授薪資待遇遠低於美國、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如果以上述建議來估算,修復公立大學教授的退休金一年只要卅億元,相對於全國教育人員退撫基金現有六千億元,應該綽綽有餘。而這卅億元的投入將大大有助於留住大學人才並提振大學教師士氣,同時有效提升高教競爭力,如此則大學幸甚!社會幸甚!
「茶金」掀客家文化熱 更勝客庄券
2022-02-10 00:41 聯合報 / 余宗龍/中興大學教授兼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台北市)
郭子乾(左起)、夏靖庭、連俞涵,在「茶金」中飾演祖孫三代。圖/公視提供
年假期間,全民不忘防疫,許多民眾選擇待在家追劇。以客語為主的時代生活劇《茶金》,成為近期引人注目的台劇之一。
該劇以民國 39 年(一九五○年)代台茶出口四十多國的黃金歲月為背景,雜揉新竹北埔真實人物和事件,描述富商千金如何發揮客家人的頑強拚搏、勤勞務實,以重振家業的歷程。
這幾年在政府與地方的努力下,已有許多民眾到浪漫台三線發掘認識客家的歷史、人文,相信在這齣高收視率的戲劇傳播下,對行銷客家傳統文化應可達到推波助瀾的效果。
從資源投入效益分析,《茶金》獲政府補助,掀起熱烈討論有目共睹,漣漪效應令人期待。客委會為振興受新冠疫情衝擊的客庄社區經濟,發放兩次「客庄券」專案,預算總金額超過三億元;相較於戲劇的滲透力及民眾對故事的連結性,「客庄券」或可短暫刺激客庄消費動能,但持續性仍有待評估。《茶金》則可以讓客家文化更深植民心,促進客庄的深度休閒與觀光旅遊產業。
這非毫無依據。好萊塢電影不乏以歷史事件或真實案例改編,深獲好評;讓觀眾身臨其境,跟著劇情抽絲剝繭,達到娛樂和教育的意義。蔚為風潮的韓劇則帶動韓語學習、韓系美妝、服飾、觀光及餐飲文化。因此,政府應把握這股熱潮,專注推廣屬於台灣近代地方發展史的故事。例如:台灣企業在商場上的重要挑戰與轉折,使民眾欣賞多元的國際跟國內交錯的歷史場景,重溫時代背景下領導者的決策判斷,讓國人更認識台灣這塊土地上所發生過的點點滴滴,鑑古知今,學習處世的智慧!
當然,也不妨利用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概念,利用網路聆聽民眾想法、洞察影迷想知道的歷史故事、甚至是票選適合的演員,亦可創造話題,未演先轟動。
最後,《茶金》由原先不會講客家話的郭子乾擔綱,他的精湛演出讓我們學習到「戲棚下站久不是等待,而是儲備實力、伺機而動」;他不是傻傻在棚下等待機會,而是在圈內參與各類演出機會,持續努力和用心投入,才能集大成把歷史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在新年伊始,提供我們正向思考、翻轉人生的最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