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物價驚驚漲 政府束手無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中共應知:刪去兩蔣與馬,誰是國民黨?
◆  聯合報黑白集/小學生備戰學習履歷
◆  經濟日報社論/物價驚驚漲 政府束手無策







經濟日報社論/物價驚驚漲 政府束手無策


2022-02-19 03:35  經濟日報 /   社論
主計總處發布今年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不只雞蛋,連水果、沙拉油、麵包、米等食品都漲很大。記者葉信菉/攝影



今年春節並不平靜,除了疫情持續,國人最有感的應該是年節商品幾乎沒有一樣是沒有漲價的。其中,最令家庭主婦感到痛苦的就是高漲的蛋價。其實去年以來,不但蛋價與物價普遍上揚,房價同樣大幅上漲,令許多無殼蝸牛望屋興嘆。不論是小到雞蛋或是大到房屋,都是民生重要商品,價格大漲當然會嚴重影響支出與日常生活。

先來看最近的雞蛋荒和昂貴的蛋價是怎麼回事。早在去年1月初,台灣發生雞隻禽流感,政府要求民間撲殺了8萬多隻,但政府為了社會穩定選擇隱瞞疫情。然後,去年4月時蛋價下跌同時國際穀物價格上揚帶動國內飼料價格大漲蛋農不敷成本的情況下,大量減少飼養蛋雞。到了10月,蛋價開始回漲,政府不希望看到蛋價上漲,於是要求凍漲蛋價,高漲的飼料價格卻未下降,結果造成蛋農進一步淘汰蛋雞,導致每日缺蛋約100萬到300萬個。到今年年初,因為天氣變冷,雞隻下蛋更少,進一步造成雞蛋的供應不足。

為了解決雞蛋的不足,政府說會南蛋北送。其實台灣的雞蛋一直都是南蛋北送,政府的說法只是口惠而不實。現在又說要緊急進口,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年假都過完了,許多地方買蛋還是要大排長龍,蛋價依然居高不下,表示嚴重供不應求

其實在大數據時代,全台灣養了多少蛋雞、每天會下多少雞蛋,或是因撲殺了多少隻雞而減產多少雞蛋,數據應該都很容易取得。另外,每天國人要消費多少蛋,企業生產需要用到多少蛋,同樣可以估算出來;意即雞蛋市場上的供需資料是很容易掌握的,因此當國內飼養的蛋雞減少、供給可能不足時,政府應該可以事前掌握加速進口雞蛋,以補足國內供給的不足。這原是一件非常簡單的工作,為什麼農委會無法掌握?

通膨是另外一個受到國人關注的問題。自從去年4月以來,國際原物料價格大幅上升,推升全球各國的物價,我國也無法避免。依主計總處資料顯示,去年我國全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1.96%,但是如果從去年4月統計到今年1月,近十個月 CPI 的漲幅則高達2.43%。美國更嚴重,去年全年漲幅達到4.58%,過去這兩個月更是超過7%這是過去40年不曾見過高通膨水準美國全球經濟最大需求者,美國的通膨一定會推升國際原物料價格,從而帶動全球性的通膨。

接下來美國聯準會可能會加速升息的速度抑制日益惡化通膨,我國央行是否也應該加速行動呢?至今已有20多個國家升息,卻還未見我們的央行有何動靜。政府一再強調說 CPI 上升不到2%,只是溫和的上升。但是,CPI 是綜合計算所有商品價格漲幅的結果,如果只看每天需要購買的食物和日常用品,相信人們對於物價上漲的感受絕對超過2%。

同樣的,過去兩年房價也不斷地創高。以代表預售屋國泰房價指數來看,從民國 105 年(2016年)到現在漲幅度已經超過50%,漲幅驚人;再來看代表一般性房價指數中的「清華安富房價指數」,過去兩年房價也上漲了9.43%,又以台南和台中的漲幅超過15%最多。因為房屋是資產,一般不被計算在主計總處的 CPI 裡面,但房價上漲一定會對家庭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長期而言,房價上漲會推動房租上漲堆高企業和商家成本進一步推升物價

總而言之,今年來蛋價、物價與房價百貨齊漲,唯有薪資不漲。不幸的是,百貨齊漲的現象不是過年才出現,早在去年下半年物價飛漲的情況就已經日益嚴重,政府至今卻還在粉飾太平,拿不出一個有效的抑制措施














聯合報黑白集/小學生備戰學習履歷


2022-02-19 03:35  聯合報 /   黑白集
不想輸在起跑點 私立國中招生若改採國小在校成績和多元表現,不少家長憂心,小學生壓力只有更大,沒有最大。記者胡經周/攝影



教育部表態支持立委修法禁止私立國中採取考試招生,各地私校仍在觀望,台中市私校則決定明年停辦「小聯考」,改採多元入學。但這紙禁令能遏止補習亂象,或者只讓「多錢入學」向下延伸到國小?

補習文化來自升學主義升學制度不確定性則讓許多家長無所適從,於是寧花大錢讓孩子擠進私校;什麼考招改革、什麼多元入學,都由私校一條龍」打理搞定。

每年二、三月私立國中入學考季補習班則在前一年的十一、十二月開設專班,為小六生密集特訓。許多小學生更在小三、小四就被送進補習班提前填鴨備戰。這種風氣在中部地區尤盛,每年補習班都以遊覽車大陣仗送小學生到私校應試,蔚為奇觀

歷年多少教育部長誓言消滅補習班,但任何教改新措施都只帶來補習班的野蠻生長學生校外學習支出逐年升高,一○九年國中生平均一年要花七點一萬元,而小學生在一○八年更已花到七點四萬元,大部分是用在學科補習。這對家長和學生都是沉重的壓力。

兩岸有類似的升學壓力補習文化。中國大陸去年「雙減政策推倒了一堆補習巨鱷但地下補習大爆發台灣私中改採多元入學多元補習將應運而生。私校「小聯考」亂象誠應遏止,但難道要叫小學生開始備戰學習歷程履歷











聯合報社論/中共應知:刪去兩蔣與馬,誰是國民黨?


2022-02-19 03:35  聯合報 /   社論
大陸官媒點名國民黨籍立委林為洲(左起)、陳以信為表面支持一個中國的「暗獨」,林為洲、陳以信均強調支持中華民國,以此為自己喊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自去年習近平在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提到「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後,中共對台總體方略與政策走向備受關注,各種涉台言論也常引起討論。最近《人民政協報》點名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林為洲為「暗獨」,尤令人側目。該文激起波瀾後已撤下,並不代表中共真正立場,但凸顯了國民黨處境之艱難,同時顯示習近平對台總體方略仍常受雷達雜訊」般的干擾

大陸的政治協商會議,是重要的統戰組織,也是社會主義民主中「協商民主」的主要管道,而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更是中共中央對台小組副組長。習近平倡議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其中的民主協商也少不了政協角色政協機關報人民政協報》有此言論,不論是探測風向釋放訊息,或是局部反映大陸內部意見,都對兩岸關係與國共互動造成陰影。

遭點名的陳以信和林為洲均以「支持中華民國」回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更批該文「跋扈獨斷、戰狼嘴臉」。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政協報》主編表示,「暗獨」說並未與國台辦事先溝通,但是受到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文章啟發被外界視為習近平涉台智囊汪毅夫去年十二月發表文章,指國民黨頑固派民進黨反動派都是阻礙統一主要敵對力量。這是「暗獨」說磨刀揮向國民黨的源頭。

習近平愛借用毛澤東的辯證法,堅持「一分為二」看問題,多個角度想事情;「國民黨頑固派」與「暗獨」之說,製造國共裂痕,拉大兩岸距離,恐怕已走入認識上的嚴重誤區,犯了毛澤東所說「一刀切」的形式主義錯誤。尤其值得關切的是,台灣政情瞬息萬變政治版圖挪移無常藍綠白紅捭闔縱橫中共隔海霧裡看花,各方能否相互節制並且避免誤判,更是重要課題。

國共兩黨都是為了中國現代化應運而生的歷史產物,但國民黨自內戰失利,其後又失去聯合國席位,即被迫淡出了中國的歷史舞台。當美國與北京建交,國民黨與中華民國,就連軍政上的實質支撐皆告瓦解。在不斷的危疑震撼中,國民黨仍奉孫中山為總理,守護中華民國,黨名也依舊舉著「中國」二字。北京的謀士與筆陣不假思索將國民黨與民進黨胡亂一鍋炒實已陷入思維迷障

台獨的發展有歷史與政治因素,但中共長期壓制中華民國更大量製造了台獨。不談民主與人權造成的兩岸人民心靈距離;當中共壓制「一中各表」,就迫使國民黨連「九二共識」都喊得有些尷尬;當共軍機艦天天繞台威嚇,國民黨怎麼敢忽視美國的挺台力量;如果連馬英九解釋他終極統一目標並無時間表,也被拿來佐證國民黨頑固派民進黨反動派並無差別,這種「打擊一大片」的做法才教人驚愕。而批評國民黨頑固派,卻從兩蔣一路數落到馬英九,但試問刪去了蔣介石、蔣經國與馬英九,誰是國民黨?

國共鬥爭百年來的歷史常態也是一場悲劇;但自連戰與胡錦濤打破六十年僵局簽署連胡公報,國共即再次走入合作的歷史階段。馬英九與習近平更共同創造兩岸分治以來雙方最高領導人會晤的歷史性突破。如今國民黨正面臨政治衝擊,遲遲走不出路線爭議論述困境,這是「頑固派」和「暗獨」說提出的警示;但國民黨的生存與命運仍將由台灣的選民決定。至於習近平即將寫入二十大的對台「總體方略」,不論提出多少關鍵詞,最重要的都是摒除各類雜訊」後的兩岸心靈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