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寫程式不是高薪工作的可靠門票

◆  單極式微 框架內的大國博弈
◆  俄烏止爭 或循古巴模式
◆  尊嚴安養餘命 金錢非萬能
◆  孤獨老不斷鏈 要有好厝邊
◆  文化傳承 除記錄更需產生意義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寫程式不是高薪工作的可靠門票
◆  高齡友善都市 應即著手規畫
◆  長者要的不多 是份安全感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寫程式不是高薪工作的可靠門票


2022-02-19 03:43  聯合報 /   張瑞雄(作者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
有網友表示,發現有錢人流行讓小孩學寫程式。圖/ingimage



二○一六年,歐巴馬總統公布「人人享有計算機科學計畫」,重點之一就是教國中小學生學習寫程式。過去焦慮的父母、教育工作者和政經界人士都認為,教孩子寫程式是讓他們為「明天的勞動力」準備的必經之路,誰知人工智慧進步,讓這觀念變得待商榷。
這似乎違反直覺。畢竟人工智慧也是軟體,還是得有人寫軟體,對吧?但是深層一想,我們只需要一個會寫其他軟體的人工智慧系統即可。

去年微軟與OpenAI(一個非營利的人工智慧研究組織,目的是促進和發展友好的人工智慧,使人類整體受益)合作,為微軟的軟體原始碼代管服務平台GitHub新增一個名為「Copilot」功能,該功能可以自動建議程式下一個行指令該怎麼寫,或完成人類寫到一半的指令。雖然這類似編輯軟體中自動完成單字的功能,還不會取代寫程式人員,但預示即將發生的事情。

還記得二○一六年打敗人類圍棋高手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式AlphaGo嗎?發展AlphaGo的這家公司最近推出了AlphaCode,Go是下圍棋,Code當然就是會寫程式的人工智慧軟體。你可以簡單地給AlphaCode一個問題來解決,使用正常的自然語言來描述問題,AlphaCode將產生程式來解決該問題。這家公司使用一個平台的十個最近的程式設計比賽問題來測試,AlphaCode的得分約為百分之五十四,處於所有參賽者的中位數,儘管仍遠低於最佳人類競爭對手水準,但已可說達到堪用程度。

像AlphaCode這樣的系統可能預警著對大量人類程式設計師的需求結束的開始,用AlphaCode來寫程式的成本,可能遠低於人類成本,這就是人工智慧本質,在維持工作水準下節省人力。後續幾代AlphaCode可能會愈變愈好,經濟效益更大。

這並不是說教學生寫程式沒有用處,寫程式可以學習批判性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和創造力的培養,並有助於數學等領域的學習。但是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應再認為寫程式即是高薪工作的可靠門票。

人工智慧對工作的影響是真實的,取代人類的時間或久或近,但從長遠看,各行各業的工作機會將大大減少,包括許多白領階級,例如律師、會計師和程式設計師等,過去這些職業曾被視為通向至少中產階級的保證途徑。

真正為明天勞動力做好準備,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應專注於孩子學習人工智慧時,仍然難以掌握的人類特質,這些特質包括,批判性思維和人類獨有的情商、人情味和創造力等。












單極式微 框架內的大國博弈


2022-02-19 03:50  聯合報 /   胡逢瑛/元智大學助理教授(桃園市)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因打壓國內反對派而遭到國際孤立,與俄國越走越近。圖為盧卡申科(左)與普亭去年在黑海岸邊一起搭船出遊。路透



十八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訪問莫斯科,這是在俄白聯盟進行聯合軍演及俄烏局勢升級背景下發生,顯示白俄與烏克蘭對俄羅斯總統普亭希望建立的大歐洲共同市場而言,具有地緣戰略的樞紐角色。但對普亭來說,除非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願意談烏東頓巴斯地區問題、並落實明斯克協議,俄烏才有可能和解,這條路仍崎嶇不平。

普亭堅持落實明斯克協議,因為這是烏克蘭二○一四年內戰起始點的協調文件。普亭一直強調烏克蘭前途應由全體烏克蘭人民決定,不能靠政變解決內部國家路線與民族矛盾問題。明斯克協議的基礎在此,破壞了協議文件等於承認政變結果。該協議至少反映幾個訴求:保持烏克蘭領土完整,賦予盧甘斯克與頓內次克永久自主區的法律地位,外國武裝撤出烏克蘭,保持俄語自主權,確保俄烏邊境貿易合作順暢。

對俄羅斯而言,一攬子《明斯克協議》由三份文件組成,包含了二○一四年九月五日的第一次議定書、一五年二月十二日簽署的第二次協議,與俄烏德法領導人組織四方諾曼底協商機制的聯合聲明,代表一個歐洲自行解決矛盾的多邊機制。基輔政變始於二○一三年十一月廿一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政府終止與歐洲簽署自貿區協議,莫斯科一直堅持從四方協商機制原點,開始談俄烏歐三方未來可能的共同自貿區協議。倘若把俄羅斯摒除在外,等於藉由烏克蘭的地緣角色強行占領俄國市場;如同利用烏克蘭安全危機進駐北約一樣,箝制俄羅斯聽命。如此,俄羅斯將在歐洲矛盾的衝突中寸步難行。

拜登去年六月和普亭基本確認了美俄「戰略穩定」的交往共識,雙方需在核戰略保持平衡的基礎上,持續進行防止進攻性武器部署規範的磋商。今年初,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聯合聲明,再次確定今後將是以安理會為核心的多極體系面貌,以達到「鬥而不破」、在框架內進行大國競合關係的博弈政治。

去年十二月底,俄羅斯外交部決定以要求北約書面保證不東擴到前蘇聯領土,進行美俄談判。基本上,美俄、北約和歐安理事會今年初啟動進入一個外交談判輔以軍力展現的戰略競爭軌道。在北京冬奧期間,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普亭與中亞五國領導人也先後聯合聲明,確認中俄與中亞五國三方在大歐亞聯盟板塊的多邊關係。

美國退出阿富汗後,代表單極體系式微,美俄在烏克蘭地緣角力已成為影響全球政經市場關鍵因素,這卻是在美國輿論戰下產生的效應。澤倫斯基則表示,無論俄羅斯入侵與否,烏克蘭已是最大的受害者。














俄烏止爭 或循古巴模式


2022-02-19 03:50  聯合報 /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
俄國國防部十五日公布照片,顯示俄軍戰車結束演習後,自烏克蘭邊境準備返回駐地。(美聯社)



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的緊張情勢,並未因俄國宣布「演習」結束,而有趨緩跡象,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和白宮高階官員皆出面駁斥;美國總統拜登更說,這幾天俄國會製造事端,藉機出兵烏國。俄烏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俄國的國家安全受到直接武力威脅,如同一甲子前古巴飛彈危機威脅美國般。正如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一九六二年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以反制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彈道飛彈。如此一來,美蘇的國土安全都陷入飛彈攻擊威脅,導致美蘇兩國相互叫陣,全球都擔心核子大戰一觸即發。最後,在美蘇雙方最高領導人透過各種聯繫方式談判。最終,美國同意撤除部署在土耳其和義大利飛彈,並承諾不會入侵古巴情況下,蘇聯撤走部署在古巴飛彈,危機宣告結束。這是美蘇兩強在冷戰時期,最接近直接熱戰時刻,但在雙方都認知到開戰的殘酷後果,終能和平落幕。

冷戰時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負擔起嚇阻蘇聯對歐洲安全威脅的責任。蘇聯解體後,北約東擴,逐步逼近俄國的安全區,蘇聯前總書記戈巴契夫,多次譴責美國失信於北約不東擴承諾,烏國欲加入北約正是觸怒俄國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一旦烏國加入北約,代表美軍站在俄家門口,直接威脅,如同當年古巴危機蘇聯的作法,這也是為什麼俄國總統普亭之前會喊出再到古巴等國駐軍原因。

歐盟是最不希望俄烏開戰的組織,所以德、法總統積極奔走調停。川普執政時期,美歐間出現不少嫌隙,拜登就任以來對歐洲的外交無明顯建樹,一旦俄烏不幸開戰,戰場在歐陸,受害的是歐洲國家,這是歐盟不樂見的。反觀美國本土不會受到波及,普亭正好利用隔岸觀火的心理,讓歐洲國家自己處理歐洲的事務,降低美國在此危機的著力點,確保俄國的國家安全。

其次,普亭重德輕法的原因在於,德國是歐洲大國,北溪二號天然氣的主要使用國,境內有美軍駐歐最大的基地,只要與德國交好,提升德國的尊榮感,某種程度可牽制美國,所以解決俄烏危機的面子,當然要給德國總理蕭茲。

蕭茲在訪問烏、俄後,獲得前者承諾會討論烏東頓巴斯地區的法律定位,無意進攻頓巴斯和克里米亞,暫停加入北約;後者也以演習結束為由示好。表面上是蕭茲穿梭外交的功勞,實際上是普亭策略運用的成功。

今日烏國角色就如同當年的古巴一樣,如今,俄國將美國副館長驅逐出境,俄烏危機已進入外交解決層次,其結果極有可能是古巴危機復刻版。















尊嚴安養餘命 金錢非萬能


2022-02-19 03:44  聯合報 /   劉愛玲/居服員(台中市)
台灣去年進入人口負成長,國發會預期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銀髮族的退休生活財務規劃更顯得重要。本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日前報導,全台高齡化,台北市更已邁入超高齡社會,面臨的問題殊值重視。身為居服員又為熟齡的筆者,感觸特別深刻。雖說世事難料,計畫趕不上變化,如能及早未雨綢繆,才不至措手不及,徬徨不安。現分享案例供借鑒:

一對老老相顧夫妻,先生發病前經營公司有聲有色,孰料無預警腦腫瘤,人生瞬間風雲變色,吃喝拉撒、就醫復健等全由老妻照護。先生一時無法接受,心情沮喪與身體失能性格丕變,常對老妻惡言相向,甚至一度尋死。透天厝一樓沒房間、浴室和廚房,先生廿四小時以沙發為伍,洗澡全靠老妻從二樓提熱水下來,克難盥洗。先生對復健很消極,直至申請長照,在居服員鼓勵下,先生才半強迫地認真復健。

另位獨居長者自年輕開始投資房產有成,雖然經濟無虞,但性格強勢稍不順心就將家人鬧得寢食難安,兒孫個個避而遠之。後來雖請看護,總是疑心看護偷其財物,最後紛紛求去。在低溫寒冬,有時於冰冷地板上一躺幾個小時或半天,臉色發白亦無人幫忙攙扶,待兒子送餐才解除警報。日復一日直至完全臥床,只得被迫送往養護機構。

如今想住機構也並非只要繳費就可入住。由於床位有限,環境好一點的必須提前預約;環境普通的也要先等到床位。

由此可見,社會一旦邁入超高齡,金錢並非萬能,沒有健康更是萬萬不能!平時沒有與家人的互動連結,沒有積極累積健康存摺,有錢不一定有好的生活品質。如何讓長者有尊嚴地安養餘命,此為政府部門與國人自己不得不省思的國安問題。















孤獨老不斷鏈 要有好厝邊


2022-02-19 03:43  聯合報 /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
台北市一月底正式成為六都中第一個超高齡直轄市,五位市民就有一人超過六十五歲,逾20%。記者潘俊宏/攝影



台北市成為第一個超高齡直轄市,想棶令人心驚。老化都市,獨居長者,孤獨老似乎成常態,如何讓孤獨不斷鏈,讓老化安全有品質,需要建立良好的厝邊關係,及加強社會連結。

六十多歲女性友人獨自照顧八十多歲坐輪椅媽媽,一周兩次帶她洗腎;回家後,因舊公寓沒有電梯,大哥會到樓下背媽媽到二樓住家。有次回家,大哥剛好外出,女兒無力背老母上樓,在樓下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等到大哥回來。期間鄰居進進出出,沒人幫忙。友人感慨,都市人真冷漠,但事後反省,平常生活在自己小圈子裡,沒和鄰居互動,以致遇到需要幫忙,竟無人伸手。

等公車時,見一對阿公阿嬤從騎樓走來,兩人都行動不方便,需倚靠拐杖。阿公情況稍好些,他緊緊牽著阿嬤的手,阿嬤踩著細碎步伐亦步亦趨。望著阿公阿嬤逐漸消失背影,不禁想,高齡化社會,許多子女自顧不暇,也不是每對夫妻都能相伴到老。

當有一天,牽你的那雙手鬆開了,相依偎的身影拆散了,只剩孤單的腳步,是否還能老得優雅老得健康有尊嚴?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只有建立良好厝邊關係,強化社會連結,才能好好孤獨,安全孤獨。

超高齡化社會,社區必須有更多關懷和服務,也需要更多人願意投入關懷老人服務。超高齡社會,願孤獨不斷鏈。












文化傳承 除記錄更需產生意義


2022-02-19 03:43  聯合報 /   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高雄市)
總統蔡英文、文化部長李永得今出席「2022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文化生活節」,在策展人蕭宇辰(左1)導覽下參觀「客家電視台」攤位。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響應聯合國世界母語日辦的「咿呀說:國家語言文化生活節」昨天開幕,總統蔡英文應邀出席致詞;總統表示,要讓母語走入家庭與社區中,只有創造最生活化的母語環境,讓下一代在生活中學習母語。文化部此一活動是希望提供各類族群一個適合使用母語的友善環境,促進多元文化交流與理解。

日前參與會議,一個有意思的計畫團隊做報告,計畫主題是「唱VUVU(排灣族語:爺爺奶奶)的歌」,主要目的是採集原住民部落歌謠,好好記錄傳承將來。過程中,特別播放採集由原住民長輩唱出的歌曲,我雖聽不懂歌詞,但那美好低沉歌聲,讓現場充滿動人氛圍。

透過音樂達到跨世代文化認同,是不分民族都有現象,以時入中年的我來說,每當聽見久遠前電視劇「包青天」主題曲,腦中立刻浮現小時候在阿嬤家吃晚飯,家人總是邊吃飯、邊配包青天判案畫面。這個主題曲,對我而言特別有意義,總能連結到生命歷程中一段特殊時光。

相信每個人生命中都有類似經驗,例如每到耶誕節,都會聽見商店播放耶誕歌曲,不少人學生時期校內合唱活動,往往也會應景選擇耶誕歌曲,因此成年後,甚至步入中壯年,聽到耶誕歌曲時往往會聯想到過往快樂回憶。

這樣想來,音樂確是文化傳承中重要因素,只是這並不是光靠音樂本身能達到的。

比如我兒子曾興奮地與我分享一首時下流行歌曲,我聽了後沒被打動,只好問他哪裡聽到這首歌,他解釋是他所熱愛某部網劇主題曲。這下我懂了,原因不是歌曲本身好不好聽,而是這首歌曲會讓兒子聯想起他熱愛電視劇內容,對沒有看過劇的我來說,就只是一首歌而已。

回到文化採集計畫本身討論,如果目的是希望保存前人文化、促進後人對文化認同,那就不能只記錄文化表面呈現方式,要真正打動人心,就要更進一步採集內在文化意義。換句話說,不只是記錄音樂歌詞和旋律,更要記錄歌曲在傳唱過程中產生的故事。

故事容易激發聯想、打動人心,特別對孩童來說,有莫大吸引力,邊聽邊想像自己是主角、生活在故事情境中,那就更容易達到文化傳承效果。

所以若聽原住民音樂時,若可聯想到原住民耆老帶著年輕人圍坐說故事和唱歌,這樣的畫面定能幫助孩子感受到音樂的動人,也認知自己屬於故事的民族。

我相信,文化保存,並不只是被記錄下來後就束之高閣。真正文化傳承,要記錄、更要有推動力,因此讓文化現象回歸生活中、產生生命意義,這應該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高齡友善都市 應即著手規畫


2022-02-19 03:43  聯合報 /   張耀仁/嘉義市都發處前處長、文化大學兼任副教授(台北市)
台北市一月底成為六都第一個超高齡直轄市。記者潘俊宏/攝影


報載,台北市正式成為首個超高齡直轄市,五位市民就有一人超過六十五歲,逾百分之廿。然而,在都市化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可預期未來此高齡趨勢必更加劇,屆時在城市狀況不斷提升進程中,如何考量高齡者生活模式,使能符合高齡者需求,營造高齡友善都市環境,勢必成為值得探索的重要議題。

如從高齡者旅運行為發現,其從事各項活動時(如參與宗教聚會、定期就醫、傳統市場消費等),皆需仰賴交通工具。大眾運輸有益於高齡化城市環境改善,進而改善老年人弱勢問題,最後提供更多公民參與就業機會,進而呼應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將成為因應高齡議題的有效策略之一。

台灣在都市化高度發展下,於二○二○年大眾運輸使用市占率達百分之十六,且逐年增加,尤其在人口集中且高度都市化的台北都會區,大眾運輸使用意願更高;直言之,搭乘大眾運輸的老年人口比例也隨之攀升。因此,在高齡進程急速驅使下,屆時將無法因應高齡社會造成的乘客結構改變、居住型態改變、都市環境變化等。

改善環境最佳方法,即為深入了解使用者行為,並透過討論背後代表的意義,來進行整體環境調整與改善,使其能更加符合使用需求。有鑒於此,替高齡人口推出可代替汽車駕駛的交通方式為當務之急,亦可作為我國高齡友善城市規畫的借鏡。

大眾運輸環境,必須以高齡者需求為導向,提供足夠運輸設施滿足未來運輸的需求,且以高齡者身心機能特性與運輸障礙所反應的現象,即發生所需交通行為後產生對於運輸需求的特性。因此,如何達到滿足高齡者以大眾運輸系統旅行的基本需要,被視為都市公共運輸系統的發展目標之一。基於以上論述,都市規畫研究應即刻著手:

建構高齡友善且具包容性的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模式:以台灣TOD不同型態與高齡化現象,尤其大台北地區都市環境與高齡者為重,以永續性、可及性、友善性、適居性與安全性等評估指標,反應到居住與運輸設計中,以供發展高齡友善具包容性都市環境。

持續以應用建立的評估指標,以高齡者需求系統為導向,分析對社會各項影響情況,以此了解高齡者於環境中的各項影響因素。在資源有限情況下,針對各都會區捷運場站既有環境進行強弱分級,完成評估之優先順序,與車站所服務居住環境高齡人口密集度,提出改善策略及可因應的措施。














長者要的不多 是份安全感


2022-02-19 03:43  聯合報 /   鍾亮恩/退休教師(高雄市)
台灣離高齡化社會不遠,到了114年時恐將正式走入「超高齡社會」。示意圖。 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居住的高雄市也不遑多讓。我年紀超過七十,退休多年,因此特別注意退休生活,去年填寫聯合報「退休準備指標」得到七十一分,屬於「安老族」,勉強可以過個安穩的退休生活,但有潛在風險。為何有這種分數,是年輕時勇於投資自己,有固定安穩工作,退休後也能落實活到老學到老,且每天固定運動。

今年,懷著一顆好奇和謹慎的心情填寫「二○二一退休力」大調查,僅得四十六分,低於平均分數甚多,覺得惶恐。追究原因是社會氛圍政治對立疫情嚴峻,讓我卻步不想參與人與人互動,還有擔心退休金逐年遞減和通膨壓力,怕年紀越大財力無法負擔,世事多變,以後會怎樣,不敢想像,其實老人要的不多,要的是份安全感。

本來心想有個快樂的退休生活,萬萬沒有料到在年輕人與老人對立的社會氛圍推波助瀾下,年金改革制度砍了不少老人退休金,何況是已經退休的老人。既然制度已形成,也只好接受,以免被人譏笑領的殘羹剩飯,是人家的山珍海味,要滿足。所以,老人要自我充實,多運動,不要成為家庭社會負擔,才不會辜負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