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兩岸關係看「事件」 更看「趨勢」\星期透視/共軍演習常態化 台海風雲難息

◆  美台交往新則 一石二鳥
◆  拜登大撒幣 能刺激經濟復甦嗎
◆  當資源班孩子考上技術證照…
◆  大屋頂下/兩岸弔詭 目的論下降 過程論上升
◆  星期透視/共軍演習常態化 台海風雲難息
◆  名家縱論/兩岸關係看「事件」 更看「趨勢」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兩岸關係看「事件」 更看「趨勢」


2021-04-11 03:55  聯合報 /   蘇起(台北論壇董事長)


或許因為台灣民主化後,政治人物及輿論習慣每天被眼皮底下的新聞事件牽著走。也或許因為近卅年的兩岸危機都由北京所謂的「重大事變」觸發,如民國 84 年(一九九五年)李登輝訪美、民國 88 年(九九年)「兩國論」、民國 91 年(二○○二年)「一邊一國」等,所以蔡總統上任迄今沒有「重大事變」,兩岸相安無事,許多人就以為這樣的安定日子可以無限期過下去。

事實上,大國最看重的從來不是「事件」,而是「趨勢」。惡鬥中的美國兩黨能夠一致支持對中「競爭」,看的不是北京個別作為,而是恐懼美國即將失去世局主導權的大趨勢。同理,大陸現在看台灣也不是只看個別事件,而是更重視台灣可能脫離中國的大趨勢。但美中兩強扭轉不利趨勢的方式卻截然不同。美國三權分立,重大政策必須公開透明,通知國會。但中央集權的北京常藉奇襲達到戰略目的,被奇襲者事前渾然不知。

過去三次台海危機都是如此。第一次始於民國 43 年(一九五四年)九月的炮轟金門,終於民國 44 年(五五年)初解放軍奪取浙江外海的 - 江山島大陳島。危機爆發前,美國捐贈大批先進戰機給台灣,商討締結協防條約。台灣積極爭取加入以圍堵中共為目的的東南亞公約。越南正式分裂為南北越。中共擔心兩岸隔海分治將固定化,乃甘冒美國核武報復風險,發動奇襲。

民國 47 年(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炮戰」之前,美台逐步提升軍事合作,在台南部署可裝置核子彈頭的「鬥牛士」飛彈,並舉行聯合軍演。美中日內瓦三年談判毫無進展,中共片面宣布中止。隨後驟然炮擊,第一波就「斬首金防部三位副司令官

第三次是民國 84、85 年(一九九五及九六)的飛彈危機。一般多以為觸媒是李前總統的康乃爾訪問。事實上,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唐樹備在李訪美事公布後仍依原訂計畫來台訪問。李訪美歸來、台灣緊接著宣布連戰副總統即將訪歐,北京才決定試射飛彈換言之,中共擔心的不只是李訪美,而是台灣外交突破骨牌效應。這趨勢從民國 83 年(一九九四年)柯林頓政府大幅提升美台官方交往,並允許運輸部長訪問台灣且進入總統府,就已開始

最新例子就是香港。在香港「反送中」遍地開花,港府左支右絀,而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奪取百分之八十六席次後,港台許多人以為北京挫敗而沾沾自喜。孰料港版國安法宣布後,香港立即豬羊變色,民主派沒有絲毫抗爭力量,國際聲援也微不足道。原來北京先前表面沉默,實則暗中準備,一出手就定了大勢。

所以現在台灣最要關注的是北京如何衡量當前的兩岸大趨勢。不幸的是,其中三個小趨勢(美台關係、台灣內政、兩岸民間交流)全都在蔡總統任內起了絕大的變化。

當前兩岸最大的危險根源就是蔡政府積極配合美國打「台灣牌」。諸多美台新作為,如軍事合作、攻擊性武器、印太戰略布局、外交動作等,都具體而微重演前述台海危機的前兆。志得意滿的蔡政府似乎忘了,過去中共明知力不如人尚且奮力搏了三次。如今北京自信已能「平視」美國,難道對台會更膽小?

台灣內政」與「民間交流」兩個小趨勢也同步惡化。經過這五年交鋒,北京對用「小步走、小刀切」技法徹底顛覆「現狀」的蔡總統應已毫無懸念。她近乎專制地掌控政府五院及獨立機構,甚至第四權的媒體;最近又啟動修憲,企圖降低修憲門檻,以備將來挾持民意,臨門一腳踢進「法理台獨」。凡此均加深兩岸最終攤牌的危機。

對民間交流,大陸雖仍偶爾發出溫情呼喚,但重視程度已大大降低。中國與台灣兩個民族主義對立迄今沒有任何逆轉跡象

為了讓台灣老百姓過平安的日子,蔡總統首應思考改變當前兩岸大趨勢,而不是為了鞏固內部而熱衷操弄大小事件。












星期透視/共軍演習常態化 台海風雲難息


2021-04-11 03:56  聯合報 /   趙建民(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美駐聯合國大使原定一月十二日來訪,卻因中共反應激烈被迫取消。三月廿六日,台美簽署海巡合作備忘錄,解放軍廿餘架軍機侵入我方防空識別區,為國防部發布共軍動態以來,數量最多紀錄。三天後,美駐帛琉大使陪帛琉總統來訪,十架共軍軍機進擾;四月五日,解放軍宣布日前航母遼寧號至台灣周邊海域演練,未來「將按計畫常態組織類似演訓活動」。七日,台灣西南空域首次出現美中台軍機相互監控畫面,累計今年共機進入我空域八十三天,遭驅逐二三九次,如此高強度對峙,擦槍走火或是遲早的事!

造成台海風高雲急原因,除陸方認定台灣方向偏差外,更重要的是地緣政治:美中關係丕變導致中共強勢對應,台海出現結構性不穩定。

拜登宣示不再延續前朝以推翻中共政權為目標的政策,並將改變單邊主義,與盟國共商對策,將中國定位為競爭者而非對手,無意發動對中冷戰,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暫行指南」對中政策,列舉敵對、競爭、合作,一時間美中新交流模式呼之欲出,共和黨人批評拜登親中。

然而,新政府對中交往,至今只有敵對(競爭部分則提出兩兆美元振興經濟方案),日昨商務部長雷蒙多公開表示,將繼續川普對中貿易戰,對中關稅「保住鋼鐵業和鋁業的工作機會」。

造成中共對拜登徹底失望的,其實是國際因素,新冠狀疫情加上港版國安法,使歐洲國家對中態度出現轉折,拜登連結國際對付中國政策,應聲連連!

一月廿六日,國務卿布林肯就任三天後,和歐盟外長通話,雙方約定就中國議題緊密合作。三月十八日阿拉斯加美中高層會前,美官員先至日、韓取得諒解;同時,英國發表外交政策大綱,將重心轉往印太。

阿拉斯加會談不歡而散,廿二日,美聯合英、加、歐盟,制裁新疆官員,澳紐也加入譴責;廿四日,布林肯和歐盟負責主管見面,同意重啟關於中國的對話,翌日,拜登參加歐盟視訊峰會。四月五日,印太四方安全對話四國,參加法國主導孟加拉灣軍演,促使遼寧艦南下;據報日德將於四月中舉行二加二會談,商討自由開放印太,德國也將在八月派遣軍艦通過南海巡弋亞洲,防長稱「中國有意按照自已的藍圖打造世界秩序」。

對北京言,新的國際合縱連橫,已出現西方圍中態勢,這或許是阿拉斯加會後,人民日報刊出辛丑和約照的原由之一,中國的反應,強勢而立即。

習近平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宏業,逐漸激發新的民族主義情緒,習在十九大報告,「中國的新時代已經到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每天都在接近世界的中心」,這和他在今年兩會中,稱「中國人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以及楊潔篪在阿拉斯加會談中稱「美國沒資格居高臨下」,駐美大使崔天凱稱「不是美國單方面的霸權外交」一脈相承。

以主權和安全為重的新民族主義,對外立場趨於強硬,阿拉斯加針鋒相對,可見一斑;但策略上偏嚴詞反擊,以及回應是以牙還牙。至於對台軍事威嚇,卻不假辭色,未來是否會提升層級,將威懾帶至其他領域?

阿拉斯加會談,美方並未把台灣放在印太區域安全項下,而是和中國最敏感的香港、新疆人權議題同框,美中在這兩處較勁,已是真刀真槍砍伐,未來在台灣議題上,兩強是否比照?

局勢千變萬化,我對策豈可一成不變?












大屋頂下/兩岸弔詭 目的論下降 過程論上升


2021-04-11 03:58  聯合報 /   黃年
太魯閣事故造成嚴重傷亡,習近平以中共總書記身分表達高度關切,祝願傷者早日康復。新華社


為太魯閣號事故,習近平表達悼唁關切,蔡英文亦透過發言人答謝。希望兩岸有心人在這樣的氛圍中閱讀並思考本文。

盱衡大局,兩岸關係如今出現了一個頗堪玩味、必須正視的奇異弔詭。

中共一貫的目標是統一,一國兩制。民進黨原本的目標是法理台獨,也就是正名、制憲、建國。但是,就當前全球態勢、美中台關係、兩岸關係及台灣內部政治的發展趨勢來看,卻出現了一個弔詭情勢:

A、中共統一、一國兩制的目的論,在主客觀條件上,皆趨下降。B、民進黨正名、制憲、建國的法理台獨目的論,也趨下降。

為何說是奇異的弔詭呢?因為,若是想當然爾,當統一、一國兩制下降,法理台獨的意圖照理說可能上升;同理,當法理台獨的企圖淡化,統一的動作照理說可能上升。然而,當下這個弔詭卻是:A與 B皆有同樣且明顯的趨緩、趨淡、趨降的走勢。

相對於目的論的下降,兩岸雙方的過程論似有抬升的跡象。北京搶救九二共識,重申承認台方主張「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民進黨則又回到「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並預告「修憲不會走極端」。北京強調「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台方則指出「和平、穩定、發展是兩岸最大公約數」。最受矚目的當是北京兩會對台下架「一國兩制」後,習近平上月在福建未訪視軍隊,而主張「兩岸三融」,宣示「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這些跡象,若解讀為雙方在目的論上皆趨下降,而漸將重心轉移至過程論,應當是合理的推論。

兩岸關係經台灣解嚴卅餘年後的曲折發展,卻在今日觸礁擱淺,主要是過去誤設目標及太過強調目的論,而未建立足可維持和平競合、可大可久的過程論或方法論

例如:民進黨以台獨為目標,即根本無可能維護和平競合過程論。北京用一國兩制之類以消滅中華民國為目的的統一主張來處理兩岸關係,也不能成為培養「心靈契合」的過程論。更遑論叫囂武統

前述中共與民進黨雙方的「目的論」均趨下降,可見兩方原始的目的論均難運作,並因而扭曲及破壞兩岸的互動過程,以致未能累積足以完善兩岸關係資源與條件

其實,兩岸均曾有「過程論」的思考。台方的顯例即是《國統綱領》,將兩岸競合過程分為短、中、長程三階段,即三個過程。中共方面,則汪道涵的「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正是精采的過程論。至於列入十八大政治報告的「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及迄今一說再說的「雖然海峽兩岸尚未統一,但…不容分割」,亦均是過程論。就此以言,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所稱「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亦是過程論的基礎

統一不容易、法理台獨不可能。目的論的下降,必使「過程論」抬升。而過程論的重點是在希望兩岸能維持和平穩定的競合關係,不要變質,增加友善,不要仇恨,並能醞釀累積兩岸雙贏共生的終局解方。而要維持兩岸關係不變質、不仇恨,最根本與最關鍵、最具體的課題,就在必須設法使中華民國不變質,繼續維持「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關係」。

請注意。此處說「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關係」,與蔡英文所說「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有一處不同,就是「兩岸關係」與「兩岸事務」的用詞不同。

這就牽涉到北京方面的相關論述。當年在九二共識的往復議論中,北京方面容納了台方所說「雙方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一中各表),但最後又加了一個尾巴,即「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據此而論,即使雙方達成了包括 ECFA 在內的廿三項協議,卻皆屬事務性商談」,中共不承認其政治意義這種主張是無理而荒唐的,因為簽了這麼多協議,至少必須承認中華民國的治權

因而,蔡政府遂有「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之說,也就是可能暗喻民進黨只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亦即僅停留在「事務」層次,至於政治認同的問題則另作別論。所以只說「兩岸事務」,而不說更高政治層次的「兩岸關係」。

這是一個諷刺的畫面。北京主張「一中各表」不可用於事務層次,民進黨則稱「中華民國憲法」只能用於事務層次。

爾虞我詐,兩敗俱傷。中共空言接納「一中各表」,但用「事務性商議」加以排除,那麼怎能責怪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民進黨空言「中華民國憲法」,但也只用在「兩岸事務」,則怎能責怪中共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兩方都想利用中華民國」,但皆未真實面對中華民國。這是兩岸未能建立和平競合的「過程論」的根本原因。過程既然虛假,豈能成就可欲之目的

現在,多數看法認為中共與民進黨已形同水火,漸行漸遠,我則認為雙方正在做「相向而行」的試探。而試探的主要軌道就似在於想將重心從「目的論」移向「過程論」。

過程論的核心工程就是要使兩岸關係勿再異化變質。而要使兩岸關係不再異化變質,就是要使中華民國勿再異化變質,並以中華民國為兩岸過程論的定海神針。

那麼,如何使中華民國不再異化變質呢?就是《大屋頂下》主張的「兩不路線」。也就是:「我不台獨,你不消滅中華民國。」或者:「我不消滅中華民國,你不台獨。」

由於一國兩制、武統或法理台獨的目的論均推車撞壁,才有過程論的抬升。當然,只有過程論,也撐不起兩岸的中長程關係。但是,只要能以中華民國為主軌來支撐兩案的過程論,則「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培育起「心靈契合」,那麼兩岸未來的目的論應當也就不會偏離雙贏共生的境界。

兩岸的目的論有待改善改良,因此兩岸和平競合的過程論更不能破滅。雙方應有警覺:此時過程論的重要性已經超過目的論。

過去,是因誤設的目的論,扭曲了過程論。未來,應以合情合理的過程論,來重塑出改善改良的目的論。比如說「大屋頂中國兩治」即是一個想像。

回顧文首所說的 AB 兩個升降現象,期盼兩岸皆能理智面對這個必須正視的奇異弔詭。













當資源班孩子考上技術證照…


2021-04-11 04:02  聯合報 /   洪太/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一早有國中主任傳訊息:「好消息:阿銘考上丙級變壓器證照,他是那資源班孩子喔!」一般學校,資源班孩子因學習能力慢,對他們期待少,相對關注也少;但也有國中一視同仁,讓資源班孩子加入假日技藝班,難免讓人擔心他們學得來嗎?

去年訪視時,我帶禮物去,請主任找值得鼓勵孩子受獎,他是其中之一,受獎理由是他住在接近中寮的偏遠山上,騎腳踏車回去要花一個多小時路程,但他從不缺席。有孩子忙不迭地補充說:「他家地址 google 找不到喔。」可見佩服他的精神。

阿銘憑著不缺席、默默練習,考上證照,難怪主任興奮莫名,這張證照的意義多麼重大呀!更讓我們省思:是否經常由孩子外在條件或表現,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幼時住在山上的我,經常看到父執輩砍下竹子,鋸成一段段,在一些幼小樹苗旁插下,用布繩輕輕將小小樹幹和竹子綁在一起,藉之支撐小樹苗;資源班孩子不就像是枝幹弱小的樹苗嗎?需要的就是那一根根足以支撐成長的竹子。期望這些小樹苗能蔚然成林,長成一片風景。












拜登大撒幣 能刺激經濟復甦嗎


2021-04-11 04:02  聯合報 /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長(台北市)
美國總統拜登在3月31日公布規模逾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新刺激計畫,能不能再度讓美國扮演世界經濟火車頭,加速全球復甦,是國際頭條大事。

三月卅一日,拜登提出第二套基礎建設一攬子計畫。這個計畫反映拜登全面振興經濟願景和路線。他同時將公司稅率,從廿一%上調至廿八%,挹注振興計畫資金來源。這項計畫外界稱為「兩倍速印鈔救市大撒幣」。

新刺激計畫究竟可不可能落實,有幾個問題須先釐清。第一,規模龐大力度空前的計畫,乃採「分步走策略」,全程必須耗時八年以上,各方懷疑在其任內,無實現的可能。

實際上,拜登宣布的祇是第一部分,規模僅二點六兆美元,低於此前預測的三至四兆美元;不過,路透報導拜登應會在四月下旬提第二部分,至少再加二兆美元。固然,第一部分國會通過不至有罣礙,但第二部分國會能不能全盤接受,尚屬未定之天?

第二,新計畫的宏大目標,是為發揮大政府作用,「重建新美國夢的更美好未來」;既要聚焦於短期內加快從疫情中復甦步伐,也希望借此改變飽受詬病的長期問題,包括:基建設施落後、族群不公不義不平等加劇,及應對氣候變遷等課題。同時,拜登也計畫進行「一次性資本投資」,提高美國全球競爭力。

整體看,即便是第一部分計畫政策目標都嫌龐雜,不易立竿見影。

第三,跨國智庫認為,第一部分基建支出,將進一步推高聯邦預算赤字,惡化美國的「財政斷崖」,美國可能「歐豬五國化」。另外,拜登加徵企業稅做法,將更加惡化國內投資營商條件,導致國際投資不來,本土廠商將業務向海外遷移,對實體經濟部門成長,產生負向影響。

如此龐大計畫,必將引發新一輪政治角力,肇致國內更加撕裂動盪;是則,遑論重返全球領袖地位。












美台交往新則 一石二鳥


2021-04-11 04:02  聯合報 /   徐勉生/對外關係協會前常務理事(高雄市)
美國國務院宣布已完成與台灣交往的新準則,鼓勵美台接觸,反映台美雙邊深化的非官方關係。 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國務院九日發出新聞稿,聲稱已完成美台交往新準則。此時宣布交往新準則,有三重考量。一是不得不為;二是想要讓大陸放心;三是讓台灣開心。但是新聞稿只有原則性宣示,仍待更具體的往來規範。

第一,前國務卿龐培歐在今年初宣布取消美台交往限制後,拜登政府必須對前政府的措施處理。是要「川規拜隨」?還是另有作法?必須給外界一個明確答案。

其次,前政府取消美台交往限制後,繼之宣布駐聯合國大使將訪台。此舉引起北京極度不滿,向美方強烈抗議,終迫使美國取消。拜登政府就任後,雖與中共針鋒相對,但也必須讓中共知道美國會考量中共的底線。

尤其是國務卿布林肯三月十日出席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時,公開稱呼台灣是「國家」。雖然布林肯沒有多加著墨,但其中隱含美國有意與台灣「關係正常化」。此事當然引起北京疑慮。此時宣布與台灣交往新準則,刻意提及「一中政策」及「非官方關係」,就是向北京澄清立場。

對台而言,此項新準則放寬與台灣間往來,兼具象徵意義與實質意義。據透露,美國鼓勵工作層級會議在聯邦建物內舉行,也可在我駐美代表處舉行。換句話說,美國官員得以公開進入我代表處及雙橡園。另一方面,過去我駐美官員到國務院拜訪,也從「可做不可說」,變成公開作為。這是項值得欣慰的新發展

事實上,美台官員接觸限制雖行之有年,但在執行面卻有相當大彈性,也因人而異。尤其是台美間經貿、文教、觀光交流密切,同時我向美採購軍備,雙方不可能互不往來,只是保持低調而已。今後可公開會面,不必再隱瞞

然而,新準則仍有限制,包括不得在會面場合展示中華民國國旗,美方官員不得參加台灣方面有國家主權象徵的活動,例如我國慶酒會。由此看來,美國還是設定了框架,這是美中不足。

總之,國務院擬的新準則,是拜登政府一方面給自己找到明確道路,同時在大陸與台灣之間取得平衡的高明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