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重磅快評】犧牲專業迎上意 國防部何苦自貶飛盤狗?

◆  【即時短評】末端標示台灣豬 不如源頭管理比較實際
◆  【重磅快評】犧牲專業迎上意 國防部何苦自貶飛盤狗?

◆  【重磅快評】「置入行銷」蘇巧慧 蘇貞昌這習慣要改了
◆  【重磅快評】新塗裝醜死了?其實華航比你還懂...
◆  【重磅快評】台鐵平溪線限時搶通復駛場景讓人不安







【重磅快評】犧牲專業迎上意 國防部何苦自貶飛盤狗?


2020-12-16 17:31  聯合報 /   主筆室
塔江艦昨日舉行下水儀式。圖/軍聞社


聽到大陸的環球時報,多數台灣民眾的印象是立場激進,代表中共鷹派觀點不過在大陸網友間,對其則有飛盤時報的綽號,意思是只要中央風向一出,環球時報必然拚命讚揚擦脂抹粉,即使政策大轉彎,也不惜否定先前自己的說法。活像是專接飛盤的狗兒,不管主人手中飛盤丟向何處,都可以衝過去一口叼住。

鏡頭回到台灣,軍人理應堂堂正正俯仰無愧,堅守捍衛國家的專業,然而國防部面對政治人物的表現,卻常宛如另類接盤犬

蔡總統昨天到蘇澳,主持沱江級艦量產型第一艘塔江艦的下水典禮。晚間她在臉書上介紹本艦,宣稱將在民國 112 年(2023年)之前完成六艘。但是這個說法,時間與數量都與軍方原先的規畫大相逕庭:一直到剛剛初審完、尚未三讀的110年度預算書,上面都白紙黑字寫著,本案總計新台幣164億元,建造三艘,於114年度完成。如今不但結案時間提前兩年,並且數量從三艘加倍成為六艘

在媒體提出質疑後,海軍司令部則發出新聞稿,宣稱鑑於敵情威脅劇增,為快速提升防衛戰力,海軍依國防部規畫指導,把原先的114年完成 3 艘建造,修訂為112年完成 6 艘。至於整個量產計畫總共 11 艘,總預算不會增加

兩岸局勢緊張,共軍的威脅增加,這些都是事實,軍方因應敵情調整武器產製期程,理論上是正面之舉。問題是,政府採購任何裝備都有法定程序:第二、三艘的建造工程加速,提前兩年完成,或許沒有問題;但是追加的三艘,就算在相關程序上大開綠燈,避開重新招標議約問題,就算船廠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把產能擴充三倍,造艦經費(估計與前三艘的 164 億元相去不遠)卻根本沒列在 110 年度預算內,最快也要111年度才能編列。111年開始編列預算,112年就完成交船,這必定成為國軍,甚至各國的軍購史上,空前絕後的紀錄。

進一步說,從 110 年預算審議過程中,軍方完全不曾提到,本級艦的生產要加量、加速」,代表決策轉折是近日之內作出。問題是共軍對台威脅提升,中共機艦頻頻擾境,可不是近幾天才開始,難道國防部先前對「敵情威脅劇增」完全無感,這兩天才猛然發現,共軍已經構成台灣的安全威脅?

於是可能的情況,一是海軍先前已決定沱江級艦必須加量、加速,但卻不對外公布,即使立院審查明年度預算時,照樣祕而不宣,硬要把所有的榮耀都留給總統,所有強化國防的宣示,都必須由「綸音」首先對外放送。反正政府吃定在野黨立委戰力低下,執政黨立委聽話不敢造次,就算預算還沒三讀,也不敢有意見至於造艦期程到底來不來得及,不是主要考量

此外,加速量產新銳軍艦,儘速提升防衛能力,無疑是重大政策宣示,總統居然不在典禮現場宣示,反而到了晚間,才在非正式的臉書管道提及,第二天才被媒體發現披露,過程實在悖乎常理。這讓人懷疑另一種更荒唐的可能性:就是沱江級艦量產計畫根本還沒定案,或者規模並非「112年前完成六艘」,然而府方既然在臉書寫了出來,軍方就只好無條件埋單。不管國王身上到底有沒有穿衣服,先搶著讚美再說

當然,還有第三種可能性:就是海巡署目前也依據沱江級設計,建造新一代的 600 噸級海巡艦,總數高達 12 艘。如果把其中幾艘借給國軍,就可兌現總統的支票。反正國防部先前把黑鷹直升機「移撥」給海巡署,或是地方政府至今拖欠依法應該歸墊的國軍救災經費,軍方當冤大頭的例子多矣;總不能讓國防部永遠肉包子打狗,如今既然敵情威脅劇增,輪到其他政府單位表演「支援前線」,以彰顯全民國防之精神,豈不大大妥當









【即時短評】末端標示台灣豬 不如源頭管理比較實際


2020-12-16 22:16  聯合報 /   本報記者彭宣雅
明年元旦即將開放萊豬進口,市場端卻出現「台灣豬標章貼紙之亂」。圖為農委會的台灣豬標章。本報資料照片


萊豬進口爭議不休,為了安民心,從中央到地方,各單位紛紛推出各種台灣豬的標章、貼紙,攤商、餐廳、夜市等業者,拿到就狂貼,仿佛「有貼有保佑」,深怕沾染到「萊豬」這個票房毒藥。但試問,萊豬管理難道只要「貼」就好了嗎?這種「發貼紙」的做法未免也太不負責任,耗費這麼多人力、物力「貼貼紙」,不如落實源頭管理、流向追查比較實際。

行政院上月廿五日宣布「進口豬肉之全方位管理措施」,衛福部還釋出台灣豬貼紙,其中圓形的台灣豬標章,和農委會同樣是「綠底金豬」,誰能貼、怎麼貼,貼哪一個才對,差別在哪裡,不僅一般消費者弄不清楚,商家也霧煞煞,只求有貼就好。

不過農委會的台灣豬標章好歹是經過申請認證,就算認證內容寬鬆,也是經審核,事後需要被稽核,上網查得到;但衛福部的豬貼紙,自己下載就可貼,效力何在?又何必與農委會疊床架屋?

諷刺的是,近期,傳統市場自治會、產業團體、畜產會等單位,頻頻到傳統市場肉攤發貼紙,只要販賣跟「肉」有關的攤位都可以核發,不論生肉、熟肉、火鍋料加工肉都可以自己、貼自己寫。農委會近期也幾乎全員出動,畫分責任區與夜市,「輔導」貼台灣豬標章,一時間彷彿肉攤、餐廳、業者只要貼上各種貼紙,如同神靈護體,貼越多越安心。

但消費者關心的是,如何分辨台灣豬、進口豬,如何能排除不想要攝取的萊劑豬肉,若是貼標章、貼紙,無法告知消費者需要的資訊,何需大費周章鋪貼蓋的到處張貼。

猶記得二○一二年美牛進口時,各商家也貼了「本店使用XX牛」標示產地,鮮少進行標章稽核,不少店家一張貼紙貼到底,就算泛黃斑駁都屹立不搖的繼續貼著,現在換貼台灣豬,根本是舊事重演,一點長進也沒有,政府淪為做圖、貼貼紙、發標章,也難怪民眾怎麼也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