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

聯合筆記/看不到政府辦案外案的決心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5927/web/

◆  presidency當president? 黑硬辯為白 辯成朝野文化戰
◆  聯合筆記/看不到政府辦案外案的決心
◆  利益迴避法制 應合理化
◆  漫畫/夾縫中的小明人權
◆  夜市拚特色 國旅更有感
◆  嚴審陸資 可別擋了正常外資
◆  阿查爾的口誤 人在台北,劍指北京
◆  中市打破慣例 廉署破壞制度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看不到政府辦案外案的決心


2020-08-12 23:09  聯合報 /   林修全
調查局搜索時代力量前主席徐永明住家時,在保險箱找到三百萬元現金,徐稱是向一名部會首長「借貸」,可能爆出案外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委集體收賄案,不斷爆出案外案,現在就不知檢調敢辦到哪裡?民進黨政府的決心有多大?

因為 SOGO 案、殯葬業者關說案,藍綠立委都有人遭到收押禁見;不過,檢調監聽過程中,發動搜索取得更多證據時,以及約談相關人士後,持續傳出案外案,何況整起案件已經蒐證一年多,接下來恐怕還有更多的未爆彈。

截至目前為止,浮上檯面的案子至少有兩件,首先是這次發動搜索前,包括前太流負責人李恆隆、立委蘇震清和前立委陳唐山等人都疑似事先收到風聲,不僅如此,捲入殯葬業者關說的立委趙正宇,也疑似有人提前通風報信。

另一起案子,是在立委徐永明的保險箱找到三百萬元現金。根據徐永明的供述,他是向一位重量級部會首長「借貸」而來,還說借款當天台數科董事長也在場,這使得辦案人員懷疑是否與台數科申請新聞台有關

案子愈滾愈大,牽扯的人愈來愈多,層級彷彿愈來愈高,但檢調真能完全不設限繼續查辦?執政黨會讓這把火永無止盡的延燒嗎?還是會展開損害控管?綠營人士只辦到蘇震清的那條線為止?

外界會有這樣的質疑,並非毫無根據。因為疑似接到通報的人,多數是和綠營友好的人士,所以在檢調行動前,陸續有湮滅證物、勾串的情事。檢方現在已經分案調查,要追查到底是誰事先通風報信,涉嫌洩漏偵查秘密。

至於可能洩密的人,除了辦案人員、檢察官以外,會知道偵辦案內容的人士,就是這群人的長官,這些長官或辦案人員若為了討好綠營人士,也會刻意將消息給對方,如此官官相護下,恐怕最後不會有答案。

另一個案外案,是疑似涉及到中央政府內閣官員,還牽扯到台數科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雖然相關單位和當事人都出面澄清或否認,但這部分是來自於徐永明的說詞,一旦辦案人員查到更多證據,衝擊層面將更大,民進黨形象重創也會更深。

現在就看檢調單位能否一步步抽絲剝繭,讓真相水落石出,但就怕辦案人員揣測、奉承上意,投鼠忌器,不敢大刀闊斧偵辦;畢竟到目前為止,看不到政府有整頓肅貪的決心。












presidency當president? 黑硬辯為白 辯成朝野文化戰


2020-08-13 00:08  聯合報 /   朱立安/教(嘉義市)
蔡英文總統(右)日昨接見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左),阿查爾表示,此行要傳達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的強力友誼和支持。圖/總統府提供


美國官員來台,致詞時「意外發音失誤」,在網路引發議論。第一時間,某大學教授、畢業生和網紅學生都跳出來,硬要把失誤從黑的辯成白的。網路時代報應快,官方公布講稿,那些人又忙著刪文、封鎖不同意見、藏進同溫層安全泡泡。

從教育第一線觀察,英語輔導團老師、學政雙棲的外交官和所謂的文化人物,都很入政治戲。那些人上位,本來就不靠分辨英語重音輕音、長音短音的專業能力。學生們不見得如某些老師勤於自我經營,或有什麼政治心眼,但是看看他們接觸哪些報導、哪些網紅累積按讚最多,就知道反智傾向帶壞小孩,並非危言聳聽

舉例來說,若今天有學生把 presidency 當 president 用,為師者有勇氣指正學生嗎?或乾脆配給學生一個願意指鹿為馬的老師?而對於單純是非就不肯面對,讀碩博士寫論文,難道不會想走一條有學閥、官閥相挺取暖的終南捷徑?

」,在新世紀太奢侈。無厘頭鬧劇一個接一個,民眾都上癮。也許大家對於新聞專業的定義太寬鬆,去媒體網站,被演算法推上來的熱門新聞,大多像低級的馬戲怪奇秀。等倒垃圾的鄰居串門子殺時間打屁題材,也進到所謂「名家」論壇,無須反思或識見,先畫出敵對陣營,敲邊鼓的嘍囉自然會聚攏。透過打手操弄,陰謀論、意識形態、假知識、網路混戰極大化了。

假專業與雄辯被包裝猶如第一手真理,若手法再細緻一點,編出幾件散發英雄光芒的國王新衣,不難預見民主會成什麼樣,美國川普政權就是例子。

總之,官來了官走了,台灣沒撈到好康,也未誠心冒國際鄙視去支持川普退出各跨國組織。倒是,真相沒愈辯愈明,辯論卻更幫派,成了掌權與在野兩者的文化戰。這個社會面對更博大艱深的命題,真理將遙不可及。













利益迴避法制 應合理化


2020-08-12 23:10  聯合報 /   陳清秀/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


據報載,政府標案爭議頻傳,對於涉嫌違法未利益迴避的評委參與評選,導致政府採購標案評選結果可能顯失公平,在法制上應如何規畫防杜此一利益衝突問題,值得我們關心。

在現行法上,政府採購法第九十四條授權訂定的採購評選委員會審議規則」,訂有利益迴避規範,該規則第十四條規定:「本委員會委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即辭職或予以解聘:一、就案件涉及本人、配偶、二親等以內親屬,或共同生活家屬之利益。二、本人或其配偶與受評選之廠商或其負責人間現有或三年內曾有僱傭、委任或代理關係。三、委員認為本人或機關認其有不能公正執行職務之虞。四、有其他情形足使受評選之廠商認其有不能公正執行職務之虞,經受評選之廠商以書面敘明理由,向機關提出,經本委員會作成決定。」

其中利益迴避的條款,相較於行政程序法第卅二條利益迴避規定,更為寬鬆,導致容易有利益輸送之虞而我國行政程序法的利益迴避條款,相對於德國行政程序法的立法例,也顯現較為寬鬆的作法,因此容易有利益衝突的委員參與評選的現象故建議應檢討修正上述審議規則利益迴避規定

其次,現行法對於違反利益迴避參與評選的違規行為,只有參與投標者可以提出異議,加以糾正。但參與投標者未必知悉利益迴避事由,故常無法及時提出異議,而導致縱容違規行為的發生。因此,建議如果評選委員違反利益迴避規定時,應有相當年限禁止擔任評選委員的停權規定

同時,因為評選委員違反利益迴避規定,也可能損害公共利益,形同變相「內線交易」,因為評選委員違規而使特定廠商獲得不當或不法利益,建議可參考行政罰法第廿條追繳不當利得,或證交法內線交易規定,規定應追繳得標者所得的不當利益,或者該項評選決定,應以有重大程序瑕疵、明顯影響公正評選結果為由,以撤銷評選或應予以廢標方式處理,重新進行合法的評選程序,以維護公平公正之採購程序

此次採購標案爭議,也有部分委員參與評選次數數量龐大,超出一般社會經驗上的合理範圍,令人有偏頗疑慮,故建議有關評選委員每年度參與評選之案件,應有「總量管制」之合理規範,以免少數人壟斷政府採購評選公權力,而有壟斷政府標案,違反行政中立法之嫌。以上均涉及相關法令合理化的檢討修正,也涉及政府用人哲學,是否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政策方向問題。














夜市拚特色 國旅更有感


2020-08-13 00:15  聯合報 /   王福闓/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最新公布的「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2020」中的「必比登推介名單」,台北共計54間入圍,包括7間新進榜,華西街就以昶鴻麵點、源芳刈包拿下2個席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每次米其林餐廳名單公布,都能夠讓業者及消費者有些期待,能在台灣品嘗到在地的美食。這次也是首次加入了台中的餐飲品牌,也讓台北、台中兩地的觀光可以藉由品牌推薦的光環,帶動當地的消費商機。

若是以台灣過去的旅遊客群來說,對於國外旅客及陸客觀光景點、交通選擇、住宿需求及餐飲品質,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四個元素。但從國內的旅遊市場來看,餐飲的重要性可以說更甚於其他項目。但從已經公布的必比登推薦名單可以發現,相較台北有不少入選的品牌是屬於夜市或即時性的美食,台中仍偏向街邊店,甚至台中雖然擁有逢甲、一中等眾多知名夜市,卻在推薦中很少看到。

或許我們可以說那是評選者的口味偏好,但以筆者在台中生活經驗,台中近年來夜市或許是因為過度迎合國際觀光客的偏好,很多夜市有越來越像的情況,雖然也曾有滿多特色餐飲,但筆者這十年間的消費經驗,退步變質的品牌也不在少數。

國內的餐飲品牌因為在像王品、瓦城甚至許多國際連鎖餐飲的進駐後,其實消費者對於基本的品味都有一定提升,而像台北發跡的鼎泰豐、上海鄉村、彰化的品八方,都可以說是其他縣市的消費者也會前往的品牌。

因此,要更進一步提升國內觀光客「跨縣市、增加天數」的旅遊升值,透過夜間經濟來填補晚上的消費服務,或是更在地化的餐飲,才有創新的空間。畢竟許多連鎖餐飲品牌在各縣市都有,消費者跨縣市的需求自然會以嘗鮮及獨特為重要選擇。

台灣曾經相當強調「夜市經濟、庶民小吃」,對於不同縣市的消費者來說,若是能在獨特氛圍及完整主題規畫下,體驗各地的夜市氛圍,自是能創造新一波國旅商機;當就算是小吃或是銅板美食的品牌業者,也願意用心經營餐飲的品質及品牌,才能真正提升消費者的期待感,也才不會出現失落感。













嚴審陸資 可別擋了正常外資


2020-08-13 00:10  聯合報 /   黃健群/工總大陸事務組組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經濟部長王美花抛出,因應港版國安法通過,經濟部將修法加強審查「陸資」,並預告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搜集各界意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報載,美中對抗日益升高及港版國安法通過的大環境下,政府將修訂「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嚴格規範陸資來台。此舉雖可遏止陸資來台「洗產地」,但卻可能讓兩岸經貿紐帶進一步斷裂。

由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陸資來台政策受政黨立場影響。

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已規畫開放陸資。民國90年(二○○一年),政府召開經發會達成開放大陸企業來台投資共識;民國91年(二○○二年),因應台灣加入WTO,政府規畫分兩階段對陸資開放;民國92年(二○○三年)十月,陸委會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陸資來台採取許可制。但即使如此,由於政黨立場,所以台灣並未實質開放陸資。民國97年(二○○八年)以前,例如青島啤酒、洽洽香瓜子、成都譚魚頭、北京同仁堂、阿里巴巴等陸資,都是以總代理外資方式迂迴進入台灣

國民黨再次執政後,民國98年(二○○九年)四月,兩岸兩會南京會談達成陸資赴台投資共識,自此,兩岸進入雙向投資時代然而,根據經濟部統計,自民國98年(二○○九年)迄今,來台陸資共一,四二七件,投資金額僅廿三.三四億美金;和同期台商投資大陸將近五千件、投資金額超過九百億美金相較,呈現高度不對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兩岸互信不足,陸資來台往往引發政治聯想。特別是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太陽花學運引發的反陸風潮,讓大陸認為台灣社會並不歡迎陸資,因此陸資卻步;再加上現行法規對陸資來台仍有許多限制,以致陸資來台政策成效有限。

事實上,由於陸客陸生只是短暫停留,陸資卻是長期留在台灣;因此,對陸資來台,台灣社會一向有相當兩極的看法。支持者認為,從戰略高度來看,陸資來台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但反對者認為,陸資不但影響國安,也會造成關鍵技術外流,衝擊經濟安全。兩種論述,各自成理。然而從大方向看,兩岸維持一定的交流有助於兩岸關係穩定;但陸資來台是利或弊,則必須依不同產業或個案檢視。

此次政府從嚴審查陸資,有幾個問題須注意:首先,資格認定方面,由於資本全球流動,外來投資是否含陸資成分越來越難認定;政府要如何避免為了嚴審陸資,而阻卻正常外資?其次,政府大力推動台商回流,赴陸多年的台商在大陸成立的全資子公司若要申請回台,依現行法規是被認定為「陸資」,政策上如何解套?最後,若要從嚴審查陸方黨政軍色彩的投資案,依大陸現行黨管一切體制,此舉是否等同禁絕所有陸資?

總的來說,對陸資採取「被動防守」策略下的嚴審,不僅徒增政府的行政人力成本,更容易陷入治絲益棼的景況。此外,陸資來台政策仍有許多問題待釐清,包括已開放來台的一千多家陸企及在台陸籍人員該如何對待?後續該如何處理?更重要的是,面對陸資,乃至陸生、陸客,政府應有更宏觀的戰略;「聞陸色變」思維下的「與陸禁絕」,相信絕非台灣最佳利益。











阿查爾的口誤 人在台北,劍指北京


2020-08-12 23:59  聯合報 /   黃光國/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台北市)
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口誤把蔡總統講成習主席。圖/翻攝總統府直播


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率團來台訪問,他在致詞時誤將「蔡總統」(President Tsai)念成「習主席」(President Xi),現場聽眾為之愕然。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阿查爾部長的「失言」,其實反映出當前川普內閣的共同焦慮:如何利用猛烈攻擊中共的策略,來挽救川普一蹶不振的選情

阿查爾跟衛福部長一起見證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台灣的「崇美派」向來是把美國當作是「先進國家」的典範。就當前兩位部長最該擔心的新冠疫情而言,不論是確診數,或是死亡數,美國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先進國家」,可惜這樣的「典範」,實在叫人不敢恭維。

阿查爾誇口說,川普宣布啟動的「神速計畫」,可望在年底之前開發出「安全有效」的疫苗,記者問他是否可以給台灣的人民使用?

他立刻「顧左右而言他」,不作正面回應。

這麼說來,阿查爾的這趟台灣之行,豈不是「白來了」?這倒未必盡然。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在其名著大國政治的悲劇中早已指出:中共是擁有核子武器的大國,並不是像伊拉克那樣的好欺負,所以美國不敢打所謂的「預防性戰爭」。在生產鏈全球化的時代,經濟制裁必然是兩敗俱傷,所以也不能過度使用。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對付中共的上策就是「挖牆腳」,利用其境內或是邊界的反對勢力,替他打「代理戰爭」。

從這個角度來看,阿查爾千里迢迢的率團訪問台灣,其實目的即在於此。白宮前安全顧問波頓曾經在書中爆料:川普親口說,中國像是他面前「堅毅」的原木辦公桌,台灣則是他的「筆尖」。他派阿查爾到台灣,只是拿「筆尖」戳一下辦公桌而己。

阿查爾銜命訪台,對於自己的任務當然心知肚明。他「人在台北,劍指北京」,因為他念念不忘的是「習主席」,所以會有這樣的口誤。蔡英文當然是恬然不以為怪,因為她知道:阿查爾不遠千里而來,絕對不會是只來這裡「撩一下」而已。從美中對抗的戲碼來看,連台好戲還在後頭呢!













中市打破慣例 廉署破壞制度


2020-08-12 23:10  聯合報 /   葛傳宇/國際組織會籍認證委員(台北市)
台中市長盧秀燕(中)對政風處長人事案動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中市政府政風處長人選爭議,有權任命的法務部廉政署和被動接受的台中市政府雙方僵持。說穿了就是不爽,也就是情緒之爭。

兩年多前,廉政署推薦交通部時任政風處長接任台中市政府政風處長;市長則屬意現任副處長直升。雙方僵持不下,一直沒有派任。現在廉政署沒經市長同意,就直接發布處長人選,這口氣台中市政府當然吞不下去。

其實兩年前上述兩位可能接任的人選都很有口碑。當時如果廉署和市府雙方各退一步,廉政署把副處長派往其他縣市先歷練一下,台中市也先接受廉政署的推薦人選,兩年後的今天,前述先上任者已屆齡退休,以他的幹才說不定有可能被聘為台中市政顧問,後面較年輕的這位,也就可以順理成章回任並調升台中市政府處長

依據政風人事慣例,簡任十三職等的六都直轄市政府政風處長不可以直接內升的。台中市府如果打破這個慣例,不僅以後人事關說後患無窮,且可能變相鼓勵日後地方首長培養子弟兵,破壞侵蝕政風人員的肅貪職能。

廉政署犯的錯誤更嚴重,因為率先破壞制度的不是台中市政府,而是廉政署。小英總統第一任任期內,曾發生桃園市政府政風處長出缺,廉政署推薦幾位人選都被打槍,而地方首長遲不表態要誰接。當時廉政署長數度拜會桃園市長,都無功而返,延宕了九個多月,後來不得不派任首長屬意的人選,而且還是從考試院直接跳升,跌破了許多政風人員的眼鏡。如果桃園市政府可以,為什麼台中市政府不可以?這就是破壞制度的惡果

政風圈還盛傳黨內某派系關說很有用。數年前有高階政風人員抱怨,明明廉政署內設有人審會。但是遇到特殊個案,人審會委員被個別找進辦公室耳提面命,打破了同一個職位應有數位候選人的慣例,「長官都這麼暗示了,我們能說不嗎?」

此外,數年前表揚模範廉政人員,廉政署內某位獲獎人平日行事作風備受爭議。以上傳聞,對於政風人員的士氣打擊可想而知。

盧市長鄭署長都是以圓融和善著稱,很難想像兩個好人會起衝突。過去廉政署首長帶頭破壞制度的惡果現在由他們承擔,說起來有一些委屈。然而政風的人事升遷,攸關國家廉政建設的優劣

台灣既然立法通過要遵循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就有必要確保反貪專責機構的獨立性。全國三千多位政風人員都在看首長們如何運用智慧,透明公開方式,確保人事制度公平政風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