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短評】警界人事異動又扯派系?蘇院長說了算!
◆ 【即時短評】蘇揆扮酷吏? 治安第一名警長遭拔官
◆ 【重磅快評】民進黨用鐵絲網築陳菊便道 是在懲罰誰?
◆ 【重磅快評】反中不是問題 自欺欺人才是罪惡
◆ 【重磅快評】國旗不見了 駐德代表謝志偉也不見了
◆ 【即時短評】顧全大「菊」?民進黨一路袒護「花媽」
◆ 【重磅快評】侯友宜攔車像辦案 蘇貞昌行銷女兒卻露餡
◆ 【即時短評】連續承包兩任總統就職設計案 聶永真是設計之王?
◆ 【重磅快評】朴元淳之死 打亂文在寅的接班大戲
◆ 【即時短評】告發大同特別背信罪 金管會宣示意味濃
◆ 【重磅快評】擋不住「蘇嘉全們」 就等著被掃進歷史吧
◆ 【重磅快評】教育布到經濟布 蔡政府編好編滿大黑布
◆ 【即時短評】前瞻預算當三備金 蘇貞昌挺女的前瞻計畫?
◆ 【即時短評】大巨蛋將全面復工 柯文哲清理戰場 劍指2024?
◆ 【即時短評】只是個行政官?大法官進官邸真的妥適?
◆ 【重磅快評】聰明部長愛避凶 少了同理心的傲慢很隔閡
◆ 【即時短評】大巨蛋復工 柯文哲打蛋昨是今非?
◆ 【即時短評】阿舅、阿舅滿天下 綠營執政家天下?
◆ 【重磅快評】媽祖遶境移風易俗 大官別來耍官威
◆ 【重磅快評】搭捷運快遞不行? 首爾能 柯文哲說不能
◆ 【重磅快評】蔡英文兇了大法官 司改團體只開心3個月?
◆ 【重磅快評】總統召見大法官 見證五權分立成一權獨大
◆ 【即時短評】蔡英文呼之即來 大法官心中還有尺?
◆ 【重磅快評】小池大勝 但仍有兩座大山要過
◆ 【即時短評】誤認助理是黑衣人 綠委認個錯很難嗎?
【重磅快評】民進黨用鐵絲網築陳菊便道 是在懲罰誰?
2020-07-13 18:32 聯合報 / 主筆室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黨總召林為洲、林奕華、鄭正鈐與陳玉珍等人繞立法院外牆,考察立法院被層層拒馬包圍「戒嚴」的情況。記者黃義書/攝影
立法院臨時會即將處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案,在總統蔡英文力挺下,總統府前秘書長陳菊出任監察院長已成定局,藍綠勢必有一番攻防,立法院今天被層層拒馬包圍,頗有山雨欲來之勢,國民黨戲稱「陳菊來了!立院戒嚴」,不過,讓陳菊難堪的是監察院調查報告曝光,三億多元善款被恣意挪用,此刻最矛盾的恐怕是百般護航陳菊的民進黨人吧?
陳菊被提名出任監察院長掀起政治風暴,蔡英文意志堅定,陳菊勢在必得,使得民進黨跟著全體畫押,藍營雖不擅議事攻防,但綠營擔心差池,仍在藍營夜襲立院後日夜排班,在處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案前夕,立法院更升高戒備,藍委今天帶著媒體「導覽」院區四周的拒馬風光,怒批是「戒嚴的立院」、「立法院監獄」,對於坐過牢、即將出任監察院長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的陳菊來說,恐怕是最諷刺的畫面之一。
國民黨除了夜襲議場,今天並就監察院上月16日通過對高雄市政府在氣爆案不當作為的糾正案提列三項「新事證」,包括挪用善款、浮編律師費、隱匿捐款,要求監察院調查與彈劾陳菊,其中珠寶公會捐款3,204萬元未指定用途,卻挪給特定局處用於出國觀光、舉辦非災區活動等,未依集體訴訟原則而浮濫編列代位求償律師費,費用從300萬元暴漲至6,532萬元,容許局處自行留用民眾捐款而隱匿捐款資訊,市警察局等五個機關共留用捐款3億2,263萬6,182元,未陳報市府也未納入捐款專戶。
陳菊陣營駁斥指國民黨的指控,指藍營一再在高雄人的傷口灑鹽、榨取政治利益,一再杜撰似是而非、子虛烏有的弊案,企圖以三人成虎的手法抹殺、毀滅陳菊的名譽與人格,令人感到遺憾;只是,藍營除了具體提列三大項新事證外,報告中也有行政院主計總處表達意見,認為市府以氣爆事件之名收受捐款,如捐款者有指定用途,應尊重捐助者意見,如無指定,市府也應該用於氣爆有關事項;主計總處說法雖含蓄,但卻間接證實調查報告內容並非杜撰。
高雄氣爆善款未能專款專用,時任高雄市長的陳菊自然要負決策的最大責任,光是留用三億多元的善款,不管是局處挪用、浪費浮編,甚至用於出國觀光.陳菊都難辭其咎,更應退出監察院院長的提名,否則在監院糾正後一個月由執政黨護航強行通過監察院長任命,這是在懲罰誰?是高雄氣爆受災戶?高雄市民?還是廣大的捐款民眾?
民進黨即使用鐵絲網築起陳菊通往監察院長辦公室的便道,卻未能添加一絲陳菊擔任監察院長的榮光,陳菊在綠色護衛隊的簇擁下只顯得更加幽暗虛無,氣爆受災戶、高雄人及眾多捐款民眾都不會忘記陳菊還欠他們一個真相,下次再有公務單位以機關之名募善款,大家可能都要考慮一下會不會被拿去出國觀光,或是購買本來應該用公務預算汰換的消防局值班台座椅了。
【重磅快評】反中不是問題 自欺欺人才是罪惡
2020-07-13 17:01 聯合報 / 主筆室
外媒報導指澎湖「擁有六萬名永久駐軍」,圖為空軍IDF戰機每年4到9月進駐澎湖執行「天駒部隊前進部署任務」的部署情形。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上周在經民連、台權會、民間司改會等民間團體舉行的論壇上,針對香港國安法發表演講。他指出國安法是意圖切斷香港與民主國家聯繫的柏林圍牆,下一步要擔心的是中國將劍指台灣。吳介民一度以台語笑稱:「如果現場有來自中國的抓耙仔,他們就聽不懂台語了,要情蒐就要先學好台語,不然你以為情報工作這麼簡單喔!」依據國營中央通訊社的報導,吳介民這番話引起現場與會民眾、學生哄堂大笑。
然而事實上,站在台灣觀點,這個場景一點也不好笑。如果是籌劃併吞台灣的中共或解放軍高層,看到如此的專家學者發言,以及如此的群眾反應,才真的是值得嘴角上揚、心下竊喜的消息。
所謂台語可不是只有台灣人獨享,而是中文當中使用者數一數二的方言。全球操閩南語(或稱福建話、福佬話、鶴佬話、河洛話)的人口,估計達到5,700萬,其中光是在中國大陸的使用者,就比全台人口更多。所以對中國大陸而言,「台語」會構成任何情蒐的障礙?
海峽兩岸量體懸殊,彼大我小是冰冷的現實,如果比蠻力論拳頭,台灣必然不是對手。要想挫敗居心不良的強鄰,就必須比對方花費更多的腦筋,用更多的心思去了解敵人,才有可能找到敵人的可乘之機。如此雖然辛苦,雖然事倍功半,却是客觀環境不利下,我方唯一的機會。
但近年台灣社會的問題是,包括政治人物、知識份子等社會菁英,著力鼓動大眾對中國大陸的仇恨與反感,然而在強調對岸邪惡的同時,對於如何打敗惡人,從來拿不出具體辦法,或是直接把情感好惡當成客觀分析,反正只要詬罵中國,自然有人鼓掌叫好。
另一種情況是,只要看到有外國人士發表任何有利我方、認為中共難以征服台灣的言論,立刻視如國師與神諭。最近的例子是「美國軍事專家」艾克斯(David Axe)在富比士雜誌撰文認為,解放軍要打下台灣沒那麼容易,因為必須先解決澎湖,此時台灣就可調動後備兵力,美國也可以馳援。文章一出,頓時又在台灣瘋傳,問題是,這位報導內容常引爭議的媒體工作者,此篇文章中提到澎湖「擁有六萬名永久駐軍」──即使在國軍擁有60萬人的時代,澎湖的駐軍也從未到達這個數字的一半,如今更連十分之一都相去甚遠!這位專家對台海軍情的瞭解程度有多「高」,不難想見。
絕大多數台灣人都不想被中共統治,這是事實;許多人期待與中國一刀兩斷,政治立場也無所謂對錯。然而如果以為幻想、自欺欺人,便可以贏得獨立聖戰,建立以自己為名的新國家,這就只能用愚蠢來形容。身為社會菁英,還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敲鑼打鼓地去吹捧愚蠢,那就是罪惡了。
【重磅快評】國旗不見了 駐德代表謝志偉也不見了
2020-07-13 14:49 聯合報 / 主筆室
德國外交部官網最近悄悄把中華民國國旗撤除,我駐德代表謝志偉迄今沒有說一句話。本報資料照片
德國外交部官網最近悄悄把中華民國國旗撤除,連德國外交部發言人都被媒體追問此事,可奇怪的是,在各個政治議題都「勇於發言」的我駐德代表謝志偉,卻迄今沒有說一句話。難道國旗從德國官網不見了,我們的駐德代表也不見了?
蔡英文總統這兩年來以「中華民國派」自居,也宣稱要捍衛國旗。不過發生國旗被下架這麼大的事,打開謝志偉的臉書粉絲專頁,卻發現他已經五天沒更新。最近的二篇,都是談香港國安法如何,彷彿這個「國旗下架」事件不曾發生。
當然,謝志偉對於中華民國國旗的態度確實也很曖昧不明。去年總統選戰方殷,韓國瑜的造勢場合上一片國旗旗海,謝志偉特別引述所謂「德國友人」的話說,「國旗為道具會讓人想起納粹」;但此前一年,他去參加德國民間的活動,看到德國人揮舞中華民國國旗,卻在自己臉說上說「爽啊」。「一面國旗,雙重表述」展露無疑。
此事發生後,外交部終於發聲了,說對這樣的差異作法無法接受,已經指示駐德國代表處立即向德國外交部溝通。可是不知道外交部是不是忘記了,自己不是才剛剛把臉書專業的大頭貼「去中華民國」了?如果德國外交部反問一句:「你們自己都不要自己國號了,又何須關心你們國旗有沒有被下架?」外交部要如何自處?
謝志偉從駐德以來,各種政治動作都很大,最早在名片「去中華民國」只留「台灣」的就是他。後來外交部要求名片格式統一,他又大為跳腳,甚至因此槓上國民黨立委和外交部。操作起政治議題來得心應手,但德國此番這麼不友好的表現,卻不見他展現相同的積極度。只能說民進黨的外交官「出口轉內銷」的功力,一個比一個好了。
前些時候,日本石垣市政府要把釣魚台更名,駐日代表謝長廷不發一詞,被諷為「助日代表」;如今國旗被德國外交部下架,又是另一位「謝代表」不聞不問。謝長廷、謝志偉這對「謝謝二人組」算是民進黨「綠色外交官」的兩大代表人物,可表現都如此,怎不令人搖頭?
【即時短評】蘇揆扮酷吏? 治安第一名警長遭拔官
歷史會記得民國109年7月13日這一天,南二都警政首長竟同一天下台;這在警政史上,可能算是空前,也是絕後。只是高層匆促出手,再度印證警察人事,根本毫無體制可言,徒留基層警界更多問號。
時間回到上午,閣揆蘇貞昌出席警政署「警察防疫尖兵」表揚活動,先肯定警方對治安貢獻,但隨即談到近來中南部接連發生重大刑案,對此很不滿。
蘇當著內政部長徐國勇及警政署長陳家欽面撂下「醜話說前頭」,更拉高至「總統級」,稱「蔡總統很憂心,我也感到很難過」,強調獎要由下起,究責要由縣市局長來扛,未來一再發生相同重大刑案的縣市警局長應負起全責,下午就明快傳出台南、高雄市警察局長連遭拔官。
警職去留,雖說是平常,但此次突兀、明快人事節奏,都讓外界嗅出不尋常氛圍;以台南市警察長周幼偉來說,去年7月22日就職,到任不到一年,任內台南市治安評比亮眼。
其中,去年底台南市刑案破獲率達9成。今年5月遠見雜誌公布各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台南在治安評比再度拿到六都第一,只是,再怎麼醒目的數字光環,逃不過長官的「一句話」定生死。
最讓基層不平的是,依據市警局說法,此役台南槍擊案,既非吃案,案發後已迅速破案,該有掃蕩強制偵辦作為,案發第一時間早已發動,辦案節奏未有拖延、隱匿,且局長到任不到 1 年,如此大動作調動,更讓基層警界錯愕。
猶記,今年內政部、警政署為了人事大亂鬥,甚至還破天荒創下警政署長遭送辦情事,外界瞠目結舌靜觀事件後續發展,最後內政、警政龍頭「相敬如賓」事件回到原點。
細看這次警察高層人事,除讓人再度見識蘇揆「天威難測」性格,內政、警政署高層是否因揣摩上意而「錯殺」?基層警界都在看。
【即時短評】警界人事異動又扯派系?蘇院長說了算!
2020-07-13 23:20 聯合報 / 記者丘采薇
行政院長蘇貞昌批台南、高雄的連續槍擊、殺人事件。警政署長陳家欽隨即報請撤換台南市警局長周幼偉(圖中)、高雄市警局長李永癸(圖左)。 記者蘇健忠/攝影、本報資料照片
南部近期陸續發生舞廳槍擊和殺人命案,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上午參加活動直指治安事件頻傳讓蔡英文總統和他都憂心,下午警政署就宣布撤換高雄市警察局長李永癸和台南市警察局長周幼偉。撤換兩位警察局長不可能是突然而為,無論是高層授意或警政署揣摩上意,可以確定的是,民進黨派系又有了見縫插針的機會。
掌管警政人事的內政部長徐國勇及警政署長陳家欽在疫情期間摩擦不斷,數月前陳家欽遭人檢舉「用人唯親」,一度遭徐國勇移送法辦,最後在蘇貞昌及蔡英文總統出面調停之下讓兩人都留任內閣,安靜了一陣子。直到今天蘇貞昌當著徐國勇的面撂下重話,稱「十天街頭開槍兩次」,要各縣市警察局長負責。警政署隨即在幾個小時之後宣布撤換台南及高雄市警察局長,時機相當巧妙。
黨內認為,目前兩位警察局長下台尚不能代表派系著力痕跡,派系要爭的是最後台南及高雄的職缺換上了誰,猶如這次被換下的兩位警察局長,被拔擢的過程也非常有故事。
民國108年(二○一九年)七月,周幼偉由警政署政務委員接任台南市警察局長,當時是總統大選前的最後一波調動,但其實周幼偉的人事案延宕了四個月才拍板,當時盛傳陳家欽希望由「陳家軍」卡位不成,最後由徐國勇推薦的周幼偉勝出,當時徐國勇主張直轄市警局長人選應以同級的「警政委員」優先,徐的主張也獲得蘇貞昌認同,陳家欽在這一戰鎩羽而歸。
李永癸則是陳家欽升任署長後拔擢的人才,兩人曾在陳家欽擔任高雄市警察局長期間合力處理高雄大寮監獄囚犯挾持典獄長事件,事後李一直受陳家欽信任。但民國108年(二○一九年),高雄數度發生夜店鬥毆,蘇貞昌及陳家欽對此都傳出震怒,不過李永癸的工作能力受到前市長韓國瑜肯定一路留任,最近李永癸的去留早就是被討論不斷的話題。
黨內認為,警政人事牽涉蘇貞昌、徐國勇及陳家欽三角關係,無論徐國勇及陳家欽個人意見為何,蘇貞昌才是影響最終人事的定海神針。徐國勇及陳家欽續留內閣看似恐怖平衡,其實對人事卻沒有絕對權力,派系無論再怎麼鬥,恐怕還是得由蘇院長說了算。
【即時短評】樂見總統為國軍打氣 但現實資源在哪?
2020-07-13 23:33 聯合報 / 記者程嘉文
各軍種、兵種過去均各自演練、訓練,但為達成「一個營就能出去戰鬥」目標,國軍借鏡美軍及各國相關作為成立聯兵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漢光演習實兵第一天,蔡總統在臉書發文為國軍打氣,特別介紹新編成的陸軍「聯兵營」。府方向民眾傳播「軍事科普」,值得稱許。不過,不管是聯兵營,或其他國軍努力推動的改革,都需要更多支持:不只是三軍統帥「向軍人說情話」的口惠,而是更多現實的資源。
聯兵營是將原先「戰車營」與「機步營」混編,每營同時包含戰車連與機步連(裝甲運兵車)。其實廿多年前,國防部成立聯兵旅,所轄各營雖名為戰車營與裝步營(與機步基本相同),其實就已是混編:戰車營之下有裝步連,裝步營之下有戰車連。
換言之,廿多年前國軍就已採取聯兵營,但實施不久就放棄構想,將各營變為「純裝」與「純步」,原因是營級後勤能量不足,很難同時操作太多種類裝備。如今再走老路,是否已經解決昔日面臨的困難?
另外,當年每個聯兵旅有五個戰車或裝步營。廿年後「分久必合」,每旅却只剩三個聯兵營;與中共陸軍的旅級單位比,規模更僅及對方一半。這很難不讓人懷疑,國防部是否因志願役招募不易,乾脆減小編制,藉著分母縮水來美化編現比數字?
針對上述質疑,國防部必然強調:聯兵營除了裝步合一,還增添肩射防空飛彈與無人機(UAV)。話雖不錯,但軍方向美國採購的刺針飛彈,尚未返國撥發部隊;至於給營級單位使用的輕型UAV,根本還沒建案採購。理想雖好,但目前都還是天邊彩霞,都還得花大錢。
更須一提的「烏鴉話」是,新式先進裝備不僅價格昂貴,也代表更高的操作成本。國軍向來對作業維持費用編列偏低,地面部隊尤其嚴重。如果真希望國軍成為現代化精銳之師,就要拋棄過去的「節儉」心態,就要讓部隊敢於「物盡其用」。如此一來,國防預算數字所需成長,將遠超過蔡總統先前宣稱的「每年增加百分之二」。這個沉重的負擔,自詡三軍「最大靠山」的總統,已經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