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美股與經濟基本面為何頻頻脫鉤?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3973/web/

◆  經濟日報社論/美股與經濟基本面為何頻頻脫鉤?
◆  聯合報黑白集/台大斷代史的旁觀者
◆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一出手,陳時中立即跌下神壇






經濟日報社論/美股與經濟基本面為何頻頻脫鉤?


2020-06-15 02: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3月初,美國因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爆發階段,中止了自民國98年(2009年)7 月以來史上最長景氣循環擴張期,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也迅速蔓延,美股連續重挫,甚至在同月出現四度熔斷,標準普爾 500 指數更一度重挫達 35%。時至 6 月初,美國疫情仍處上揚態勢,經濟數據表現不佳,5 月份失業率更高達 16%,美股卻已回神,標準普爾 500指數從 3 月 23 日的 2,337 點低點反彈,在短短兩個月內幾乎完全收復失土。即使 6 月 11 日美股大跌,但指數仍接近疫情前高點。
為什麼會出現經濟衰退困境尚未解除、金融資產價格卻走升的詭異現象?對此,市場浮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首先,樂觀者認為隨著聯準會(Fed)推出多項貨幣寬鬆政策、聯邦政府救市政策相繼出爐,且當前部分金融指標表現與民國98年(2009年)金融海嘯跨過最困難時期後相近,是各種金融資產價格出現趨勢反轉的前兆。
同時,在抗疫措施逐漸轉向解封、經濟復甦近在眼前的情況下,標準普爾 500 指數有望快速回到 3,386 點的歷史高點,投資人提前布局投入風險性資產,實屬最佳策略。然而,悲觀者卻認為,美國經濟前景並不明朗,加上疫情讓美中之間的政治衝突加劇、第二輪疫情爆發的可能性也徘徊不散,當前的美股反彈,充其量只是資金行情罷了。
5月中旬 Fed 主席鮑爾受訪時的一席話,指稱美國經濟將在今年下半年穩定復甦,但失業率恐將在未來幾個月達到 20% 或 30% 高峰水準,又讓觀點互斥的雙方支持者得以對號入座。
樂觀者便認為,6 月初美國非農就業報告中的新增就業達 251 萬人,優於預期,顯然呼應聯準會所述的「復甦在望」;悲觀者則考量新增就業人數增加是因臨時性解僱人數縮減,但永久性解僱人數依然走升之故,加上平均工資與工時縮短及弱勢族裔的就業狀況惡化,均顯示美國經濟體質仍在惡化中,也與 Fed 認為年底前經濟不會完全康復的看法一致。
再者,一般都認為經濟能否全面康復,主要取決於疫情能否完全獲得控制。樂觀者認為第二輪疫情爆發的機率低,遂有理由相信解封後的經濟復甦腳步不會太慢,且當前看好的美股亦屬後疫情時代的受惠產業(如生技、資通訊產業);悲觀者則著眼於此波經濟下行,是政府封鎖經濟活動而引發的供給面衝擊,加上疫情不確定性讓餐飲旅遊等產業鏈中斷,由其衍伸的消費行為更難回復舊貌,以及封鎖引發的高失業率、低所得等副作用浮現,讓供給面衝擊已傳遞為消費面衝擊即便美國政府早已通過紓困法案來支撐消費及減緩企業經營壓力,但大部分條款將在年底到期,使未來消費能見度依舊低落,企業依舊承壓,進而讓經濟處於長期低迷。
最後,就金融市場表現來看,樂觀者認為疫情即將獲得控制,經濟活動會如鮑爾所形容般沒有系統性風險,且 Fed 兩個月來投放近 3 兆美元,已發揮預期效果,則投資人期待股價指數短時間內回到高點,便再合理不過;反之,悲觀者擔心若疫情的負向衝擊久久不散,未來各種政治不確定性又接踵而至,那麼當前僅約 0.8% 左右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以及處在十年高點的股價本益比,正暗示了當前股市榮景不過是熱錢推升下的泡沫現象
總之,無論是當前的經濟表現、Fed 政策態度解讀,乃至於對金融市場的評價,樂觀者與悲觀者的看法都是南轅北轍。不過,觀察近月美股起伏均繫於疫苗研發、經濟解封訊息的現象可知,當前驅動股價指數的力量已不全然是經濟基本面,疫情發展及解封後的情形才是主旋律。在金融資產價格泡沫疑慮難以消除,以及疫情發展如經濟衝擊交纏般複雜的情況下,投資人唯有審慎以對,趨吉避凶。












聯合報黑白集/台大斷代史的旁觀者


2020-06-15 00:31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台大討論校園轉型正義提案,會場外學生與校友各拉布條表達立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發生在台大校園的事,有一種奇特的超現實趣味。大學生會發起校園轉型正義,要清理不義遺址」,包括打破傅斯年神話」。結果,卻是台大校友會發動連署,要搶救可能被移除的「傅鐘」。最後,校務會議高票否決了學生會提案
學生會的轉型正義提案,對照校友們對台大校史的認知,兩者出現了巨大的斷層。曾經歷白色恐怖的校友們,把老校長傅斯年當成保護學生、維護校園自主的守護者;今天的學生會代表,則把傅斯年當成必須打倒的「神話」,在扭曲的敘事中把他當成威權幫兇。
曾親歷威權打壓的校友們是失憶了嗎?或者他們黑白不分,竟把加害者當成英雄來崇拜?又或者,今天那些呼喊轉型正義的學生是非不明,想要竄改別人身經的歷史,強依自己的想像重寫?又或者,歷史的情境和真相都不重要,只要把煙塵攪到漫天飛揚,即可遮蔽真相,另立自己的「斷代史」新章?
傅斯年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來台出任台大校長,短短一年多即病逝,他卻成了台大最重要的精神座標。主因之一,是「四六事件」中警總要進台大抓學生,傅斯年警告警總司令:「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這些故事,如今被學生會視為「神話」,揚言打破。試問,這將用誰的神話取代
當年的台大學生對抗的是威權政府,今天台大學生會則充當執政者的馬前卒,另更多人則扮演旁觀者。這才是台大更大的悲哀。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一出手,陳時中立即跌下神壇


2020-06-15 00:27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健保部分給付醫材收費新制引反彈,衛福部長陳時中(左)、健保署長李伯璋(右)表示暫緩實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健保醫材自費上限新制即將上路,還在享受「順時中」光環餘暉的衛福部長陳時中,冷不防被蔡總統一把拉下神壇!蔡英文一箭雙鵰,順手打了閣揆蘇貞昌一巴掌,要他傾聽外界的不同意見。無論蔡英文是否存心要讓陳時中和蘇貞昌難堪,但是她大剌剌凌駕體制卻不以為意,蘇貞昌一路當塑膠而不自知這些問題,比閣揆和部長的面子還要嚴重
健保署針對「健保部分給付、民眾負擔差額」的醫療器材訂定自費上限,連日來引發醫界強烈反彈。陳時中原本不以為意,聲言將在八月如期落實改革;誰料蔡英文在臉書對此表示不同意見,稱已請蘇貞昌「特別注意此事」,並要他再與陳時中「就各界的意見與提醒進行研商」。蔡英文一巴掌下來,陳時中只好緊急和醫界開會溝通;由於陳時中自認有十足把握,一度考慮開放媒體入場,讓會議訊息完全透明,不料卻一路走樣。
開放媒體入場,除為了透明,其實也為了反制」,要讓所謂的幕後操弄黑手曝光。未料,不僅現場直播被喊卡,最後溝通結果卻是政策喊停,陳時中甚至改口說「沒有非要做不可」。如此一來,這齣從「白色巨塔」演到「權力巨塔」的大戲,更是劇力萬鈞。民眾都很想看看黑手的廬山真面目,看誰叫得動立委去向總統告御狀,還讓蔡英文公開出手指點政策,最後更逼得陳時中自己逆時中」。
台灣自費醫材價格長期紊亂,即使是健保部分給付的醫材價差甚遠,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健保署花了一年半的時間,與醫藥界代表研議,終於決定針對八大類、三五二項健保部分給付的醫材訂出自費的「天花板」上限,為民眾荷包把關,也保護弱勢族群。其潛台詞就是民眾不該被當成冤大頭
但新制讓醫界群情激憤,「民眾被當冤大頭」的指控,也是對醫界的汙名化。政府該不該介入自由市場,或以何種形式介入到何種程度,是經濟學永遠的爭議,醫療經濟亦不例外。「價格天花板」一設定,恐怕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優質醫材退出台灣市場,先例多端。另一無法明言的潛台詞,則是:醫院利潤大縮水
在這場攸關醫病權益保障的政策討論中,民眾荷包不該失血,優質醫材不應退場、辛苦醫護不能血汗,應該是最核心的關切。但整個決策反覆的過程,卻儼將「醫病關係」視為「利益零和」的衝突,醫界怒火更直接燒向總統府。於是,蔡英文火速出手制止,蘇貞昌跟進切割。
蔡英文一出手,形塑了傾聽民意的形象,也拆解了「順時中」的神話,更扯掉了蘇貞昌「有政府,請安心」的華麗看板。蘇貞昌則以健保署「既未報部也未報院,自行決策卻無力收尾」,跟進踹腳陳時中,推掉責任。至於陳時中指控的黑手操弄」,卻未能抓出真兇
蘇貞昌被當成「塑膠」,固然讓他臉色鐵青;但更大的問題,卻在蔡英文任意凌駕體制。健保署決策,衛福部搞不定,陳時中還到處享受全台禮讚;最近把三倍券說得很嗨的蘇貞昌,則渾然不知健保政策犯到了總統的天意。一項署級的決策,居然跳過部、院,直躍三級,由蔡英文親手要求調整健保醫材自費上限從兩方對決變成多方角力,最後陳時中不敵小英,新制或許就此夭折,體制則再被踐踏一次
陳時中早就該回到人間了。政策溝通不像疫情發布只能順著「時中」走,諷刺的是,全國都在「順時中」,而時中卻在「順小英」,有人在關心專業嗎如今,蔡英文一手黨政雙抓、一手五權獨攬,權力膨脹而無所制衡。在這次的醫材價格戰中,蔡英文踩破蘇貞昌和陳時中的門檻,還公開打臉兩人。也許有人會讚嘆蔡英文「苦醫所苦」,但被踐踏的體制,誰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