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劉憶如/解封後的全球經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劉憶如/解封後的全球經濟

◆  王健壯/蔡英文要擺脫兩種意識的束縛
◆  洪蘭/讓他們去走自己的路
◆  楊志良/民眾偉大,政府混蛋
◆  林中斌/兩岸僵局將開解
◆  陳亮恭/常照你的長照
◆  薛承泰/勞保的續命仙丹
◆  薛琦/振興三倍券真有三倍的效果?

◆  周行一/你不會比父母差
◆  盛治仁/我們就不能好好相處嗎?
◆  楊渡/別說《教父》沒教過你
◆  方祖涵/職棒熱潮退卻後的省思
◆  黃介正/孤鷹.戰狼.香港
◆  劉維公/閱讀提案力中心:敦南誠品書店
◆  葉銀華/股市經營權爭奪的亂象








劉憶如/解封後的全球經濟


2020-06-15 00:34  聯合報 /   劉憶如(作者為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台大解封,周末景點、賣場湧現人潮,台北車站大廳(圖)也重現席地而坐景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雖然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全球股市卻已率先觸底反彈;許多股價漲勢凌厲,甚至超過新冠肺炎爆發前的水準。兩個多月來的股市飆漲,是否預告解封後的經濟復甦?抑或只是顯示資金的浮濫?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上周提出報告,認為此次全球經濟受到的傷害,將會是過去百年來(戰爭期除外)最大。世界銀行World Bank)上周出爐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估,先進經濟體今年將萎縮七%,新興經濟體將萎縮二點五%;因此預估全球經濟產出萎縮五點二%,將面臨自一八七○年至今一百五十年來最嚴重的崩跌。另外,國際貨幣基金IMF也預估今年全世界有百分之九十的國家,將陷入每人國民所得負成長的窘境
預測如此悲觀,是因為這一波新冠肺炎同步重創供給與需求,前所未有。自今年一月廿三日武漢封城至今,全球各地相繼淪陷,無一倖免。封城成了防止疫情擴散最有效的對策,但卻因此不但造成生產供應鏈的斷鏈,同時也造成全世界需求大幅的萎縮;失業人口及企業破產數字的飆升,更是前所未見。這種情況下,即使各國政府傾其所有(或甚至是其所沒有),祭出各項救助經濟的政策;但要期待一個「正常的復甦」,實力有未逮。
例如,今年三月以來,美國聯準會帶頭全球降息並實施量化寬鬆(QE),但這其實並無法造就實體經濟的繁榮反而因資金浮濫,形成股市飆漲而背離經濟基本面的狀況。除此之外,如果日後經濟復甦緩慢,則寬鬆的貨幣不但救不了經濟,甚至只會造成通膨。黃金價格自武漢封城前的每盎司一,五六八美元,上漲至目前的一,七三七美元,清楚顯示市場對物價上漲的憂慮。
基本上,零利率及量化寬鬆,之所以能在民國97年(二○○八)全球金融危機時奏效,是因為當時的癥結在於流動性資金枯竭,所以以降息及發行貨幣的方式,降低資金成本並挹注資金;是對症下藥的做法。但是,這次的問題卻是需求與供給雙雙受創,因此要解決問題,需要全球各地的民眾能夠回到工作崗位,也需要恢復民間原本就業、投資、消費的水準。
不過,供需恢復的程度,取決於全球疫情的掌控,而非利率水準的高低。病毒肆虐下,工廠停工、物流中斷,以至於貨物交付停滯、國際貿易趨緩;供應鏈的破壞,因此會造成全球生產的衰退。以電機電子業為例,全球許多製造業大國的電子零組件,進口自中國的比率都超過百分之四十,包括日本、美國、印度、加拿大等;中國大陸解封後是否順利復工,因此對這些國家是否能恢復生產,有關鍵影響
需求面的回溫,也同樣主要立基於疫情的控制。將近半年來,全球各地的封城,造成消費及投資意願雙降的「需求面萎縮」,許多百年老店也甚至被迫宣布關門。觀光旅遊餐飲業、航空汽車運輸業、石油原物料、零售消費電子產品等,更都因為需求大降而受到極大的衝擊。目前世界各國多以財政政策促進需求,但紓困及振興方案預算規模各異,著力點亦多有不同;解封後,挑戰才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