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周行一/我們如何一起抗疫?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周行一/我們如何一起抗疫?
◆  盛治仁/不讓疫情改變善良的心
◆  林中斌/疫災煞全球 人類共戚休
◆  馬凱/對抗新疫應如世界大戰!
◆  陳立恆/求真者生.魔幻者亡
◆  朱宗慶/紓困藝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  王健壯/這個獨立機關忘了我是誰
◆  范疇/習近平現在需要蔡英文 川普也是
◆  方祖涵/每天都是愚人節
◆  楊志良/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
◆  陳亮恭/兩面夾擊的超高齡挑戰







周行一/我們如何一起抗疫?


2020-04-11 00:03 聯合報 /   周行一(政大財管系教授)
清明連假多個景區湧入大量人潮,針對即將到來的五一連假,交通部預計訂定警告點、行動點、管制點,作為民眾出遊依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二月全世界關注中國大陸新冠病毒疫情當時很少國家預想會跟武漢一樣必須封城,短短的一個三月裡,歐美與新興國家相繼採取各種不同層次的「保持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ing封城手段,希望能遏止疫情失控,減少人命損失。

電視與網路上瀰漫感染者與死神掙扎的驚心畫面,歐美與中國大陸一樣,把抗疫比喻為戰爭,美國媒體預測全美死亡人數會超過越戰,甚至二次世界大戰,天天報導感染與死亡人數創新高、醫療資源不足,且經濟會因「保持社會距離」受到重創;對比下,台灣的狀況相對好許多,僅有三百多位感染,死亡數在個位數。以台灣與大陸的緊密地緣關係,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大家應當感謝政府與各級醫療人員所做努力,否則我們可能與歐美一樣陷入進退艱難泥沼中,因此更要珍惜並且努力維持這個狀況。

當國際媒體不停稱讚台灣抗疫成就,同時我們感覺周遭沒有嚴重感染情況時,社會的警覺性自然會降低,已經表現在清明連假墾丁幾萬人聚集歡樂,及媒體報導有許多景點訂房爆滿情景,也凸顯抗疫的基本矛盾:一方面必須「保持社會距離」,另一方面卻需要維持經濟活動這個矛盾很難相互妥協,大陸在疫情緩和後急切復工,冒了疫情死灰復燃的風險,川普總統不願意宣布全美進入緊急狀態,可能會讓疫情控制太慢。

我國政府同樣面對這個矛盾,台灣是一個外向型經濟,新冠病毒產生的世界問題必定會成台灣的問題。當國家面對這種危機時不可能只靠政府,必須依靠某種形式的私部門與政府共同努力的夥伴關係公私合夥,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一起度過難關,同時為復原做準備。

私部門包括企業與個人,企業界應迅速反應工作場所的狀況,幫助政府控制疫情;向政府建議紓困政策的方向與重點,並且配合政府,擬定減少衝擊員工的策略與做法;台灣各行業都有公會,同行之間應討論如何一起與政府努力解決問題。

不過我們每一個人才是解決這個矛盾的主體只有老百姓才有能力保持社會距離」,同時幫助維持經濟活動的進行。
「保持社會距離」是避免傳播病毒的有效方法,必須避免非絕對必要活動,勤洗手與配戴口罩,在公共場所時與別人維持有效距離;盡可能維持原來的生活水準,網際網路已方便到可以做各種消費與虛擬集會,我們可以「保持社會距離」,也可以「將就地」愉快生活,但是不要過度囤積食物與用品,恐慌是比新冠病毒更嚴重的傳染病;儘量避免減少每年規畫的慈善捐助,現在有更多人需要幫助

台灣在抗疫方面的績效受世界矚目,經濟上我們是全球資訊與醫療產業的重要供應鏈成員,只要公私部門一起努力,繼續有效防堵疫情,在世界需要台灣時,我們可以提供關鍵助力,同時在經濟上獲益。

作者為政大財管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