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前瞻「後新冠」時代三大趨勢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從日韓的疫情變化,台灣能學到什麼
◆  聯合報黑白集/外交部長不可網民化
◆  經濟日報社論/前瞻「後新冠」時代三大趨勢






經濟日報社論/前瞻「後新冠」時代三大趨勢


2020-04-11 01:51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病毒疫情感染人數二個月內破百萬,達153萬人,死亡破8萬人,世界從此改變。許多關於「後新冠」世界秩序的討論,國際意見極為分歧;一派認為原本已經脆弱的全球化會更加式微,一派則指出新冠疫情正好凸顯國際合作的意義,比較確定的是全球化定義及發展從此改寫

疫情擴散如此迅速,有幾個發展看來已經難以避免。第一是「公衛安全」議題受到重視,對全球貿易及投資的衝擊難免。如同能源及糧食安全,現階段關於公衛安全的討論,也強調「自給率、戰備存量」等概念的討論。糧食及能源安全的自給率制度相對清楚公衛安全自給率的定義、範圍、對象及方式則還在醞釀階段未來更可能出現民族主義保護主義論者藉此理由重新包裝,並將這種自給率思維延伸擴大到其他所謂戰略性產業。不管未來各國如何定義,任何自給率機制,都是一種排斥外國貨外國人全球供應鏈背道而馳制度,不利於跨境貿易投資

第二是疫情讓美國撿到槍,讓美中對抗更加難解美國在經貿及科技對抗的討伐檄文,大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國家資本主義,30年來假裝臣服於國際規則,實際上持續傾全國之力而且不擇手段,左手扶植產業及個別公司,右手把外國企業擋在門外。美國認為現有世界規範根本沒辦法拘束中國大陸,所以一方面要用對抗懲罰來改變中國,他方面要重塑世界規則。

在這個背景下,疫情讓美國撿到的槍,不是因為新冠病毒來自武漢,而是美方主張中國不按國際規則做事的風格,才使疫情全球蔓延,導致超過百萬人感染。過去幾周,已陸續有研究指出中國確診人數可能是官方數字的四倍甚至十倍之多,而官方的隱瞞、漂白,致使各國在估算病毒傳染力時出現嚴重誤判。大家都清楚,美國成為重災區跟其本身反應掉漆可能更有關係,但這已不重要,因為延續貿易戰的邏輯,這次疫情也再度印證中國大陸為自身利益,不按國際規則辦事對美國及世界造成的傷害。於是無論用對話、對抗還是懲罰,迫使中國接受、遵守國際規則的正當性,已經超越經濟及公平競爭等層面,更能救人一命。

第三是全球供應鏈的重整加速。疫情爆發前,美中經貿與科技對抗已經使台灣高度參與的亞太供應鏈面對巨大的拆分壓力。新冠疫情再度凸顯出不同供應鏈的脆弱點人禍加天災接續而來況且天災使人禍更加難解),會迫使供應鏈重新檢討過去一味追求經濟效率極大化布局模式納入更多透過分散來源收回外包等以確保供應穩定考量。除了這種因利己而自發的動力外,各國政府為追求自給率而祭出的誘因,加上美中貿易及科技衝突的壓力,都會使供應鏈朝向分散來源、提高備援、接近市場等方向調整

以上三個「後新冠」時代所可能出現的結構性改變可能的情境是同步發生而且互為加速動力。不過若斷言這樣的局面代表全球化的結束,或許過於輕率;比較貼切的說法,可能是全球化定義調整。例如各國追求醫衛自給率,還是需要來自台灣的工具機、原料藥;中國的不織布;美國的專利及德國的控制器。又如供應鏈改組後,改變的主要是改善集中度問題,而不是放棄供應鏈結構,過程中可能會有部分供應環節從此永遠退場,但新的環節又會帶來機會

面對變局,台商的彈性與柔軟度一向不是問題,更應主動掌握先機,藉此機會修正過去的錯誤掌握「後新冠」新全球化機會










聯合報黑白集/外交部長不可網民化


2020-04-11 01:01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對台灣飆罵三分鐘,後續效應引發討論。 (歐新社)


世衛組織祕書長譚德塞回應川普的砲轟,卻對台灣飆罵三分鐘,顯然失控。對此,蔡總統除表達抗議並邀他訪台,不失明智。正當台灣亟欲加入世衛組織,也以防疫實力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此刻卻又放任網民向譚德塞發動攻擊,最後結果可能事與願違

譚德塞有些作法誠然偏頗,但台灣網民對他的攻擊,也同樣令人不敢恭維。有人罵譚德塞Nigger(黑鬼)、死黑鬼;他在維基百科的詞條被加上「中國豬」字眼,有人罵他「北京狗」,都到了仇恨言論的地步。

最大問題出在種族攻擊。譚德塞抱怨遭到歧視後,許多非洲國家領袖立刻發言聲援他,肯定其貢獻。台灣網民若持續無理的膚色攻擊,恐贏不到任何非洲國家支持。

不僅網民,整個政府的發言近期都有「網民化」傾向。去年蔡政府因種種因素頻頻「撿到槍」,採取巨砲式的回應也頗收民粹效果,政府官員即一窩蜂地用辛辣言詞來迎合網民。在對譚德塞的攻擊中,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罵譚德塞「得了武漢腦炎嗎」、「快去量體溫」,駐德代表謝志偉則罵:「譚德」,「塞」呢?挫了;則更等而下之。

外交部也頻對譚德塞開嗆綠委羅致政都為此質詢吳釗燮的推特發文風格,認為不妥。吳釗燮卻答稱,這類帶有個人風格的發言,在國內外都受到歡迎;似頗自得。

但如果連外長都網民化,我們進得去世衛大會嗎?畢竟,那張邀請函還得要譚德塞發呢!










聯合報社論/從日韓的疫情變化,台灣能學到什麼


2020-04-11 00:5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南韓利用「擴大檢測」及「科技防疫」的方法,讓新冠肺炎疫情確診人數迅速下降。 (美聯社)


在武漢八日宣布解封同一天日本政府頒布了史上首例的緊急事態宣言」,要求東京、大阪及福岡等七個人口密集的縣市進行軟封城一個月安倍這項緊急命令並無強制力,也無任何罰則,只能仰賴日本人民自我約束。近期日本感染新冠肺炎人數近乎翻倍,也難怪日本在野黨都砲轟:安倍的緊急命令頒得太遲。

疫情爆發初期,為確保東京奧運如期舉行及避免衝擊國內經濟安倍政府一直採取「以拖待變的佛系防疫規定連續發燒四天才需進行篩檢,讓日本的篩檢量遠低於他國

入境管制上,日本除了禁止中國及韓國部分地區民眾入境,對其他國家均採開放原則;直到東奧確定延期後,日本政府才於上周宣布禁止七十三國旅客入境,且須隔離十四天。近期擴大篩檢後,日本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每天新增三、四百名患者,目前累計人數已逼近五千人。據估計,日本確診者兩周內將破萬,疫情似逐漸失控。

與日本的發展呈現對照的,則是先前因新天地教會大規模群聚感染大爆發的韓國。三月初,韓國與義大利、伊朗並列為全球感染最嚴重的三個國家之一;然而,韓國在不停工、不封城的情況下,卻能夠挺過混亂的高峰期,在半個多月內迅速控制疫情。迄今,韓國的累計確診人數不過一萬零四百多人,每日新增人數僅二、三十人,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它成功控制疫情的模式,也成為國際間學習的對象

韓國如何從失控國變成抗疫模範生?首先,韓國採取的是擴大檢測、儘早治療的積極防疫。一開始,韓國政府以地毯式檢測的方式,對新天地教會二十餘萬信徒進行全面篩檢。同時創造了「得來速」的檢測機制,在全國設立六百多處檢測點,開放民眾不必下車便能在十分鐘內完成受檢,檢測結果並在二十四小時內透過APP通知。這種得來速檢測每天可以採檢兩萬人大規模檢測雖會造成短時間確診人數飆升,卻能迅速使感染者與健康者隔離,使病毒不再擴散

其次,韓國利用大數據科技資訊透明的方式來管理疫情。為了避免重蹈民國104年(二○一五年) MERS流行時因資訊不透明所造成的集體恐慌,韓國政府很快建構一組新冠肺炎APP,全民皆可以下載,APP中詳細顯示民眾四周的確診人數,並完整呈現不同確診者的活動軌跡,包含去過的診所及使用過的設施。此外,防疫單位也同時掌握確診者的監視影像及信用卡紀錄,這些措施雖有侵犯個人隱私之虞,但主要目的在避免防疫戰線出現任何破口。

利用「擴大檢測」及「科技防疫」的雙管齊下韓國成為全球唯一在一個月內將每日確診人數從上千人迅速降到五十人以下的國家韓國的防疫模式,連深陷疫情泥沼美國總統川普都說要向它取經。

對照台灣,我國雖將感染人數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卻是採取了嚴格的入境管制歧視性的手段所達成。也因此,迄今許多武漢台胞仍無法踏上返鄉之路,而不少歐美歸國者卻帶著病毒長驅直入,這是極不公平的作法。再者,政府雖誇口「科技防疫」,但至今卻連口罩發配仍在大排長龍,許多地方藥局拒絕再擔任這項惹怨的工作。更受質疑的是,疫情指揮中心對確診者的動向及處所始終保持高度曖昧到了妨礙公眾知的權利的地步;諸如近日酒店公關小姐確診,指揮中心竟能說成「生活單純的宅女,這種打混仗的態度如何防堵狡詐的病毒?包括政府刻意壓低篩檢能量,從而造成不少應篩檢而不篩檢解除隔離後才確診的案例,都是自欺欺人的作法

日本的佛系防疫,顯然不如韓國的積極面對以日韓為鏡,台灣必須更透明、運用更多科技工具,同時積極篩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