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接不起的餘生
.經濟日報社論.簽貨貿協議 新政府可借力使力
經濟/簽貨貿協議 新政府可借力使力
2016-02-18 02:4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長張善政近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及,歷經一年多來的談判,我方在兩岸貨貿協議討價還價上,已達「最適點」,談判團隊要不要見好就收,還是繼續談下去,他歡迎新政府的交接團隊先檢視目前結果,有無賣台,是否為台灣爭取最大利益,之後再決定貨貿的下一步。
張善政此說,再對照行政院最新提列的優先法案清單,已不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幾乎已可斷定,馬政府已將監督條例、兩岸服貿協議與貨貿協議的去留選擇權,交由即將「完全執政」的新政府來決定。
過去兩年多來,服貿與在談判中的貨貿,先是在高度的朝野對立中,難以清楚凸顯對台灣的重要性;接著又歷經太陽花學運後,民間對社會公平與分配正義有高度期待。在政府說不清,一時間也沒找到有效的社會溝通方法下,服貿、貨貿就已被貼上「黑箱」、「傾中」與「圖利財團」等汙名化標籤。
所幸,1月中的總統大選、立委選舉結束後,在未來兩年內,台灣都不會再有新的選舉。新民意大可回歸理性、中道,在盈滿的正當性加持下,好好想想,台灣到底需要和大陸發展什麼樣的政治與經貿關係?馬政府主政下的服貿、貨貿,到底是要直接捨棄,還是留下來通過生效或者繼續談?
從民進黨立院黨團最近急急如律令般地推動《總統職務交接條例》草案,新版本還增訂了「看守期間不得簽定國際條約和兩岸協議」等條款,頗讓人詫異,大選已經結束了,民進黨即將完全執政了,但是「防範宵小」的心態還是很濃厚。民進黨似乎忘記了,此刻最重要的使命,不是「監督」或「看守」過渡內閣,而是根據選前的許諾與藍圖,動手重建家園。
今天起,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將展開七大產業之旅,這位民意寄與厚望的國家新領導人,不妨好好聽聽產業界對服貿、貨貿與對兩岸關係的想法;而約定明天起開始接觸的政權交接小組在碰面後,民進黨的交接小組成員,不妨接受閣揆張善政先發出的「邀請函」,直接「入內」好好深度評鑑一下,過往談出的成果,是不是這麼一文不值。
選舉時的敵人,不會是百無一好永遠的敵人,在新領導人蔡英文不時主張要「團結整個台灣」的思維下,更應好好盤算,在520之前,怎麼善用過渡內閣來日不多的「剩餘價值」。試想,北京對於520之後的新政府,免不了要一段「聽其言、觀其行」的觀察期,服貿、貨貿此刻若能見好就收,何必要等到北京墊高對台的政治要價後,讓已浮現最後一哩路的服貿、貨貿,還要一路顛簸呢?如果交接小組詳加檢視服貿、貨貿清單後,發現的確無賣台,也的確在張善政所稱的「最適點」後,何妨利用馬政府所搭建且一路獲得美、中認可的兩岸架構,在「維持現狀」下,「借殼」洽簽貨貿,通過服貿?
馬政府在前兩次大選挫敗的主因,是未能體察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公平分配,盡力減輕貧富、勞資、與大小企業間的相對剝奪感。新政府上台後,費力矯正的同時,也要規劃如何把經濟的餅做大,否則不夠豐腴的小餅,哪裡夠分呢?
在大選期間,蔡英文描繪的經濟政策,提到了要發展五大創新產業,也提到了不能只看GDP數字,還要重視充分就業與公平分配。偏偏這些只在修正馬政府經濟政策盲點的看法,都少了未來要如何與大陸經濟共生的論述。這也是新政府在日後必然要面對的挑戰,不妨即刻以服貿、貨貿做為試金石,嘗試找出最佳解方,以免夜長夢多、以拖待不了變。
聯合/蔡英文接不起的餘生
2016-02-18 02:4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李登輝發表新書《餘生》,繼續其「兩國論」論調,主張修憲讓中華民國成為「第二共和」。老李選在此時出手,對蔡英文下指導棋之意,不言可喻。值得玩味的是民進黨的反應,在保持了一天沉默之後,昨天由蔡英文公開說出「釣魚台是台灣的」,駁斥了李登輝「釣魚台不歸屬台灣」的說法。
民進黨首日的沉默是謹慎的,作為新執政黨,兩岸政策難道能任意隨一個退休老人的指揮棒起舞?蔡英文第二天的回應是必要的,否則,若默認李登輝的主張,豈非沒上台就先割讓了釣魚台領土?那樣,還能受到台灣人民信任嗎?
李登輝一生善變,即使他同時代的人也未必認同,何況是蔡英文或更年輕的世代。李登輝利用《餘生》為自己擦脂抹粉,將他當年慨嘆「生為台灣人的悲哀」,悄悄轉化成「生為台灣人的幸福」,並宣示餘生要奉獻給台灣的第二波民主化。全體人民努力的民主果實,他一口獨吞並挾為己有,這種餘生毫不值得期待。
蔡英文雖駁斥了李登輝的釣魚台主權說,對於他的「兩國論」卻不置可否,如此避重就輕,也留下一個懸念。李登輝此際大唱「兩國論」,正因為蔡英文是他當年「兩國論」的起草人,他要提醒蔡英文走「第二共和」之路。問題是,即將執政的蔡英文,還有「幕僚蔡英文」那樣隨興所至的空間嗎?
李登輝的餘生,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功過,那不是蔡英文或台灣人需要承接的。
.沒台獨必要 李登輝:把中華民國「台灣化」就好
.觀察站/李登輝「餘生」 掀開蔡英文兩國論胎記
聯合/多少官僚怠惰卡死藍帶名廚
2016-02-18 02:4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法國藍帶廚藝學院聲名遠播,巴黎校本部的短期班總擠滿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
高雄餐飲學校想引進藍帶名師來台上課,卻卡在法令不得其門。 本報資料照片
法國藍帶廚藝學院與高雄餐旅大學合作,計畫來台授課,但從二○一一年九月申請至今,卻因一連串法令卡關,處處碰壁,讓人對台灣的政府效率和官僚惰性大開眼界。相關部會官員的說法是,大家都想要促成,「無奈有諸多法規阻礙」;弄到如今,法國名校只能來台灣開補習班,名廚只能教法語,大樓蓋好多年只能養蚊子。
必須提醒讀者,解讀這個案例,千萬不能跟著行政官員的說詞與邏輯走;原因是,他們正是造成今天「藍帶廚師開補習班教法文」的始作俑者。如果接受他們的官僚邏輯,則台灣絕對什麼事都做不成,不可能有競爭力,也不可能突破當前困境。
我們試從三個角度來釐清這個問題的癥結。首先,教育部官員把事情的挫敗推給《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立法受阻,絕對是推卸之詞。如前所述,藍帶計畫推動是在四年半前,遠比「自由經濟示範區」法案的提出要早。而且,行政院版自由示範區基本上是「經濟」活動的突破創新,硬要納入大學國際合作,本質上就極為勉強。事情的真相是:在行政院打開「示範區」的潘朵拉盒子後,許多部會趁機將許多原應由他們自己推動的業務,全都順便丟進《示範區條例》,一則大家搭「示範區」的便車,把自身業務丟給其他部會推;二則也可以把阻力與事後責任全推給他人。果不其然,如今藍帶案受阻,教育部官員講來全然無辜。請問,這不是官僚,什麼是官僚?
其次,勞動部官員則把《就業服務法》放寬受阻的責任推給剛上任的立委,這也是託詞。拖了四年半的老問題,其實扯不上才上任一個月的立委,即便有立委反對白領鬆綁,也不能合理化部會「一切停擺」。但怪罪立委,確實是當前行政部門常用的藉口之一。行政部門碰到「此事需要修法」的門檻,不但不把它當成要積極突破、溝通、遊說的努力方向,反而如釋重負一般,把修法視為諸事停擺的護身符。立法院通過法律三讀背後確實有諸如密室協商、利益交換等制度性阻礙,但眼睜睜地看著對國家有利的法案躺在立法院而不管,這不是怠惰,什麼是怠惰?
第三,最需要檢討的應該是政務官的態度與責任感。藍帶學院的案子真的因為卡在法規,就毫無突破之道嗎?恐怕不然。看看現成的例子,就有許多是沒有法源照樣運作的。幾所大學共同成立一個大學系統,設置系統總校長與副校長,配車配司機,不受七十歲年齡限制也不受任期限制,這些為什麼沒有法也可以做?又現制下有許多「實驗性」的學校,一實驗就是好幾年,為什麼藍帶不能試?科技部、教育部與科技會報最大的彈性,就是可以利用「計畫」涵蓋諸多預算與建制,這些都是科學研究賦予的彈性,為何藍帶案不能用「計畫」方式推動?坦白說,如果教育部長與行政院長認真看待藍帶學院的案子,這個案子絕對不可能推不動。
上述分析,便牽引出我們最深沉的無奈。如果有一件某部會主管無論如何都認為該做的事卻做不了,那麼主事的政務官究竟該如何突破?或者就撒手不管?藍帶學院一事之不合理,是由前世新大學校長提出,認為「太扯」,在媒體大幅報導之後,或許可出現一些轉機。但如果對此事的批判是由教育部或主管外籍勞工的勞動部所提出,進而積極突破,其行政企圖與鬥志就令人激賞。遺憾的是,此事之荒謬,卻是由看不下去的「觀眾」所提;而理應在戲台上演戲的政務官,卻彷如看戲之人,在台下對於舞台表演限制指指點點。演員都自認為只是觀眾,這戲當然是不忍卒睹。
政黨輪替了,一批政務官又是人來人去。只是不知道像藍帶學院登台受阻這樣的爛戲碼,台灣人民還要忍受多久?還要歹戲拖棚多久?
.法國藍帶名廚來台 受法令限制只准教法語
.名廚來台不能教廚藝 到底卡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