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

經濟/人民幣入籃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聯合報社論..「萬眾創新」能否為中國帶來新動能
.聯合報黑白集.兩陣檢舉妖風吹過
.經濟日報社論.人民幣入籃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經濟/人民幣入籃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2015-12-06 02:1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標準籃中,預計明年10月1日生效。目前SDR籃子中的國際貨幣只有美元、歐元、英鎊及日圓四種,人民幣放入之後,表示IMF正式承認為國際貨幣之一,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依SDR權重的配比標準,包括GDP總量、國際貿易總量及外匯存底總量來計算,目前美元、歐元、英鎊及日圓的比重分別為41.9%、37.4%、11.3%與9.4%。等到人民幣加入之後,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圓及英鎊的配比將更改為41.73%、30.93%、10.92%、8.33%及8.09%。也就是說,人民幣的比重將排在第三,僅次於美國及歐盟,而高於日本及英國。
過去由於人民幣的對外開放程度一直不夠,尤其是中國人民銀行對於人民幣匯率的操控過於明顯,因此雖然中國大陸的經濟規模逐漸變大,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出口國及最大外匯存底國家等,但是IMF成員卻一直反對把人民幣放入SDR計價的籃子當中。一直到最近幾年,大陸加速與許多國家洽簽人民幣互換協議,讓其他國家更容易取得人民幣,也因此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目前大陸共與32個國家簽署了人民幣互換協議,簽署的總金額為人民幣3.1兆。
另一方面,人行長期對於人民幣匯率的過度干預,也是國際上對於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疑慮之一。未來人行如何減少對人民幣匯率的干預,將是國際上觀察人民幣是否真正自由化的重要指標。由於在大陸的十三五規畫當中,已經把加入SDR和人民幣自由化當做重要目標之一,因此未來人行對人民幣的干預一定會逐漸減少。
至於對人民幣的匯率走勢會有何種影響?人民幣「入籃」之後,許多國家的央行一定會增加持有人民幣,當做其外匯存底的組合之一,因此短期內國際上對於人民幣的需求會增加,人民幣的匯率可能會上升。但是,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大陸最近的經濟表現一直下滑,比方說,大陸今年到8月為止,進出口成長率為負的14.5%與負的1.5%,在經濟表現不佳的情況下,人民幣的走勢應該也會下降才對;而由於現在人行必須減少對人民幣的干預,因此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就會增加。由於各國央行持有人民幣當做外匯存底一部分的需求只是一次性的,而大陸未來幾年經濟成長率會逐漸下滑的可能性很高,因此未來人民幣看貶的趨勢應該也是相當明顯的。
另外,人民幣入籃以後,對於台灣可能會產生何種影響?由於台灣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約40%,進口則占約18%,也就是說兩岸貿易占台灣對外貿易總量的29%左右,所以人民幣匯率的變化當然會影響到台灣的進出口及總體經濟;另一方面,人民幣自由化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台灣的經濟表現。首先,人民幣自由化之後,未來兩岸的交易可以直接用人民幣計價,而不需要用美元計價,如此一來,可以減少換匯的手續費損失,也減少換匯產生的匯率波動風險。
其次,國人可以更自由的買賣與持有人民幣及相關的有價證券,例如人民幣債券,由於人民幣殖利率比新台幣計價的有價證券殖利率為高,因此國人投資人民幣的報酬就會增加。目前台灣人民每天只能買2萬元人民幣的規定,也可能會因為大陸為了讓人民幣國際化而更開放。
第三,人行減少對於人民幣匯率的干預,市場就可以顯現出人民幣的正確匯率,對於國人在兩岸之間進行投資或交易時,可以做出更正確的判斷。但是,人民幣自由化之後,也會對台灣經濟發生影響,就是其匯率的波動可能會變大,這對於兩岸貿易採用人民幣計價時就會產生價格不確定的風險,這可能是人民幣國際化與自由化之後,台灣企業與人民所必須面對的最大風險。

聯合/「萬眾創新」能否為中國帶來新動能


2015-12-06 02:1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共十八大五中全會提出了「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五年後「十三五」收場時,中共要確認中國已「全面邁入小康社會」,所負的軛確然沉重。但「十三五」更真實的意義是:它是「中國崛起」的驗證階段,而這五年恐將遭逢史無前例的內外高壓,前景波詭雲譎。
近期南海生波,中美為這片海域劍拔弩張,讓人更清晰地看見:一個全球超強的美國,如何試圖遏抑可能威脅自己地位的中國。「十三五」正是崛起的中國意欲超趕霸主美國的一個國家政略,它是一個想像的歷史性台階,站上了這一階,中國才差堪與美國在形式上比肩,但這一階卻存在著巨大的風險與陷阱。
主要的風險,來自內外兩頭。外部的風險源頭即為美國,作為現存的單極超強,美國看到近二十年以驚人速度崛起的中國,此刻距離超越自己似僅剩兩步之遙,無論是白宮主人或美國民眾,恐怕都感受到了迎面而來的壓力。依傳統現實主義的競爭觀點,美國勢必在軍事、經濟、政治上強力阻撓與干擾;「十三五」期間的外部制約與對抗,譬如美國主導的TPP進行的團夥式抵制和相關技術封鎖,都不斷逼來。
與此同時,中國內部的風險更不容小覷。「十二五」開局前的二○一○年,大陸經濟仍有逾十個百分點的GDP增長;而今年行將收尾之際,卻在第三季出現了六.九%這個狂飆二十年後首見的減緩。它透露的是,傳統增長模式的動能和積累數十年的人口、土地紅利已告用罄,新的增長引擎或模式卻似乎仍未見到破繭而出的跡象。
以後者而言,「十三五」的目標是在認清這個殘酷的現實下制定的。舊的增長模式,是靠著土地開發、低廉工資與環境破壞,進行掠奪式的發展;由於科技層次過低、積弊太重而難以為繼,終而導致連續三個年度經濟總量增長的下滑。這項認知,在「十二五」規劃前即已進入決策者的腦中,喊出要「轉變增長模式」,但執行上顯然困難重重,成效有限。
所謂的「模式轉變」,除了從依靠「投資與出口增長」轉向依靠「消費與內需增長」,要躋身經濟先進國家行列,核心仍在實體工業的科技水準。中國大陸雖然在高鐵、核能發電、數控機床等技術上,已進入世界先進水準,並在4G通訊技術、高端芯片等都各突破,不久前更首次推出一百五十到二百人座的C919大型商用客機;但是,整體而言,工業水準整體仍處於中等層次。
「十三五」規劃的靈魂,其實不是搶走鎂光焦點的「全面開放二孩」;結束「一胎化」畢竟只是防守策略,中共真正的寄望其實是在「創新」。規劃中位於最前列的第一帖藥方,就是「堅持創新發展」,表明要「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主體計畫即是今年稍早制定的「中國製造二○二五」藍圖,即在信息技術、機器人、航太航空等領域尋求技術的飛躍。
但規劃中還希冀「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個願望,不能由官員四處去老百姓家敲門懇託,而是要塑造自由的氛圍。亦即,所謂「中國製造二○二五」,雖可由菁英主導的「中國模式」催生;但所謂「萬眾創新」,卻必須仰賴西方制度的「個人主義」來澆灌。若能落實,它其實比「製造二○二五」更具生命力,它可能綻放的創造力也將更繽紛。
美、中的矛盾與「修昔底德陷阱」所鋪陳的悲劇預設交互糾纏,也和雙方堅持的典範差異息息相關。美國不只擔憂「彼取而代之」,更擔心民主領地的萎縮,將使專制主義幽靈再度披靡。中共「十三五」面臨的外部壓力,與其內部的典範追求相互牽連。
中共若果真能在內部激活人民想像力,不僅可收「萬眾創新」的經濟動量,更可化解外部美國的強力掣肘。亦即,「自由創新」是「十三五」內外兼修的神秘方程式,「創新」力量若能在民間湧現,不僅有助保持經濟的增速,「自由」又可大大消解西方的敵意和壓力。問題在,以目前大陸政治氣氛之肅殺,不容易做到自由,則勢必對創新構成拘囿;也因此,肅殺應該適可而止。

聯合/兩陣檢舉妖風吹過


2015-12-06 02:1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最近,吹起了「檢舉」的妖風。台大陸生張逸帆在臉書上發表對陸生納保的看法,「你們的健保很好,但我從未向你們乞討」一文,因言下就台灣社會對陸生的不友善頗有怨言,竟連續遭人檢舉而被臉書刪文。張逸帆說,他不了解為何民主社會要剝奪別人說話的權利?
無獨有偶,台灣歌手盧廣仲最近幾場在中國大陸的演出,因另一名台籍藝人黃安向大陸相關部門舉報其「反服貿」言行,指他為「隱形台獨同路人」,使得盧廣仲在東莞、北京、西安三場演唱會均遭取消。同是歌手,只因政治觀點不同,有必要如此傾軋嗎?
這兩陣檢舉妖風,都起於兩岸的政治分歧;但兩者都不是為了正義或公益,而是出於小氣或惡毒,而訴諸權威來壓制對方,是不高尚行為。盧廣仲演出被取消,發生在威權統治的中國大陸,也只能令人無奈;但台灣民眾去檢舉陸生的臉書發言,只反映當事者對異議的不容,也暴露了自己的雞腸鳥肚。
台灣人對於「檢舉」其實並不陌生,戒嚴時代統治者為壓制異己、管訓人民而鼓勵告密,這是手法之一。但走過漫長的民主化路程,台灣竟然還教出不能容忍他人異議的一代,甚至有人以揭發、告密為樂,令人難以想像。盧廣仲開不成演唱會,黃安沾沾自喜;張逸帆臉書被刪,幕後黑手在暗中竊笑。這種場景,令人心寒,而臉書不問內容即刪文的作法亦有可議。
張逸帆說,他無法忍受在「一邊肆無忌憚地辱罵著你的出身,一邊又以文明與先進自居」的社會生活下去。這點,張逸帆其實不必以偏概全,台灣偏激無禮者固然不少,卻不代表整個社會如此。但無論如何,台灣的偽民主現象,對照檢舉妖風再起,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