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透視全球市場震盪的影響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6419/web/ 

◆  聯合報社論/大法官和賴總統的雙簧,預告國會改革死刑
◆  聯合報黑白集/誰有資格叫人離開?
◆  經濟日報社論/透視全球市場震盪的影響







經濟日報社論/透視全球市場震盪的影響


2024-08-08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日經指數在2日下跌2,216點,僅次於1987年10月發生全球股災的黑色星期一。路透


8月以來美日股市以及台股大洗三溫暖,日股尤其震盪。日經指數8月2日下跌2,216點,僅次於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10月發生全球股災的黑色星期一;次交易日的8月5日日經指數再跌4,451點超過黑色星期一,創下日股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美日股市帶頭大跌,就全球因素來說,世界經濟火車頭美國的硬著陸憂慮是主因。2日美國公布的7月失業率,市場原本預估是與上月相同的4.1%,但沒想到是4.3%。從3月起,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連續三個月都上升0.1%,7月再猛跳0.2%,市場擔心美國是否已經陷入「失業增加/消費緊縮」的惡性循環

此外,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極大的「股神」巴菲特,其下投資公司3日發布上季財報,顯示巴菲特賣掉手上一半的蘋果公司持股。這個消息引發了美國科技股拋售潮。

上述兩個因素,讓美股與台股、日股一樣,在8月2日與5日都是大幅下滑;台股5日重挫1,807點是史上最大單日跌點。不過與日股兩個交易日跌幅高達17.5%相比,美股與台股的災情相對較輕。

日股成為最慘災區與日本自身金融政策的大幅轉變有重要關係。日本央行7月底的政策會議出乎市場意料,調升短期政策利率從0到0.25%。會議後記者會植田總裁說了兩件重要的事:日銀會繼續升息,且日銀沒有設定0.5%的門檻。

日本泡沫經濟瓦解後,日銀政策利率90年代中期起,最高就只有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2月一度升息到0.5%,因此7月底以前,日本金融界多以為,日銀未來的升息,會停在0.5%一段時間。但是植田記者會極鷹派發言,讓市場意識到,日銀未來數年內升息到1%也非常可能。

日銀的轉鷹派,以及2日美國失業率出乎市場意料的惡化,促成外匯市場美日利差短期內縮小的預期升高,使日圓大幅升值。日圓價格從日銀會議前的1美元兌154日圓,一周內升值到5日最低的141。

日圓的急速升值,對日本股市的殺傷力極大。日本的重量級企業如汽車、機械等,多依賴海外市場的美元收益。而疫情以來日圓長期走弱,企業都以弱勢日圓估算財報。日本主要企業在估算到明年3月底為止年度財報的平均日圓價位是147。只要日圓升值超過147,就有最終獲利低於財報預估的風險。

此外是資金因素;過去幾年美日利差持續續大,加上日銀長期的鴿派作風,國際投資客喜歡日圓套利交易,亦即是借低利息日圓,兌換成美元投資於高利率美元或其他金融商品。而日股過去一年半,從25,000點上升到41,000點,日圓套利交易資金回流日本股市。這種資金遇到日圓升值,不僅面對日股下跌的風險,也要面對日圓計價還款增加的風險,因此立刻急殺出持股,誘發恐慌性賣壓。

7日早上日股開盤一度重挫900點,之後日銀副總裁內田真一在北海道的金融座談會說,現在金融市場不穩定,日銀不會升息。此話一出,日股急速反彈,日圓也一口氣從144貶值到147。由此可見,弱日圓強日股的強烈連動關係。

日股大幅震盪之後,不安定的日圓套利資金部分退出日股,加上日銀也擔心升息的日股劇烈反應,不會貿然再升息,日本金融市場將逐漸穩定下來。  

然而,植田總裁在7月底的記者會也說過,升息到0.25%的利率水準,不足以應付未來的經濟不景氣。因此日銀未來逐步的利率上升是免不了的;後續的影響,如日圓升值、日企海外市場獲利縮水、日圓套利交易資金撤退,減少全球金融市場動能,雖然短期內市場回穩,但長久而言,除非有全球性經濟不景氣,日銀放棄升息,不然這些效應早晚會發生,大家應該做好準備。














聯合報黑白集/誰有資格叫人離開?


2024-08-08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記者林伯東/攝影


描繪台海開戰前夕亂象的《零日攻擊》,引發熱議。此劇投資人之一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被問到,民眾看了此劇,會不會反而更害怕打仗?他答道:「不願意保衛台灣的人,就趁早離開吧!」

像這樣義正辭嚴叫別人「離開」的,曹興誠應不是第一人。但他有沒有想過,自己有什麼資格指責別人不愛國,還叫人滾蛋?這個國家,是他們一幫人的嗎?事實上,曹興誠自己也曾「離開」過,當年他為和艦案憤而移民新加坡,放棄中華民國國籍。熱鬧過後,他突又返台推動反共大業,但這興頭能維持多久?

曹興誠的反覆和易怒,是他個人風格,看穿即可。但讓人憂心的是,這種「我的台灣,你不配當國民」的心態卻越演越烈,越來越法西斯。起初,不講台語成為原罪;接著,不投民進黨便是「其心必異」;然後,追求和平變成不能容許;最後,直接罵你「不想保衛台灣」,叫你離開台灣。這麼大剌剌,都不想想自己有何資格。

愛好和平是人的天性,像曹興誠和沈伯洋這樣以浸淫戰爭為樂的人,才是少數。但誰敢說好戰者一定比和平主義者更愛國?政治學有句名言:「愛國主義是惡棍最後的避難所」,指的不正是目前台灣社會常見的一些人嗎?他們口口聲聲愛台,隨便指控別人不忠;但戰爭臨頭時,他們會站在前線嗎?












聯合報社論/大法官和賴總統的雙簧,預告國會改革死刑


2024-08-08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憲法法庭6日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有關總統國情報告部分進行言詞辯論。圖為司法院憲法法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憲法法庭就「國會改革法案」釋憲案進行言詞辯論,經雙方馬拉松式交鋒,朝野皆互批對方「毀憲亂政」。辯論雖激烈,卻是各說各話,未見「真理越辯越明」。其間賴總統更在社群平台發文,聲稱他是「國會改革支持者」,但這次改革只是「修法」而非「修憲」,且片面變更權力分立界限,因此他必須挺身「捍衛憲法」。大法官和賴清德這番雙簧,預示國會改革案命運將是「死當」,人民期待的改革將落空。

至此,事態發展已很清楚:新國會就任後推動的「國會改革」,已進入「垃圾時間」,不再具有任何意義。原因很簡單,全數由蔡英文一手提名的大法官,一直都在奉行「聽命行事」、「替執政者辯護」的法則;儘管其中近半數十月底即將卸任,整體而言,已無可能做出支持國會改革的釋憲。簡單地說,當「國會改革法案」一進入釋憲程序,即已註定了它無可逃避的命運,將以死棋收場。蔡英文任內曾笑納所有釋憲案的勝利,其美味,仍可供賴清德繼續享用久久。

問題是,當大法官把自己「矮化」到這種程度,亦步亦趨地聽從執政者的指示行事,除對不起自己頭上的那個「大」字,也勢必引起人民嚴重的反感。撇開待決中的「廢死」釋憲案不談,這次立院所提的國會改革案,固有些條文有語意含糊不周之處,但整體而言卻真實反映了過去八年民進黨肆虐國會的惡行,深受人民厭憎。在這種情況下,大法官隻手擋下所有國會改革法案,除坐實自己「當權者打手」之名,也勢必引發民眾的反感和憤怒,認為他們和民進黨是「一丘之貉」。

賴總統之所以要在社交平台發文,強調自己是「國會改革的支持者」,原因正在於此。一旦大法官作出國會改革法案「全數違憲」的宣告,民間社會勢必有一股反彈的聲浪,批評大法官和賴政府都是「反改革者」,都支持敗壞的體制;也因此,賴清德必須早一步站出來聲明自己「支持改革」,以免自己墮入民進黨早年曾痛批的「反改革」洪流。對此,賴清德提出的對策,是要求國會改革循「修憲」途徑進行。

然而,賴總統這番表態和盤算,卻未必奏效,至少無法激起一般社會大眾的認同。原因很簡單,立法院「自我矮化」成民進黨政府的「立法局」,已經很久了。無論是預算案,或是其他箝制人民權利的法案,在黨鞭柯建銘的指揮運作下,無不予取予求。審計部近期公布,中央政府公共債務高達六・五兆,正是只會助紂為虐、無法代表民意的立法院一手造成的。這樣的立法院,歷經立委改選產生「新民意」之後,好不容易由在野黨發動改革提議;其結果,卻被丟入民進黨牢牢掌控的「釋憲模組」檢視,結局可想而知。

從大法官和賴總統的唱和,可預見這次國會改革釋憲案將是全軍覆沒,寸草不留。唯一可能的「活口」,是總統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部分,如某大法官建議,在野黨將刪除總統「得」報告條文,賴總統則以履行承諾方式前往報告。至於賴清德要求國會改革循「修憲」途徑進行,堪稱「放長線釣大魚」之計:一旦進入修憲程序,除曠日廢時,民進黨更可趁機夾帶修改國家認同符號等條文,愈發難分難解。民眾只能夾在朝野的政治煙硝間,繼續痛苦度日。

在野黨提案冒進,因措詞及概念的粗疏,造成了今天有理說不清的困境。民進黨更糟糕,它完全墮入早年國民黨「威權統治」的覆轍,自己忘了進步,也把台灣拖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