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當務之急是發展精密工業
◆ 用中文教英文的時代過去了
◆ 誰能支持教師做必要的管教
◆ 部長你來校園示範看看
◆ 108課綱的英文力隱憂
◆ 馬賽克遮不了民主之恥
◆ 賴愛礦工?為何剝削現在勞工
◆ 看看俄烏以哈 台灣勿活在幻象中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當務之急是發展精密工業
2023-12-27 05:05 聯合報/ 李家同(作者為清大榮譽教授、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國家社會都知道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媒體的新聞報導常常注重於一些非常特別的科技新聞,比方說發射衛星、登陸月球、在太空建立太空站等等。我們應該知道,國家的資源有限,這種耗資千萬的科技投資實在不該是我們的選項。我們不妨看看歐洲很多小國如瑞士、瑞典、挪威、荷蘭、丹麥、芬蘭等等,聯合國每年公布的幸福國家中,這些小國往往都是名列前茅的。我們很少聽到他們發射衛星、登陸月球、在太空建立太空站等等,他們都是工業發達的國家,他們的工業有一個特色,那就是精密工業。
以瑞士為例,大家只知道瑞士的鐘表工業,其實瑞士在機械方面的能力是相當驚人的。我曾經看過一張照片,利用普通的切割機切割一個零組件的結果。因為這個零組件的形狀非常特別,利用普通的切割機切割的結果實在是非常可怕的。另一張照片是利用瑞士生產的切割機切割的結果,當然是漂亮到了極點。也就是說,如果要製造非常精密的零組件,幾乎都要用到非常精密的機械設備。德國、日本和瑞士在這方面都是佼佼者,而很多機械工程師都會說,瑞士所生產的機械設備,絕大多數都是精密度非常高的。
我國的人口是不夠多的,也就是說,我們所生產的工業產品在國內沒有很大的市場。關於這一點,中國占了很大的便宜,他們的市場極大,因此很多科技公司比較能夠存活。歐洲這些小國在國內也都沒有市場,他們必須生產相當精密的工業產品才能存活。
以荷蘭為例,荷蘭的人口和我國差不多,他們生產很多家用產品,可是荷蘭最特別的公司是艾司摩爾(ASML),它在半導體生產過程中,提供價值連城的設備。這些設備的價格都是上億美元,價格為何能如此高?實在是因為這種設備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
瑞典的人口只有五百萬左右,但是他們的愛立信公司卻是世界上最大的幾家通訊公司之一。芬蘭的諾基亞和美國的朗訊、法國的阿爾卡特合併以後,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通訊公司;瑞典在精密刀具上也有著名的公司。
我們如果要使國民的生活更好,當然先要發展經濟。要發展經濟,必須依靠工業。我們現在能夠生活得還不錯,乃是因為我國有相當多的工業園區。試想,假如那些工業園區都不見了,我們會是什麼樣的國家?當務之急乃是要提高我國的工業水準,往精密工業的方向發展。
希望大家知道,我們已經有相當多的工程師默默地努力工作,我們的科技公司也擁有愈來愈多自主的關鍵性技術。如果政府能夠了解精密工業的重要性,也在研究發展上,為我國工業界提供充分補助,我們也能夠成為像瑞士這種國家。
用中文教英文的時代過去了
2023-12-27 05:03 聯合報/ 陳超明/致理科大講座教授(台北市)
近日少數教師團體強調雙語教育會「毀掉」國家教育根本,不知其邏輯怎麼來的?台灣絕大部分的雙語教育從國小推到國中,少數高中及大學進行以英語教授學科。
在國中小,大都以體育、音樂、美術、生活的藝能科目為主,國文、數學、自然、社會科學全部都以中文上課,如何危害基本學力呢?體育課以英語授課,跟著老師動作,大聲說出身體部位、動作及數字,有何不可?打籃球,依照老師動作,學會傳球及運球,也就學會簡單的口語英文,有什麼難的?
一些老師及教授宣稱英文課用英語教有問題,一是造成雙峰現象、二是教文法不能用英文,否則學生聽不懂。這是倒因為果,誤導英語學習。
台灣英語的雙峰現象,正是學校的英文課無法滿足經濟優勢家長的需求,很多只能到外面補習或寒暑假送出國。我常常進入國中小、高中教室進行觀課,彷彿走入時光隧道,不少老師九成以上時間以中文來解釋單字、文法、閱讀等,學生除了repeat after me之外,幾乎沒有聽英語、說英語的機會。老師要求學生背單字、記文法,我們孩子耳朵裡盡是文法術語,搞得很多人對於英語學習興趣缺缺。雙峰現象,其實是學校的英語教學出了問題。
桃竹苗與高雄不少偏遠學校,老師以英語上英文課,學生聽得懂也會說,學習英語興致高,沒有補習但英文照樣好,也得過不少獎。由於上課大量練習口語及閱讀,反而沒有雙峰問題。
單字一定強記強背嗎?好好把字母拼讀(所謂自然發音)學會,看到字就會念、會念就會拼;透過聲音學單字,耳朵、嘴巴、眼睛一起來,再開口把單字造個句子,單字就會進入腦子中!需要中文嗎?
難道不用術語就無法教文法?不管是用中文或英文,學生搞清楚了嗎?會用在口語和書寫上嗎?看看歐美國家如何教文法:給學生廿個例句,先用口語練習,然後寫出來,透過歸納的方式自然體會文法規則,無須透過文法術語來說明。透過大量練習及使用就會上手,何需背術語再來轉換?
教文法需要用中文,完全是教學法錯誤以及對文法的誤解。文法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用來輔助的。學英文不是學文法,而是學習如何使用、如何開口。我們的英文老師如果還是用過去四十年以來的文法術語或語言學知識,以中文教英文,我們學生一輩子都不會說英語!何況,現在從國中會考、大學入學考試到國家考試,任何英文科試題都是以閱讀理解為主,哪來的中文文法術語?把文法、句法、單字納入文章中,大量朗讀及師生英語互動,才是外語學習的主軸。
我們需要的是語言教學方法的改變,以學習者為中心,透過「做中學、歸納法、大量閱讀」,讓語言進入學生腦中,沉浸式學會使用單字、語法及理解能力。
用中文教英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多少人這樣學了十幾年英語,連一分鐘自我介紹都說不出口,我們的英文教育目的是什麼?教出會背幾千個單字及複雜文法規則的學生,可是連簡單問候及介紹自己的能力都沒有?用目標語(英文)教目標語(英文),才是英語教育王道!好好強化老師的英語教學能力,用學生聽得懂的英語教學生開口、閱讀、寫作,才是廿一世紀的英語教學新典範。
誰能支持教師做必要的管教
2023-12-27 05:03 聯合報/ 蕭福松/大學教師(台東市)
台東某國小,有小二女導師在調查學生霸凌事件時,遭指控的六年級學生拿椅子砸頭部造成腦震盪,女老師憤而到派出所報案。這名學生身材高大,過去就有霸凌紀錄,受害學生家長都選擇原諒。但即使被列管輔導,行為並沒有改善。
這絕非偶例,而是一直存在校園讓學校束手無策的普遍現象。學校能做的就是通報,上級則是照例啟動三級輔導機制。老實說,都像書生舞劍擺擺樣子,卻沒解決根本問題。
學生冥頑不靈,一定和他的個性、人格特質、家庭教養有關,到學校受教育,是希望透過教育變化他的氣質、觀念和行為。「愛心教育」當然最被推崇,但對頑劣學生如果不施以必要的管教,結果就是「養癰遺患」,讓他們變得「更大尾」。
一所高中暑假上輔導課,有學生染金髮還帶女友來伴讀,老師怕影響上課,請這名女生先離開教室,下課再進來。沒想到這名學生認為老師不給面子,二話不說,抓起椅子便往老師身上砸過去;在學生驚呼聲中,老師驚險地躲過,這名學生了無愧色地拉著女友揚長而去。
還有一位女老師只是要班上一名學生上課不要吵鬧,竟被這「高徒」拿便當盒當著所有學生面前,砸得頭破血流。「作育英才」至此地步,難怪有老師自嘲教書是「高危險行業」。
傳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尊師重道觀念,在強調尊重學生人權的今天,變得像一塊不值錢的骨董神主牌。任何基於糾正學生不當言行的管教,都可能引來家長詆毀、民代施壓、上級究責,甚至法院的判刑,真的是吃不完兜著走。
家長的縱容寵溺,只會讓小孩心態更偏頗、更自以為是,在同儕間更可能因乖張行徑獲得英雄式的認同,而輕鄙或挑戰老師的尊嚴。學生不懂尊師重道,老師則多所顧忌,深恐稍有不當管教要求,被學生拿手機偷拍蒐證、扭曲渲染。
現行教育過度強調學生的學習績效,卻忽略培養健全身心人格的最基本品格教育、道德教育及生活教育。「心理輔導」當然很重要,但對價值觀明顯偏差、積習已深的學生卻未必管用。教育部若繼續討好學生,未能支持老師做必要有效的管教,則青少年犯罪最後勢必轉嫁成社會更大的成本負擔。
在教改理想中,大家都期望老師全心全力付出,但可曾反思過,我們是否提供老師安全、受尊重的教學環境?抑或要老師戴安全帽,攜電擊棒上課?
部長你來校園示範看看
2023-12-27 05:03 聯合報/ 池益堅/教育工作者(嘉義市)
新北市校園發生震驚社會的割頸事件,教育部長潘文忠在表示心痛與遺憾之餘,還強調學校應特別注意學生違禁品的管理。身為教育部長,卻說出這樣的話,足見他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裡,根本不了解教育現場的實際狀況,著實令人氣憤!
現在的校園裡,師長根本不敢搜查學生的書包及攜帶物品,除非學生自己笨到亮出違禁品被同學舉發,否則教師們也只能道德勸說。猶記得今年年初,某教育基金會與范姓立委才召開過記者會,指責屏東某海事學校在畢業旅行出發前「公然翻查學生行李侵犯隱私」,還要求教育部徹查並追究責任。
如果學校連符合程序的行李檢查都會被無端指控、鬧上新聞版面,以調查違禁品之名搜查學生物品,難道就會被允許嗎?今天一個年輕孩子因同學攜帶彈簧刀而慘遭橫禍,教育部長便改口要求學校要特別注意學生違禁品的管理,那麼教育部的標準何在?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又何以適從?
潘部長的說詞,只會打擊教師士氣。可以的話,教育部應派員或由部長親自到校園實際示範,既能不搜查學生隨身物品,又能管理好學生攜帶違禁品的方法,發揮風行草偃之效,讓學校師長們仿效,還給師生安全且友善的學習環境。
108課綱的英文力隱憂
2023-12-27 05:03 聯合報/ 張亨/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由於北一女國文教師指責一○八課綱刪減文言文的篇幅,意外引發禮義廉恥威權與民主的論戰。之前,台大電資學院院長針對該課綱,造成大一新生數理能力下降表示擔憂,亦隨即有某教育團體出面表示,中學數理僅調整必選修學分數,未減少總學分數,應考慮的是疫情與遠距教學的影響。然而,筆者認為該課綱也弱化了學生的英文能力。
筆者今年所教新生的英文程度普遍不佳,甚至有不到國中生應該有的程度,原以為是個案班級,但在與校內同仁及校外同僚言談後發現,本屆學生英文程度不佳是一普遍現象。問題是,我國從小學開始教授英語已行之多年,學生的英語程度理應有一定的水準,事實卻不然。
首先,高教英文出問題來自於基礎教育的鬆動,最終反映在職場能力上。但李遠哲時代的教改方針,至今仍影響著台灣的教育政策,所以應該檢討當時教改錯誤的方向,例如在國小提供多種母語選修、提倡建構式數學、職校設立普通科及廣設大學等皆為人詬病,如今問題一一浮現。
其次,現在除了升大學沒有壓力外,中小學的課業和補習壓力不減反增,成績卻不見提升,因為中小學受教者趨於兩極化,從私立雙語學校日增即可知道答案。教改標榜的快樂學習,在幼稚園及國小低年級是可行的,但隨著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增加,其時間及專注程度亦須增加。唯有在解出一道難題,或激發出新的思維時,快樂才會伴隨滿足感而生,所以「快樂學習」是一假議題。
再者,現行的多元入學,原本是希望不要埋沒在某一領域有專才的學生,並讓學生有再次選擇、多元學習的機會,現在卻成為某些有心者進入名校的方法,更嚴重的是讓無任何相關知識基礎的高中生,可以進入科技大學院系就讀。
例如,筆者服務的學校屬於高教的中上段,近年來,深感學生英語程度每況愈下。問學生為何要念英語系?主要理由是:應家長要求、想重新學習、被分發來的、可能好就業…等理由,不一而足,使得上課的困難度倍增。
日前筆者與北部幾所學校的教師討論跨校合作事宜,發現大家的共識是學生的英語能力有待加強,並有部分教師表示,寧願接行政職也不願教課。甚至有位教師表示,由於學生程度的關係,使得該系無法再接需要使用英文的產學合作案,直接影響的是該校與產業連結的關係。
教育是百年大計,國之根本。政府計畫民國一一九年(二○三○年)實施雙語國家政策,以提升國家競爭力,與世界無縫接軌;但當大學生的能力與學歷不符,現在的雙語政策結果恐淪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讀聖賢書不一定能培養出高尚的品格,但英文基礎不扎實,成果絕對不甜。
馬賽克遮不了民主之恥
2023-12-27 05:02 聯合報/ 汪志雄/大學教授(美國芝加哥)
最近一張 Google(谷歌)的街景照片,因為拍到國安局特勤人員幫忙打掃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萬里老家的庭院而暴紅。由於輿論負面的聲量太大,短短幾天內,這些特勤人員居然都被打上了馬賽克,誇張行徑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谷歌作為跨國大企業,當然不太可能在沒有任何「關切」的情況下,自己主動為這些照片打上馬賽克。因此可以合理懷疑,由於這張「特權」的照片曝光後,對賴副總統的負面形象影響太大,所以谷歌被上層要求,為這些「雜役長工」的特勤人員打了馬賽克,這實在是台灣民主之恥。
首先,賴清德作為副總統卻濫用特權,讓國安局特勤人員看守、打掃一個平民百姓的住家。按賴副總統的說法,這個萬里老家是親戚所有(後來被發現是登記在賴住美國的兒子名下),因此應不在國安特勤的保護範圍,更不要說還要做這些打掃樹葉的雜役差使。事情曝光後,賴大概也覺得不妥,因此匆促撤離萬里老家的國安據點。
隨後蔡政府為了顧及顏面與選情,合理懷疑相關單位可能對台灣谷歌進行了某種程度的施壓與關注。在一個民主國家,如果政府會對一個跨國企業公司進行政治上的施壓,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退一步想,如果政府部門沒有施壓與關注,而是台灣谷歌自發性的「自我政治審查」之後,才決定將照片中的特勤人員打上馬賽克,這種「民主氛圍」更是讓人不寒而慄。因為,只有在一個專制獨裁的國家,人民才需要進行自我政治審查。曾幾何時,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竟讓人民感覺有這種「綠色恐怖」呢?
台灣的民主不能走回頭路。從前的黨國特權,令人詬病,如今民進黨執政,濫用特權卻變本加厲。從前的白色恐怖,人人自危,如今的綠色恐怖,卻讓每個人在「認知作戰」的大帽子底下,時時刻刻要進行自我政治審查。這不是我們努力了三十年,所期待、樂見的民主。這種民主馬賽克,遮得了國安局的醜態,遮不了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民主之恥。
賴愛礦工?為何剝削現在勞工
2023-12-27 05:02 聯合報/ 魏豫綾/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桃園市)
賴清德因老家是否為違建數度飆淚,其支持者也紛紛細數舊時礦工的困境,彷彿批判賴清德老家是違建,就是不顧礦工生活困苦和遭剝削的歷史,也就是看不起礦工;也彷彿只要賴老家不被拆,就是還了廣大礦工公道,忘記過去卅年,其實民進黨執政時間超過一半,卻沒有為礦工歷史保存和權益維護努力,實在荒謬。
如果礦工過去困苦的生活,真的有在賴清德心中留下印記,那他就不應該在執政中殘害弱勢、修惡勞基法。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拋棄執政黨自己所推動的一例一休,結合財團大力推動勞基法修惡,強勢通過後,還得意的告訴大家,現在天氣已經轉晴,諷刺眾多勞工冒雨在立法院外守夜抗爭,這就是賴清德對待勞工的方式。
更不要說,因為民進黨全面執政時砍掉七天假,又再進行工時鬆綁,所以在今年十月的統計,台灣工時排名仍是全球第六高,可是賴清德對於高工時、低工資的惡劣勞動環境置若罔聞,讓人不禁想起過去他面對照服員低薪,主張這是做善事的「功德論」,這就是賴清德在上位時主張的勞工政策。
最近勞工團體批評賴清德「傲慢」,真的是很多基層共同的感覺。因為他真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他的老家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南鐵沿線的居民,為了國家建設房子就該被拆掉,儘管不是違建。請勞工朋友看清楚,賴清德心中重視的根本不是礦工,而是自己,否則他不會到現在對於勞保年金、勞退新制和舊制的各種勞團改革建議,都避而不談。賴清德根本不認為勞工退休制度應該進步,證明他根本沒從過去礦工的歷史中,學習到應該照顧勞工,他的眼淚只是為了自己。
看看俄烏以哈 台灣勿活在幻象中
2023-12-27 05:02 聯合報/ 洪凱新/高中生(新北市)
在短短的兩三年間,全世界目睹了後冷戰卅年左右的相對和平破綻百出。這次總統大選並非民進黨說的「極權與民主自由的選擇」,而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世界局勢在變,但許多台灣民眾卻沒能意識到,最佳的應對方式不是極端化。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一月煽動支持者進占國會,掀起美國民主史上從未有過的危機。同年八月美軍撤出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權。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火延燒至今。今年十月,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以色列隨即宣戰,加薩戰火目前也無平息之跡象。許多幾年前看似不會發生的事,一再打臉活在幻象中的我們。
民進黨支持者會說,正是因為局勢不確定,更應自立自強,捍衛民主自由。我想反問的是,為什麼我們要如此甘願成為美中新冷戰下的犧牲品呢?美國的外交政策見風轉舵,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民進黨明知台獨不可能實現,卻將台海置於危險邊緣,拿國家安危與人民安全做政治籌碼。
台灣人民應思考,有多少人真想上戰場?民進黨將兩岸問題操弄成我們「被迫」提升軍備、「不得已」恢復義務役,一口咬定問題出在北京。我們要思考如何不被他國利用,意識到所謂「民主自由價值」從來不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有誠意推廣的—至少對政客而言,一切只是符合當下利益罷了。
投票前請想想世上的紛爭與衝突,想想兩岸能有什麼出路。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就是烏國政府當初像民進黨政府過度強調抗中一樣,將傾向歐盟的立場過度放大,拒絕溝通,終招劫難。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恩怨,不僅限於歷史,更是宗教、種族、資源衝突。許多比喻其實不能直接套用台海,但這些現在進行式警告我們的,正是自以為是的後果。
烏克蘭有國際社會援助,但有沒有考慮到烏克蘭是一個國際承認的國家?連巴勒斯坦具有聯合國觀察員身分,都不能阻止以色列侵略了,缺乏國際地位的我們,實無本錢天真地認為美國願投入巨大的政治與經濟成本與中共決一死戰。活在幻象中的台灣人民,有必要也有責任在和平與戰爭之間,做出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