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陳冲/假如當年新台幣未成功發行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冲/假如當年新台幣未成功發行
◆  林中斌/拜習會 分水嶺
◆  廖元豪/我是誰─蕭美琴的國籍之謎
◆  趙春山/台灣大選前夕 美國在擔憂什麼?
◆  盛治仁/讓科學和數據引導能源政策方向








陳冲/假如當年新台幣未成功發行


2023-12-22 04:12  聯合報/陳冲(作者為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發行新鈔?不過就是設計、製版、印刷一張嶄新的鈔票,困難嗎?不談古早的歷史,單就本世紀言,眾所周知的就是非洲辛巴威,曾不斷增發新鈔、加大面額,最後印出「一後面十四個零」的鈔票(面額一百兆元),也還算美觀,但只能買三枚雞蛋,最後形同廢紙,甚至成為國際笑柄。晚近遠在南美的阿根廷也不遑多讓,今年五月才發行的新鈔,上周就宣布貶值五十%,好戲(抑或悲劇)還正上演中;可見發行新鈔是浩大的工程,複雜度絕不亞於一場戰役

十二月廿四日嚴家淦總統逝世卅周年,有人依稀記得他擔任財長推動土地改革、建立預算制度、獎勵投資的成就,有人記得他順利挺過真空期將政權移交蔣經國的功績,但也有人不復記憶嚴家淦究為何人。也許是歷史無情,也許是有意忽略,但金融界的前輩,對早年新台幣的問世,無不津津樂道,至於一般國人也不應忘卻家淦先生當年安定台灣金融奠定經濟發展基礎貢獻

想像一個場景,民國卅八年上半年,抗戰勝利後,台海西岸國共內戰廝殺,風雲緊繃;東望台灣本島,日本投降後超量搶印台灣銀行券空運來台搶購物資原已引發物價劇漲,加上大陸金圓券得以固定匯率兌換湧入台灣,自然造成所謂的「惡性通膨」(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六月一枚雞蛋五十元,一年後已漲至七千元),台灣民眾搶購物資,致金融脆弱,整體經濟搖搖欲墜。發行新鈔券,重建信用,或許是一選項,但 Mission impossible,有可能嗎?這無米之炊,就成為當時掌管財政廳家淦先生重責大任,當然,更是燙手山芋

新鈔印刷不難,問題在一年通膨百倍紛亂環境中,如何重建民眾對新鈔的信任?家淦先生縝密布局擺出七道防線,首先要有發行準備,表示鈔票不是亂印的。在金本位時代,黃金當然是首選,但台灣何來黃金?恰好國民政府撤運一批黃金在途,家淦先生透過省主席找上剛下野但有實權蔣總統要求提供其中八十萬兩專作發行準備,這個舉措在兵荒威權時代,無異是捋虎鬚,極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不想天佑台灣總統居然拍板同意。接著為期台灣恢復對外貿易,穩定經濟,嚴先生一客不煩二主,又請總統同意在軍需競爭資源下,提撥一千萬美元充作外貿準備(見本報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二月十五日兩個千萬美元的故事),蔣總統應該也知事關緊要,大筆一揮,在貿易通匯上,新鈔也有了立足點。

在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台灣省政府頒布新台幣發行辦法,除背後有黃金美元撐腰外,家淦先生並一連祭出發行總額二億元絕不濫發)、停止金圓券兌換杜絕流入)、台銀停止墊付中央駐台機構款項等安定人心措施但勢必得罪既得利益人士,家淦先生卻義無反顧。接著為平抑物價,又進口稻米一萬噸提供優利存款吸收市面游資順利促成舊台幣兌換新台幣儘管隔海國共仍在內戰,但民間對新貨幣的信心已然挺立,也確定台灣迄今安定發展基礎其後陸續登場財經俊傑們,方有盡情揮灑舞台

假如當年新台幣未發行或發行失敗,則會如何?我何其有幸不必回答這一問題,也不敢想像其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不會有這幾十年的繁榮,更不必奢談民主政治的成果,嚴前總統家淦先生功在台灣應該勿庸置疑,只是未來,如何維持台灣既有的成果,家淦先生正看著我們。 















兩個千萬美元的故事,2015年5月7日 18:33

前些日子參加潘文淵獎的頒獎典禮,潘君人稱「台灣半導體之父」,當年引進積體電路技術,開花結果,始有今日台積電、聯電等公司組成的台灣 IC產業。當天頒獎前,主辦單位還推出一部短劇,演出四十年前(民國六十三年(1974))在豆漿店中潘君向幾位部長說明 IC 產業前景的過程,其中最震撼的是幾位部長聽到整個方案要花一千萬美元互看一眼隨即經濟部長孫運璿起立,以堅定的語調表示「這一千萬就由我來負責」。一千萬美元現在也許只是台積電某一個人的 Bonus,但這在國家總預算不到一千億台幣年代,聽來就有些「壯烈」。難怪同在頒獎現場劉前院長當即表示非常羨慕」。

民國63年已是台灣貿易穩定出超年代,我不禁想到在台灣極度艱困時另一個一千萬美元。民國三十五年至三十年(1946年至1949年)間台灣發生戰後常見惡性通貨膨漲1,052倍),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7元舊台幣買一枚雞蛋,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則漲至7,100元,此一現象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大陸發行金圓券明訂兌換率為1:1,835後更為嚴重,因自大陸來台者攜金圓券皆依此兌換率取得台幣,使台幣發行量更加無法控制,通膨更加惡化。面對此嚴峻狀況,當時擔任省財政廳長嚴家淦決定改革新幣制如無發行準備為後盾對外貿易沒有外匯做基礎,改革必然失敗。然而當時國共戰爭正烈,縱有資源也會用於軍備支出,但嚴家淦廳長甘冒高層可能震怒風險向當時雖下野但仍掌實權的蔣總統要求提撥運往台灣100萬兩黃金中的80%,以為發行準備,並為支持貨幣兌換另撥一千萬美元以利貿易週轉,這一旁人看來是捋虎鬚的動作,極有可能惹來身家之禍,但居然順利獲得核准,成為台灣幣制成功改革經濟得以穩定,甚至之後政府遷台能順利發展的關鍵因素。我曾查索資料,但仍不能理解為何在國共戰爭艱難期軍事強人思維下,中央居然願撥付台灣省政府一千萬美元及八十萬噸黃金?只能說天佑台灣

民國38年的一千萬美元,穩定了台灣民國63年的一千萬美元,壯大了台灣。兩個一千萬美元,在各自所屬的年代,都是極為珍貴的資源,其運用也對台灣產生關鍵性影響

時下的台灣,總預算規模新台幣二兆左右外匯存底突破4,000億美元,連「巴紐建交」案的掮客A走佣金都超過三千萬美元,「一千萬美元」只是盞盞之數所以問題應不在金額,而是能否在關鍵時候做關鍵的事

不論是以往在立法院進行口頭施政報告,或是近二年來的論述或演講,我總是強調台灣有兩件最重要的事,一是產業加值升級,二是區域經濟整合。事實上,這兩件要事也在接續推行,從簽訂 ECFA 到台星、台紐的自貿協定(民國九十九年至一○二年(2010-2013)),從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下的三業四化中堅企業躍升計畫(民國一一年(2012)),都意在落實此一理念,我離卸公職後的歷任經濟部長,也都接到我繼續推動的懇託。

各種形態的 FTA(自貿協定),目的是為台灣在國際經貿社會中創造一level-playing field,以取得公平競爭機會,不要因立足點的不平等,讓台灣「輸在起跑點」;至於立足點平等後,如要勝出仍需本身的競爭力,此時加值升級努力就不可避免。這些關鍵事務所需「推動費用,雖然不止千萬美元,但也不致超過「巴紐建交佣金太多,問題在於國人對關鍵時候關鍵事務能否取得共識,這也是以往政府曾著力但顯然仍被嫌不足的地方。

OECD 所屬國際 PISA 組織,在評量國際年輕學子學力時,曾有一句結語表達對各國的觀察:When you don’t have resources, you become resourceful,沒有天然資源的國家,勢必要努力自強、多才多藝。

台灣除人力外,欠缺一般所了解的天然資源,但在民國38年及63年兩個千萬美元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公平競爭、只要自我提升,在國際經貿社會勝出,早有典範在先。期望各界能理性思考支持產業轉型支持各種形態自貿協定,當然也包括服貿及貨貿協議

新聞出處:本文刊載於2015.02.1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