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啟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876/web/ 

◆  聯合報社論/習欲比肩毛鄧,更應思考鄧小平的憂慮
◆  聯合報黑白集/這些,都跟蔡英文無關
◆  經濟日報社論/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啟示


2022-10-17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 路透



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及戴蒙、迪布維格等三位美國經濟學家,以銀行擠兌和金融危機互動關係研究主題,共同獲得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的主要貢獻出現在戴蒙與迪布維格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合著的理論文章、戴蒙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所著的理論文章,以及柏南克民國七十三年(1983年)所著的實證文章

戴蒙和迪布維格提出期限轉換模型,以解釋銀行存在的原因及其結構為何。家計單位因不確定何時想消費,而希望保持資金的流動性,反觀企業家因投資耗時,而想長期借款。資金若不存在銀行,則有龐大需求的企業家,恐難以和許多家計單位同時簽訂契約。戴蒙和迪布維格認為,銀行做為一個中介機構,可吸收民眾存款並允許其隨時提領,而後再將這些存款以更高利率借給企業家成為長期貸款。換言之,銀行可將流動性高短期存款負債轉換成流動性低長期貸款資本

然而,此種轉換潛藏存款戶擠兌問題。當一些較無耐心的存款戶提前領取,會迫使銀行中斷某些企業的長期貸款。若市場充斥銀行資金不足的謠言,則因為銀行採「先到先服務」,而會造成存款戶恐慌擠兌。戴蒙和迪布維格認為,美國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開始實施的存款保險制度,以及中央銀行做為最後貸款者的角色,是解決恐慌良藥

戴蒙和迪布維格並未說明為何長期貸款流動性較低,而戴蒙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的文章則以銀行具備監督借款人功能來解釋。他認為,基於下列兩個理由,可以不用擔心如何去監督銀行的問題。首先,對銀行而言,存款是負債,因此,若不謹慎監督借款人,則有破產危機。其次,銀行可以將貸款分散給風險情況互異的各類借款人,因而減少同時被倒帳的風險。

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股市最多下挫90%,而總產出最多下挫46%,並有將近一半的銀行倒閉。柏南克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的文章,支持戴蒙和迪布維格認為銀行會出現擠兌問題的論點。而在柏南克之前,只有費利曼與史瓦慈在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出版的《美國1867-1960的貨幣史》一書中,曾提出聯準會未提供資金給瀕臨倒閉的銀行,是出現大蕭條的主因

柏南克除認同此種說法外,並進一步指出,戴蒙曾提及銀行可從監督借款者獲得寶貴訊息,但銀行為取得此訊息,必須耗費「信用中介成本」;而這個成本是指將資金從最終存款人引導到優良借款人所花費,包括篩選、監督、會計及貸款給不良借款人所蒙受損失的各項成本的總合。柏南克認為,銀行倒閉切斷了銀行和客戶之間的所有關係,而新的銀行要和這些客戶建立信任關係曠日廢時。這說明為何美國在大蕭條時期,要經歷十年左右才恢復元氣。

柏南克以美國1921-1941年的資料進行研究。他以實質產出被解釋變數,並以未預期貨幣供給變動,以及以倒閉銀行存款額倒閉廠商貸款額代表信用中介成本」的影響。他證實,此成本對實質產出下降解釋能力超過貨幣數量變動解釋能力

類似地,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是因許多從事期限轉換服務影子銀行倒閉所觸發。柏南克在民國一O七年(2018年)的研究發現,這段期間實質產出減少歸諸民眾對金融中介機構失去信心導致信用供給減少理由遠超過家計單位因還債導致其支出減少理由

從現今的觀點來看,今年諾貝爾獎得主的論點有些瑕疵。例如,經濟基本面更可能是導致銀行發生擠兌原因存款保險及中央銀行金援可能使銀行進行更多風險性投資,以及銀行放款時不見得會分散分險等。不過,他們的觀點不但提供後續研究延伸方向,也指引出未來金融監管政策走向











聯合報黑白集/這些,都跟蔡英文無關


2022-10-1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記者葉信菉/攝影



綠能發電不順,蔡政府近年力推「漁電共生」,南台灣沿海遍布光電板。這還不夠,就向內陸推進,鼓吹種稻農民改為養蝦。由於發展氾濫,除了破壞良田景觀,又因幾全抽取地下水,許多居民擔心造成地層下陷,憂心忡忡。

漁電共生」不是壞政策,蔡總統的「能源轉型政策」才是禍首。當能源政策與現實脫節,就該務實調整,以符合內外環境的需要。蔡總統卻為了自己的顏面一意孤行,破壞良田,破壞地景,導致地層下陷,讓人民陷於缺電限電風險,她都不在乎。只要自己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安全下樁,她就贏了。

台灣環境惡化、良田減少、碳排加劇、漲電價及缺電斷電,這些都跟蔡英文無關。李遠哲向她追問碳排政策,她就說了「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後不是我的事」;好輕鬆,「後果」這件事,不在她心上。

就跟高端疫苗一樣,她帶頭捲袖子打高端,讓滿朝文武都跟進,並把高端捧成「第二座護國神山」。如今,這個漫天大謊被戳破,所有砲火都落在陳時中身上,她仍好生置身事外。

蔡政府裡有一種「角色易容術」的逃脫戲法:陳明通局長不管陳教授的論文爭議,陳時中參選人不負責陳指揮官的決策。依此邏輯,蔡英文一旦卸任,蔡前總統完全不必為蔡總統的決策愧疚。當漁電掮客滿街走,三五年後誰還找得到他們?











聯合報社論/習欲比肩毛鄧,更應思考鄧小平的憂慮


2022-10-1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於北京開幕,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為大會發表開幕演說。(法新社)



中共廿大登場,習近平將按照既定議程,在把確立其核心歷史地位與思想指導地位寫入黨章後,毫無懸念地展開他的第三個任期;外界甚至預言,中共很可能走回領導終身制。國際社會也普遍根據習的政治議程,來觀察中共廿大後的政治經濟走向,以及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包括兩岸關係。

廿大既是習近平欲超鄧趕毛的真正起步,也是攸關其「第二個百年目標」(建政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否實現的一次關鍵大會。因此,在習近平形容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廿大明確宣示「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宏觀展望強國崛起的戰略安排,並謀畫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期的重要布局。不過,外界關注焦點,仍在這個世界最大政黨的權力與人事安排。

上個世紀八○年代初,鄧小平面對毛澤東遺留的體制遺產,思考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批評權力過分集中、家長制、領導職務終身制,以及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等弊端,並要求從長遠著想,解決交接班問題。然而,鄧小平苦心廢除領導終身制,建立任期制,已被習近平打破;鄧小平當時的憂慮,又將成為中共未來揮不去的陰影。

西方批評中共專制、習近平獨裁。大陸政治緊縮和思想言論控制,印證西方的批評;習近平打破任期制,更坐實西方的指控。但廿大開幕這天出版的《求是雜誌適時發表習近平文章「堅持人民至上」,呼應著習近平政治報告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訴求。其實,習近平從不反對民主,但權力不曾被關進籠子裡,而其信仰的民主形式和內涵,也與西方不同。習近平要的是「全過程人民民主」;雖然人民的自由、人權,甚至選票,不一定包括在「全過程」裡。

全過程民主強調獨特協商民主形式。習近平提出對台總體方略,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以及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推進各界兩岸關係國家統一開展協商。習未提喧騰一時的「兩制台灣方案」,但「兩制台灣方案」已被納入民主協商的範疇;只是關在「一國兩制」牢籠裡的協商,多數台灣民眾不願領受。習近平執政十年,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的負面評價居高不下。幸好,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仍具好感;這是習近平要求兩岸促融的重要基礎,雖然他領導的黨和政府,始終無法融進台灣民眾心裡。

習近平領導的黨和政府,也無法融進國際社會。他要求講好中國故事,可是國際社會常聽到戰狼嗷嗚;他希望中國經由「一帶一路」連通世界,可是各國很難不看到其中的債務陷阱;習近平力圖洗雪中國百年屈辱,可是翻不過去的那頁悲情歷史,總是模糊了民族偉大復興的路標;習近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可是美國擔心出現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和新霸權

這些矛盾,都反映在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互動上。習近平提出未來五年規畫和到本世紀中葉分二步走的戰略安排;美國總統拜登則選在中共廿大前夕發表國安戰略報告,視未來十年為關鍵,形塑美中競爭規則。習近平的第三個任期,美歐與中國之間注定將是競爭多於合作。

缺乏革命功勳的習近平,黨內地位自比毛鄧,政治權力與思想路線欲定一尊,站在孤絕高峰上,更應該善用手中權力,為人民的生活福祉與普世價值,提供更大保障,並且善盡大國責任,為區域穩定和兩岸和平繁榮發展,創造更大契機。不過,為中共長遠謀,仍應認真思考並解決鄧小平當年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