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浮誇軌道夢,難掩一年三千輪下亡魂之恥
◆ 聯合報黑白集/破口不是人,是制度
◆ 經濟日報社論/NFT掀熱潮 法令也該跟上
經濟日報社論/NFT掀熱潮 法令也該跟上
2022-01-07 23:38 經濟日報 / 社論
2021年是非同質化代幣NFT(Non-Fungible Token)風起雲湧的一年。圖/Pixabay
民國 110 年(2021年)是非同質化代幣 NFT(Non-Fungible Token)風起雲湧的一年。Beeple 將民國 96 年(2007年)5月1日起每日創作作品組合成「每一天:前 5,000 天」,作品在民國 110 年(2021年)2月25日至3月11日在佳士得拍賣,拍出 6,900 萬美元的天價;藝人黃明志則推出音樂 NFT,上架的 GO NFT 全數作品在三小時內售光,達新台幣 2,400 萬元,令人矚目。為了搭上這股熱潮,去年底國內也有所謂的霹靂布袋戲、鹽酥雞、雞肉飯等各式各樣的 NFT 推出,讓人眼花撩亂。究竟 NFT 未來會如何發展,各界都很關心。
所謂 NFT 是透過區塊鏈技術,讓數位資產上鏈後產生代幣,每一枚代幣都有其獨特的編號,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目前正廣泛地被應用在遊戲、運動、音樂及數位化收藏品等領域。
例如在遊戲方面,有款遊戲把虛擬世界搬到以太坊區塊鏈上,玩家可以在虛擬世界中購買物件布置自己擁有的天地,也可通過遊戲內部的智能合約系統,將自己創作的作品轉換為 NFT 後出售,甚至變現獲利;該遊戲也能夠透過出售遊戲中的虛擬土地獲利。
隨著愈來愈多的玩家加入遊戲,其他玩家需要稀缺土地來完成特定任務及使命,因此虛擬土地的價值就提升。玩家可以把自己土地出租給其他玩家收取使用費,甚至可以出售土地。交易可以在遊戲中進行,也可以在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 進行。
在運動領域方面,以 NBA Top Shot 為例,其為 NBA 球員卡平台,但並非蒐集過往傳統的實體球員卡,而是蒐集球員在球場生涯中精彩的一刻(Moment),例如球員的三分球、灌籃、助攻等短影片,一周可以達到數次單日成交額破百萬美元的紀錄;音樂及數位化收藏品(包括純數位及實體數位化後的創作)更是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之中。
也因為區塊鏈的技術與特性,目前也逐漸應用在智慧財產權的權利證明及機制上,擁有廣大歌迷的音樂人、偶像甚至是 AV 女優,也開始嘗試發行 NFT,未來粉絲經濟有機會開展出更多 NFT 的應用。
基本上 NFT 所以獲得青睞,分析其價值來源大致有以下幾項:其一為粉絲對偶像的信仰與支持。其二是稀缺性,由於 NFT 可以限量發行,並讓數位資產可以透過區塊鏈的技術而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產生物以稀為貴的效應。其三是冠名權,取得 NFT 後,收藏者即可以對外表示「這件作品是我的」,並可以透過展示 NFT 紀錄來佐證。其四為投資性,就像許多收藏家收藏稀有藝術品一般,在於等待其增值。最後是話題性,透過引人注意的拍賣或競標,可以炒作話題性,並吸引更多人投入。不過,這也是 NFT 被詬病為炒作的原因之一。
雖說 NFT 的後市似乎看漲,但也面臨了幾個挑戰亟待解決。首先是進入門檻極高且交易成本浮動。NFT 不僅技術相對複雜,其所採用去中心化的技術,一旦忘記密碼,由於沒有方式可以重設密碼,恐怕失去該帳號下所擁有的 NFT;交易過程中,伴隨礦工費的產生,費用成本會隨著當下網路壅塞程度及加密貨幣價值浮動。其次,NFT 仍有無法解決的侵權問題。持有 NFT 之所有人,固然得證明他是權利人,但在將作品上鏈時,仍無法確認行為人確實是真正權利人,因此,未必能解決所有的侵權問題。
再者,NFT 的法律定位不明,發生爭議時恐難以處理。買家雖然買到了 NFT,但買家未必買到數位作品的著作權,創作者仍然可以將相同作品上鏈交易,因此買家取得的究竟是什麼權利,恐有疑義,又 NFT 交易平台往往涉及線上跨國交易,且恐難確認交易相對人身分,發生糾紛時,行使權利有相當難度。
最後,每個 NFT 價值是由買賣雙方議定或是透過拍賣喊價,不像同質性加密貨幣的每枚幣值均相同,是以用 NFT 作為買賣標的,可能會被有心人士做為洗錢的途徑。
政府有關單位應及早設定主管單位並納入法令管理,以免釀成紛亂。
聯合報黑白集/破口不是人,是制度
2022-01-08 03:26 聯合報 / 黑白集
季青漫畫
桃園機場群聚感染繼續擴大。先是清潔員、計程車司機,然後是保全和歌友會歌友,再擴及家人。這顯示,病毒傳播管道並非單線進行,且已擴散到第三層。至於感染源頭,是否僅王必勝所提的行李領取區及停車場旁廁所,也值得商榷。
陳時中呼籲,不要把確診清潔員稱為「破口」,因為他們冒著染疫的風險在為大家服務。此話有理,這些人是受害者,怎麼會是破口?但既知他們冒著莫大的風險在工作,政府卻未設計出完好的管理機制使他們免於染疫;可見破口不是人,而是制度。
根據返台民眾的爆料,旅客入境後的申報程序複雜,導致旅客與工作人員間多了許多不必要的直接接觸;搭上防疫計程車還要填寫紙本資料,增加旅客與工作人員的交叉感染風險。台灣號稱科技大國,防疫作業卻無法以電子化進行,尤其 PCR 檢測報告出爐太慢,不僅徒添一線工作者的風險,也導致後續追蹤的困難。這些制度疏漏,使得流程不斷溢出規範,才是真正的防疫「破口」。
這次桃機的群聚事件,讓人看到基層清潔人員的辛苦。首位染疫的清潔婦每天深夜工作,白天要接送子女,還要去市場擺攤,備極辛勞。包括歌友會的群聚,竟和萬華茶藝館的場景似曾相識,都是基層民眾的生活寫照。他們都不該被指為破口。
聯合報社論/浮誇軌道夢,難掩一年三千輪下亡魂之恥
2022-01-08 03:35 聯合報 / 社論
針對交通死亡人數攀升,行政院會通過廿一項道安改善計畫。行政院長蘇貞昌強調,「一定要讓車禍死傷件數壓低」。記者林俊良/攝影
波波漫畫
最近接連的重大酒駕車禍引起社會關注。本報系願景工作室十年前推出《公路正義》報導,關注當時台灣社會尚處萌芽階段的禮讓文化,十年過去,禮讓觀念逐漸生根。但從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起,台灣一年死於車禍的人數卻節節攀升,如今已逼近三千人,成傷成殘者高達卅多萬人。如此高的死傷數,不僅超過已開發國家水準,更遠高過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是文明之恥。其背後因素多重,但官方的漠視與無感是主要關鍵。
暌違十年,已公共化的「願景工程基金會」近日透過大型民調追蹤《公路正義》的演進,調查顯示台灣禮讓文化已逐漸成形:六成七的民眾最近一周行經斑馬線曾被轉彎車禮讓,五成五有在巷弄或無斑馬線路口被車輛禮讓的經驗。儘管民眾普遍感受到禮讓文化提升,但檢視各縣市數據,卻出現南北差異,多數中南部縣市都低於平均值。在「用路安全感」項目上,調查也出現類似現象:近十年全台普遍都有躍進,又以雙北進步幅度最大,但中南部縣市多半落在後段班。這也呼應了許多民眾的經驗,出了台北市,過馬路似乎仍得依靠叢林法則。
台北市何以在禮讓文化上讓用路人最有感?這不是天上掉下來,而是繫乎地方首長的重視程度。十年前公路正義推出後,當時台北市長郝龍斌連續數年雷厲風行,針對車輛不禮讓行人執行交通大執法,讓禮讓文化得以內化。反觀,多數中南部縣市首長漠視推動禮讓行人運動,當然進步有限。
以去年底發生在高雄愛河旁一死三傷的酒駕事故為例,就是交通管理「三E」—教育、工程、執法全然失落的悲劇。該路口車流量大,雖畫有斑馬線卻無號誌,這家人走在斑馬線上,過往來車竟無一停讓,無助地被困在馬路中央;然後一個酒駕累犯橫衝直撞,就釀成了悲劇。如果「暖男市長」陳其邁也像郝龍斌一樣大力取締車不讓人,或許悲劇就能避免。
除了禮讓文化存在南北落差,更普遍存在地方上的是不當道路設計,包括標誌、標線、號誌、道路曲線等硬體環境,成了隱形殺手。以那起高雄車禍為例,除了車不讓人,該路口也未設置任何號誌。事發後,高雄市政府火速會勘該路口,計畫設置紅綠燈;悲哀的是,台灣有多少這樣的馬路是用人命換來的。
這類設計不良道路殺人的情況,俯拾皆是。更普遍的是號誌設計不當,讓直行車與轉彎車同時亮綠燈,導致車流交錯衍生事故。另外,多數斑馬線都緊貼路口,造成轉彎車輛與行人迫近,也是長期被忽略的環節。每回出了重大車禍事故,官方檢討的都是肇事者,無視「加害者」可能也是道路設計不良下的受害者。
十年前《公路正義》專題推出後,引起中央及地方的高度重視,展開一連串汽車考照改革及大執法。此後一、兩年,車禍傷亡數顯著下降。然而,從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起,車禍死亡人數連四年不斷攀升,卻不見交通部長乃至行政院長有任何實際作為,反而是不斷地把大量資源投注在綁樁式的軌道「大建設」。
蔡政府上任後推出高達八千多億「前瞻基礎建設」,其中半數用於效益有限的軌道建設。前交通部長林佳龍開出高鐵延伸至宜蘭支票,繼任者王國材再加碼成環島高鐵,相較於動輒上千億的軌道建設經費,改善道路安全工程費用可謂九牛一毛,且立刻就能挽救人命,卻從未被正視。然而,再恢弘、美好的軌道大夢,都難以掩蓋小小島國一年三千條輪下亡魂的文明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