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0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應鼓勵大學做扎根的科技研究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3894/web/ 

◆  虐老不自知 社會安全破網
◆  超篩蔓延…調整計分、增志願數 消弭申請入學亂象
◆  蘇不能一日無網軍「顧問」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應鼓勵大學做扎根的科技研究
◆  2000人搶12教職…錯誤政策 誤代課老師一生
◆  台灣需要老年事務局
◆  保育經營水源林 創增水資源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應鼓勵大學做扎根的科技研究


2021-04-20 04:26  聯合報 /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台灣在很多基礎科技上仍落後於先進國家。本報資料照片


政府當然一直鼓勵大學做研究,根據我的經驗,絕大多數的研究計畫需要有創新的想法。這當然是對的,我們都希望能夠做出非常高級的工業產品,比方說,價值幾十億台幣的半導體製造設備。我們之所以未能做出這樣先進設備,不是因為工程師沒有創意,而是我們在很多基礎科技上仍落後於先進國家

舉例來說,我們希望能夠製造奈米級位移量測設備,懂得科技的人都知道,在目前這是不可能的事。要做出奈米級的量測設備,我們應該先做出比較低級的量測設備。這種研究在業界是有困難的,因為投下不少的經費和人力,卻又不可能有商業價值。因此,我建議由大學來做這種研究。大學通常不可能做出非常高級的工業產品,但是總可以有足夠的經費和人力做比較普通的工業產品。以位移量測設備來說,所需經費相當少,可是在研究過程中,學生可以得到相當多的寶貴經驗,知道如何克服很多困難。即使是普通的量測設備,也是不容易做出來的。

這種研究不能說有什麼創意,是屬於往下扎根的研究,其主要成果乃是在培養有經驗的工程師。他們離開大學以後,如果獲工業界重用,極有可能做出高規格的工業產品。如果大學生當初沒有做過這種研究,進入產業界時仍是一張白紙。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我們要發展一個高規格的放大器,這個放大器是要在半導體的晶片之中。晶片製造時可能會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所謂高規格的放大器,是可以克服這種問題的。這種放大器的製作就比較麻煩,但是工業界是需要這種放大器的,因此政府不妨鼓勵大學生製作普通規格的放大器。有了這種最基本的放大器知識,當然以後就可以進一步地設計高規格的放大器。

我們常羨慕先進國家能夠有機件在高速運動中可以精確定位定位的精密度常常都可以到奈米級這種能力不是一蹴可成的,必須慢慢養成。政府應該鼓勵大學做這一類的系統,雖然不可能到達奈米級,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會學會很多的基本技術。這種經驗當然是極為可貴的。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認清基礎科技的重要性。政府一定要了解,如果我們要能夠像先進國家一樣地製造極高級的工業產品,我們先要能夠製造普通的工業產品。換言之,我們可以有大志向,但必須往下扎根。大學是一個往下扎根良好場所










保育經營水源林 創增水資源


2021-04-20 03:22  聯合報 /   歐陽嶠暉/中央大學榮譽教授、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名譽理事長(台北市)
水源林的保育經營,可增進降雨時水源涵養,減少豪雨逕流直接流入海洋,增加旱天滲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每年降雨量平均約二千四百公厘(民國一○七年)合約八七二億噸,其中蒸發損失量約二○七億噸,約降雨量的廿四%,直接流入海洋約五○二億噸,約五十七%,剩下的一六九億噸,約十九%才是生活、工業及農業所利用之資源。

長年以來每遇乾旱,各界都只呼籲生活節水、管線減漏、水庫清淤、鑿井、海淡、產業節水再利用及調節水價等,以抑制用水量及在再生水上打轉,但成效有限。又因從小被灌輸台灣地形陡峭,河川流急,降雨多流入海洋,以致認為是水資源缺乏的宿命。

實際上,降於一般森林林地的雨水,其流出狀況分成三大項,首先是蒸發損失的,約占降雨量廿一%,與台灣狀況相近;其次是以地面地下貯留水,經長期間停留再流出為水庫水、川流水或地下水者,約占卅五%,但台灣卻僅利用十九%,其他全部流入海洋,顯示在台灣無效降雨量偏高,若能從這一方向加強森林水源林的保育經營,創增可用水資源,將大有可觀。

台灣已被畫定有一一○處的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其總涵蓋土地面積一一,四五三平方公里,約占總面積卅一%,這些自來水水源集水區,除小部分屬於低海拔之土地有所利用也做些水土保持,更廣大屬於中高海拔山區,都是森林林地,更是重要的水源林。但水利主管機關卻未想過如何去保育經營這片水源林。

水源林的保育經營,可增進降雨時水源涵養,減少豪雨逕流直接流入海洋,而增加旱天滲出,它是旱天時的河川補充水源的來源或水庫水來源,可達到充裕水資源效果。

若能推動在水源保護區進行水源林保育經營,在長期持續努力下,預計將可增加達降雨量五%的滲透率,提升涵養水源,使其在旱天以中間水或地下水流出,將可增加約四十三億噸的可用水資源量,也即相當於增加年水資源利用總水量約四分之一,將為旱天缺水創增水資源效益至大。

日本各集水區也都屬森林地,推行水源林保育涵養水源之政策已歷數十年,並發展出完整制度,鼓勵各集水區內退休且也是該區用水人,以志工方式經講習後,依適當季節定期分批輪流接送至集水區林地,協助水源林保育,形成國民回饋水源林,參與保育的價值認定,同時也達到世代文化傳統的傳統,甚值我國借鏡。

水源林的保育,可與地區性的產業及國有林的國土保育相配合,選擇適當的人工林種植。在其育成過程的各階段,皆應做保育經營作業,多層次更新種植,包括植栽,對於超過六十年樹齡之樹木分批於其下新種樹苗,再予以砍除,為使種植的樹苗成長順利,定期清理其周邊雜草等。同時為使樹木能形成良好的木材,必須維持成長環境,不需要的樹枝定期截枝。另為使所植栽的樹木或自生的闊葉樹得以育成,對於生長不良的植栽樹枝加以間伐,以利有足夠陽光促使成長,裸露地隨即補植草,皆能增進涵養能力。

為增加未來各世代有更豐富的水資源可利用,並洗刷過去自認由於地形陡峭無法利用大量流入海洋之部分的無腦宿命,有賴從此次的乾旱缺水,檢討策畫長期推動保育經營水源林,將流失的大量無效降雨量轉變創增為新水資源量。











台灣需要老年事務局


2021-04-20 04:12  聯合報 /   蕭忠漢/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理事長(台北市)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恐懼老年」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本報資料照片


民國 104 年(二○一五年)桃園市成立青年事務局,為全國地方首創。

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四月十六日新北巿長侯友宜宣布明年成立青年事務局

民國 109 年(二○二○年)國發會指出:台灣民國 82 年(一九九三年)高齡化社會,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高齡社會、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乍看之下,這些數據風馬牛不相干,但是再過四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比率廿%;換言之,每五人就有一人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族。不得不呼籲二年後欲逐鹿天下的有志之士,必須正視台灣勞動參與率嚴重扭曲的現象。

有人會說:危言聳聽,因為政府已經三讀通過「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且在民國 109 年(二○二○年)十二月四日正式上路,我們只要照表操課就可以處理「特定對象」的就業問題。

唯審思就業促進法:將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兩個就業弱勢中的弱勢,相提並論,試問四十五歲、五十五歲、六十五歲、六十五歲以上四個不同年齡層,各自不同的經濟負擔,絕不是光憑在職訓練、相關職業訓練可以一劑良方治百病。

再者,條文中提到銀髮人才,又是一個令我等難以釋懷的名詞。光是中高齡就業者在職場上遭遇到「年齡歧視」的種種情況,就夠令欲二度就業者難以招架,更遑論超過中高齡層,所謂的「銀髪族」更是困難重重。

針對「年齡歧視」與否,其舉證之責任已明定由雇主負擔,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若是負責人力資源,早就想好對應技巧,面試過程中,通篇沒有任何涉及「年齡歧視」字眼,卻可以行「年齡歧視」的測試。

最後我想說:對於年輕族群求職者,一個人有三份工作機會可以選擇,反觀對於中高齡求職者,無論中小企業、財團,一般雇主,大多數都是盤點其可聘用殘餘年限,甚至錙銖必較。三個中高齡者爭一份僅存溫飽工作。

台灣就業市場,一向以買方需求為導向,甚至涉及跨部會相關業務暨法規,遠非一個勞動部就可以提出具體可行的就業政策,是故誠摯建議市長們不妨考量規畫成立老年事務局,直接從地方著手,讓底層社會生活之真實現狀,藉由各種不同的勞工行政措施完整的呈現在地方首長面前,進而促使中央正視目前從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現實生活三個不同階段的轉變帶來的變局,謙卑接受,並且想方設法解決!













虐老不自知 社會安全破網


2021-04-20 04:05  聯合報 /   伊佳奇/長照政策研究者(台北市)
高齡社會急遽發展,虐待老人事件仍是有增無減。圖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以「虐老、虐兒」做了專題報導,並提出警訊。事實上,這是全世界老化國家共同的現象,唯有透過教育、制度建立與落實等才能降低或減緩發生率。此刻,剛好可檢驗蔡英文總統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就職演講中的承諾強化社會安全網,經過五年落實多少?「虐老、虐兒」數量為何是有增無減?

政府會說:社會安全網已建立,老幼暴力防治可撥打一一三保護專線,若有長照需求可撥打一九六六專線,問題是單有專線的設置有效嗎?倘若民眾無法從教育中學習什麼是「虐老、虐兒」,如何運用社會資源、學習知識與技能等避免發生「虐老、虐兒」,及政府有效提出服務輸送,協助家庭照護上困境,「虐老、虐兒」事件只會有增無減。

政府無法提供周全的支持及教育方案,無論家庭或機構的照護者欠缺對照護技巧的認識,尤其絕大部分家庭照護者欠缺對認知症的了解,仍視長者為認知功能尚未缺損前照護與溝通,勢必容易產生挫折、不滿及衝突,虐待老人的事件自然不自覺的產生

為何民眾往往發生虐待言行並不自知,原因就在於教育。政府未將老人虐待完整納入學校或社會教育中,民眾僅能透過媒體報導略知一二。老人虐待主要可分成肢體虐待、性虐待、心理虐待、財務濫用、忽略、自我忽視、遺棄;如果生病不帶他就醫、或按時給藥,就是虐待。

最常見的是擔心認知症長者遊走而給予的身體約束,世界衛生組織早在四十年前,視為虐待老人的一種形式,無論是物理性約束,以約束帶捆綁,或是化學性約束,給予抗精神性藥物;民國 90 年(二○○一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印製零身體約束手冊》,明確界定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考慮採取身體約束必須符合三項要件及相關但書。

我國《老人福利法》規定老人有受虐時可申請保護或安置,並對施暴者提告。《長期照顧服務法》也對避免產生老人虐待行為做出明文規定。但仍有醫師將抗精神性藥物視為控制認知症長者精神行為症狀的主要或是唯一手段,卻未告知家屬藥物使用方式及副作用,未提供家屬非藥物照護的知識與技能,老人虐待如何能減少?

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早於民國 94 年(二○○五年)提出警告,認知症患者若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會增加一點六至一點七倍的死亡率日本東京順天堂大學於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發現,治療認知症精神行為症狀抗精神藥物,在服藥前半年,患者死亡率會高達兩倍。遑論服用後意識不清、肢體無力等所造成的跌倒,導致長期臥床或死亡。

衛福部曾分析台灣家暴原因與高齡化及小家庭增加有關,家庭照護者壓力大、增加家暴風險;政府長照2.0服務若能提供照護者照護上的知識與技能、喘息服務,有效幫助降低照護壓力,家庭或是長照機構的支持網能有效建立,才能減少虐待老人的源頭。

澳洲成立皇家委員會、北歐國家設立監察官、日本則透過法規與教育,針對虐待老人進行調查與監督,但高齡社會急遽發展,虐待老人事件仍是有增無減。台灣倘若在基本的教育與制度建立均無法落實,如何期待社會安全網去補破網?












2000人搶12教職…錯誤政策 誤代課老師一生


2021-04-20 04:41  聯合報 /   李嘉瑤/公立高中教師(桃園市)
台南女中今年開出12個教師缺,吸引兩千多人報名,形成搶破頭情形。記者鄭惠仁/攝影


日前新聞報導:台南女中舉辦教師甄選,有近二千位老師報考,爭取十二個教職缺。

公立高中教甄搶破頭在教育界早就是如此,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競爭有多激烈。

廿年前筆者報考公立高中教甄,一個正式老師缺,大概有將近一百個老師競爭,這些人大多有碩士學位,有博士學位的也不少,競爭之慘烈,比高考更甚。

近幾年教甄,僧多粥少的情況更為嚴重,甚至到了病態的狀況。

三年前本校徵選一位正式國文老師,有三○四位老師來報考。校內國文老師開玩笑說,三百個考一個,這已經不是比實力了,這要祖上有積德才有機會考上。

政府大量開放師資培育,又沒看到少子化的現象,再加上年金改革,很多老師為了生計不得不延後退休,舊人沒辦法走,新人當然也進不來。

政府政策的缺失,造成教育現場的亂象,可憐的是在這缺失政策下被影響的代課老師們,沒人為他們發聲,是教育界極弱勢的一群人

每年教甄時,抱著希望報考,但大多以失望收場,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必然澆熄了他們的教育熱誠;對國家來說,也是人才的浪費!

這些可憐的代理教師們,年復一年地考試,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當初那些大量開放師資培育的官員們,現在人又在哪裡?












蘇不能一日無網軍「顧問」


2021-04-20 03:13  聯合報 /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新北市)
季青漫畫


行政院前發言人丁怡銘辭職才破百日不久,據聞今年三月一日再被蘇院長以機要人員任用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至十四職等之「顧問的事務官職缺。丁怡銘三個月前因違法失職被迫辭職,但行政院從未追究其行政法上的公務員責任,如今蘇院長依法任用為其所倚重的機要,可見網軍製作哏圖帶風向是蘇院長的重要「政策」。因此,丁怡銘之前違法失職的責任,此刻應向上到蘇院長的政治責任。

去年蘇院長雲淡風輕地一句「年輕人難免犯錯」,強勢掩護發言人代表行政院胡亂指控的違法失職行為。丁怡銘當時是部長級特任官,雖受政治壓力辭職下台,但《公務員懲戒法第一條第二項規定「離職之公務員於任職期間之行為,亦適用之」,何況沒多久他又有了公務員身分,監察院不能繼續「沉睡」,應調查行政院發言人胡亂指控,到底是「難免犯錯」?還是應查證、有能力查證卻不查證的違法失職行為?進而移送懲戒法院審理。

九十七年考試院函請立法院審議的《政務人員法草案》規定,「因決策錯誤,或主管政務發生重大失誤,對國家或人民造成重大損害者」或「對部屬執行政策疏於監督,嚴重影響人民權益者」或「因言行重大瑕疵,影響其聲譽及政府形象者」,均為政務人員「應辭職以示負責」的情事。上述將政務人員政治倫理的「自律」法律化成為「他律」,邏輯上看似矛盾,也是該草案的爭議所在。

然而,在草案的立法說明中指出,上級機關對這些情事雖可調查後送監察院審查,監察院亦得主動提出彈劾或糾舉,但政務人員「不待懲戒,應主動辭職,以示負責,展現政務人員風範」,故「宜採取自律、他律雙重併行,以求提升政務人員政治倫理之水準」。基於此,政務人員有上述情事應立即辭職下台以負政治責任,其真諦是表達願接受調查「以示清白」的政治倫理,但不表示辭職下台後,就無須負行政法上的公務員責任。

當前執政黨政務人員政治倫理低落,從蘇貞昌不顧社會觀感再任用行政院前「網軍頭」為機要,就可知政權鞏固要靠運用行政資源培養網軍。近來我們常聽到軍公對罹難同仁喊「任務結束」,丁怡銘為轉移政治責任才正「任務開始」。













超篩蔓延…調整計分、增志願數 消弭申請入學亂象


2021-04-20 04:39  聯合報 /   溫順德/高中校長(台中市)
大學申請二階甄試刻正進行,不少校系依舊超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學申請二階甄試刻正進行,不少校系依舊超篩,通過級分起伏不定,國教盟呼籲增加各科級分,並提高選填志願數,解決申請入學亂象,值得當局正視。

去年數學過於簡單,頂尖校系超篩爆表;今年多科試題偏難,不惟頂大超篩難解,甚至蔓延中下校系。如清大電資學士班預計篩選五十一人,實際篩出一一七人;實踐休閒系規畫組原欲篩出四十八人,卻超篩至一○八人。各校系通過分數也出現異常起伏,如台大護理系飆升,醫學系公費卻大降;清大人文社會學院甚至篩選人數不足,顛覆社會原有的認知,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欲化解眼前弊端,除調整學測計分,亦應修改志願選填規定。

就學測計分來說,試題難易的穩定性攸關考試信度,級分訂定是否得當更為篩選效度關鍵。近年教團不斷呼籲增加學測級分量尺,招聯會不為所動,認為分分計較反而造成學習壓力,然而超篩卻始終無解。

近期國教盟屢倡議各科調為卅級分,雖是超篩解方之一,但如改變計分方式,不以前一%為基準,而依考生分數排序,平均切割卅等分,各級分人數相同,才不致因為試題難易讓部分級分糊成一團,超篩自然能降到最低。

再就志願選填而言,現在每生只能填六志願,只得參酌去年資料選擇級分較低校系,以致申請猶如博弈,悖離制度設計初衷。增加志願選填數或可解決此弊端,但優勢生重榜嚴重,弱勢生備受擠壓,校系缺額將加大,反衍生另一問題。若志願增為十二個,依優先順序選填,委員會再行配對,每生最多通過五系,不惟可依志趣選擇,減少高分低就,也可減少甄試撞期。

超篩之亂一再發生,申請入學淪為賭盤,始終未見改善,不惟考生受害,更重創考試公信力,實乃教育悲哀。招聯會置若罔聞,未見有效作為,教育當局還能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