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專家之眼】若沙辛在台灣 還會有BioNTech?

◆  【專家之眼】若沙辛在台灣 還會有BioNTech?







【專家之眼】若沙辛在台灣 還會有BioNTech?


2020-12-28 17:02  聯合報 /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德國土耳其裔醫學家沙辛(右)和妻子圖雷奇(左)被譽為催生新冠疫苗的「夢幻組合」,英國每日郵報甚至稱他們拯救了世界。路透


當美國輝瑞(Pfizer)推出經 FDA 批准的第一支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時,同時出現陌生的德國醫藥公司 BioNTech,其實 BNT 乃係該疫苗的真正推手,而其創辦人沙辛(Uğur Şahin)與圖勒奇(Özlem Türeci)夫婦,兩人皆來自移民德國的土耳其家庭。倘這二位是在台灣成長,這家可能是挽救人類命運的企業,不知是否還有可能誕生?

這對夫妻被《金融時報》評選為民國 109 年(2020年)度風雲人物,足見其對人類的貢獻。根據媒體報導,沙辛出生在土耳其南部,他4歲時,全家搬到德國科隆,父母在福特工廠工作。他從小就想成為一名醫生,並成為科隆大學的一名醫生。民國 82 年(1993年),他因研究腫瘤細胞的免疫療法而獲得該校博士學位薩蘭大學附設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認識同為土裔的醫學生杜勒齊,於2002年結婚。

民國 97 年(2008年)兩人創立 BioNTech,長期研究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疫情期間投入疫苗的研發,今年一月啟動「光速計畫」,三月吸引輝瑞加入,11月完成臨床實驗,成為史上研發最快的疫苗之一。在美國上市的 BioNTech,從今年初起股價狂漲超過二倍,目前市值達 234 億美元,是德國漢莎航空的四倍德國最暢銷畫報Bild直指:「我們的世界由移民的孩子來拯救。」

縱然有人稱「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然而對外籍人士常有差別待遇,對歐美白人與日本等已開發國家來的人士相當尊重,甚至達崇洋的地步惟對東南亞、非洲、中東等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來的人士就常有歧視問題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目前國內新住民人數已逾 56 萬人,許多新住民表示,常因風俗、生活、宗教、語言的差異,受到異樣眼光,不少新住民的小孩在學校遭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來自土耳其的沙辛,若在台灣長大,成長過程中不知會不會被嘲笑、被欺負或被言語霸凌?倘信奉伊斯蘭教以及不擅中文,宗教信仰與語言溝通困難是否會影響生活?

生技醫藥產業新技術開發需長期的研發,耗費大量的資金,新創企業 BioNTech 發展過程也非一路順遂,歷經10多年的辛苦燒錢研發,還是有 Struengmann 家族、富達、MIG Fonds 等國際資金不斷的援助,且德國政府援助與輝瑞的加入,才能吸引業界菁英加入研發團隊,扶植 BioNTech 壯大。

反觀,台灣缺乏完善的新創環境,新創早期的天使投資人不多,融資管道有限,缺乏與國際資金聯繫,產業也偏重資通訊產業亞洲矽谷計畫也推動多年,台灣至今尚未培養出第一隻獨角獸。即使有沙辛這類的人才,也難以孕育出 BioNTech 企業。

由以上分析可知,BioNTech 成功經驗,不易在台灣複製。政府實有必要藉此深切檢討相關障礙,以吸引更多的外籍優秀人才、建立友善新移民環境以及完善新創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