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7163/web/經濟日報社論/脫鉤?融合?美對陸戰略陷兩難
美國科技智庫資訊科技和創新基金會(ITIF)發布報告《與中國競爭:戰略框架》,相當有系統地分析了美中競爭的複雜性。在川普總統引發了針對中國的一系列貿易戰、科技戰,以及台海地區的緊張態勢之際,ITIF 的這份報告冷靜客觀地梳理了美國對華戰略的兩難邏輯,並作出了對美政府的政策建議。
首先,該報告將此次美中經貿爭端與上世紀的美蘇冷戰和美日貿易戰作了比較,結論是美中經貿爭端情況要複雜得多。
美蘇冷戰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軍事和意識形態方面的競爭;至於美日貿易戰,日本雖在許多行業中成為美國強硬的競爭對手和重要的供應商,但日本從來都不是必不可少的市場,雙方也不是軍事和意識形態的競爭對手。因此,對於美國等西方國家而言,前蘇聯和日本在經濟上沒有與美國形成深度融合,因此有很大迴旋餘地。
ITIF 報告的主要貢獻,是把美中之間的競爭區分為四個部分:市場、供應鏈、商業競爭和地緣政治。
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電子產品、智慧手機、鋼鐵等的市場。對於蘋果、波音、耐吉、通用汽車、英特爾、好萊塢、麥當勞、NBA、高通、沃爾瑪等許多公司而言,離開這個市場不僅減少了銷售,還會將市場占比讓給了中國公司,從而損害美國長期利益。
二、中國是全球主要供應國。從長遠看,沃爾瑪、戴爾、惠普、主要製藥公司或其他依賴中國製造的跨國公司,或許會支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就短期而言,這些公司需要保持其供應鏈的正常運轉。
三、中國被視為主要的商業競爭對手。諸如電信設備、鋼鐵、太陽能電池板、玩具、紡織等行業的跨國公司,通常抱怨中國競爭方式是「不公平的」。
四、中國也被視為是美國的軍事和地緣政治對手,因此美國國防部認為,先進製造業的自給自足與國家安全密不可分。
於是,在邏輯上,將中國視為主要市場或主要供應國的跨國公司更傾向於美中融合,而將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的公司,通常會支持美中脫鉤。ITIF 進一步對美國總共14個行業進行調查分析,有十個行業將中國視為主要市場,還有銀行、資本市場和保險二個行業正在努力擴大中國市場;此外,對於這十個行業中的五個行業而言,中國也是主要的供應國。將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的只有四個,包括傳統製造業、IT、國防和美國政府。這樣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美國,目前支持美中融合的行業領域遠比支持美中脫鉤的行業要多得多。這是大多數政府和媒體討論中都未能認識到的基本現實。
再進一步了解,就可以發現,美中兩國在市場、供應商、商業競爭和地緣政治競爭四個領域的角力,必將使美國政策制定陷入困境。一個簡單的例子,為了保護美國鋼鐵製造商免受中國不公平競爭而採取的徵稅措施,就會提高美國汽車和洗衣機製造商支付的鋼材價格,從而使這些製造商的競爭力下降。
另一個例子就是華為。對於英特爾、博通和高通等半導體公司及谷歌等軟體供應商而言,華為是主要客戶;對許多國家的電信服務提供者而言,華為是主要的供應商;對於蘋果、三星等智慧手機製造商、愛立信和諾基亞等電信設備供應商而言,華為是主要競爭對手;當然,對於美國、英國、澳洲等國而言,華為又可能被視為是主要的國家安全風險。
說到底,一切的脫鉤思維與行為,其實都違背了國際經濟理論中的「比較利益原則」,當然,這與川普強調的「只要不跟中國交易,我們就不會吃虧」的邏輯是一致的。另外,14個行業的調查結果,也顯示了中國執政當局的「以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兩個循環相互促進」的策略應是全球化困境下的唯一選擇。
聯合報黑白集/口罩破漏映美豬
政府口罩管制再出包。繼兩家「國家隊」利用大陸口罩魚目混珠為國產後,又傳出醫材公司將陸製口罩偽標為馬來西亞製造進口販售;另一件,則是民眾以實名制在藥局領到的口罩,發現竟是菲律賓製造。
口罩出包現象越來越繁多,越來越國際化,恰恰反射了政府管制政策及「國家隊」名號的虛假。口罩並非高科技產品,只要品質合格,大家要擔心的是它供應不繼影響防疫,而不是它的產地或品牌。但蘇內閣把口罩「國家隊」捧上天後即欲罷不能,對口罩的生產及銷售一管再管,怎麼領、怎麼認鋼印、怎麼進口申報,政府全要包辦。
正因為管太多,管理標準又不明確,所以就漏洞百出,引發投機商人競相鑽漏。再加上蔡政府刻意貶抑陸製口罩,商人便因此亂打 MIT 鋼印,甚至把馬來西亞、菲律賓的產地名號都用上。事實上,一年來台灣經由各個管道進口的陸製口罩已超過一億片,蔡政府的嚴格控管,到底在騙誰?
更荒謬的是,政府各單位還各吹各的調,標準南轅北轍。對於入境旅客可從國外帶進多少口罩,國貿局說二五○片,海關卻說「一片也要申報」,食藥署則說是「六個月的合理用量」,約三六○片。一個政府,三種標準,民眾要照誰的標準辦事?
蘇內閣對口罩管制的孜孜不倦,說明了政府對微小事物的熱中。從口罩映美豬,美豬進口到底要怎麼標示和管理,政府迄今信口雌黃,後果已可想而知。
聯合報社論/台灣要跟著美國「脫鉤」大陸經濟嗎?
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今天將率團訪問台灣。在國務院,國務次卿位階僅次於國務卿與副國務卿,克拉奇將是台美斷交後訪台層級最高的在任國務院官員。稍早美衛生部長阿查爾訪台,除引發北京強烈的不滿,更迫使蔡政府打開美豬美牛進口的大門。這次克拉奇來訪,中共前一天發射了一枚長征十一號火箭飛過台灣上空,示威意味十足;至於台灣將承受什麼樣的經濟後果,則尚難逆料。
表面上看,美國高層官員訪台固象徵兩國邦誼;但更重要的,是兩國經貿與安全的實質關係。川普上任後,《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迄未復談;這是台美間最重要的經貿諮商平台,一擱四年,自難謂友善。美方曾明白表示,只要美豬、美牛不開放,TIFA 乃至自由貿易協定(FTA)都很難談。蔡總統上月底宣布取消美國豬牛進口禁令,經濟部長王美花和美亞太助卿史達偉隨後視頻對談,美方即提出「台美經濟與商業對話」的對話平台,由克拉奇主持。
此舉,不免讓台灣產生錯覺,以為克拉奇此行是來談經貿的。王美花澄清說,克拉奇此行不會談到雙邊貿易協議(BTA)或 TIFA,實際負責談判的將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開放美豬和美牛若能換得「台美經濟與商業對話」的進展,即使非與 USTR 談,有總比沒有好;但克拉奇的來意迄今未明,外界對此只能多方揣測。
克拉奇目前主持的一項「經濟繁榮網路」(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 EPN)計畫。這並不是一個國際多邊組織,而是由各國分別與美國的雙邊經濟關係組構的網路,目的在鼓勵各國與大陸經濟「脫鉤」,以發展成與中國抗衡的經濟集團。在脫鉤的要求下,美方希望台灣電子、半導體等產業在大陸投資的工廠能夠移出,至於要移到台灣、美國或其他國家,還可再討論。台積電在五月中旬被迫宣布投資亞利桑那州,且本月十五日起不能再替華為生產高階晶片,等於砍掉了台積電約廿%的晶片市場。這堪稱最早試刀的一例。
有人認為「脫鉤」不失為一條出路,因為美國帶給台灣的經濟利益不差,比起兩岸經濟關係,至少沒有政治附加條件。尤其 ECFA 今年屆滿十年,外界一直有人放話,稱因為兩岸政治前提「九二共識」已不存在,因此期滿後大陸可能片面終止,藉此對台灣施壓。蔡政府不願承認九二共識,因此一直淡化 ECFA 終止的影響,稱對台灣「只有五%的影響」。且不論承認九二共識的利弊,僅看今年疫情打擊全球經濟,台灣若非靠著對大陸出口創新高,經濟不可能有驚無險地度過衝擊。這是冷冰冰的現實,談兩岸脫鉤,要先思考後果及承受力。
更嚴重的是,蔡總統主政四年,不斷強調「新南向」以及將出口市場向歐美分散,以減低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然而,這幾年台灣對大陸的依賴度卻不降反升,從四成上升到四成六。很顯然,兩岸經濟要不要脫鉤,取決於客觀市場現實,而不取決於政府的意志。何況,台灣對大陸一年的順差為一千兩百億美元,對美國的順差為一百億美元,如此鉅大的反差要如何以一句「脫鉤」解決?
美國目前正在推動與澳、印、日、紐、韓、越等印太六國共同建立「經濟繁榮網絡」。但是,印太國家的安全要靠美國,經貿卻要靠大陸;美國強要各國切斷與中國的關係,談何容易?這六國皆與中國簽有經貿協定,六國都加入多邊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而中國是其中最大的經濟體;試問他們要如何與大陸脫鉤?
目前世界經濟重心正在往印太移轉,難怪大家都在敷衍美國,等著十一月美國大選結果再說。不論克拉奇帶來的是壓力或大禮,蔡政府必須冷靜觀察全球大勢,謹慎站穩台灣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