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聯合筆記/共軍犯台與民主體制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6765/web/

◆  國民黨新論述 立足憲法 前瞻兩岸
◆  聯合筆記/共軍犯台與民主體制
◆  歷史新課綱 三國消失 武后不見…
◆  還要輕軌? 周遭高雄人都不贊成
◆  漫畫/勞保大刀來了?
◆  觀光遇瓶頸 機場建設需加速擴充
◆  社企難為 仍須用錢推一把
◆  「國父將投胎成她孫子…」 宗教基本教育刻不容緩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共軍犯台與民主體制


2020-09-07 00:15  聯合報 /   郭崇倫
國防部110年度預算案送抵立法院待審,陸軍司令部為強化灘岸決勝等反登陸戰力,以「銳霆專案」為名,採購M109A6帕拉丁(Paladin)155公釐自走砲,同時計畫將現役M109A2與A5自走砲進行性能提升。圖/取自美國陸軍官方網站


最近幾周來,關於共軍犯台有許多討論,首先是我們現在的準備是否足夠?買的武器,究竟能否派上用場?

由於國際情勢對台灣有利,各軍種都能買到閃亮的新玩具」,空軍有新購的 F-16,海軍有潛艦案,陸軍也要買一○八輛號稱「陸戰之王」的 M1A2T 坦克,以及一百輛 M109A6 自走砲。

但是資深將領、前立委帥化民卻說,我們的國防思維仍然停留在卅五年前漢光演習想定的反登陸作戰,建軍外購武器仍然是基於:擊敵於海上,殲敵於灘頭

殊不知共軍現在可以先用反雷達輻射飛彈打瞎我軍雷達,飛彈打指揮所,再用長程火箭炸掉所有機場跑道,並且布撒反跑道子彈藥區域封鎖地雷,使得我所有戰機不能起飛。

當我們失去空優後,海軍就沒有用了,這時候共軍再以空降特戰部隊直入內陸,武裝直升機盯死我裝甲旅再用氣墊船登陸占領台北港、台中港貨輪把解放軍送上岸,渡海作戰根本已改成跨海作戰了。

美方其實比較欣賞的是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的「整體防衛構想」(ODC, Overall Defense Concept),希望我們停止浪費有限國防預算購買昂貴的傳統武器,建置的是不對稱戰力,尤其要改革現在虛應故事後備軍人系統

現在應急添購的「遠距精準彈藥」,過去我們每每以預算不夠推託,但是現在美方希望台灣的軍力能夠前沿部署,所以要我們買 M142 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以及岸射型魚叉攻船飛彈,甚至解除技術限制、開放軍規GPS,讓台灣的雄二E巡航飛彈可以成軍。

既然考慮軍種平衡,無法削減各軍種的主要軍備項目,而另一方面美國的要求又無法拒絕,結果就成國防預算不斷膨脹,目前已達 GDP 的二點三六%,這是無法持續下去的。

馬前總統提出首戰即決戰,引發另一爭議,他的初衷是希望提醒領導人兵凶戰危,不要輕言可以抵擋解放軍多少天,等待外援,更何況外援未必能來。

國防部為表忠誠,強調國軍有決心,戰至一兵一卒;甚至有人認為勇敢的台灣人,絕不能接受中共的征服,我們需要用焦土戰略,甚至城鎮戰街巷戰,乃至山區游擊戰對占領軍展開恐怖攻擊

但真的要到生靈塗炭嗎?哪裡應該劃出界線,說「這就夠了」?這是合理的質疑,但卻要冒很大的危險。在政治上,即使是為了崇高的目的,妥協避戰永遠要背負罵名,我社會能夠容許這樣的理性討論嗎?

但真正應該探究的是,面對中共軍事壓力下,台灣的民主政治要如何因應?許多兵棋推演中常提到,共軍犯台,台灣很快就會喪失抵抗意志,轉而政治妥協。日前美國兩位專家提出明年美國總統就任前後,共軍趁機犯台,台灣的抵抗意志只能堅持三天,這又從何而來?

是立法院作出決議,要求總統停止戰鬥,接受對方的和平條件?還是總統考慮到死傷慘重,行使統帥權,下令部隊停止戰鬥?或是行政院長不同意總統「冥頑不靈」,以最高行政首長的身分發表停戰談話?屆時執政黨與反對黨會有怎樣的互動?會可能把「叛敵者」,以謠言惑眾先拘捕起來?

在二次大戰,納粹隔海預備進犯英國時的最黑暗時刻,英國仍然維持民主政治運作於不墜,我們有沒有這樣的信念,這才是共軍犯台要考慮的大問題
















國民黨新論述 立足憲法 前瞻兩岸


2020-09-07 00:33  聯合報 /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台北市)
國民黨昨天舉行全代會,黨主席江啟臣(右三)率同歴任黨主席馬英九(左三)、朱立倫(左二)、吳敦義(左一)、吳伯雄(右二)、洪秀柱(右一)一同出席,並上台進行象徵代代相傳的開幕儀式。記者黃義書/攝影


國民黨日前定調的兩岸政策新主張,儘管曾遭中常委質疑是否與中共溝通並獲認同,但隨著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後,如何讓中共理解與進而認同?確實因關乎爭取台海維持和平的機會,而為後續應努力的重要工作。尤其,國民黨的新主張未嘗不能讀出兩岸和平發展的前瞻性,故中共不必急於將之定位為「小綠」,誤判即將失去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

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新主張首先楬櫫係以《中華民國憲法》為立足點,這其實是中共長期「默默」期待台灣守住的立場。四年多前,不認同「九二共識」的蔡英文當選但尚未就職總統前,曾任國台辦主任的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演說時就提到,希望蔡英文「能夠遵守他們自己的憲法,台灣與大陸同屬於中國」。而且,中共可能比國民黨還要關切《中華民國憲法》的存續,會不會被民進黨修得只存其名而實無「中華」?

值得中共注意與國民黨須再闡釋其內涵者,乃是新主張的第二點「兩岸官方協商必須正視中華民國憲政秩序,兩岸官方互動必須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表述中華民國的空間,是兩岸官方協商互動的核心要素。」這裡強調的主體是兩岸官方」。然而,國民黨現在是在野黨而非「官方」,主張兩岸官方協商時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現狀,表面上看似對中共的進擊,實則更是反擊正在驅離中華民國精神的民進黨。

再延伸來看,未來國民黨若成了「官方」而與中共進行協商,極可能已是進入了兩岸深水區的政治談判。此時,擱置主權爭議的九二共識完成了階段性功能,而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互對視」,自也是雙方進行政治協商過程中,勢必無法迴避的議題

換言之,國民黨若能捍衛住《中華民國憲法》及其所體現的立國精神,雖對爭取大陸民眾的認同仍缺乏積極開拓性,但至少消極地守住了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的現狀。同時,國民黨對兩岸的未來雖未明示其政策,但黨章中已可看出是以追求國家統一為目標,故其新主張中就兩岸官方的互動協商過程,特別彰顯了中華民國的存在,當也可理解為具前瞻性的兩岸和平發展進程













歷史新課綱 三國消失 武后不見…


2020-09-07 00:19  聯合報 /   沈渝/國中教師(台北市)
108課綱上路,中國史刪減大半,以「東亞史」的新面貌出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中八年級新課綱於這學期熱騰騰登場,中國史一隻腳踏進了棺材,以「東亞史」新面貌出現。上學期新增內容還不顯著,但刪減部分可稱是「大刀闊斧」。

為了容納更多的東亞發展史中國史勢必精簡但刪什麼如何刪才是關鍵。首先是「略古詳今、不教亂世」的大方針。所謂」,是以唐朝為分界,因此中國史上最偉大的漢唐盛世,基本上幾乎消失在台灣新世代的記憶中。盛世都失去了它們的舞台,何況亂世?當我在學期第一堂課宣布學生將聽不到期待己久的三國歷史,男生們一片哀號震天。殊不知,亂世教給我們的,是人民如何在動盪中生存,是較少被史家修飾過的人性原貌。

再者,是標榜不重政治史、省略繁複的亂事和政爭。但殘存在課本上的只剩貌似生活化、實則生硬的制度史;以及淡化中華本位,強調長久以來東亞已形成共同文化圈民族交流史。後者讓我想起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大東亞共同宣言》:「建設共存共榮、自主獨立、沒有人種差別的共榮圈」。

不可諱言,過往政治史的確失之瑣碎,但矯枉過正後,連帶將帝王將相的名字一同消失了—歷史課本中幾乎不再有「人物」—沒有首位平民皇帝劉邦、也沒有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史記》創紀傳體,以人物為書寫中心,為後世史書沿用,便是知道為一切歷史的核心。沒有了人便沒有了故事,歷史課將會變得何等枯燥沉悶?沒有了故事,我們該如何鑑往知來?無法「知興替」、「明得失的歷史教育,還剩什麼意義?算了,課本連《史記》、《漢書》的介紹也刪去了,還談什麼史書紀傳的意義呢?

沒有足夠的人物與事件支撐,新課綱只有表面的文化敘述,彷彿成了沒有鋼筋的豆腐渣工程。例如:教了「胡漢融合、兼容並蓄」風氣只到唐朝前期,卻無法解釋為何中斷—因為不教安史之亂;教了宋代外患頻仍,卻無法解釋其為何文弱不振—因為不教唐代藩鎮割據,也不教趙匡胤因而定下的「強幹弱枝國策

四大古文明中唯一無斷絕的只有中華文化,其悠久的延續性是世界任何地方都無法與之比擬的,故而並不適合套用外國教育略古詳今的概念。例如幾乎每句成語都有典故,大部分又產生在中古以前,甚至漢代以前。將唐代前的歷史嚴重簡化,依附於文字的文化就斷裂了。

學歷史的根本意義在於知道「我是誰」,知道我所使用的文字、承襲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從何而來;是在哪些歷史因素的形塑下,才形成如今這個獨特的個體。如果只知道現在」不知道「過去」,就像得了失憶症一般,無所依歸,連判斷事情的標準都沒有。我知道我住在東亞文化圈,但我不是日本人、不是韓國人、也不是東南亞哪一國的人。誠如住在台灣百分之二點多原住民應該要學習自己的歷史,我們也有自己不是只從十七世紀開始的歷史中華文化是屬於全世界華人的,不是只屬於哪一國的














還要輕軌? 周遭高雄人都不贊成


2020-09-07 00:38  聯合報 /   蔡國顯/導演(高雄市)
陳其邁市長上任後,對交通建設的重大宣示,是輕軌的續建。圖為高雄輕軌光榮碼頭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107年(二○一八年)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競選團隊發出一則網路通訊,簡短影片敘說了輕軌的缺點和不符時代,大家瘋傳,深深撼動高雄市民,成功反駁了當時執政的市府團隊引以為傲的輕軌政績。

陳其邁市長經過罷韓和補選,恭喜登上市長寶座。陳市長上任後,對交通建設的重大宣示,是輕軌的續建。

筆者多日來問過很多親朋好友和市民,除一位沒坐過輕軌的未婚男性外,沒有一個贊成輕軌的興建,全部都說是錢坑。其他反對原因還包括:高雄少雨和別的國家及城市不同,很多人騎摩托車,輕軌乘載量太少,占用土地太多;高雄人口數沒有增加,交通沒有大台北或其他城市的混亂;搭乘輕軌時雜音很吵,而且很花時間,不符效益;像回到從前等火車柵欄一樣,未來交通會打結,且曾發生車禍;輕軌的興建和搭乘花費也不便宜;影響市容,大家到前鎮籬仔內捷運和輕軌車站一看就了解。

高雄市民和府會應把眼光放遠,如果陳市長真正要把高雄建設成國際都會,就應慎重考慮停掉輕軌,至於已簽約廠商,府會可以改換捷運約或補償其損失,比起將來背負罵名要強多了。

因為它實在不符合高雄人的需要,建議新政府團隊重做一個評估,輕軌的續建值得再商榷,萬不可為了給市民交代建設成果而急就章。

輕軌的續建,尤其是環狀輕軌一做,要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和代價,由市民和全國人民埋單,高雄也去一半了。

陳市長應以香港環狀捷運和日本網狀捷運為目標,造福高雄人才對













觀光遇瓶頸 機場建設需加速擴充


2020-09-07 00:41  聯合報 /   周文軍/中正航空站前主任(台北市)
行政院要求桃機第三跑道以二○二五年完工為目標,由於期程跨越二○二四總統大選,引發各種議論。圖為桃園機場北跑道鳥瞰,後方連接的土地為準備徵收興建第三跑道的用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疫情重創國際觀光產業。後疫情時期,如何讓觀光回復、成長,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成為重要課題。

我國國際觀光面臨來台旅客停留日減少機場設施不足兩大瓶頸。依世界經濟論壇民國108年(二○一九年)旅遊競爭力報告,一三六國中我排名卅七名,較兩年前退步七名;其中觀光發展最基本之旅遊、航空設施項,排名四十八、四十名,居亞太後段班。相關政策、措施需檢討。

在政府放寬東南亞國家簽證、給來台觀光客補貼政策下,來台旅客四年增加一四二萬人次,扣除移工等增加卅九萬人次,以觀光為主旅客增加一○三萬人次,維持穩定成長。惟長停留日旅客日減,停留四天以下者已占旅客量六成

來台旅客停留日減少,相對減少住宿、餐飲、購物、交通消費。雖交通部兩年前開始鉅資補助國人國內旅遊,多數產業收益仍呈負成長趨勢。未來觀光推展,除要旅客量增加外,必須維持、增加長停留日旅客量,方能讓整體產業成長,維持、增加非都市區觀光旅客量。

我國大型景點、設施有限,每逢假期人潮擁擠,影響觀光品質,極需增加吸引旅客使用建設四年來觀光基金投資建設金額愈來愈少,經常性支出大幅增加。一○九年七十多億元預算(未含補助國內旅遊)超過四分之三用於獎勵補助、廣告裝訂印刷支出,已不符合觀光基金設置宗旨觀光基金應回歸建設使用,方有助觀光服務量品質提升

來台旅客停留日短,班機時間、通關便利性、離到機場交通均需配合機場設施容量不足,旅客必須花費許多時間通關、候機航空公司營運時段容量已無法增加,無法讓國籍航空公司有更多班次,降低觀光競爭力

鄰近國家疫情穩定後,將帶動國際客運、觀光快速回復。參考SARS後國際航空市場恢復歷程、國籍機隊新機交機時程,預估疫後三年,國際航線旅客將恢復原成長軌跡。應於疫情期間積極擴充機場設施,因應未來成長需求

桃園機場三航廈最快一一五年初啟用,因應未啟用前旅客需求,應將一、二航廈停車場立體興建,支援航廈空間利用、建立新通關動線,紓解航廈擁擠、增加尖峰時段通關量,以利航空公司增加航班、或替換載運量大航機飛航,增加方便旅客使用時段容量。

高雄機場愈來愈多航空公司使用空中巴士A三三○、波音七八七等大型航機,目前僅四個候機室可停放大型航機,需要倍增。現有機坪區縱深淺,宜規畫國內航廈區移於機場西北,國內航線旅客由捷運草衙站銜接進出。現航站區全由國際航線使用,因應成長需求










社企難為 仍須用錢推一把


2020-09-07 00:36  聯合報 /   林昭禎/國政基金會研究員(台北市)
社會創新大調查公布民調結果,每三名台灣人便有一人聽過「社會企業」,更有逾七成民眾支持社企經營理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社會創新大調查顯示,國人對社會企業的認知度,五年內由十八點七%,提高至卅三點六%,意即現在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知道「社會企業」,但研究也指出受限於資金,社企深耕不易,顯然單靠志工的熱情還是難以撐起一片天。

雖說有七成七民眾經過解說後,表示會支持社會企業,且有接近四成八願意在未來半年使用社企產品,但如果社企產品價格高於其他同類商品,則會花錢購買比率,近三年減十一點九%;會介紹社企產品給親友比率,近三年也少了一成。可知社企產品若無法具價格競爭力,恐難推廣,特別是景氣欠佳之際。

從調查得知,多數社企員工數在五人內;成立六年以上者獲利比率相對較高,而目前有賺錢的約廿八%。顯見多數社企必須熬過初創階段市場驗證才能存活;因此,除協助其調整商業模式外,更重要的是找到外部活水,如創投業,提供資金,並導入資源以突破盲點。

社企經營的困境有融資、行銷、公眾認知及人力不足等問題,癥結還是在「」,只要有資金挹注,找人、行銷、推廣皆非難事。然而社企早期的資金來源超過八成是自籌,群眾募資、天使投資及一般創投僅占七點三%,缺乏系統性支持,以致虧損者達卅七點四%

觀諸國內的新創投資,多集中在資通訊及生醫,即便是政府提供的創業資源,不論是育成中心、加速器,或新創基地,均鮮少關愛社會企業。究其因有二,一是無檢測社企發展潛力的工具,難以評定是否值得投資;二是引領國內新創投資的國發基金,本身畫地自限的募資作法,使得小規模的社企既不受投資人青睞,也無多餘人力處理股務。

國發基金民國102年(二○一三年)曾推出「創櫃板」,由於只能募資,不得公開交易,在缺乏退場機制下,自然吸引不到投資人。為此金管會預計今年底推出「新創板」,限「專業投資人」進場,使得問題又回到原點。

其實要衡量社會企業是否具投資價值,可透過「社會影響評估」,新加坡就是這麼做;而國發基金也需打破既有框架,幫助更多新創業者













「國父將投胎成她孫子…」 宗教基本教育刻不容緩


2020-09-07 00:25  聯合報 /   劉韋廷/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新北市)
非宗教信仰者很難理解信仰的熱情。圖為台中南屯萬和宮中元普度,往年吸引大批信徒參與,信徒排隊等待進萬和宮拜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新聞報導,台中一位富家女篤信佛教,透過朋友介紹認識自號「國際靈媒」的宗教人士,聲稱是玉皇大帝的皇妹,能觀「三世因果」知道人的前世今生,甚至預言國父孫中山將會投胎成為她的孫子。

這類充滿光怪陸離的說詞,讓富家女一再贊助,購買宗教商品,例如鐘乳石、水晶洞等高價商品,以為能夠報答父母恩,解開前世恩仇,短短五個月就損失三千多萬,直到向玉皇大帝擲筊,才驚覺遭受詐騙,報警抓人。但是被告認為「信者恆信」,這些付出全是富家女心甘情願,不信可以不奉獻。兩造說法不一。

類似宗教案件屢見不鮮,法界認為此等宗教靈異並不一定構成詐欺,因為宗教難以被科學檢驗,靈異超出人的理性範圍,缺乏明確證據,罪名很難成立。其實站在宗教研究的觀點,有主客之分,亦即圈內人跟圈外人的區別。非宗教信仰者很難理解圈內人的虔誠經常超乎理性,也就是信仰的熱情;反之,信仰者認為外界不夠深入研究,造成認知上的偏頗。然而,宗教若缺乏對終極實在高度肯定,那就跟一般人類活動沒兩樣。宗教的存在,往往和人的受苦經驗相關,希望透過修行得到解脫。

但是一般大眾對宗教的認知普遍不足,對於教義、歷史,乃至神職人員的種類都會搞混,更別說如何判斷什麼才是對自己有益的宗教信仰。目前國民教育對於各大宗教的介紹相當不足,老師們這方面也所知有限,教育部亦缺少對宗教教育改進方針,導致當社會發生宗教案件,經常找不到專責單位說明,而尋求坊間各類宗教人士給予解答。改善國民教育宗教基本知識是釜底抽薪之道,唯有從教育入手,才能提升國民的宗教素養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台灣的宗教活動發達,再加上居住人口多元,宗教密度高相對世界各國實屬罕見。要強化國人對各大宗教、各種信仰文化的了解,政府應設立專責研究機構,對社會宗教現象進行全盤調查改善教育政策,增進學生的宗教知識能力減少宗教受騙案件的發生,端看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