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重磅快評】司法制度為隨機殺人犯嫌預留脫罪空間?

◆  【即時短評】在現實與激情間 政府的援港方案選擇前者
◆  【重磅快評】雙標指揮官政治正確 小明父母白哭白跪了
◆  【重磅快評】台灣是川普桌上的筆尖 民主盟友值多少?
◆  【即時短評】國民黨拚轉型 兩岸論述須換句話說
◆  【重磅快評】司法制度為隨機殺人犯嫌預留脫罪空間?

◆  【重磅快評】林飛帆擔心蔣萬安 韓流陰影揮之不去?
◆  【重磅快評】國安的經濟決策,將在顧立雄家作成?
◆  【重磅快評】蔡、蘇九份拚經濟 陳時中為何被缺席?
◆  【重磅快評】金與正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會燒到誰?
◆  【重磅快評】各國冒險提前解封 第二波新冠疫情掩至?
◆  【即時短評】面對新冠肺炎,勞動部拿得出的只有錢?
◆  【即時短評】釣魚台爭議 蔡英文能變身抗日辣台妹?







【重磅快評】司法制度為隨機殺人犯嫌預留脫罪空間?


2020-06-18 09:41  聯合報 /   主筆室
新北市一名林姓男子上月騎機車在新店區中正路等候姊姊下班,準備一同返家,卻無預警遭王姓男子從後方朝背部猛刺一刀,送醫宣告不治。圖/報系資料照片



三月十三日,新北市新店區隨機殺人的王姓犯嫌在車上與妻子口角後,持生魚片刀下車,對臨停騎機車不認識的林姓被害人背部猛捅一刀,無辜的被害人因血胸、休克死亡。王應訊時供稱「有意識拿刀,但無法控制自己行為」,檢方後依殺人罪起訴,求處「最嚴厲之刑」。
昨天,台北地院開庭審理本案,王翻供改口說有殺人故意,並當庭請求做精神鑑定對被告的請求,法官表示等合議庭評議後再做裁決王昨天翻供確實相當突兀,事實是他四月十五日移審庭時還說當時沒有殺人故意,腦袋一片空白…是下意識動作…」。
被告翻供,林姓被害人家屬完全不能接受,被害人下週要做百日,認為這豈非讓被害人無法安寧?被告的律師受訪時不帶情緒,只說王適用刑法自首規定,會替王聲請精神鑑定,作為量刑依據。」
自六年前五月底發生台北捷運鄭捷隨機殺人案,五分鐘砍殺造成四死二十四傷,全都是無辜的捷運乘客,讓乘客對搭捷運有莫名的恐慌。鄭捷求死意志明確,兩年後伏法,但社會對隨機殺人的陰影卻無絲毫消褪;之後小燈泡案、萬華計程車司機案,鐵路警察李承翰遭狙殺…,隨時可能發生的隨機殺人,讓社會的驚恐升到最高點。
小燈泡案被告王景玉一再以精神鑑定結果躲過一死,社會明確表達無法接受;勇警李承翰遭刺殺,因更名為「思覺失調」的精神鑑定結果,被告一審判決無罪,李承翰老父直搖頭、難以接受的影像,更讓國人視「思覺失調」為怪獸,只要怪獸點頭,隨後必然輕判。未料,李承翰老父抑鬱過世,上訴庭無法出席了。
律師為被告爭取輕判可以理解,就算是十惡不赦,律師也當全力爭取權益;但法律制度不可以,甚至被卸單方面有試圖鑽營的心裡也不行。現況是,只要能爭取到思覺失調鑑定,一方面國內的精神鑑定素養不成熟,再者繁雜的程序走下來,犯嫌逃過一死機會大增。
如果兇殘的暴力犯嫌「步步為營」,目標不放在終審判決,而是先爭取思覺失調鑑定,算不算司法制度預為兇殘犯嫌留下脫罪空間?













【即時短評】國民黨拚轉型 兩岸論述須換句話說


2020-06-18 12:28  聯合報 /   記者陳熙文/台北即時報導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明將召開大會,確定改革委員會結論,其中國民黨對兩岸路線是否延續九二共識備受關注。記者林伯東/攝影



國民黨的兩岸論述日趨艱難,一方面「天然台」的新世代正逐步取代「中國認同」,另一方面,所謂的中國認同亦出現分歧-有人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人認同中華民國,也有人是認同中華文化,無論國民黨提出哪一種一中框架,恐怕都無法滿足所有的藍營支持者。
這讓國民黨陷入兩難。若是大改造,改支持「台灣價值」,民進黨早已建立品牌,國民黨形同與民進黨無異,難以創造品牌差異性;若堅持中華一統,則不只是與民意背道而馳,也未必凝聚所有的泛藍支持者,反倒民進黨緊抓中華民國四字,有助於獲得淺藍支持者的青睞。
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已然走入死胡同,有很多的逼不得已,和說不出口,既難討好本土意識,也不可能維持傳統路線,而任何傳統親中路線的變異,國民黨都不具有絕對的話語權,還得看中國臉色。
國民黨心知肚明,必須回到最大公約數,堅持「兩岸維持現狀」。儘管民眾嘴上未必願意承認,但維持現狀仍是其心之所向。不過國民黨的「維持現狀」,長年依賴九二共識的論述做支撐,已在民進黨的刻意淡化,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動納為己用的操作下,被「妖魔化」,與「一國兩制」劃上等號。
缺乏九二共識,國民黨所提的維持現狀則變得空洞,也缺乏保證,對中國毫無拘束力,但已淪為在野的國民黨也早已沒有機會與資格再與中國討論新一輪的共識。
國民黨想保留九二共識的基礎,必須換句話說,但如何換句話說,將成國民黨的難題。











【重磅快評】台灣是川普桌上的筆尖 民主盟友值多少?


2020-06-18 14:35  聯合報 /   主筆室
美國總統川普形容台灣為筆尖,中國是超大硬辦公桌。路透


美國華爾街日報獨家摘刊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即將出版的回憶錄,揭露川普許多外交決策的內幕。如果蔡英文聽到川普推崇習近平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領袖」還會噗哧失笑的話,那麼川普形容台灣為筆尖,而中國卻是超大硬辦公桌的比喻,蔡英文就不僅應嘆「民主盟友一斤幾元」,甚至應該思之心驚了。
波頓是去年九月被川普直接在推特上宣布撤職的,可想而知這是一本回憶錄的復仇記而波頓原本就是親台反中的鷹派,他會批評川普的中國政策也不難想像白宮試圖以國安理由及法律手段封鎖新書,但波頓堅持出版從華爾街日報的摘刊片段,不難理解白宮為何要封殺這本回憶錄
波頓的回憶錄爆料白宮的決策混亂,更直指川普只在乎連任,不惜多次犯下危及國安罪行。波頓不僅詳述川普對美中談判的退讓、對台灣議題的無知,以及對香港抗爭的消極,也揭露川普卑恭地視「川習會」為「夢想實現」,甚至犧牲國家利益,懇求習近平助他連任。
其實,如果「川習會」是川普的「夢想實現」,那麼「川蔡通話」應該也是蔡英文的「夢想實現」。但對於這通電話,川普當初的辯辭卻是,「很有意思,美國出售台灣數十億美元軍備,但我卻不應該接一通祝賀電話」。原來,當蔡英文歡慶就職演說所提「加入全球議題的價值同盟」夢想實現時,川普已經在惦量「民主盟友一斤幾元」了。
因此,波頓所透露,川普在聽了華爾街金融家如何在中國投資致富後,就對台灣感到反胃的情形,不難理解更嚴重的是,台灣本來就該擔心,美國為其國家利益而犧牲台灣而今川普卻可以犧牲美國國家利益,懇求習近平助他連任。那麼,台灣別說要當蔡英文所幻想的「棋手」,在川普眼中恐怕還不一定算得上「棋子」。
原來川普只把台灣當筆尖。但被川普用來比喻中國的那張桌子,也就是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裡那張十九世紀製作、名為「堅毅」的超硬大辦公桌,長期為美國政治決策中樞和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美國總統在「堅毅桌」上寫字的筆卻隨時替換,川普也常簽完法案後,筆就隨手贈人。川普會用筆尖在桌上寫字,但不會笨到認為可以用筆尖戳壞那張桌子。
波頓說,「美國對另一民主盟友的承諾與義務,不過如此。」波頓的回憶錄,不論會不會對川普尋求連任造成怎樣的傷害,蔡英文都不能只是看川普好戲,「民主價值同盟」夢碎之後,應該想想筆尖如何面對那張超大硬辦公桌的問題;尤其,即使美國總統換人做,這種對比形勢一時也恐難改變。













【重磅快評】雙標指揮官政治正確 小明父母白哭白跪了


2020-06-18 18:51  聯合報 /   主筆室
小明的父母昨天在行政院前跪下,請求政府讓他們的小孩返台。記者呂佳蓉/攝影


國內疫情趨緩,不僅六月七日境內解禁,中低、低感染國家商務人士檢疫時間也縮短,低風險國家境外生也准許入境,但滯留中國大陸的一千多名小明仍持續被拒於國門之外,他們的父母到行政院及疫情指揮中心下跪陳情,指揮官陳時中聲稱要觀察北京疫情變化」,形同把小明的返國之門直接再上一道鎖。   
全球各地疫情有鬆有緊,大陸正提防第二波疫情來襲而備戰,台灣疫情則因獲得有效控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逐步解封,以利加速景氣回溫;卅多名小明們的父母昨天到疫情指揮中心下跪陳情,就時間點來說,應該是一個讓事件落幕的落點,不僅給陳時中一個下台階,也讓小明們在滯留大陸近半年後得以返台與家人團聚,無奈陳時中卻選擇「政治正確」,讓小明的父母白哭白跪一場。
上月國內疫情搭上「嘉玲」列車之後,陳時中壓力驟減,接受媒體專訪也變得感性起來,被問到二月間他一席「自己選擇的國籍,必須自己承擔」的談話,讓小明們無法返台,但相隔一個月,歐美疫情爆發,大批留學生返台,指揮中心並未在第一時間禁止,陳時中遭批「雙重標準」,他坦言決策過程都是痛苦的決定,但他的立場一直是「只要國人希望,都會幫助他們快點回來台灣」。
言猶在耳,卅名小明們的父母到疫情指揮中心下跪陳情,聲淚俱下哀求政府能讓他們的子女返家,還有一位媽媽罹患第三期乳癌,天天以淚洗面,病情惡化,難道這種場景、這般處境,還不足以打動陳時中的惻隱之心?昨天嚴拒小明父母的陳時中,還是一個月前說決策過程痛苦的陳時中嗎?還是又回到那個被批評雙重標準的「雙標指揮官」?
陳時中拒絕下跪父母的請求,理由其實牽強,二月間他不讓小明返國,理由是當初沒有選擇我國國籍,那現在就必須自己承擔」,事後招來冷血的批評;這次他拒絕小明返台,藉口是要觀察北京疫情變化」,但一千多名小明並非都在北京,即使北京風險升高,其他省市情況未必如此,況且北京航線也沒停飛陳時中拿北京疫情要再觀察來封殺一千多名小明,又何能讓人心服口服
一個月前陳時中受訪時笑說他其實是政治性格很強的人,只是他不會帶著政治性格處理公務;也許他受訪說的痛苦非真,但政治性格很強才是真話,如果他是打著用政治換仕途的算盤,至少在副閣揆的爭取上,他並沒有討到便宜,而小明回家的議題處理到這個局面,並未替民進黨政府加分,才是陳時中大大的失算。  














【即時短評】在現實與激情間 政府的援港方案選擇前者


2020-06-18 20:59  聯合報 /   記者呂佳蓉/台北即時報導


陸委會今天公布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該專案除了協助來台的抗爭者庇護外,還包含對來台就學、就業、投資創業與跨國企業等專案諮詢與協處服務,包山包海令人眼花撩亂。最為外界關注的,政府的專案要如何幫助反送中的抗爭者?結果是仍以既有機制來處理,且不讓援助方案法制化,也不願透露預算額度,專案處理的方式恐非各界所期。
反送中運動已逾一年,香港人示威抗爭的結果,換來的是北京決心推動「港版國安法」的事實,矛頭是要斬斷境外勢力干涉香港問題。而我方撐香港一年多,在救助反送中的抗爭者上,仍是以港澳條例第十八條與施行細則第廿五條進行專案處理,等同仍以既有機制協處,再設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進行包山包海的一條龍服務
政府的態度明顯轉趨低調與模糊化援港力度,這與蔡政府以往大聲又漂亮口號撐香港,顯得大相逕庭。背後原因有兩點,一為兩岸關係仍是援港政策後的敏感神經,另外還得顧及台灣民眾的觀感與接納程度。
去年為台灣的選舉年,香港發生了反送中運動,蔡英文總統援港之聲得到許多政治紅利。而連任後,要如何管控與修補兩岸關係,這恐怕比幫助香港,在國安層級上更為重要。因此,政府才未說明清楚實際的援港力度,包含預算額度與有多少量能接納反送中前線的抗爭者。
再說,牽涉到預算問題,也需評估台灣民意實際撐港的力度,儘管許多民調顯示,台灣人同情香港人,但這又與要拿出多少資源實際幫助港人不同。現階段來看,專案像是既有的機制匯合成一個大平台(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除了有辦公室以外,外界仍看不出處理的細則上,以及吸納香港人才與港資上與以往有何不同?
蔡政府明白香港問題十分複雜與敏感,但政府已經涉入其中,港人也滿心期待,但是在現實考量與浪漫激情的救助上,政府選擇了前者。